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跃荣著《解密诗词》(2)

 闽苏老参 2015-05-06

胡跃荣著《解密诗词》(2

第一章 诗词基础

第一节  掌握诗词欣赏与创作的基本要领(1

我在小说《弱冠之前》中有过这样的一段话:“譬如我们看古诗词时,总会有一种‘世上好语书说尽’的感觉,这是人们刚刚接触唐诗宋词时最常见的现象。其实,好诗词除了奇妙的想象力之外,剩下的只是文字的组合而已!书读的多了,可供比较和可以开拓思维的材料也就多了,想象力就自然丰富了,当掌握了组合文字的技巧之后,还愁写不出好诗来吗?”

大概这足以概括学习和创作诗词的基本要领了?

这个要领其实是很显浅的。朋友听我如是说,便兴奋得摩拳擦掌,马上就决定要放手体验一番,却被我劝住了。如果不是对诗词真正有兴趣的话,就没有必要学写诗词。试想一下,没有兴趣,如何会有激情?没有激情,如何可能会有想象力?或是没有一定的文字根底的人,最好也不要涉足古体诗词,如果字和字之间、词组和词组间的替换都做不好,做组合文字的工作就会是一种让人极其伤神而且令人极其痛苦的事,尤其组合的文字不是用来表达作者自身的情感或者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时,那种痛苦尤其惨烈!那些从事过文秘工作的人对其中的痛苦都曾有过切身的感受。只有那些习惯于自欺欺人的自恋狂才可能于中自我陶醉。可想而知,读那些玩文字游戏的人写的所谓“诗词”是件多么乏味的事情?

要领究竟只是要领,要想体验它的内涵可不那么容易。

在这个所谓要领中,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有奇妙的想象力?然后才是:文字该怎样组合?文字组合有哪些技巧和诀窍?我们能够了解和掌握多少文字组合的技巧和诀窍?虽然,在这个所谓的要领中已经说明了:实践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从大量的书籍中通过比较来实践!然而,“大量”是多大的量?“比较”又该如何比较?要讲清楚这些问题,大概写几本书也讲不完!我在给我的学生讲授《大学数学》课程时,每次都是以“怎样学习数学”为主题,有一次,我就这样对一批学生讲了一年半,整整三个学期,却还意犹未尽,而对于我的大多数学生,我只有在某一个学期给他们讲课的机会,同样也要让他们能够自己学会学习数学,这就是说,“大量”也可以有一个基本度,只要这个基本度能够开发我们的大脑功能比一般水平高就足见成效了。所以说,人的头脑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我们只要将大脑的功能多开发了那么一丁点,就可能有了我们这一辈子都可以享受的本钱!根据这条线索,我们便可以围绕“学写诗词”这个话题来讨论本篇开头所给出的那个所谓的“要领”,以及其中的“多”的概念。

从“诗词”的字面上就可以理解,诗是词的基础,词是在诗的基础上再演化的诗。因此说,要学好词,必需先学好诗!于是,我们所要问的问题首先是:要怎样才能学好诗呢?而先要回答的则是,我们怎样才能读很多诗?即便只想做个词人而不想读太多的诗,仍然还是要问:我们怎样才能少花些时间读很多的词?这一点不仅是现代高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而且是很实际的问题。四十年前,外国人就做过这样的统计分析,其结论是:假如一个人从哇哇坠地的那一刻开始,不吃、不喝、不睡,每天都读二十四小时的书,一直读到六十岁,他也不可能把一个专业的书都读完!试想,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只说唐宋诗词大家之中,一个人的诗词作品就有三、四千首之多,仅仅只读大量的诗歌,这个量也是难以估计的。我们尝试一下比较的手法:即便在这个统计数据的基数下,每个专业仍然都在不断地出现顶尖的科学家,而这些科学家也不可能把本专业的书都读完,因此可以想象,要成为一个诗人,应该读许多诗,却不一定非要读“大量”的诗不可!又比如说,核能源能够转换出比其它一切能源更多的能量,我们为什么不去掌握核能源呢?

《唐诗三百首》和《声律启蒙》可以作为诗书中的核能源。

古时候的人做事比现代人严谨多了,或许他们想做的只是为后人造福,对于名利的事,没有现代人看的那么重,至少没有现代人这么浮躁,《唐诗三百首》选出的都是精品。当然,也有些精品古体诗没在其中,我们不是说核扩展吗?自然,有了这个基础,如何再读“许多”或“大量”的诗书就在于个人如何利用时间和个人的学习能力了。有两点千万要记住,其一是说:书是很多的,但好书却是不多的!其二是说:要学习就必需读书,但读书不一定是学习。就其一来说,诗词也是很多的,但好诗词也是不多的!唐诗也好,宋词也好,元曲也好,尽皆如此!关键是,我们必须学会怎样选择好书?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接受了美好的东西,一开始就提高了自己的品位,那些肮脏的东西,那些低级趣味的东西自然就无法进入我们的心目中来,自然就不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根本就没法侵害我们的心灵。就其二来说,读书的效率取决于学习的方法,或者说,没效益的读书算不上是学习。

不论多大年纪的人,不论其文学功底如何,都不要不好意思读《声律启蒙》,这是值得经常复习的书。其实,你在读什么书,这对别人来说毫无意义,人家也不会真正关心你究竟是不是才子,但却可能有人希望你是个庸人!现在流行的口语:“你好有才哦!”,足以显示了或者说刻画了现代人们忌才的病态心理!你是个才子,对别人不一定会有什么他们需要的好处,而你是个庸人则可以把更多的机会让给你身边的其他庸人,至少那些庸人就不用太自卑。然而,你想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是你的欲望而已,不一定就能够实现你的愿望。当你声称你在研究《诗经》时,人家赞叹你,那只是出于他们的礼貌,是他们的素质高,而不是你的素质高!当然,很可能就有人用流行话,别有用心地说:“你好有才哦!”大概这只能是其他旁观者看的滑稽戏。人们所关心的只能是你正在拿出来的和你还能拿得出来些什么作品?你拿出来的作品是否能够给他们带来快乐或带来美好的感受?尤其要明白,美好的东西总是与大多数人通心的,要人家翻字典还难看懂的诗和文就不是东西了!而看不懂却又不需要翻字典的东西那更不是玩意儿了。所以学习和创作诗词首要的是静心、净心,淡泊名利。

读者或会问,这两本书果然就这么重要吗?首先,这两本书已经是毋庸置疑好书,然后,其它此类书是否是好书可能还需要考证?考证这些,不是我们学习诗词的时候要做的事情。而我们掌握了这两本书的内核之后,实际上就掌握了最基本的比较尺度,体现的水平比这两本书的高,基本上就可以算得上是好书,而没有到达这种水平的书就可以不读。再进一步地,有了这种文字底蕴之后,我们才方便与人交流,在与人交流中至少可以不会被那些亢奋的诗词文盲所愚弄。更重要的是,与人交流是我们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学习途径,当我们掌握了真善美的基本尺度之后,那些糟粕的东西自然就不会入我们的法眼,更不可能左右我们的思维!有趣的是,对那些糟粕的东西不屑一顾的态度还能够保护我们自己不受恶意诽谤者的伤害,至少我们也能够让自己把握住自己而不把那些恶意诽谤放到心里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