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社会学习论是用()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 (A) 认知理论 (B) 精神分析 (C) 行为主义 (D) 结构主义 2、把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的心理学家是()。 (A) 米德 (B) 詹姆斯 (C) 卡特尔 (D) 杜利 3、用“我是谁?”来定性的测量自我的是()。 (A) 詹姆斯 (B) 高顿 (C) 罗森伯格 (D) 谢里夫 4、高中生既想与异性交往又怕耽误学习的这种冲突是()。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双趋避冲突 5、在身段表情中,较为敏感的是()。 (A) 目光接触 (B) 双手姿势 (C) 微笑 (D) 音调 6、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形成倾向性的印象后,会用它来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一种()。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光环效应 (D) 刻板印象 7、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是()。 (A) 定势 (B) 图式 (C) 归因 (D) 整饰 8、折扣原则是由()提出来的。 (A) 海德 (B) 凯利 (C) 罗特 (D) 米德 9、在高焦虑情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会使个体的焦虑状况()。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10、在个体从事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A) 自我评估 (B) 成就评估 (C) 抱负水平 (D) 焦虑状况 11、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的利他者心理特征是()。 (A) 心境 (B) 社会责任感 (C) 内疚 (D) 利他技能 12、认为人在改变态度时遵循“费力最小原则”的理论是()。 (A) 平衡理论 (B) 认知失调理论 (C) 社会交换理论 (D) 角色转换理论 13、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的态度及其转变的关键是()。 (A) 矛盾的强度 (B) 诱因的强度 (C) 新旧经验的冲突 (D) 个体所处的地位 14、在下列的人际关系类型中,最难相处的是()。 (A) 主从-竞争型 (B) 主从-合作型 (C) 竞争-合作型 (D) 主从-竞争-合作型 15、争夺中出现的零和冲突指的是()。 (A) 双赢 (B) 一方赢另一方输 (C) 双输 (D) 无最终结果 16、属于单向沟通的人际距离是()。 (A)公众距离 (B)社交距离 (C)个人距离 (D)亲密距离 17、对个体来讲,从众的功能是()。 (A)社会评价性 (B)共同性 (C)一致性 (D)社会适应性 18、由于恐惧偏离而发生的从众行为,属于()。 (A) 真从众(B)权宜性从众(C)高层次从众(D)低层次从众 19、有他人在场时,个体从事难度较大的工作,经常会出现的现象是()。 (A)结伴效应(B)观众效应 C)社会抑制效应(D)罗森塔尔效应 20、导致夫妻冲突的深层次原因可能是()。 (A)欲求不满 (B)价值观不一致 (C)远离的“自我” (D)夫妻性差异 21、家庭生命周期适用的对象是()。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残缺家庭 22、观察学习所包含的过程为()。 (A)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B) 联想过程、模仿过程、强化过程 (C) 观察过程、学习过程、模仿过程、强化过程 (D) 模仿过程、外部强化过程、内部强化过程、巩固过程 23、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的心理层面是指()。 (A) 主我 (B) 客我 (C) 本我 (D) 自我 24、下列不是人际关系特点的一项是()。 (A) 情感性 (B) 直接性 (C) 定向性 (D) 个体性 25、下列属于非正式沟通网络的是()。 (A) 链式 (B) 轮式 (C) Y式 (D) 单线式 26、下列哪一项不是婚姻的动机()。 (A) 经济 (B) 符合道德规范 (C) 繁衍 (D) 爱情 27、下列属于镜我的是( )。 (A) 小王希望自己勇敢、努力 (B) 小王觉得自己很勇敢、努力 (C) 妈妈觉得小王是很勇敢、努力 (D) 小王觉得妈妈认为他很勇敢、努力 28、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是( )。 (A) 自我 (B) 身份 (C) 角色 (D) 地位 29、( )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它既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也有后天习得的成分。 (A) 目光接触 (B) 言语表情 (C) 面部表情 (D) 身段表情 30、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 )。 (A) 通过父母对孩子的口头教授 (B) 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的机制实现 (C) 靠道德培养来实现 (D) 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二、 多选题 31、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 (A) 保持内在一致性 (B) 形成稳定自我评价 (C) 解释个体经验 (D) 决定个体期待 32、自我概念形成的阶段主要有()。 (A) 生理自我 (B) 心理自我 (C) 社会自我 (D) 理想自我 33、个体通过表现自己来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这一过程是()。 (A) 印象整饰 (B) 印象管理 (C) 印象形成 (D) 印象控制 34、影响亲合动机的因素是()。 (A) 认知因素 (B) 情境因素 (C) 情绪因素 (D) 出生顺序 35、广义的侵犯行为包括()。 (A) 反社会性侵犯 (B) 亲社会性侵犯 (C) 被认可的侵犯 (D) 不被认可的侵犯 36、用本能论来解释侵犯原因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罗伦茨 (C) 多拉德 (D) 伯克威茨 37、如果父母过分控制儿童,则儿童容易形成的行为方式有()。 (A) 民主式 (B) 专制式 (C) 拒绝式 (D) 防御式 38、社会心理学中使用实证方法的先驱是()。 (A) 谢里夫 (B) 特里普力特 (C) 莫德 (D) 瑟斯顿 39、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机制实现的。 (A) 期待 (B) 强化 (C) 认同 (D) 模仿 40、角色的扮演过程包括()。 (A) 角色期待 (B) 角色领悟 (C) 角色情感 (D) 角色实践 41、问卷设计的原则有()。 (A)目的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伦理原则(D)非歧义性原则 42、下列属于社会认知论的主要观点()。 (A) 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B) 紧张与冲突 (C) 意识与无意识 (D) 心理生活空间 43、()是社会化的载体。 (A) 家庭 (B) 大学 (C) 杂志 (D) 参照群体 44、图式的作用有()。 (A)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B) 影响对表象对象的选择 (C) 影响记忆 (D) 影响自我知觉 45、下列哪些属于正式沟通网络()。 (A) 圆周式 (B) 集中式 (C) 链式 (D) 单线式 46、社会感染的特点有()。 (A) 全面性 (B) 双向性 (C) 接受的迅速性 (D) 爆发性 47、社会化的条件是( )。 (A)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B) 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C) 人类社会物质资源丰富 (D) 人类道德发展水平较高 48、印象整饰的策略有( )。 (A)戴上“面具”,把自我隐藏起来(B)使自己行为符合社会期待 (C) 按对方的好恶整饰自己 (D) 投其所好,以得到他人好评 49、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历经( )。 (A)定向(B)情感探索阶段(C)情感交流阶段(D)稳定交往阶段 50、社会心理的内过程包括( ) (A) 社会舆论(B) 社会认知(C) 社会动机(D) 社会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