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圣人”的太久,到现在,许多人脑海里总能呈现出他的化身——一盘冷猪肉背后的牌位,挤起眉头说着有伤风化的绅士,拈着花白胡须的老儒生,放大一万倍的贾政。对孔子,人心映幻出的标签大都冷冰冰难以接触,反倒是记载在死物上的文字能传递出温度。 《孔子圣迹图》
《孔子圣迹图》
《论语》是夫子的碎碎念,是孔门师徒对命运人生发出的系列弹幕。有时候,你甚至能读到一丝狡黠,好像朦朦胧胧从两千年以前照到今天的阳光里看到,有个老人向你眨了眨眼。 《论语》里有孔子的执拗。他说,富贵这种事,当然是人心所欲,可要是不以道得,那还不如不要。这是他一向的态度。 他不是书呆子,在智谋与欲望不断上演的官场中,光看也能明白最快的上进之路。他不是隐士,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他也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只是不愿。生死富贵,天命而已。 《孔子圣迹图》 《论语》里有孔子的温和,樊迟问农事,大概是走得累了,想求归隐吧,他对此大不以为然,当面也只是说一句,这种事情,我不如老农民懂得多——何必来问我呢?何必要问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如何避世远走呢? 宰我批评丧制,他只是说,君子在父母丧期中食稻衣锦,其心不安,你能安心,那就去做好了。宰我离开之后,他才叹息,宰我缺少仁心啊。 书中说,孔子“温而厉”,“温”与“厉”似乎水火不相容,此处却可咂摸出一丝味道。
《孔子圣迹图》 《论语》里有孔子的好玩。他不愿见来拜访的阳货,阳货只留下礼物离开。孔子一定要按礼节去还拜,不能违礼,又不愿见,索性专门打听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见——我可是回过礼的,只是不幸没有见到。 他说,这天下唯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近了就不尊重,远了就招来埋怨。这话在今天多被诟病,以为是孔子轻贱女性的凭证。小编倒觉得,这话是出自一种经验之谈,恋爱中的人极易体会其妙处,女子云云,只是孔子恰巧异性恋而已。 《诗经》上说:难道我不想你么?只是住得远罢了。孔子评这诗一针见血:这也就是没真想,真想了,那还说什么远不远的? 《孔子圣迹图》 四书五经中,独是《论语》与《孟子》读来最为有趣。经书中记录的是天下大道,可敬畏,可研习,可无限地靠近,而不可真正触摸。《论语》里记录的是固守于道的人,进一步说,是守道者一生言行的碎片,琐碎散乱,但亲切生动。 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和这些碎片相似的段落:谁不知道“理想”这个词汇呢?谁没有“人不知我”的时候呢? 谁没有想望过在春天绝美的风景中,在欢声笑语中洗尽烦恼呢?谁又没有因突然感到世事无常,时光飞逝,而引发一种深沉叹息的经历呢? 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拾起这些散落的碎片,从上面碰触“道”的光芒。 我们从大百科全书上知道蝴蝶在生物学上属于哪一纲目,习性如何。但在树林中,我们才真正看到一只蝴蝶如何飞舞着展现那种耀眼的美丽。而这正是《论语》的意义所在。 《孔子圣迹图》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是好大的口气,但仔细想想,不论古代现代,东方西方,生活与生活最后总是相似,倘若没有某一类人在一样的生活中活出不一样的光明,那么,人类全体也只不过是像蒙眼打转的驴——不管围着的是石头磨盘还是钻石磨盘,都是在单调的路上做无休止的循环而已。 半部治天下,布衣成圣贤。或许,作为普通又普通的人,我们没有治天下的机会,也并无成圣贤的志向。但至少,手捧书卷,我们可以给自己的人生开一扇窗户,从中窥圣见贤,看到别样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