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妈妈谈自律:顺着个性养——孩子也要因材施教

 长沙7喜 2015-05-05


龄的育儿群


德国妈妈
你的教养观是哪一种?是严格虎妈、使命必达的直升机父母,还是自律甚严的德国妈妈?在翻本文前,透过下列教养情境模拟,勾选出你的教养方式。这份表格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教养不能复制,但经由这份表格,爸爸妈妈可以更清楚自己的教养模式,也可以进一步看看这位远赴德国的妈妈怎么处理这些让父母头大的教养问题!


顺着个性养——孩子也要因材施教

孩子上了小学一年级之后,告诉你从今天开始要自己上学和放学,你会怎么做?

小学一年级欠缺应变能力,容易发生危险,等他长大再说。

欣然同意,并且教导他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给予赞美,并为孩子在银行开户,引导他将多余的零用钱存进去。


曾经有个德国学者问我:为什么华人孩子都很像,尽管孩子出身的家庭不同,生活的地方不同。当时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现在我了解德国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才恍然大悟:华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没有注重个性的培养,没有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去引导,以至于每个孩子都像从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我曾经遇到一个德国学者,当她得知我是华人,并且从事教育工作,就不解地问我:“为什么华人孩子无论是言行或思维,都出奇的一致?尽管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你能为我解释一下这种现象吗?”


“啊?这……很抱歉,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对不起。”


“那真是遗憾,我以为你有孩子,又从事教育工作,一定知道答案。不过,没关系,以后我们可以慢慢探讨这个问题。”说完,德国学者留下了联系方式。


其实,还没来德国之前,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当时我在教书,学生的作业总是有些雷同。刚开始我以为是学生互相抄袭,后来才发现他们没有抄袭,而是一种思考的相似性。


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案

虽然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我没有深究原因,以至于被这个德国学者难倒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就把事情经过告诉康路,顺便问他的想法,“毕竟你在中国这么多年,我想你会有答案的。”


“李老师,你抬举我了,你都不知道,我怎么了解呢?”康路两手一摊,笑着继续说:“不过,我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在中国的这些年,我接触过不少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采取同一个模式,根本不管孩子是否个性有所不同。比如说他们总觉得姐姐喜欢穿的衣服,妹妹也会喜欢穿,于是就全部留下来,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


“还有一点:华人父母总是喜欢以自己的想法去影响孩子,例如父母喜欢吃肉,就会对孩子说肉好吃、菜不好吃。结果孩子长大之后,都爱吃肉。”


“有意思,不过似乎还是不够精准。”


“我想,华人父母教育孩子缺乏灵活度,没有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去引导孩子。”


“缺乏灵活度?”我不解地问。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教育孩子时应该采取相应的独特方法,就是因材施教!”


“你的意思是,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案?”


“是的,就是这个意思!”


避开“父母主导”的教育方式,避免“比较式”的教育方法

教育孩子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虽然刚从康路口中听到这个结论,我有些惊讶,但是在他用“因材施教”进行解释和比喻时,我不得不承认他指出了关键。


华人孩子之所以那么像,就是因为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尽管我们都听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那么,具体而言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首先,避开“父母主导”的教育方式,采用“孩子主导”的方式。在教育的时候,应该多问孩子有什么想法,想要怎么做。其次,避免“比较式”的教育方法,记住一点:孩子是独立的,也是独特的。不要一厢情愿地把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这种做法对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最后,不要强迫孩子,要让孩子自行选择。


尽管很多时候孩子的选择不正确,家长也不能什么事都代为决定,不让孩子做主选择。唯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选择错误,他才能设法改正,并提高独立自主能力。


除此之外,家长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性格.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扬长避短,因人而异地制订教育方案,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华人孩子之所以那么像,就是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家长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性格、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扬长避短,因人而异地制订教育方案。(赵丽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