分享

揭秘抑郁背后的幽灵

  2015-05-04

4月1日—愚人节,也许是写这篇“抑郁症”文章最好的日子,张国荣已经走了整整12年。如今我们知道他坠楼的主要原因是抑郁缠身,那么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抑郁病症,珍爱生命,也许是对逝者最崇高的缅怀。

“抑郁症”是精神癌症!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的精神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人群中有大概16%的人在一生的某一阶段会受到抑郁症的困扰。抑郁症最为严重的结果就是导致自杀,有研究表明,重度抑郁患者自杀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1倍,有一半以上的自杀者在结束生命以前处于抑郁的状态。

抑郁,是一种情绪。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抑郁的情绪,类似的情绪词汇是:低落、郁闷、压抑……然而“抑郁症”和常见的“抑郁情绪”,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也许这样一句话,可以让你我更直接感受到“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区别:抑郁情绪是感冒,抑郁症则是精神癌症!

乍一听,这句话似乎很惊悚,但如果你或你熟悉的人曾被诊断为“抑郁症”,你就会明白那其中的可怕和痛苦是多么的真真切切!曾经有位心理治疗师朋友说过这样一番话:“在接抑郁症个案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吸力,就好像是一个快溺水身亡的人,在拼死挣扎,挣扎着去活,又像挣扎着去死。你需水性足够好,并有足够的力气,才能把他拉上岸;否则,你会被他拉着沉入黑暗而绝望的海底……”

 

[重度抑郁的标准]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四版(修订版)》(DSM-IV-TR)给出的症状诊断标准,连续在两星期以内出现至少5条下述症状;同时相对于以前的情况有所变化;至少有1和2其中的一种情况,并且满足其他的一些附加标准,才有可能诊断为“重度抑郁发作”:

1.“我就是开心不起来了。即便强笑,心里也是沉沉的。”

——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或完全处于抑郁的心境状态,无论是患者主观叙述(如感到悲伤或者空虚)还是他人观察发现(如显得含泪或悲伤的样子)。

2.“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或者全天,对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明显降低(无论是患者主观叙述还是他人观察发现)。

3.“你怎么瘦/胖成这样了?!”

——在没有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降低或增加,几乎每天的食量都会减少或增加。

4 .“我根本睡不着。”/“我不想醒,我不想看到早晨的阳光。”

——几乎每天会失眠或者睡眠过度。

5.“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几乎每天都有心理运动的激动不安或者迟钝滞后(他人观察所见,不仅仅是主观叙述不安或者沮丧的感觉)。

6.“觉得好累啊!什么也不想做。”

——几乎每天都容易疲劳或感觉失去活动能量。

7.“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几乎每天都会感觉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毫无价值,过度的或是不恰当的罪恶感(可能是妄想,不仅仅是由于生病而带来的自我谴责和罪恶感)。

8.“好纠结啊,我会想很多很多,却没有去做。我没有做的动力!”

——几乎每天都会有思考,或者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降低,或者优柔寡断(无论是主观叙述还是他人观察所见)。

9.“再见了,这个世界!”

——反复地想到死亡(不是由于对死亡的恐惧),反复地有自杀的观念而没有切实的计划。

“为什么是我抑郁?

哥哥(张国荣)曾问大姐:“我有钱,这么多人爱,又很开心,为什么会有抑郁?”哥哥一直不觉得自己有病,连医生开药都不吃。

抑郁的病因是非常复杂的,受到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调节。

1.生理:失衡和失调

在生理层面体现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荷尔蒙等生物化学物质的失衡,这种失衡受到特定基因的影响,导致了整个神经系统工作的失常,生理节律的失调,因此,在抑郁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2.心理:逃避与完美主义

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通常是4个阶段:一是焦虑与震惊;二是否认和怀疑;三是负面心理感受,包括羞辱和罪恶感、卑微和孤独感、抑郁和恐惧;第四才是适应和接受。从上面这番话,可以看出张国荣一直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没有真正进入到第四阶段。也许,他若能适应和接受自己得“抑郁症”这个事实,面对它,就不会有自杀的行为了。

同样是得“抑郁症”(也是重度抑郁)的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曾在《艺术人生》中对朱军说过这样一番话:“我就想告诉大家,确实有这样一种病,希望大家能知道,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得了这种病,希望你不要歧视他,然后鼓励他去看医生,医生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他面对了,说出来了,接受了,反倒能慢慢地放下它。

那么,为什么“接受甚至公开自己得了抑郁症”对张国荣就这么难?执着与完美主义!好朋友会觉得,他一旦认定了一些事情,脑袋就像打了一个死结,怎么也解不开。也就是,一旦他认定了的事,几乎不会改变。此外,在圈内圈外都才德兼备的张国荣,有一种近乎完美的形象,在那时的社会环境下,“得抑郁症”是一个令人羞耻、罪恶、卑微的事,所以他无法真正接受自己的这个“心病”。

2.社会:童年家庭环境和现实环境

抑郁症是一个有家庭遗传的心理疾病,当患者的父母有自杀史或抑郁史,或患者从小的生活环境中极度缺乏关爱、亲密感和安全感(张国荣几乎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是由佣人带大),那么他们得抑郁症的可能性就很大。

现实环境中,如果充满压力、有创伤性事件发生、或社会有频繁的自杀事件爆发等,都会增加人们得抑郁症的概率,就好像这空气中的P M 2.5一样,污染的社会心理环境,会让大家得心理疾病的可能性都加大,并有较大的社会传染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