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状元故里大桥镇因盐盛名 镇内处处见古迹【长命百岁之潇洒二爷】

 潇洒二爷 2015-05-09
状元故里大桥镇因盐盛名 镇内处处见古迹

  这座古老的建筑群就是瑞笋堂,瑞笋堂是一片阶梯式布局的三进院落,曾经是后人供奉陈三状元的祠堂。

  “金鱼桥”名字源自北宋大德良母陈母冯氏“杖坠金鱼”的历史故事。

  南充市南部县大桥镇,古称新井;这座不起眼的小镇人文底蕴丰富,因为此地产盐缘故,早在唐代则就开凿了数百口盐井,是当时有名的盐都,因盐得名新井县,这里至今还保存着一排排古盐井。直到元朝时期,新井县并入南部县,此地设立县城共历一千五百多年。而这里正是陈氏发源地,“三陈”故里。如今这里还保存有诸多关于“三陈”的传说和遗迹。

  慈光院:表彰陈母教子宰相寇准监建

  慈光院位于大桥镇南面的翠屏山上,为宋真宗为表彰陈母冯氏教子有方,派宰相寇准亲自监建,寇准曾写下“海棠诗”赞扬陈母公德。后来人们为了表达对“三陈”的崇敬,凡是经过新井县城的官员,文官下轿封印,武官下马封銮,所以慈光院又名封銮寺,又在旱桥山古道上修建了封印铺。来往官员都徒步经过新井县城,以视对三陈一门的尊重。

  漱玉洞:闻名书岩湾三陈读书处

  在逍遥观山脚南面一个叫漱玉岩的地方。有一巨大天然石洞,洞高4米,宽30米,深6米,洞口上壁有瀑布垂下,如一道珠帘。洞内右侧有一小谭。洞顶刻有“漱玉喦”三个斗大正楷字,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书岩湾”,是三陈读书的地方,洞前古石碑上刻有“宋三陈先生读书处”的碑文。

  瑞笋堂:陈氏老祠堂生石笋三根

  距漱玉岩往东200百米,有一如龙口的山湾,名叫瑞笋湾,湾里三进院的古建筑群就是瑞笋堂。瑞笋堂旁边就是陈状元的高祖陈翔坟墓。据载,陈翔逝世下葬时,天降鸿雨七日,地生石笋三根,后来子孙将相辈出。可惜石笋后被毁。瑞笋堂是陈氏祠堂,后来作为县衙。整体为三进台阶式布局,意为步步高升。整个大院气势宏伟、结构精美,工艺复杂,工艺价值极高,堂屋大门两侧刻有对联:地结三元一门衍庆,家藏八字千古流芳。

  金鱼桥:陈母杖尧咨金鱼坠水中

  在逍遥观与金鱼山之间,则是金鱼河。金鱼河得名出自河上一座古老的名桥“金鱼桥”。金鱼桥这个名字,源于陈母“杖坠金鱼”的故事。当年陈尧咨高中状元,被派往荆南任职,任满回乡探亲,在金鱼桥上与母亲冯氏相遇,母亲问他有什么政绩,陈尧咨回答说:“荆南地处要冲,来往官员很多,每天疲于应酬,客人每次都要看我表演射箭,所有人对我的射技没有不服的”。

  陈母听了十分生气,怒斥道:“我教育你读圣贤之书的目的,是要让你报效国家,为民造福,你却沉迷于这些雕虫小技,太令人失望了!”说完,陈母举起拐杖痛打尧咨,把其身上佩戴的钦赐金鱼打落水中,金鱼桥由此而得名。道光二年,南部县县令李树题诗曰:解组荆南拜蔼初,萱堂有力打金鱼;未经三月桃花浪,坠入一庭燕尾渠;梨杖教忠原如此,尧咨善射又何如?平生誌气消除尽,恨不当年读父书。

状元故里大桥镇因盐盛名 镇内处处见古迹【长命百岁之潇洒二爷】 - 潇洒二爷 - 长命百岁之窗——潇洒二爷奇谭怪论人世人事

  陈尧佐书法。

状元故里大桥镇因盐盛名 镇内处处见古迹【长命百岁之潇洒二爷】 - 潇洒二爷 - 长命百岁之窗——潇洒二爷奇谭怪论人世人事

  陈尧佐自撰碑。

  另眼看“学霸”文学作品中三陈

  为何曾经如此显著的三陈,到后来变得籍籍无名了?如西华师范大学教授蔡东洲先生所言,这是一个政治豪门,而非文学家族。当其辉煌故去后,则过去。但关于“三陈”的故事和传说,却在民间及文学作品中不断流传延续。

  欧阳修《卖油翁》

  关于文学作品中,我们最为熟知的则是欧阳修的《卖油翁》,该文仅230字,却蕴含哲理,并贡献了我们熟知的成语“熟能生巧”。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关汉卿《陈氏教子》

  剧本为元曲大家关汉卿所作,故事取材于三陈;在民间甚广。剧情梗概:陈母建状元堂激励三子上进。三子相继考得功名,长子良资、次子良叟皆中状元;而良佐,仅为探花。当科状元实为王拱辰所得,陈母乃招之为婿;而把良佐连打带骂,赶出家门。良佐受辱后再试,终于高中状元,从而实现了陈母那“状元红开彻状元堂”的夙愿。

  状元诗词择选

  ●宋真宗为尧叟作诗:《赐陈尧叟谢病归济源》

  文苑垂清誉,胡端仰盛才。嘉猷毗万路,奇遇列三台。勤职兴石爽,辞荣奏疏来。畴咨登百揆,异数冠中台。巨屏扬旌去,名藩昼锦回。君臣相厚意,瞻望两徘徊。

  ●陈尧佐诗歌鉴赏:《踏莎行》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时拂歌尘散。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此词为作者唯一留传于世的词作,是作者为感谢宰相申国公吕夷简荐引其拜相之恩德而作。)

  ●陈尧咨诗歌鉴赏:《题三桂亭》

  不夸六印满腰悬,二顷仍寻负郭田。当日弟兄皆刷羽,如今鸿雁尽摩天。扶疏已问新栽柳,清浅犹寻旧漱泉。大尹今来还又去,夕阳旌旆复翩翩。(文 敬丕勇 卞记三陈历史文化研究会 供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