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书和新六书

 yyxtjj 2015-05-11
六书和新六书
 
[摘 要]配合中文本科开设的“现代汉字学”课程,介绍有关传统的“六书”知识,及部首的表意功 能,并对新六书和六书的传承关系做一些说明。 
 
[关键词]现代汉字;六书;新六书;部首 
 
一、六书简介 
 
   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周 礼》。《周礼? 地官? 保氏》中说:“保氏掌谏 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 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 六书,六曰九数。”六艺是周代教育贵族子 弟的六种基本科目。九数是关于算术的知 识,六书则是有关汉字的教学,但不一定是 后来的六书理论。 
   汉代班固在《汉书? 艺文志》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就把六书解释为造字的方法了。比班固稍后的许慎在《说文解字? 叙》中更给六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字:“《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 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 ,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总之,六书是秦汉时人建立起来的关于汉字构造的一种理论。后代的学者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 借。 
   许慎用六书的理论,分析了九千多个汉 字的结构,写成了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 使六书的理论得到极大的发挥,成为两千年 来研究汉字的准绳。清代以前,人们都把六 书看作造字的原则,清人戴震破除了这种迷 信,他认为六书的前四种是造字的方法,后 两种是用字的方法。“五四”以后研究古文 字的学者虽然又提出一些新的分类法,但实质上都没有脱离六书的轨道。 
   从汉代到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了六 书理论基本符合汉字的实际情况。今天我们 学习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汉字的规律,以便 更好地使用汉字。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四种造字方法。 
 
1、象形 
象形是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 描画出来。象形字是文字发展初期的产物,经过几千年的字形变化,原来的象形字已经 不象形了,所以我们分析象形字必须依靠古 文字的形体。下面举一些例字来说明: 
木:甲骨文作,小篆作,象一棵 树。隶变作木,已经不象形。 
水:甲骨文作,金文、小篆都作 ,象曲折的水流。隶变成水,已经不象 形。 
豆:甲骨文作,金文作,象一种盛食物的器皿(与现代的火锅类似)。隶变成豆,已不象形。汉代以后借用作豆类植物的总称。 
又:甲骨文作 ,金文、小篆作 ,象 人手之形。隶变作又,不再象形。 
果:甲骨文作,金文作,果实的形状容易与别的字相混,所以画在木(树)上。 
瓜:小篆作,瓜的形状不易识辨,连 带把瓜蔓表示出来。 
   上面6个象形字,前4个画的是事物的 本体,后两个字把有关的事物一起画出来 了。象形字画的必须是具体的物件,象表示自然气候的日、月、云、雨等;表示飞禽走 兽的鸟、牛、羊、马、鹿等;表示人体器官 的目、口、耳、止(趾)等。同一种物件还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画,例如“人”是侧面 的人形,“大”是正面的人形,“子”是婴儿 的形状,“女”是妇女的形状等等。象形字 的数目虽然不多,《说文解字》有264个 (根据清人王筠的统计,下同);但是象形字 是构成会意字、形声字的基础,是整个汉字 体系的基本符号。现代汉字的部首绝大部分 是古代的象形字,需要我们很好地掌握。当 然,按照现代汉字新六书的观点,它们都是 记号字了。 
 
2、指事 
指事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 方法。例如:
   一、二、三、四:这四个数目字小篆作 、 、 、 ,除 之外,自古以来,很 少变化。 
   上、下:这两个字甲骨文作 、 ,由 一长画和一短画组成,短画在上的就是 “上”字,短画在下的就是“下”字,短画 也有用点来代表的。由于它们的字形容易和 数目字“二”相混,隶变以后,写成“上”、 “下”。 
   本:金文作,在木的根部加上圆点来指明它的意义是树根。 
   末:金文作 ,在木的顶端加上指事符 号来表示它的意义是树梢。 
   刃:刃的意义是刀口,画不出来,于是 在刀字上加一指示符号指明是刀的锋利处。 
   片:小篆作 ,取“木”的一半,表示 劈开的木头的意思。 
   叵:不可为叵,反写“可”字而成。 
例一、例二是符号性的指事字。例三、 例四、例五是在象形字上附加指事符号。例 六、例七是改造原字。指事字的数目最少,《说文解字》中有129个。常用的指事字还有寸、亦、立、夕等。这些指事字,在新六书中,也都成为记号字了。 
 
3、会意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 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让 人们看了可以体会出来。例如: 
  从:小篆作 ,《说文》:“相听也。从二人。” 
  比:小篆作 ,《说文》:“密也。二人 为从,反从为比。” 甲骨文中“从”和“比”是一个字,可 以正写也可以反写,后来才分化为两个字。 
  森:由三个“木”组成。“森”字的意 义从古至今没有变化,都是“形容树木多” 的意思。 
  以上的字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样形体组合起来的,叫同体会意字。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形体组合起来的叫异体会意字。例如: 
  字:从子从宀。“字”的本义是生孩子。 
  好:从女从子。“好”的本义是貌美, 特指女子的美。 
  会意字在《说文》中有1260个,数目 比象形字、指事字要多得多。新六书中保留 了会意字。教材第’( 94页的例字中,从、伐、戒、库、删、析、相等字,在六书中也是会 意字。至于宝、笔、尘、灭等简化字,就是 后起的会意字了。简化字中有一个“灶”字值得一提,因为连不采用简化字的台湾省,也采用了。 
 
4、形声 
  形声字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 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 表示读音类别。例如: 
  景:从日京声。本义是日光。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 
  纲:从糸(mi)同声。本义是提网的总 绳。纲绳是用丝麻做的,所以从糸。 
  零:从雨令声。本义指落细雨。 
  慢:从心曼声。本义是怠慢。 
  题:从页(xie)是声。本义是额头。 意符“页”象人的头形。声符“是”由于语 音变化已和“题”音相差很远了。在新六书 中它应该属于半意符半记号字了。 
  形声字意符的来源主要是象形字。声符 的来源是象形字、指事字,也有一些会意字 和形声字。这些字转化成声符后就丧失了原 有的特性而成为表音成分。 
形声是一种最能产新字的造字法。形声字在汉代占汉字总数的80/以上,到了现代,由于语音的变化,声符的表音功能减 弱,大约只能占到 50/了。关于声符的表 音功能,《参考资料》上有文章分析了7000个通用字中的形声字,我们这里就不介绍了。 
 
二、部首的表义功能 
 
   汉字的形体和意义是有联系的,从我们 以上分析的例字可以看出字形和本义的联系。但是,我们分析的都是古文字的字形,而大家最熟悉的是楷书,那么楷书的字形和 字义还有没有联系呢?我们说大部分还是有的。要想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掌握部首是 简便有效的方法。 
   部首基本上都是造字初期的象形字或指 事字,隶变以后都不象形了。按照新六书的 观点,它们都是记号字了。朱德熙先生说,只有独体字才是纯粹的记号文字。合体字是 由独体字组合成的。组成合体字的独体字本 身虽然也是记号,可是当它作为合体字的组 成成分时,它是以有音有义的“字”的身份 参加的(见《现代汉字学参考资料》第2页)。例如“日”,从字形上已经看不出来象 太阳的形状了,但是作为部首,作为意符, 从“日”的字大多和太阳有关。当然从《说 文解字》的540部到《现代汉语词典》的189部,部首的归类有很大变化,但是多数 部首还是起意符作用的。下面我们从六书原 则出发,对《现代汉语词典》的若干部首所 辖字的意义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1、部首和字义的联系明显 
这一类字,部首的名称多和字义相符。 例如“亻”部,现在叫“单人旁儿”,“亻” 部的字大致可分为三类: 
(1)名词,表示人的类别。如“俊、 儒、侠、仇”等。这一类的字不多。 
(2)形容词,表示人的德性。如“倨、 傲、俭、侈”等。这一类的字也不多。 
(3)动词,表示人的行为。这一类的字 很多,如“仰、伏、侍、依、伸、仆、借、 付、使、伐”等。“亻”部的字近四百个, 意义都与人有关。 
  其他上百字的大部与“亻”部的情况基 本相同。例如表示人体器官的“口、目、 扌、心”等部,表示自然现象的“氵、土、 日、雨”等部,表示动物的“马、牛、鸟、 犭”等部,表示植物的“艹、木、禾、竺” 等部。这些部所辖的字大部分的字义和部首 的意义属于同类范畴,关系很明显;但是有 些字由于词义的引申或假借,现在的常用义 已经和部首的意义无关了,但其本义和部首 是有关的。
例如: 
慢: 现在的常用义是“速度低”,和 “心理”的意义无关。但是慢的本义是“怠 慢、傲慢”,所以从忄(心)。 
省:(xing) 本义是“细看”,和“目” 有关。 
相: 本义也是“细看”,和“目”有关。 
初: 本义是“裁衣之始”,所以从衣。 
裕: 本义是“衣食充足”,所以从衣。 
遵: “辶”原写作 (xhuo),是行走的意思。
从; 的字都和行走的意义有关。
遵: 的本义是“顺着走”。 
造: 本义是“至”,所以从 。 
校: 本义是“木制的刑具”,所以从木; 假借作学校的“校”和校正的“校”。 
   总之,这一类的字中,部首的表义功能 是很强的。 
 
2、部首和字义的联系不太明显 
这一类字,部首的名称多和字义不符。 例如: 
(1)攵(pu)部,现在的叫“反文旁 儿”,其实它和“文”字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攵”在《说文》中写作“攴”,象一个人的 手拿着棍子,是“扑”的意思。“攴”在字 的右边,多数写成“攵”。“政、教”等字都 从“攴”,可能是由于奴隶社会初期的政教 是和鞭子分不开的,奴隶主靠鞭子来施行他 们的所谓政教。从“攴”的字不都是打击的 意思,有些字只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例如 “放、收、赦、改、救、效、败”等。《现代 汉语词典》中还另立攴部,只有三个字,常 用字只有一个“敲”字,“敲”和“攴”的 意义很相近。 
和“攵”部 相 同 的 还 有 一 个“殳 (shu)”部, “殳”是“击”的意思,从 “殳”的字大都和手的动作有关,例如“殴、 毁”等。殳部只有十来个字,常用字不多。 
“寸”部的字也和手的动作有关。“寸” 小篆作“ ”,指事字。 是手,下面的短 横指明手掌后寸口的地方。“寸”的本义是 寸口,即手腕上边中医按脉时距手腕最近的 部分。从“寸”的字大都和手的动作有关, 例如“寻、导、封、射”等。 
(2)彳(chu)部,现在叫“双人旁儿” 或“双立人儿”,字形、名称都和单人旁相 似,其实彳部是足部的分支。《说文》:“彳, 小步也。”彳部的字多和行路有关,例如 “征、往、徂、待”等。有些字的常用义发 生了变化,已经和走路无关了,但是本义是 与走路有关的,
例如: 循 本义是顺着走,引申为遵循。 
徐 本义是慢走,引申为慢。 
(3)欠部,“欠”的本义是指人在呵气,我们现在说“打呵欠”正是这个“欠”字。 从欠的字多和呵气有关。例如“吹”字从欠 从口,因为吹就是出气。“欢欣”都从欠, 因为高兴就不免要赞叹欢呼,“喜动声气”, 也是要呵气的。“歌”字从欠,因为唱歌时 需要呵长气。此外,有关吸气的动作也往往 从欠。“歙”是鼻子吸气,所以从欠。“饮” 是喝,喝也需要吸气,所以也从欠。再有 “羡”字,是看到羊肉流出口水来了。 
(4)页(xie)部,“页”字现在的常用 义是“书页”的“页”,是假借义。“页”字原指人头。因此,从页的字都与头面的意义 有关,如“顶、颊、颈”等。有些从页的字,今义与头面的关系已不大明显,但本义却是清楚的。例如: 
颜 本义是“眉之间也”。 
颠 本义是头顶。 
题 本义是额。 
领 本义是脖子。 
项 本义是脖子的后部。 
颁 本义是大头。 
颇 本义是头偏。 
顾 本义是回头看。 
顿 本义是磕头。 
(5)阝(阜)部,“阝”在左叫“左耳 刀儿”,是“阜”字的变体。“阜”字的本义 是“无石之山”。阜部的字一般是与山有关 的。例如: 
陵 本义为大阜,引申为陵墓。 
阿(e) 本义为大陵。 
陆 本义为高平地,引申为陆地,跟水 相对。 
隅 本义是山角。 阻 本义是山路难行。 险 与阻同义。 
限 与阻同义。 
与高处有关的动词也多从阜,因为“阜”表示高处。例如:陟 登。 
降 走下来。 
陨 从高处落下来。 
陷 自高而陷入于下。 
阜是土山。因此,从阜的字多与“高”的意思有关。例如: 
阶 本义为台阶,现代义同。 
除 本义为殿阶。 
陛 本义为自低登高的殿阶。旧说天子 之陛九级。“陛下”作为对天子的尊称,这是因为群臣对天子不敢直接称呼,呼陛下的 人转告天子。 
际 本义为两墙相合之缝,墙高,所以 从阜。引申为接界处,中间。 
隙 本义为壁际孔,壁高,所以从阜。 
防 本义为堤坎,堤坎高起,才能防 水,所以从阜。 
(6) 阝(邑)部,“阝”在右叫“右耳刀 儿”,是“邑”的变体。“邑”原指国都、国 家或城市。邑部的字,有些是国名和地名, 如“郑、邶、邓、邯郸”等;有些是有关国 家和行政区域的名称,如“邦、郡、都、 郊”等。有些字现在本义已不常用。例如: 
鄙 本义为五百家(户口单位)。 
邻 本义为五家(户口单位)。 
邮 本义为传递文书的驿舍。 
郎 本义为鲁邑名。 
(7) 宀(mina)部,现在叫“宝盖儿”。 “宀”表示居住的所在。例如“宅、家、室、 牢、宫”等。有些字现在本义已不常用。例如: 
宗 本义是祖庙。 
宇 本义是屋檐。 安、定、宁 本义都是平安。上古人民 生活条件不好,所以能住在房子里就算平 安。 
宴 本义也是平安,引申为安乐。 
官 本义是官府。 
宿 本义是住宿。住宿必在房子里,所 以从宀。寄,本义为寄宿,从宀也是这个道 理。 
寝 本义是睡觉,睡觉须在房子里,所以从宀。寐、寤从宀,也是这个道理。 
宽 本义是屋宽大,所以从宀。 
客 本义是宾客。宾客寄宿在主人家里,所以从宀。 
(8)广(yan)部,现在叫“广字旁 儿”。广部和宀部一样,都是表示房屋的。“府、庭、库、庖、店、庐、庙、廊、庵”都明显地表示了这种意义。下面举几个本义不常用的例字: 
序 本义是堂屋的东西墙。 
廉 本义是堂的边。 
废 本义是房子倾倒,没有用处了。
引 申为废弃、废止。 
(9)署部,现在叫“四字头儿”。其实 是“网”字的变形。所以这个部的字一般都 等于从“网”的字。例如: 
罗 本义是捕鸟的网。 
罩 本义是捕鱼器,引申为笼罩。 
罪 本义是捕鱼竹网,秦代因“ (古 罪字)”似皇字,所以把“ ”字改为“罪” 字。 
  署部的动词也是由与网有关的意义变来 的。例如: 
置 本义为赦罪,释放。犯了罪被关押 起来,就象鸟兽陷入罗网,释放就象脱离罗 网,故从网。 
署《说文》:“部署也。各有所网属也,从网,者声。”清人段玉裁注释说:“网属犹 系属,若网在纲,故从网。” 
(10)王部,玉在字的左边写作“王”。《说文》王部只有“闰、皇”两个字。现在 “玉、王”归在一部,该部的字基本上都是原来玉部的字。例如“珍、宝、珏(二玉相 合)、玺、环、壁”等和玉的联系很明显。 还有表示玉的声音的词:“玎、玲、王当、琅”等。今义与玉联系不明显的字如: 
弄 小篆作 ,是两手持玉,即抚玩玉 石的意思。 
玩 和弄的意义相同。 
理 本义是治玉,引申为治理国家、条 理等义。 
琢 本义是雕刻玉石。 
班 两个玉字中间本来是个刀字,本义 是分玉石,刀是表示分的意思。 
全 本义是纯玉。 
玷 本义是玉的斑点。 
琐 本义是玉撞击发出的细小的声音。 
瑞 本义是玉制的符信,所以从玉。引申为祥瑞。 
(11)贝部,贝部的字一般表示与财物 有关的意义,因为古人曾经用贝壳作为货 币。有名词,如“财、货、资、贿”等;有 形容词,如“贵、贱”等;有动词,如 “购、赏、赐、赠”等,“买、卖”的繁体字 也都从贝。下面再提出几个字作例子: 
贪 本义是贪财物。 
费 本义是耗费财物。 
贺 本义是用礼物表示庆贺。 
贾(gu) 本义是把财物买来又卖去。 引申为商贾。 
赋 本义是赋税,赋税是财物。 
质 本义是用财物抵押。 
(12)隹(zhui)部,“隹”在古代是个 象形字,表示短尾巴的鸟。现在这个单字不 用了。从“隹”的字多表示鸟类,如“雀、 雅、雉、雏、雌、雄、雕”等。下面再分析两个字: 
难 本义是一种鸟名,假借作难易的 “难”。 
集 本义是鸟停在树上,从隹,从木, 会意字。集字原本作“木”字上从三“隹” (群鸟),故引申为集合的意思。 
(13)斤部,“斤”在甲骨文中是象形 字,象砍伐树木的工具,后假借为“斤两” 的“斤”。从“斤”的字有砍伐用的工具, 如“斧、爿斤、斫”等。有砍伐的动作,如 “断、斩、折、析”等。“斯”的本义也是 “析、割”,后假借为代词。“所”的本义是 伐木声,后假借为代词。 
  这一类字,虽然部首的名称多和字义不符,表面上部首的表义功能不强,但是,经过解说,规律还是有的。多数字在新六书 中,都可归入会意、形声或半意符半记号 字。 
 
3、部首原来的意义不能概括本部字的意义 
《说文解字》有540部,每部的部首都 标示着该部字的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而 《现代汉语词典》只有189部。经过两千年 的漫长岁月,字形和归部都发生了很大变 化,再加上后人归部时重形不重义,打乱了 《说文》的表义系统,因此,有些部所收的 字本义都已经不属于同一范畴了。例如: 
(1)月部,该部字大体有两类。一类和 月亮有关,如“朗、朔、望、朦、胧”等, 这一类字数目不多。数目多的一类是和人体 有关的字(原部首为“肉”,隶变以后与 “月”相混),如“肩、肘、股、腹、肝、 胆、肾”等字,是指人体各部和内脏的名 词;“肥、胖、肿、胀、腥、腻”等字是指 有关人体的某些性状的形容词。下面再提出 几个字来介绍: 
肖 《说文》:“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 
肯 本义是紧紧附着在骨上的骨间肉。 
膏 本义是脂肪。 胡 本义是牛脖子下垂的肉,引申为兽 类脖子的垂肉。 
(2)尸部,尸部的字基本上分为两类。 一类和人体或人的动作有关,如“尼、屁、 尾、尿、居、屈、屎、展、属”等。另一类 和房屋有关,如“屋、屏、层、局”等。还 有一些简化字,如“尽、昼”等和上两类意 义无关。 
(3)方部,多数字本来都是从旋本是旗 帜的意思,所以从旋的字多和旗帜有关,例 如“旌、旗、旆、旄、旃”等。有些方部的 字“方”是声旁,不表义,如“房、邡、 放、旁”等。 
(4)又部,“又”的本义是右手。又部 和“手”义有关的字有: 
叔 本义是拾。 
取 本义是拿。 
受 本义是接过来。 
汉字简化,用“又”作为一个符号来代 替各种笔画繁多的偏旁,于是许多字的意义 都同“手”无关,例如“邓、劝、圣、对、 戏、观、欢、艰、难”等。 
(5)刀( )部,这个部用“刀”作部 首,实际从“刀”的字为数不多,如“刃、 切、分、初、券、剪、劈”等。其他的字大 都是由于字形演变,上边成了“ ”,如 “刍、危、负、色”上边原来是“人”。“兔、 象、龟”原是象形字,隶变后才成为现在这 个样子。 
(6)灬部,现在叫“四点儿”。原是 “火”在字下的变形,如“烈、热、焦、然” 等字与火的联系是很明显的。但也有些字同 “火”义无关。如“杰、点”是简化字。 “燕”原是象形字。 
(7)士部,士部的字原和男子有关,如“壮”。现在士部的字只是字形上有相似之 处,字义上没有联系了。和士部相似的,还 有“大、厂、十、卜、工、小”等部,它们所辖的字数都不多。以上这些部首所辖的字,按照从宽的原 则,有些仍然是形声字,如:朦、胧、股、腹、肝、肿、胀、腥、劈、烈等;或半意符半记号字,如:朔、望、肘、尼、尾、屋、屏、旌、旗、剪、热、焦等;至于后代字义发生了变化或只按字形归并的字以及简化字就是记号字了,如:肖、肯、尽、昼、叔、劝、圣、刍、危、兔、象、然、杰、点等。 

“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汉字概说

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代表有声语言的,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它们都是以语言为基础,依赖于语言的产生而产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方块汉字,就是以汉语为基础而产生的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相连,可以这样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辉灿烂的文化。
 
   一、汉字的创造及其特点

 

  汉字是谁创造的?在我国历史上,历代的观点认为汉字是仓颉个人所造。比如在《路史掸通记》中说,仓颉“龙颜侈哆,四目灵光”。在《春秋元命苞》中说,仓颉“生而能书”。简直把仓颉说成一个神通广大、法术无边、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
  然而,考古科学的种种发现,却愈来愈多地证明汉字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成果。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创造了汉字,“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鲁迅:《门外文谈》)。是千百万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使汉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不断地孕育、创造、选炼、发展起来的。

  关于汉字的产生年代,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说汉字产生于夏代(公元前2100多年),距今4000多年。也有人说汉字产生于商代(公元前1600多年),距今3000多年。可是1972年以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则是以西安半坡村遗址的距今年代为汉字产生的标志。半坡遗址陈列室的那些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和彩陶上的花纹是根本不同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说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从这些刻画符号看:第一,它们都是单个的独立体;第二,有类似笔画的结构;第三,它们尽管都是草率急就的,但已经具备了汉字的雏形。比如《说文解字》说:“家,居也。”既然是居,那就应该是人居,可是为什么“宀”(古代的屋子)内有“豕”(猪)呢?难道“家”是养猪的吗?当我们看了半坡村遗址后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在母系氏族社会,猪已开始家养了,由此可见,这个“家”字,在6000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孕育了,2000年以后发展成为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家”字。
  197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用同位素炭十四(c14)测定半坡遗址距今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这也正是汉字的历史。所以,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表意和标音两大文字体系,而汉字则属于表意文字。所谓表意文字,就是文字与语言的语音方面不发生直接联系,每一个字只是表示一个音节,不能明确表示读音,但一个字的本身就能表示一个意思。如“旦”字的上部是“日”,下部是地面(或水面),从地面上升起太阳,是表示早晨的意思。也正因为如此,同一个文字符号可以代表两种语言里的同一个词,而读音完全不同,比如方块汉字的“日”字,是画一个圆圈、中间加上一个圆点,很像一个太阳,而古埃及也是用这个文字符号表示太阳,只是读音不同。也正因为表意文字具有和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的特点,所以它就有可能用来代表不同民族的语言,如我们的邻邦日本、朝鲜等国家都曾经借用汉字作为他们的书面交际工具。
  既然说表意文字与语音没有直接的联系,那么“形声字”中的“声”又应怎样解释呢?汉字是可以分为没有标音成分的象形、指事、会意的纯表意字和有标音成分的形声字这两大类。但即使是“形声字”的“声符”本身原来也是一个象形符号。
比如:纹、雲、洋、渔等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声符是文、云、羊、鱼。甲骨文中的“文”字就像一个人胸部刻的花纹(即为“祝发文身”的“文”);“云”字就像一朵白云的形状;“羊”字像羊头;“鱼”字像鱼形。这里的“文”、“云”、“羊”、“鱼”都是象形字,还是与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所以在我们现行的方块字中,即使是有百分之九十的形声字,也不妨碍它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二、汉字的结构
   
我们知道,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我们能对汉字的形体结构作出正确的分析,那么对于我们了解和掌握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特别是对于我们阅读古代文化典籍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提起汉字结构,总离不开“六书”之说。所谓“六书”,就是前人分析汉字结构所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这个名称,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六书”的细目,始见于西汉刘歆的《七略》。用“六书”分析汉字的结掏,是从汉代古文经学家发端的。
  我国历史上关于“六书”的说法很多,但就其名目和名目的次序而言,主要有三家。
  第一家是东汉的班固。他在《汉书·艺文志》里说:“古时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教国子,教之以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第二家是东汉的郑众。他在《周礼·地官·保氏》注中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第三家是东汉的许慎。他在《说文解字·叙》里说:“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过去的学者,通过对这三家说法的比较,大都采用了许慎的名称,这不仅因为他对。六书”的名称都有具体而详细的解释,同时他还有我国分析研究汉字的第一部专著《说文解字》。而在次序上呢?则大都采用班固的说法。因为汉字是起源于图画。象形、指事、会意都和图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图画在前;而有标音成分的形声字则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也是符合由表意到标音的文字发展规律的,所以形声字在后;假借则只是有读音上的联系,与字义毫不相干,所以放在最后。可见,这种次序的排列是很有道理的,于是就很自然地形成了后世大家所公认的“六书’的名称和次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应当说明,“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结论,而决不能认为我们的祖先是依照这六条法则来创造汉字的。班固在他的《汉书·艺文志>中说,“六书”是。造字之本”。这种说法显然是不严密的。实际上,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才是造字之法,而转注和假借是不能产生新字的,它们仅是用字之法,和汉字的结构不发生联系。
  下面对“六书”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象形。

       顾名思义,“象形”就是像实物之形。也就是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的意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得精湛:“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所谓“随体诘诎”,也就是随着物体的自然形状,弯弯曲曲地描绘出来。如“日”、“月”就很像一轮红日和一弯新月高悬太空。再看“山”的甲骨文字形,当中一峰突起,周围群岚环抱,颇有一点“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味。“州”字也很有意思:甲骨文和金文都是三条曲线,表示波涛汹涌的流水,其中间的小圆圈或小黑点,表示水中的一块陆地。《诗经》的开卷第一首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个“州”,就是“雎鸠”在河中栖息繁衍之地。再比如,我们常说,说话提意见都要“有的放矢”,那么这个“矢”为什么当“箭”讲呢?请看甲骨文“矢”字的上部为锋利的箭镞.中为箭杆为搭弦的尾翎。可见“矢”就是“箭”的象形字。
  从以上的字例看,象形的定义和例证是不难理解的。但这里还要说明两点:第一,有人认为象形字有“因形知义,因义知音”的优点。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知道.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任何一个象形字,哪怕是最接近于图画的象形字.也必须首先通过语言读出音来,才能表达概念。那种“因形知音”的主张,其实质就是把语言和思维割裂开了。第二,既然象形字要符合“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要求,这种造字法就必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书写麻烦,而且形体也往往不统一。所以,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象形造字法在各种造字法的比较下越来越趋于劣势,最后只能被有标音成分的、产字最多的形声法所代替。
       (二)指事。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贝;意,‘上’‘下’是也。”这就是说,初看起来可以认识,再细观察就能了解意义,如“上”、“下”二字就是指事字。但是这个定义是相当含混的。清代的著名文字学家王筠说:一视而可识’,则近于象形,‘察而见意’则近于会意。”(《说文释例》对“指事字”的理解历来分歧很大,不过多数人认为,指事字就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再加上个指事符号作标记的一种字。
  我们知道,牛马之类都可以用象形体表现出来。可是“甜”的意思又怎样象形呢?于是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个“甘”字,在甲骨文里就写成口中加一点,表示在舌头上感到甜味的地方,甜字就是从这里演化而来的。
  再比如。在上古要表示树的根,就在“木”(树)的下部加一个“点儿”,这个“点儿”就表明根部所在处成为“本”字。要表示树的梢部,就在“木”的上部加一个“点儿”,这个“点儿”就表示树梢所在处成为“末”字。可见“本”与“末”的含意正好相反,成语“本末倒置”也正由此而来。

  综上所述.“甘”、“本”、“末”等字都是在象形基础上再加指事符号的指事字。另外还有纯符号指事字,比如“上”、“下”在甲骨文中都先画一横线,再在线上或线下加一个点,横线以上的“点儿”就表示这是上面,横线以下的“点儿”就表示这是下面。指事字在“六书”中是绝对少数。这是因为绝大部分字都不需要用指事的方式来表示。要说明客观物体.可以用象形来表示;要说明抽象的概念,就可以用会意来代替。
  (三)会意。
   许慎给会意下了这样的定义:“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意思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像“武”、“信”二字就是会意字。再比如。步”字,在甲骨文中是脚趾朝上的两只脚一前一后走路的形象。假若两脚要从水中通过则怎样表现呢?
那就再把“水”加在两脚之间,这就是徒步过水的“涉”字。如果两脚要登高呢?则又把“涉”字的水旁换成“阜”(左阝,即土坡),就成为两脚登山的样子,这又组成了新的会意字“陟”(zhi志)。如果两脚要从高山上下来又怎么办呢?则又可以把“步”倒过来,脚趾朝下,甲骨文的“降”字就像右面的两只脚从左面的山坡上下来的样子,这又组成一个新的会意字“降”。由此可见,步、涉、陟、降等都是与脚(止)有关的会意字。
  会意字的类型各家说法不一,我认为主要的不过五种:
  1.同体会意。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样的象形字所组成的会意字。比如“众”字,“三人为众”,表示
人多的意思。“森”字,“木多貌”。“惢”(音琐)字,“心疑也”,三心二意怎能不疑?“淼”字,“水大也”,表示水多的意思。
  2.异体会意。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象形字所组成的会意字。这种会意字在整个会意字中
占绝对的多数。比如“奠”字,就是“暮”字的本字,表示太阳落进草丛之中,天快黑了。再比如“休”字,甲骨文的结构左边是“人”,右边是“术”(树),就是会“人依树而息”之意。
  3.改变形体会意。

    这就是说,一个字可以通过它本身的增加笔画、减少笔画或改变形体来表示新的意思。如“穿”字,“家”中空了一半,就是“寂静”的“寂”字的异体字。根据这种减笔的会意方法,广东人就造了一个方言字“冇”(mao冒),把“有”字里面的两笔挖掉了,表示“没有”的意思。
  4.组合解释会意。
      也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非象形字,以象形方式组合来会意的方法。比如不“上”不。下”为“卡”;上“小”下“大”为“尖”;四、方、木为“楞”;山、高为“嵩”等。
  5.反文倒文会意。
    是把一个字或反写或倒写而产生新的意义。比如反“从”为“比”,反“后”为“司”。再如,甲骨文中画一个人站着即为“大”,而倒过来即为“屰”,也就是“逆”字的本字,是“不顺”的意思。“人”的头朝下当然不顺了。
    (四)形声。
   “形声”又叫“谐声”。《说文解字》是这样下定义的:“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清朝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注解说:“‘以事为名’,为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
  ‘江’、‘河’,二字以‘水’为名,譬其声为‘工’、‘可’。因取‘工’、‘可’之声而成其名。其别于指事、象形独体,形声合体。”这段话,不仅准确地解释了什么是形声字,而且还说明了形声字和象形字、指事字在结构上的不同。
  我们知道,象形法或者会意法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世界上许多事物和抽象概念是很难用象形或会意来表示的。比如,“鱼”是整个鱼类的总称,但是鱼的种类却是成千上万,显然不能为每一种鱼造一个字。再说各种鱼的样子又很相似,文字毕竟不是图画,就是用象形字来表示的话,也是难以从字形上一一加以区别的。于是,就出现了“形声”法。用“鱼”字边表示鱼的总类,再借用原有的字作为读音来表示鱼的种类,如“鲤”、“鲫”、“鳝”、“鳗”等。有“形”有“声”,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形声字。
  形声字的形符本来是象形符号,可是由于汉字的不断发展,不仅看不出象形的样子,就连表类属的意义也有不少的改变。比如“豹”是兽类,它与昆虫没有一点相似之处,但它的形符却是“豸”(zhi志,是没有脚的虫子)。“蝙蝠”是老鼠一类的动物,可是又写成“虫”字旁。“蛟”和龙是同类,可是也加上了“虫”字边。这是同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受到一定局限分不开的。
  形声字越到后世发展越快,据统计,汉代的《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其中形声字7679个,约占总数的80%;宋代的《通志·六书略》,共收字24235个,其中形声字21,343个,约占总数的88%;清代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35个,其中形声字42300个,约占总数的90%。在现在通用的新简化字中,形声字也占绝对多数。
  (五)转注。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个定义不好理解,所以后人各有各的解释。笔者的看法是:所谓“建类一首”,就是指的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几个部首相同的同义字可以互相解释。比如在《说文解字》里,“老”与“考”就是一对转注字,它们都属八卷上的“老部”。这就是“建类一首”的意思。再从意义上看,许慎的训释是“老,考也”,“考,老也”。这种互相注解就叫“同意相受”。再比如,“绩”与“缉”属于同一部首“纟”,读音相近,意义也相通,可以互相解释,所以这也是一对转济字。
  (六)假借。
   许慎给假借字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也就是说,当某个新事物出现之后,在口语里已经有了这个词,但在笔下却没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和它的名称声音相同的字来代表(托事),这就是假借。比如“令”字的本义是“命令”、“号令”等,但因其读音与。县令”之“令”相同,所以这就可以假借“命令”之“令”为。县令”之“令”。而“长”字的本义是“年长”,但因其读音与“县长”之“长”相同,所以这就可以假借“年长”之“长”为“县长”之“长”。假借,全取声音相同或相近,与字义毫不相干。以下略举几例:
  比如“汝”字,在《说文解字》中说:“水出弘农卢氏,还归山东人淮,从水,女声。”可见“汝”字的本义是水名。可是后来这个“汝”字就被假借为第二人称代词用了,相当于现在的“你”字。如《愚公移山》云:“汝之不惠。”这个第二人称代词的“汝”与原来当水名讲的“汝”在词义上毫无联系,仅仅是读音相同而已。所以,第二人称代词“汝”,就是个假借字。
  “亦”字甲骨文的写法是在“大”字中间的两边各加一个点,《说文解字>说:“人之臂‘亦’也,从大,像肋腋之形。”从字形上看也很清楚,是站着的一个人,张开两臂,两臂下各有一个点,表示这里就是腋下,所以“亦”字的本义就是“腋”。但后来“亦”字因为读音关系,被假借为副词用了(当“也”讲),所以只好另外造个“腋”字取代了“亦”字的本义。而当“也”讲的“亦”也就永借不还了。

  “自”字在甲骨文里像个鼻子,所以《说文解字》说:“鼻也。象鼻形。”这话是对的。“自”,字本义就是鼻子,后来被假借为“自己”的“自”。于是另造了一个从“自”声“畀”的形声字“鼻”。而“白”字以后再不当“鼻子”讲了,也就只用其假借义了。
  “骄”字足从“马”声“乔”的形声字。在《说文》里说:“马高六尺为骄。”这就是“骄”字的本义。后来因为读音相同,就把“骄”字借过来,当“骄傲”的“骄”用了,所以现在就只用其假借义了。此后,也很少有人知道六尺高的马才叫“骄”了。
  假借法的出现,完全废掉了汉字的表意性,这对后世用同音以代替压缩汉字的字数有很大的启示。这里需要再说明两点:第一,假借字在上占时代普遍使用,这与当时的字少有关。在甲骨契文和钟鼎铭文中很多都是假借字,这对后世的阅读和理解带来很大困难。第二,“本无其字”就能出现假借,但有时在“本有其字”的情况下也出现假借。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古有假借现象,我们现在就去随便假借。要知道文字有广泛的社会性。如果我们任意乱借(实为写别字),只能损害文字的健康,造成使用上的混乱。

   通过以上对“六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六书”是后世人对文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并不是先有“六书”,然后再根据“六书”来造字的。
 
      三、汉字的形体演变
      从成体系的汉字算起,汉字的形体演变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个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一)甲骨文。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材料就是甲骨文。所谓“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的小屯村发现了甲骨文。根据考古证明,小屯村附近就是殷王朝的首都。经过80年的不断挖掘,获得有文字的甲骨大约有十六七万片。在考古学家的长期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对3500多甲骨文字,已经考释出2000个左右。不认识的字多是人名、地名、族名等。
  奴隶时代的殷王朝是非常崇拜神的,每逢一事,总要问卜。比如出外田猎,设祭祈年,操戈征伐,风雨晦冥等都要问卜从已发现的甲骨文可知,甲骨文主要是殷代王室刻在卜用过的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卜辞”。郭沫若同志的《殷契萃编》和《卜辞通纂》,就是研究甲骨卜辞的专著。

  甲骨卜辞中所用的字是很有限的,有一些字可以肯定地说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了的。可是因为在卜辞中没有用到它,所以它就至今没有问世。比如“民”这个字,在周朝初年的青铜器上曾多次见到,都是用一把锥子刺瞎一只眼睛的意思,所以“民”就代表上古的奴隶。但“民”字在甲骨文中却至今还没有发现。
  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三:
  (1)形体不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有反有正。  
  (2)行文的程式不统一。从左到右的、从右到左的都有,所以读起来也相当困难。
  (3)因为文字是用钢刀和石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笔画细而硬,而且多用方笔,圆笔很少。
  另外,根据考古分析,在殷商之时除了甲骨文之外,一定还有竹书和帛书。因为在甲骨文中已经有“册”字了,很像韦编的竹简的样子,另外也还有“典”字了,很像两手捧着“册”的样于,所以后世称重要著作为“经典”。那么为什么至今尚未见到殷朝的竹木简书呢?这是因为竹木在地下埋藏3000多年很可能早就腐朽了。
  (二)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古代人称铜为“吉金”,故称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较著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另外还有。铜器铭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识”等名称。
  周代的文化比段代的文化繁荣得多,典籍文物极为丰富。周人也不像殷人那样相信鬼神,所以甲骨卜辞也就让位于金文了。
  金文,当然殷代末期也有,但毕竟很少,所以金文主要还是指周朝青铜铭文。周代不仅铭器的数量多,而且铭器上的字数也多。比如西周第二个帝王成王诵时的《令彝》有187个字;西周第三个帝王康王钊时的《大盂鼎》有291个字;西周第卜二个帝王宣王靖时的《毛公鼎》有499个字。这样的洋洋大观在殷代是根本没有的。

  在西周的时代,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对这种器皿,不容许诸侯大臣有铸造权。可是到了东周,诸侯称霸力政,青铜器物可以任意铸造,而王室之器倒是几乎绝迹了。从字的形体上看,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到了战国的时候,南方吴、越、楚等国的文字还增加了不少类似鸟虫的装饰成分,这就是所谓。鸟虫书”、“缪篆”,比如“楚”字“王”字就是。
从内容上看,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是记载这件器物为谁所有,有的记载战功,祭祀以及受王的赏赐等。
  从形体上看,金文是承甲骨文而发展起来的。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些,其特点主要有三:
  (1)曲笔较多,线条粗而自然,字形趋向工整。
  (2)金文一般都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字形显得浑厚质朴,不过到周朝末年便趋向流利秀拔。
   (3)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比如“射”字像弓箭形,第三种写法的后面还有一只手。“虫”字像虫子弯曲形,第三种写法的上面还有两只眼。
  另外,在解放前的长沙地区还出土过帛书,是楚国墓葬晶。令人气愤的是这件国宝在1946年被中华民族的败类卖给了美国人,后来藏在美国的耶鲁大学的图书馆。至于简书、印玺文、陶文、货币文,兵器刻款等,解放后在长沙、信阳等地曾多次发现,不过多属于草率急就的文字,远不如钟鼎文那样工整。
  (三)篆书。
    对于“篆书”这个名称,历来就有争论。郭沫若同志说:“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椽,音院,古代官署属员的统称。)这就是说,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椽书”,也就是“官书”。
  在秦始皇时代,官事颇多,官书浩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石”(dan担)是120斤,可见秦始皇一天要亲自过目120斤用竹木简写成的官文书。这些“官书”就是“篆书”。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直到汉代的“隶书”出现以后,才把以前施于官掾的“文书”叫做“篆书”。所以“篆书”是对“隶书”而言的。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1)大篆——许慎说:“宣王太史籀(音宙)作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说文解字·叙》)班固也说:“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其六篇矣。”(《汉书·艺文志》)这些说法比较可靠,因为宣王是周朝的中兴之主,他在位的四十六年,做到了“内修政事攘夷狄”。所以当时有对文字进行整理和统一的良好条件。
    大篆的真迹就是“石鼓文”。唐初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了十个像鼓子一样的石墩子,上面刻有文字,人们称之为“石鼓文”。其内容是记载田猎之事,并且是用韵文写成的。从字形上看与殷周古文不同,而与小篆倒是很接近。比如是、庶、吾三个字,石鼓文的写法与小篆的写法相类似。
    大篆的特点:1.线条化达到了完成的程度,线条均匀而柔婉。2.结构比较整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3.同一个器物上的异体字几乎没有。4.笔画较繁,书写不够方便。
    《说文解字》根据残存的九篇大篆,收进了223个“籀文”(即大篆),这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大篆的重要材料。
      (2)小篆——春秋战国时,各国的文字形体大不一样,这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有关,形成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许慎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叙》)这段话是说,秦统一了中国后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成的。这些看法很有道理。但决不能说小篆是出于李斯一人之手,他很可能主持过文字的统一工作。大篆变为小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在以上这三种变化方式中以省变为主,这是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规律的。
  《说文解字》是典型的小篆体,线条规整,书写美观。如《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之罘(fu浮)刻石》、《峄山刻石》等,相传都是李斯的手笔。
  (四)隶书。在秦朝初年,官书都是用小篆书写,而在民间通行的却是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草篆”。这种草篆的特点是:笔势趋直,笔画趋简,书写方便,当时的帝王秦始皇却是鼓励人们写隶书的初成字——“草篆”。隶书是由草篆演变而成,那是肯定无疑的。但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隶书为下杜人程邈所作,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肯定地说隶书是程邈所创,其实这都是一种传说,不可置信。程邈很可能是最初用草篆呈文而受到秦始皇奖励的“徒隶”(管狱讼主事的小官),他决不可能是隶书的创造者。因为字的一种形体,决不是一个人一时所能造出来的。这与文字“决非仓颉一人所造”是一个道理。
  隶书始于秦朝而盛于汉朝,所以隶书也称为“汉隶”。经过西汉二百多年到东汉时隶书才算完成了。象形的面貌消失,使文字完全失去了图画色彩,变成了纯符号性的交际辅助工具。
隶书和小篆有何区别,以下作个比较: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从小篆变到隶书:在字形上,变圆形为方形,在线条上,变弧线为直线,在笔画上,删繁就简。这种变化就称为“隶变”。“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一大进步,是了不起的一大飞跃。如果要把汉字的形体分为古今两大类的话,那么隶书以前叫做“古”,隶书开始而后就叫做“今”。所以“隶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五)草书。
   《说文解字·叙》说:“汉兴有草书。”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草书是跟汉隶并行的一种字体,是汉隶的潦草写法。这种字体求快求速,笔势连绵,能够初具汉字的轮廓也就够了,在卫恒的《四体书势》中说,草书是汉“章帝时(公元76年一公元88年)齐相杜度,号善作之。”这种观点显然是荒谬的,草书的形体也决非一人所造。所谓“章草”,可能是在章帝时开始使用。但是它的创造者仍然是劳动人民,最初的流行也仍然是起于民间。
  草书到了后来,简直越草越凶,龙飞凤舞,信笔所之。有些宇除了书写者外,谁都不认识。石梁的《草字汇》,收集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草书,单一个“书”字就有五种写法。到了唐朝,书法家张旭的“狂草”,简直有点像道土画符的样子,确实是一般人所难以欣赏的。
  (六)楷书。
   楷书是代隶书而通行的一种字体。它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笔画平直,结构方正,书写方便。从笔形上看,基本上就是唐朝张怀所提出来的所谓“永字八法”。一个“永”字,大体上包括了汉字的八种笔形,用现在的名称说:“侧”就是点,“勒”就是横,“努”就是竖,“超”就是勾(趯,ti惕)。“策”就是挑,“掠”就是长撇,“啄”就是短撇,“磔”就是捺,从“勒’到“趣”的弯儿就是折。现在汉字的笔形也不过有这八种。
  楷书也叫“真书”或“正书”,也有人叫它“今隶”。从东汉开始使用,一直沿用到现在,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七)行书。
   行书是“楷书的流动”,它形成于魏晋。《宣和书谱》说:“自隶法扫地,而真(楷)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行书有,焉;于是兼真则谓之‘真行’,兼草则谓之‘行草’。”这话说得比较确切。它说明行书是间于楷书和草书当中的一种形体,虽然笔画连绵,但各字又是独立的,写起来比楷书快,但又比草书好认。因而从魏晋起直到现在,行书用得最为普遍,最有群众基础。
 
       四、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在我国古代的书籍中,一个方块字往往有好几种写法,这就给我们造成了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我们就必须掌握有关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一)古今字。
  《墨子·公输盘》中记述:当墨子斗败了公输盘后,“公输盘不说”。“不说”,这好像是说公输盘斗输后不说话了。这样理解就错了。这里的“不说”就是“不悦”,是不高兴的意思。可是人们往往认为“悦”字是本来就有的,而只是古人在书写时经常写为“说”罢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须知上古是没有“悦”字的,《说文解字》中也只收了一个“说”字,没有“悦”字,其释义是:“说,释也。”可见“说”才是本字,“悦”是个后起字。所以“说”就是古字,“悦”就是今字。
  为什么会产生古今字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古代的字少,而后世又不断地发展增多。例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不重样的字共用了4466个,东汉《说文解字》也不过9353个字。可是,到了1915年,中华书局编印的《中华大字典》共收字48000多个,相当于《说文解字》的5倍多。古代的字少,一个字要代表几个意义,真可谓”一身兼多职”。比如上古的一个“辟”字就兼有多种职责,它能代表“避”、“嬖”、“僻”、“譬”、“辟”这五个字用。后世人为了减少字的“兼职”现象,才在“辟”字的身上加了各种表意的形符,以示意义的区别。因此,上古的“辟”字就是古字,而后世新产生的“避”、“嬖”、“僻”、“譬”。“辟”就是今字。
  在古书中,古今字的现象很多。如果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那就很难读懂古文。以下略举几例:
  (1)“此世俗之所谓知也。”(《庄子·胠箧》)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智慧啊。
  (2)“大叔出奔共。”(《左传·隐公元年》)
  ——太叔跑到共那个地方去了。
  (3)“夫晋何厥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
  ——那个晋国有什么餍(满足)呢?
  (4)“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布帛长短一样,价钱也相似。
  (5)“千乘之国,摄于大国之疬痏勏閒。”(《论语·先进》)
  ——千乘的小国,夹在大国之间。
  以上这些例句中的“知”、“大”、“厭”。“贾”、“閒”等,都是古字,而“智”、“太”、“餍”、“价”、“间”等都是今字。如果有人认为今字才是“本字”,那就错了;如果有人拿今字去更正古字,那就更错了。
  从古字变为今字,有的是用古本字作声符,再加上一个形符。如。知”、“厥”、“贾”变为“智”、“餍”、“价”;也有的是改变古本字的形符,如“閒”变为“间”。我们了解了这些古今字之间的关系,对准确地理解文言的语义很有帮助。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承认文字古今发展的事实,但决不应该厚古薄今,不能认为只有古字才是正字,而今字是“俗体”或“破体”。有的人常常以所谓写。正字”为借口,偏偏要把“返回”写为“反回”,把“嗜好”写为“耆好”,把“环境”写为“环竟”,这是很不应该的。
  (二)异体字。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在音义上相同,在任何语言环境里都能互相代替,而只是写法不同,这种音、义相同而仅写法不同的几个字在文字学上就叫做。异体字”。比如:“熠”与“照”、“并”与“垃”、“睹”与“覩”、“咏”与“辣”、“谕”与“喻”等都是异体字。
  文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鲁迅:《外文谈))这一多,就很难作到形体划一。同一个概念,由于时间或地区的差异,就可能造出好几个字来。而且这种异体字越古就越多。例如一个“兄”字,在甲骨文中就有35种写法,一个“贝”字,在金文中就有60种写法。就连一个。窗”字,后世就产生了六个异体字,写作窗、窓、??、窻、牎、臆等。这些异体字根本没有必要同时存在,但是如果我们不熟悉,它就会成为阅读古书的障碍。所以我们必须对异体字加以研究和整理。
  从前有不少人认为只要《说文》中有的,就是正体,《说文》中所没有的就是“俗体”或“变体”,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因为许慎本人也往往把应该收进《说文>的形体遗漏了。所以宋人徐铉又增加了不少原有的形体。
  异体字的类型,大体上有以下五种:
  (1)形符不同:
  涝遍徧、猫貓、堤陧、粘黏、糕餻、唇唇等。
  (2)声符不同:筒莆、秸楷、捣播、线線、笋筍、验騐等。
  (3)改换意义相近的形符:辉煇、睹覩、径迳、侄迳、铲剷等。
  (4)形符和声符的位置不同:略畧、够夠、群羣、鹅鵞、案桉、惭慙等。
  (5)形声字与会意字的异体:泪淚、岩巖、奸姦、渺淼等。
  异体字多了,自然造成学习上的额外负担和用字上的混乱。1955年12月22日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决定精简1055个异体字,确定了810个字为使用正字。比如在以上所举的这些异体字中,每一小组的第一个字均为留用字。第二个字均为废除的异体字。比如“遍”、“猫”等均为留用字;“偏”、“貓”等均为已经废除的异体字。废除异体字是我国文字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精简了字数,便于掌握和使用。
      (三)繁简字。
      简体字古已有之,向上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比如《诗经》中的“於”皆写作“于”,汉《吴仲山碑》中的“餘”就写作“余”,《正字通,中的“填”、“聽”俗作“坟”、“听”。凡是所谓“俗体”,都是早在民间流行的简化字。这些“俗体”字尽管曾遭到过扼制,但汉字由繁趋简的潮流是阻挡不住的。今天,在我们正式使用的简化字中,有很多就是古代简体字的借用。比如:
  “准”(凖)《广韵》“庙”(廟)《字汇》
  “双”(雙)《集韵》“恋”(纞)《字汇》
  “声”(聲)《正字通》“怜”(憐)隋《董美人碑志铭》
  “夹”(夾)汉《曹全碑》“扑”(撲)《集韵》
  “宝”(寶)《宝应碑文》“齐”(齊)《正字通》
  “尽”(壶)《正字通》“朴”(樸)汉《孔庙碑》
  “干”(幹)汉《郑季宣碑》“晒”(曬)《字汇补》
  “灶”(竃)《五音集韵》“痒”(癢)《集韵》
  “烛”(燭)《字汇》“笔”(筆)北齐《雋敬碑)
  “画”(壹)《字汇》“籴”(糴)《干鶈妻嫃禄字书》
  “类”(類)《五音篇海》“粜”(糶)《干禄字书》
  “纵”(縱)《集韵》“阴”(陰)《字汇补》
  “肤”(膚)《广韵》“麦”(麥)汉《西狭颂》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和研究古代文献,不仅需要掌握简化字,而且需要掌握繁体字,掌握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关系。只有掌握了这种关系,才不至于产生误解。比如《后汉书·丁鸿传)有“干云蔽日”的话。如果把“干”理解为“乾湿”之“乾”的简化字“干”那就错了,因为天上的云不可能有干、湿之分。这里的“干”字,是“树木参天”的意思,与“干”字繁体字毫无关系。
  繁、简字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简化字与繁体字在词义上本来毫无联系,而仅仅读音相同,但在简化时则采用了笔画少的。如“蒙”与“矇”在词义上大有区别:“愚昧”谓之“蒙”,而“嚎”则有“欺骗”义。后来只是因为读音的关系,才以“蒙”代“矇”了。
  第二,有的简化字是借用其繁体字的一部分,但这个“一部分”又是古代的另外一个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特别注意,不能用今天的这个简化字去理解古代的另外一个字。如今天的简化字“隶”(li力),就是取了繁体字“隸”的一部分,然而“隶”又是古代的另外一个字,是一只手抓住了一条尾巴的象形字。许慎说:“隶,及也。”《玉篇》就把“隶”直接写为“逮”。所以古代的“隶”字也就是今天的“逮”字,若不注意就会弄错。
  第三,今天有些简化字,有的是古本字,如“气”(氣)、“网”(綱)等;有的是占通用字,如“荐”(薦)、“痒”(癢)等;有的是古异体字,如。“礼”(禮)“线”(綫)、“泪”(淚)等。了解了这些关系,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代早就有了这些简化字,只不过是为了书写方便,才选择了其中笔画少的作为今天的统一使用体。

      五、假借字的规律 
什么是假借字,在“六书”问题中已作了简要的分析,现在需要讨论的是假借字到底有些什么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阅读文言文有什么用处。
  
      (一)从汉字的形体结构来看,假借字主要有两个规律。
  1.一个“独立”的字充当了另一个字的声符时,那么这两个字有时是能互相代替的。如:
  (1)“(元济)起,听于廷。”(《李愬雪夜人蔡州》)
  ——元济起床,在庭上细听。
  (2)“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赵策》)
  ——地位很尊贵,但是没有一点功绩;俸禄很优厚,但是没有一点勋劳。
  例(1)中的“廷”字本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字,但它充当了“庭”这个形声字的声符,就成为“庭”的假借字了。例(2)中的“奉”字本来也是一个独立的字,但它充当了“俸”这个形声字的声符,就成为“俸”的假借字了。
  2,两个形声字,由于声旁相同可以互相代替。如:
  (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替天下人倡导,响应的人一定很多。
  (2)“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同上)
  ——将军身披坚甲,拿着锐利的武器,攻打无道,诛灭暴秦。
  (3)“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公输盘变换了九次攻城之法,被墨子九次拒(挡)回去了。
  例(1)的“唱”字,例(2)的“被”字,例(3)的“距”字,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声符和“倡”、“披”、“拒”等形声字的声符相同,所以“倡”、“披”、“拒”可以假借为“唱”、“被”、“距”。这样的假借现象在古书中是屡见不鲜的。
  
      (二)从汉字的读音上看,两个字由于音同或者音近,虽然形体上没有什么联系,有时也可以产生假借现象。如:
  (1)“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墨子·公输》)
  ——公输盘攻城的器械用完了,但墨子的防御之法还多着呢。
  (2)“(白骨精)嘴唇往下别。”(《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的嘴唇往下瘪。
  (3)“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儒林外史·范进中举》)
  ——像你(范进)这个尖嘴猴腮的样子,也该撒泡尿照照自己。
  例(1)的“圉”,例(2)的“别”,例(3)的“抛”,是和“御”、“瘪”、“泡”同音(或音近)。所以它们就充当了“御”、“瘪”、“泡”的假借字。
  总之,不管从结构上看,还是从读音上看,都离不开音同或音近这条根本原则。如果在读音上没有任何联系的两个字,那它们就不能假借。

  怎样才能辨别假借字呢?大概离不开以下两种办法。
  第一,看上下文的意思,再考虑其读音。如果根据字面的意思根本讲不通,但从读音上却能与另外一个能讲通意思的字联系起来,这就有可能是假借字。如“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韩非子·五蠢》)这当中的“必”字如果解为“必须”,则根本讲不通。从上下文的意思看,这里的“必”是“尽”的意思;那么有没有读“必”的音而又有“尽”的意思的字呢?有的。这就是“毕”字。所以“必”在这里就是“毕”的假借字。
  第二,利用《玉篇》《类编》《康熙字典》《辞源》等工具书来辨别假借字。如《庄子·逍遥游》中有“立之塗,匠人不顾”的话。这个“塗”字不好解释,一查《康熙字典》就发现其中有“塗通途”一条,“涂”就是“途”的假借字,问题解决了。
  由上述可知,我们掌握了假借规律和辨认假借字的方法,对我们讲授古典文学、阅读古代典籍、理解古文的语义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要对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并正确地加以批判继承,就必须掌握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困难重重,“未及升堂,焉能人室?”

                          

          汉字造字原理

(一)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构字方法: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 所表对象:有实体可以描绘的事物,主要是名词 文字特征:独体。 (《说文》:“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二)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构字方法:象形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加指事符号,指出“事”之所在。(文、本、末、朱、刃、寸、上、下) 所表对象:事物的局部;抽象的概念。 文字特征:一个象形字加一个指事符号。 象形和指事的辨别:在结构上都归“独体”。象形多表示具体概念,指事多表示抽象概念(但高、大为象形)。 (三)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武、信是会合语词意义。与后代的“尖”、“苏”、“尠”类似。 但古文字的会意,应是会合字形的意义。 构字方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符号,合成一个新义。可分为两类: 1.会形合成(靠各参构部件的形象会合成义。如:射、步、涉、陟、舂、立、及、休、孚、益) 2.会义合成(靠各参构部件的意义会合成义。如:臭、楞。歪、尖、班、疈) 所表对象:行为动作(主要是动词);抽象概念。 文字特征:合体。 会意字与象形字、指事字的区别:象形、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会意则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所以反映在语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为名词,会意字则多为动词。 (四)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构字方法:一个义符(意符、形符)表意义范畴,一个声符表字音所表对象:不受限制文字特征:合体。 学习形声字应注意的问题: 1.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某种意思的范围,而不能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 2.形声字的声符除了标声之外,往往兼有表意的作用。 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形声兼会意。如,“警,戒也。从言,从敬,敬亦声。” 再如,“胫、径、颈、经、陉”等字都从其声符“巠”获得了细长之义。 声符表义的原因:声符本身作为一个字,本来就带有意义。从造字上来说,有的字在造字时,就取了那个声符字的意义。分化字有很大部分是这么造的。如,因——茵;臽——陷;竟——境;或——域、国。从认字上来说,当这个声符的意义与这个字的意义相关时,看起来就是声符表义。 从文字学上说,只要是有表声作用的,都归形声字。 3.形声字的义符和声符在表现形式上有多种复杂的情况:(1)义符和声符的位置所在没有一定之规;(2) 形符或声符字的形体有时会被省略一部分。(3) 形符或声符在隶变过程中被严重改变了形态,很不容易辨识。 (五)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判断原则:同一物类、事类的事物,用同一部首;同一部首中的字,意义可以相互解释;同时又有声音上的关系。 所表对象:同一类事物。 对转注的多种解释: 1.训诂上的互训。戴震、段玉裁主此说。 2.语词派生,文字孳乳。章炳麟主此说。 (六)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把为甲词造的字,用到与之同音的乙词上去。这个乙词没有自己的本字。从文字学上说。也是一种造字方法,不过是不造新形体的造字。 假借现象产生的原因: 1.为了限制造字的数量。 2.由于要记录的词意思抽象,不好通过字形来显示,于是借用同字来代替。 关于许慎所举的例字: 发号的令,用为县令的令;久远的的长,用为官长的长。在许慎看来,发号的令与县令的令没有意义关系,久远的长与官长的长没有意义关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后人认为,县令的令是发号义的引申,官长的长是久远的长的引申。所以认为许慎举这两个例字不合适。清代的朱骏声在他的《说文通训定声》中,认为应该举“朋、来”为例。 六书的内部分类: 前四书是造新形体的方法,后二书是造字原则。 前四书是用以分析逐个字的,后二书是用以分析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的。

   第一章  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

 

“六书”之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

  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一为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中引郑众的话“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一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云:“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一为许慎,其《说文解字·叙》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不仅指出了六书各书的名称,还给每一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子。 

         “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诘诎”的意思是弯弯曲曲。“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意思是,画成那事物的样子,笔画随着所表事物的外型特征弯弯曲曲。
  “象形”所表示的意义对象一定是看得见、有一定外型的具体名物,即必须是有形可象的。所用字形与意义对象在形体上具有同一性。例如“日”古文字像太阳形,“月”古文字像月牙形。其本义就是太阳、月亮。
  再看以下例子:
  象形字的符号性是很明显的。表现在它很强调对象特征的突出。如“牛”字突出了牛角,“虎”字强调其张口露齿及斑纹,等。
  象形造字法是一种最简单的造字法,很难用于表示意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它却为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成创造了条件。)

   据唐兰先生考证,三家之说同出于一源,因为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根据西汉末古文经学创始大家刘歆的《七略》删节而成的,所列六书名目、次序也应本于刘歆所述,而郑众、许慎的学术师承又与刘歆有渊源,郑众之父是刘歆的学生,许慎之师贾逵的父亲贾徽也是刘歆的学生。

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依朱宗莱的主张,从许慎六书的名称而遵班固六书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三家,只有许慎为六书下有定义,故要正确理解古人的六书说,必须弄清许慎六书说的原意。

汉字的表意功能,是由字符内在的构形来体现的。字符在内的构形相当复杂,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能大体阐明这些规律的,就是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说。

(一) 象形

象形是一种图画式的造字方法。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诘诎犹言曲屈,说明象形的造字方法是描绘物体的轮廓图形,具体的“画”法是随着物体外部线条的弯曲而弯曲。比如日、月,甲骨文作   ,[为了明确起见,所举例字不限于《说文》小篆字莆,下同。]一看就知道是日月之形。再如  (山)、  (羊)、  (牛)、  (鹿)、  (矢)、 (鼎),无论是取象物体的整体还是局部,总是突然出物体的特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所象为何物。人有把这种简单明了的象形字称之为纯象形或独体象形。有一些象形字较为复杂,所象之物不能用简单几笔就能突出其特征而让人一目了然,还需要把与所象之物密切关联的另一物体也连带着“画”出来才好识别。比如:

      (向)如果只“画”一个方口,人家就容易误认为是人的嘴巴或别的什么窟窿,只有把  (宀)字加上,才容易让人明白这是指房屋墙上的方洞(向的本义是窗子)。

(眉)下面如果没有“目”字起衬托的作用,人们就难以乍出上面所象是眉毛之形。

(栗)  没有“木”字陪衬也难知道上面所象是带刺的果实。

此外还有血、须、石、牟等,也是这样的象形字。通常这类象形为合体象形或烘托象形。

由于象形是用“画成其物”的方法来造字,所以见是有“物象”可“画”的实物多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造表示它的它。从用字写词的角度看,大凡用象形字记录的词,大多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但是也有少数象形字例外,它所标称的并非所象的具体实物,而是这种实物所具有的某种性质或状态。高大二字即是这样的例子。高,甲骨文作  ,本象台观之形,由于上古在人为的建筑中,最高的莫过于台观了,所以这个字所表示的不是观台,而是台观所具有的“高”的性质或状态,以便用台观之高,泛指一切事物之高。大,甲骨文作  ,本象大人正立之形。由于大人与襁褓的小孩儿相比,具有“大”的性质和状态,所以这个字所要表示的不是“大的人”而是“人的大”,再用为凡大之称。这种象形字所记录的词,其本义往往不再指具体的事物而是事物所具有的某种性质或状态,其词性也不再是中词而是形容词了。其实,像这样的字,就造字手法而言,是“画成其物”的象形;而就造字意图而言,就是要用形象的字形来标示抽象的概念了。

(二) 指事

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指事符号以标识字意所指只是所象之形的局部而非整体的造字方法,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的“事”,其义在古代与“物”相通。所谓指事,含有标识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一个事物有整体与局部之分。要为某物的整体造字,只要“画成其物”,突出其特征就可以了;如果要为某物的某一局部造字,而这一局部又无突出特征可以为明,那就只好先将物体的整体象形出来,再在这个象形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标识的符号,以指象某一局部之所在,这样人们就能凭借物体的整体象形以及后加的标识符号,体察出新造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了。例如:

     (刃)“视而可识”似刀,但仔细观察又比刀字多了一划,这多的一划即是标识性的指事符号,指明这个新造字所表示的意思不是整把刀,而是刀的利刃。

(本)木下的一划为指事符号,指明这个字的本义为树木之根。与本相对的“末”,“形”同此理,指树梢。

  (寸)  是右手之右的象形,下面一划是指事符号,指明这个字的本义为腕关节下面一点的寸口。

指事的字指事符号没有固定的形态,不一定就是单一的一点一划,例如(面)字,其指事符号为外围近似方框的东西; (亦)是掖(后作腋)的本字,其指事符号为两边独立的两划。

指事字为数很少,所以表示的是多比较具体的事物,这是由它以象形为基础决定的。不过有时所指称的事先的也比较抽象,比如许慎所举的上下二字。上下的甲骨文、金文中写作  ,长划像一个长形的物体(一根棍或一条绳子之类),把空间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短划为指事符号,标明划分后的空间位置之所在。这与“刃”“本”等之所指,虽然要抽象得多,但情理却是一样的。还有一二三  (四)这四个数目字,也有人认为是指事字,并称之为纯指事字,其实这是古人以筹码计数的象形,是“画成其物”一看便知,不必要“察而见意”的。

以上所说的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构形单一的独体字,前人在分析汉字的构形的时候把它们称之为“文”,而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字组合而成的合体字称之为“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字是文的孳乳,如何由“文”形声相益孳乳成字?就是下面要讲的会意和形声两种造字方法。

(三) 会意

会意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来示意的造字方法。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  ,武信是也。”类指事类,谊同义,  同挥,指  犹言导向。他这八字的界说比较含混,大致是说,比拼代表某些事物的文,并合其义而成新义,而对这个新义的理解需要依据相关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内在或外在关系作导向。会意造字法冲破了象形、指事的局限,扩大了造字的范围。象形和指事造字多只能对单一的、静态的事物(包括人)而进行图形示意。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又不是孤立和绝对静止的,它们在运动过程中彼此关联,就形成了人世间和自然界的种种行为和现象。要为这种种行为和现象造字,象形和指事显然不能胜任。于是古人采用了这样的手法:把表示有关事物的文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让人们通过经验和意识来体会其中的意思(即字义),这就是会意造字法。例如休字,从人从木,甲骨文作  ,从这两个文的组合方式,表现出了人与树的关系----人倚树下。“背靠大树了乘凉”,人们根据在野外劳累之后常于树荫下上憩的经验,就能理解这是休息的意思。

会意字所会之意的内涵十分广泛和复杂。从字的要形与字主的关系来考察,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意较为直接和表象化的,一类是表意较为间接和隐曲的。表意较为直接和表象化的会意字为数较多。例如:

  (从)从二人,表示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紧紧跟随。

   (牧)从攴从牛,表示手执鞭扑放牧。

  (羅)从网从隹(鸟),且隹在网之下,表示以网罗鸟。

  (莫)从日从  ,日在草  之中,表示太阳已落,夜幕降临。

   (舂)从  从午(杵本字)从  ,表示双手执杵而   。

  (寒)从宀从人从  从  (冰),表示人在屋内用重草薦覆其身以御冰寒。

像这样的会意字,颇似人的行为或客观现象的素描写真,人们从字的构形上几乎一眼就能看出和想到是何事何意。可是另外一些会意字的表意就没有这么直接明了了。例如:

  (臭)从自从犬。自是鼻的象形字。臭的本义是气味的总称。气味无形,可闻于鼻而不可见于目。可是古人凭狩猎生活的经验知道,狗鼻子的嗅觉对于气味最为敏感,故以犬自会意,引起人们从有形到无形的联想。

  (息)从自从心。人和许多动物的呼吸都发于心脏而行于鼻腔,故以睚心会意,表示气息和呼吸。

  (取)从又从耳。本义是捕取。上古在作战或狩猎中杀死敌人或野兽须割取其左职以邀功,故以又、耳会意,表示所捕取。

  (,即法字)从廌从去从水。传说廌为独角神兽,能分辨是非曲直,在法庭上能“触不直者而去之”,从而使决讼得以公平如水。此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公平执法的美好愿望。

  (   ,即德字),从直从心。直的本义为直视。直心会意谓能直见其心,即心无隐曲,就是有德的表现。这反映了古人的道德观念。

以上诸字的构形,已经不是人的行为方式或客观现象的直接写照,字形所体现的也不是事物之间的外在关系,因而人们也就不能再简单地直接地从“字面”上去理解字的意思了。比如臭字,上面是一个大鼻子,下面是一只头冲鼻孔的犬,在上古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恐怕难有这等现象(不像现代有闲人玩狗)?所以这个字形所反映的不是鼻子与犬的外在关系,在理解其字义时也不能认为是用鼻子闻犬或犬啼鼻子。同样,息字也不是用鼻闻心, 也不是鹿饮水后离去。可见这类会意字的表意具有“形而上”的特征,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关系,需要人们凭着字面所提供的“信息”,去发动由表及里的联想,同时还需要人们根据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及对一定时代的社会意识和观念形态的把握等等,去作深层的、特定的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字义。反过来说,也正是先哲们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了人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主观能动性,才造出了这样一些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貌似形象实则十分抽象的会意字。

由于会意字构形与表意之间的关系有直观浅显的一方面,又有隐晦深层的另一方面,这两个方面在形式上沿有任何的区别,所以后世的人对古代会意字的识别、分析和解释,经常出现偏差,很容易犯主观片面的错误。比如许慎对“武信”二字的识别和解释就不正确。《说文》戈部:“武,诚也,从人从言会意。”且不说他解释武字时引楚庄王的话对与不对,单就他把要成武字的“止”看作是停止、止息之止,把前人从戈从止的造字意图理解为停止干戈(消除战争),也是站不住的。武字在甲骨文中已习见,作  与  (逐)  (歷)  、(前)等字中的“止”一样,均表人在活动中的足趾。甲骨文中凡从“止”会意的字,“止”只表示人的足趾和人的行走、行动,绝无停止、止息之义。因此武从戈从止会意,是表示带戈之人在行动,其本义当为步武或武装。如果把止理解为停止,从么从豕从止的逐就是让野猪站住,从止从舟的前就是停船了。至于信字,则是战国时代才有的从言千声的形声字,小篆定型为从言人声,根本不是会意字。诚然,按照某种情理、观念和逻辑所造的会意字,古今都有一点,诸如大为火赤、不正为歪、小土为尘之类,但毕竟在汉字中为数极少,切不可以为之为常规去解释所有会意字。许慎举武人二字为会意之常例是很不恰当的。

总之,会意字“比类合谊”的方式有多种,内容很丰富,决定会意字字义的因素也很复杂,我们地会意字的识别和理解千万不要简单从事。

最后说说会意字与象形字、指事字的区别。会意字是“合文”为字,是以象形或指事为构件的复合体,所以会意字可以拆形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独立表意的文。独体的象形字不可拆开自不待言,就是合体的象形拆开之后其中也有一部分不能成文。指事字似乎可以拆开,可拆开之后一部分是文,另一部分却是指事符号也不是文。这是表面上的复合体与独体区别。实际上构成会意字的文与象形、指事单独使用的文是有本质不同的。单独使用的文只表示相对独立和相对静止的人或物,,不与他人他物相关联;而构成会意字的人或物,则不再处于独立和静止的状态,它们彼此之间必定存在着外部或内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新的有机体、表达一个新的意思----会意字的字形和字义。概而言之,象形、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会意则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所以反映在语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为名词,会意字则多为动词。

(四) 形声

形声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文或字主要是起标声作用的造字方法。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所谓以事为名,即依事类而定其名字。是说在经某个事物定名而造字时,先确定它在万事万物中的属类,属类确定后就用表示这属类的文(或字)来作新造字的主义部分;所谓取譬相成,就是根据口语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文或字来作新造字的标声部分。这样,主义和标声的两个部分相辅相成而构成新造的字。许慎所举的江河二是,原本是为专指长江黄河而造的字,由于江河均属水类,所以都用“水”来作这两个字的主义部分,然后又根据口语中称谓江河的发音分别选取了读音相当的“工”、“可”来作标声的部分,于是就构成了江河两个形声字。为了便于分析形声字,人们把主主的部分称为义符或形符,把标声的部分我为声符或音。从表面上看,形声字和会意字都是复合体,只是会意字的构形中没有标声的成分,而形声字则既有主义的部分又有标声的部分罢了。

关于形声字,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这里作些简要的说明:

1、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某种意思的范围,而不能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由于用为义符的文(或字)只表示事物的属类,因而它在形声字中只是高度概括的类名,并不能表示这个形声字的具体含义。例如:项、题、颜、颠等字,均以页为义符,页在这里只表明这些字所表示的事物都是页(人头)的属类,均与人头有关,并不具体表示脖子、前额、脸面、头顶的意思。

义符既然只是表示某种意思的范畴,那么范畴可以有大小宽窄之别,因而同用一个义符的诸多形声字,其具体含义虽然彼此相关联,但是这种关联可能是相同、相近、相通,也可能是相逆、相反。如从日的形声字,昭、晴、昭、晞、昕等含有明亮之意;晚、昧、暗、晦等则含有昏暗之意。因为日头是自然最大的光源,有日则明,无日则暗,地球上的明暗皆系于日。事物往往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注意到这一点,对我们判别字义是有益的。

2.形声字的声符除了标声之外,往往兼有表意的作用。语言中语词的声音反映着词义或词义的来源,字是词的书写符号,是语言中的词的声和义的载体,所以字义(实际是字符所记录的词义)也往往与字字的读音有关。这种现象在形声字中的反映,就是声符除了标声之外也往往含有表意的作用。同从一个声符得声的抱、袍、雹等,都含有包裹的意思;从仑得声的沦、轮、伦、论、纶等,都含有条理、伦次的意思;从奂得声的焕、涣、痪、唤、等,都含有大的意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声符字也往往是多义的,因而在形声字中的表意自然也非止一端,所以同从一个声符得声的字,其意思的相通\相关也往往不是单一的。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①形声这种“从某得声我有某义”的义,主要是由声符字的声音带来的,与声符的形关系大,这一点从许多异体形声字的声符可以更换他形而得到证明。因此,历史上的所谓“右文说”实际上应该是“右声说”。②声符的表意作用和范围是很有限的,声符和字义之间并不绝对相关。我们之所以说它是“往往兼有表意的作用”,就是说这并不是一条普遍的规律。许多形声字的声符只是标声而不表意,江河二字即是其列,切不可以偏该全、牵强附会地把“以声说义”施于所有形声字。

3.形声字的义符和声符在表现形式上有种复杂的情况:

(1)义符和声的位置所在没有一定之规,常见的有:左形右声,如钱、材、消、熔等;右形左声,如放、鸭、刎颈等;上形下声,如茅、简、空、室等;下形上声,如柴、酱、盆、甕等;内形外声,如闻、问、闽等;外形内声,如闢匪、匐、固等。有的形符与声符处在一个角落,如颖,从禾顷声;脩,从肉攸声;赖,从贝刺声;聽,从聽壬声。有的形符被声符隔离,如衷,从衣中声;街,从行圭声;哀,从口衣声;衡,从  行声。对这样的形声字在分析形体时一定要注意。

(2)形符或声符字的形体被省略一部分。为了养活某个形声字的笔划或构形的美观,在汉字形体演变的某一阶段上,形符或声符被部分地省简而成为所谓省形或省声。如弑,弑省,式声;耆,从老省,旨声;産,从生,彦省声;夜,从夕亦省声,等等。(这里附带说一句,省形并不限于形声字,在会意字中也有。如 是从老省从至,香是黍省从甘。)省形和省声,在汉字的发展、使用过程中确实存在,了解这种情况对研究字形与字义的关系颇为有益。但是,省是以不省为前提的,在没有发现不省的字形以前,不可轻言省形或省声,否则容易犯主观臆测的错误。许慎在《说文》中对省形省声就用得过滥,有的颇令人怀疑(如说頫字是“从逃省”,妃字是“配省声”)。有的则是明显的错误(如说弗字)是“从    省”,监字是“  省声”,奔字是“贲省声”等)。所以对《说文》之言省,特别是省声,我们不可轻信。

(3)形符或声符在隶变过程中被严重改变了形态,很不容易辨识。如恭是从心共声,唐是从口庚声,徒是从辵土声,歸是从帚追声,责是从贝   声,等等。有的形符或声符则完全被省简隐没,根本年示出是形声字了,如书本为从聿、者声,泰本为从水、从  、大声。对于这样的表声字,必须复形到变之前的形体,不好辨识。

以上我们介绍了形声字的构形及有关的情况。从汉字发展的角度来看,形声造字法不仅突破了象形、指事、会意造了的局限,找到了为许多元形可象、有意难会的事物造字的简便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它弥补象形、指事和会意不能直接标声的缺陷。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如果不能标示读音,是极不便于使用因而就不能持久存活下去的,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表意向标音的过渡乃是一切文字发展演变的共同规律。我们的汉字虽然没有演变为纯标音的文字,但是由于形声造字法的发明和表声字的迅速增多,并很快在后来的汉字中占了绝对的优势(现今使用的汉字形声字占85%以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汉字的标声功能也说明我们的汉字同样是在遵循共同的声化规律而发展、演变的汉字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中形声字起有很大的作用。

(五)转注

所谓转注,就是辗转互注,也就是两个字的意思可以相互接纳、相互解释。从造字的角度说,就是为可以互训的词各造专字的造字原则。许慎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不知是由于许慎的话说得不够不明白,还是因为问题于过简单而反生疑,历史来对转注的解释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推寻许慎的本意,似乎不甚复杂。所谓“建类一首”,类指事类,与会意之下所云“比类合谊”的类同意;首指部首,即《说文》所分立的五百四十部首。“建类一首”就是将所有文字依据其所表示的事物来分立字群,即分出不同门类的字群来,然后分别选定一个表示事物属类的部首字置于字群的“排头”,用以统帅其字群。所以许慎在解释每个部首之后,总要附上一句“凡属某者皆从某”的套话。比如树木类的字群由“木”作部首来统帅,注明“凡属金者皆从金”等等。这就是许慎自己所说的“分别部居,不相阿厕”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后叙中又说:“此十四篇五百四十九,九千三百五十三文……其建首也,立一为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牵条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毕终于亥,知化穷冥。”从这里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建类一首”的简单地说,就是依据事类建立统一的部首。这些统一的部首,从“一”部开始,到“亥”部终结。所谓“同意相受”,就是指同一部首所属的字中,若意思相同,则可以相互授(上古受授二字同文),即彼此可以相互解释。许慎所举的考老二字,老字自为部首,考为老部所属之字,“从老省、丂声。”《说文》:“老,考也”;“老,老也”。二字互训,即其意可相互授受。考老二字除同部、同意外,还有迭韵的关系。是否所有转注字都必须有声音上的关系呢?许慎在界说中没有提及;他还把转注排在会意之后(形声在会意之前),说明了是以说意为主的。但所举例字却有迭韵关系,这恐怕也不是偶然的,似可看作是对转注字还应包含声音相近的暗示。

六书的条例原棉本就是从现存的文字材料中总结出来的。许慎在整理汉字、依类系联的时候,自受发现这一样种现象。就是在同一个部首的字,存在着意思相同甚至读音也相近的字(他在《说文》中往往把这些字排列在一起,可见其用心)。这种现象说明,同一事物在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示,落实到书面上,则是可以造就不同的字来表示。由于是同一事物,所以所造字的构形采用了相同的义符(即部首)。至于字的具体造法,是用象表、指事,还是用会意、形声,则不一定。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的界说,即是从造字角度对这种现象的总结。虽不是具体的造字方法,即是一条造字的原则,即可以为两个表示同一事物的同意词造出不同的书写符号的原则。例子除考老外,艸部的与葍、蓨与苗;辵部的逆与迎、追与逐等都是。汉人总结出古代有这样一种造字的原则和现象,为辨识字提供了新的途径,就是字的部首相同读音也相近,其字义则可能相同或相通。这对于训诂解经,显然是颇有好处的。

(六)假借

假也是借的意思。假借是记词符号的借用。从造字的角度来说,是一条可以借用记词用字的造字原则。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语言中的某个词没有记录它的专用字,而只是依照声音(相同或相近)把这个词所表示的事物寄手托在表示他事物的文字上,即借用已有的他字来记录。许慎所举之全旬秦汉官职中的令和长,他认为这两个词就没有造专门的字来记录,只是因为声音的相同,借用了原本表“施令”的令和表“久远”的长来记录。可见假借是为没有专字记录的词借用的一个他词专字的造字原则。

假借字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二:第一,是为了限制字数。世界上的事物无穷无尽,语言中表示这些事物的词自然也是无穷无尽的,如果要为每一个词都造一个字来记录,那么汉字的数目就会我得令人难以承负,这显然是不答合文字的实际应用的。所以,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当汉字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就要加以适当的限制,即便还可以为某个词造字也就不轻易再造,只借用一个同音的他字来记录。这样汉字的数目就不至于迅速膨胀。有人认为假借是因为上古字少不够用才借他字顶替,其实正好相反,是怕字多而意让诸词共用一字。比如在西周,表示与人行走有关的从辵的字已有不少,若要再造一个躲避的避字是非常容易的,可是一直借用“辟”而没有造“避”,时人的用意是十分清楚的。当在,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造字也在随着时代的需要而不断改进。当某个字被借用得太多而在书面语言中难以达意的时候,就不得不再造了,秦汉以后就新造了避(同时还造了譬、僻、嬖、闢等)字,即是这种情况。第二,由于要记录的词所表示的意思抽象,不好通过字形来显示,于是借用同字来代替。比如完毕的毕这个词意思比较抽象,若要为它造个专门的字,无论用哪种造字方法都不好设计其构形,若要为它造个专门的字,无论那哪种造字方法都不好设计其构形,于是干脆不造,借用本为“田网”一种捕猎工具)的    字来记录。同样的道理,旧故的旧借用本为鸟名的舊(一种猫头鹰类的鸟);粗笨的笨,借用本为竹白的笨。至于虚词,本来就“虚而不实”,更难于造专字,故绝大多数的虚词用字都是假借字,诸如:而,本为唇下之鬚;亦,本为掖下之掖;其,本为畚箕的箕;何,本为担荷的荷;耳,本为耳朵的耳,等等。

从上面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假借是用一个字来记录两个(或两个以上)同音词的现象。被记录的两个同音词中的一个,其词义与字形密切相关,而另一个词义则与字形不相干,纯粹是声音的依托。就这个字的“负荷”而言,一是通过形体来承担本义,一是通过声音来托负借义。因此,这被记录的两个词之间,在词义上不应该有任何联系。。如果有联系,那就是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而不是本义与假借义的关系了。许慎举令长二字来作假借之例,从我们今天的认识来看,是不恰当的。令的本义是发号施令的人,长的本主是年长的人。令当“县令”讲、长当“官长”讲,都是词义的引申,也就是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有人据此把假借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的假借”(称为“声借”,一类是“有意义的假借”(称为“引申假借”)。我们认为,一个词词义的引申和发展,与借用记司符号的假借造字原则,是不同性质、不同范畴的两件事,不应该混为一谈。许慎在《说文》中,把令训为“发号”,把长训为“久远”,完全是把发号施令的令,表示久远的长与官长的长分别看作是两个意义无关的词,才用以为假借之例的。我们从他“本无其字,依声依事”的界说中也可以看到,他于假借只讲“声”而不涉及“义”,与转注只讲“意”而不涉及“声”正好相反。所以我们认为,假借只是因声而借字词,不牵涉词义的引申问题,否则假借义与引申义岂不混而为一了?许慎之所以举令长二字为例,是因为他没有弄清这二字的本义的缘故。我们不能因为许慎举例的失当而误解他的界说,把六书的体系搞乱了。

总之,假借是因声而借用记词的用字,与转注一样,也是一条造字的原则,不过是不造字的造字原则。由于假借字的字形与借用它的词的词义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假借字实际上是单纯记音的书写符号,这就在一定的范围中摆脱了形体的束缚。也就是说,假借这条造字原则的实施,使汉字出现了以声表意的倾向。它与形声字的出现,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汉字由表意向标声的方向发展。然而汉字终归是由象表发起来的表意文字体系,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不允许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完全改变其以形表意的性质,因此假借不能无限地扩大(后世又为许多假借字造字本字即是证明,它只能与转注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对汉字体系进行内部的调节,使汉字既有以形意的成分,又有借音表意的成分。

以上介绍的是六书的基本内容。从中可以看出,真正作为造字方法出现的只有前四书,即象形、指意、会意和形声。后二书转注和假借,只能视为造字过程中的原则。自戴震提出“四体二用”之后,多数学者都遵从其说,认为前四书是造字的方法,后二书则是用字的方法。其实,造字是用字的前提,用字是造字的目的;造字受用字的制约,用字受造字的局限。所以六书作为构造汉字和汉字体系的方法和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

《说文解字》奠定了中国文字学的基础并一直是中国文字学的灵魂和核心,而且也是音韵学、训诂学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第一节“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一、汉字的起源

1.远古人类记事主要有实物、契刻、图画等方式,随着人类的进步,在契刻、图画的基础上产生了文字。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

2.汉字的起源大约在原始社会晚期,汉字体系的形成大约在夏代初年,最迟在夏代中期。

二、什么是文字

1.《尚书·序·正义》:“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

《东塾读书记》(陈澧)“盖天下事物之象,人日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成者也;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2.统而言之,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叫文字。析而言之,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许慎这段话的意思即后来人们通常所说的“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3.文:象形字,象人胸前刻有花纹的形象,指花纹、纹路。字:本义是在屋里生孩子,指生育。“字”是从“文”孳生而来的,而且越孳生越多,因此,用“字(生育)”表示“字”(由文孳生而来的符号)之意。

三、“六书”与四体二用

1.“六书”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传统有六书的说法: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指: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玄注《周礼·地官·保氏》指: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我们今天所说的六书,一般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四体二用

清·戴震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字之体”,指造字法;“字之用”指用字法。“四体二用说”被清代文字学家接受,并成为今天的共识。

3.“六书”并不是造字的原则。先有汉字,后有六书说。汉字五六千年以前就有了,到汉代人们才有意识地研究汉字的造字法,提出了“六书”说。当然,“六书”提出后,它的确也成了新造汉字的造字原则。如,化学元素名称用字,就是用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

四、许慎的“六书”

六 书

许 慎释义 

《说文》术语

例  字

意  义

造字法

象形

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

象……之形,

象形。

日月鸟虎羊鱼鹿车鼎行目果

造字的基础

指事

视而可识,察而可见。

象……之形。或:指事

上下刃末朱本亦甘寸

数量少

会意

比类合谊

以见指撝

从……,从……。

武信步伐取逐莫牧兵隻及

合二三字之义为一字之义

形声

以事为名

取譬相成

从……,……声。

江河问裏裁疆徒發

数量最大,占90%

 字法

转注

建类一首,

同意相受。

 

考—老,顶—颠

命—令,父—爸

证明了汉字中一词多字的现象。(父爸爹爷)

假借

本无其字,

依声讬事。

 

其我汝西麦来

一字多词,扩大了字的使用范围

1.关于形声字

(1)一般结构

左形右声:  梧快江            右形左声: 鸠胡颈

上形下声:草雾管            下形上声: 婆案臂

外形内声:國阁裹            内形外声: 闻辩鳳

(2)特殊结构

 形符偏在一角

载栽哉裁:分别从车、木、口、衣,(zai1)声。

條修脩:分别从木、彡、肉,攸声。

雜:从衣,集声。

 声符偏在一角

旗施旌:声符分别是:其、也、生

從徒徙:声符分别是:从、土、止

 形符声符穿插

游:从※,汓(泅的异体字)声。

隨:从辵,隋声。

 省形或省声

a.省形

考:从老省,丂(kao3)声。

耇(ɡou3):从老省,句声。

b.省声

歎:从欠,难省声。吟也。

融:从鬲,蟲省声。炊气上出也。

(3)注意以下问题

形声字的形旁(义符)表义类,声旁(声符)表音,有的声旁还兼表义。如:

 霞蝦瑕騢都有“赤”(红色)的意思。

 论轮伦沦:都有排列有序、有条理的意思。

  钱浅笺贱残:都有“少、细微”的意思。

以上各组字的声符都表了义。

2.关于转注

(1)许慎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意思是说:两个字,属于同一义类,有相同的部首,可以互相解释。如:考,老也。老:考也。

六书中,目前对“转注”的解说分歧最大。最有影响的是戴震、段玉裁等人的“互训”说。他们认为,转注就是互训。“转相为注,互相为训。”这样,一般认定,转注是文字使用上的现象,而不是造字法。例:

考:从老省,丂声,形声字。

老:从人,从毛、从匕(化),会意字。言指人老了,须发变白了。

转注者,乃二字同旁互训,展转相注也。建犹造也。类谓字类也。一首,犹云同旁也。“建类一首”者,谓此二字其偏旁相同也。“同意相受”者,谓二字之意相同,此字可以受彼字之意,彼字可以受此字之意也。

(2)现在比较宽泛的观点认为,只要二字同义,就可以转注,不论其音形间有无联系。

(3)转注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

3.关于假借

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语言中有些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专门造字,而是借用一个已造的同音字来表示,这就是假借字。假借扩大了字的使用范围,但字的总量并没有增加。

其:本义是畚箕,借用作代词。

我:本义是一种武器,借用作第一人称代词。

汝:本义是水名,借用作第二人称代词。

西:本义是指鸟栖息于巢,借用为方位名词。

来:本义是小麦。象形字,借用作“到来”的来。

麦:在“来”的字形上加形符,本义指来,到来。形声字,借用作“小麦“的麦。

汉字造字法部首举例

汉字造字法部首举例     

(部首,是编排字典辞书的名称。《说文解字》把有共同形符的字归为一部,以该形符字作首字,用来统率这一部的字,这个形符字就叫“部首”。部首表示该部字的义类,部内字的意义都与部首有关。如“符”,与“竹”有关。)

一、人之类部首:

1.人部(俊、仁、依、伦、作)。

2.儿部(rén)(兒、兄、先、元)

3.大部(夷、亦、奔、夫、天)

4.立部(端、竦、竢)

5.士部(壮、?)

6.女部(好、妇、姜、妨、佞)

7.子部(字、孩、孟)

8.男部(舅、甥)

二、四肢五官类部首:

1.页部(页xiè,头。颜、题、颠)

2.耳部(圣、聪、闻)

3.目部(睡、相、眷)

4.见部(观、览、觐)

5.口部(吻、含、问)

6.舌部(舐)

7.甘部(甜)

8.旨部(嘗)

9.言部(诛、诗、信)

10.欠部(歌、饮、歎)

11.心部(恩、性、恭、快、息)

12.手部(拳、把、承)

13.又部(叔、受、取)

14.攴部(收、更、放)

15.廾(gǒng)部(戒、兵、弄、丞)

16.足部(蹄、跨、距)

17.止部(歷、歸、步)

18.走部(赴、超、越)

19.辵部(道、巡、迈、造)

20.彳部(徐、循、往)

21.肉部(腐、背、肺、肯、胡)

22.尸部(居、展、尼)

三、鬼神祭祀类部首:

1.鬼部(魂、魄、醜)

2.示部(神、社、祖、祝、礼)

3.巫部(觋)

四、疾病类部首:

疒(chuáng)部(疾、病、疮、痕、疚)

五、衣食器用类部首:

1.衣部(衣、衷、袒、)

2.巾部(布、帛、帏、常)

3.革部(鞋、勒、鞭)

4.韦部(韬、韧、韈)

5.系部(绢、维、经、红)

6.网部(罔、罗、羁)

7.部(旗、施、旄)

8.弓部(彊、张、弹)

9.矢部(矫、短、知、)

10.戈部(戒、战、贼、武)

11.矛部(矜)

12.刀部(初、刊、剪、副、辨)

13.斤部(斧、所、斯、斫、新)

14.皿部(盆、益、盛)

15.缶部(缶、缺、罄)

16.瓦部(甄、瓮、甑)

17.火部(燃、烧、焚)

18.米部(精、粗、粲)

19.酉部(酒、醴、醉)

六、邑居宫室类部首

1.囗部(国、围、固)

2.邑部(邦、都、鄙、郭)

3.行部(街、術、衝)

4.宀部(室、家、宫、客)

5.广部(府、废、庙)

6.门部(闺、闭、间)

7.户部(扉、扇、房)

七、金玉财宝类部首:

1.金部(银、铜、错、锐)

2.玉部(璋、理、玩、珍)

3.贝部(财、货、贤、? 、责)

八、天文地理类部首:

1.日部(时、景、暗)

2.月部(朔、期、朗)

3.风部(飒、飘)

4.雨部(雷、零、霜)

5.气部(氛、)

6.土部(地、堂、坦)

7.山部(岳、崇、崔)

8.厂部(厚、原、厲)

9.石部(碑、磨、破)

10.阜部(陵、阿、阳、阴、除)

11.水部(江、河、清、流)

九、动物类部首:

1.马部(驳、骄、骤)                   

2.牛部(牢、特、牵)

3.羊部(美、群、羸)

4.犬部(狗、默、猛、犯)

5.鸟部(鸽、鴳、鸣)                   

6.隹部(雅、雁、雄)

7.虫部(蛇、蜀、强、雖)

十、植物类部首:

1.艸部(草、苦、落、蒋)

2.木部(析、构、朴、权)

3.竹部(符、篇、简、算)

4.禾部(秋、秉、秀、颖)

 
     第三章 汉字结构分析和汉字含义
 
关于汉字的结构,传统有“六书”的说法。“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的字,故“六书”从字面上讲就是六种字的意思,六书说就是关于六种汉字的学说。

  “六书”之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

  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一为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中引郑众的话“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一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云:“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一为许慎,其《说文解字·叙》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不仅指出了六书各书的名称,还给每一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子。

  据唐兰先生考证,三家之说同出于一源,因为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根据西汉末古文经学创始大家刘歆的《七略》删节而成的,所列六书名目、次序也应本于刘歆所述,而郑众、许慎的学术师承又与刘歆有渊源,郑众之父是刘歆的学生,许慎之师贾逵的父亲贾徽也是刘歆的学生。

  然而三家的细目有两点不同:一为指事、会意、形声的称谓不同,二为各书次第不同。后世研究者认为,称谓不同反映三家对这三书的认识可能有差异,各书次第不同反映三家对各种字产生的先后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依朱宗莱的主张,从许慎六书的名称而遵班固六书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代三家,只有许慎为六书下有定义,故要正确理解古人的六书说,必须弄清许慎六书说的原意。

一、 象形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说,象形字就是字形画成字义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日字、月字就是这种字。“日”字篆文象太阳形,中间一短横是填空隙的饰画,无实义;“月”字篆文象弦月形,中间一画,也是饰画。

二、 指事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意思是说,指事字一看就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意义,上字和下字就是这种字。

  由于许慎定义的说解含混而笼统,“视而可识”可作为对六书每一书文字,乃至世界上一切文字的要求,“察而可见”适合假借字以外的各书文字,因而后世学者对指事的认识难免有异。今人于省吾、梁东汉对指事的阐释,应最接近许慎指事说原意,在众说中最为合理。他们认为,指事是一种用抽象符号来指示字义所要表达事物的字。

三、 会意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意思是说,会意字是并列字类即两个以上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表现该字义所指向的事物,武字、信字就是这种字。

  “武”字篆文由止戈二字组成,许慎引《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止戈为武”,把“武”的本义解释为制止干戈(即战争)。“信”字篆文由人言二字会合成意,许慎释其本义为诚实,人言必须诚实。而按现代学者研究,“止”本象人的脚,在别的会意字中多表人的行走前进,所以止戈会意是持戈前进,即征伐用兵的军事行动之意;“信”字是以“言”作形符以“人”作声符的形声字,而非会意字。

四、形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说,形声字是用与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字来作形符造字,取比拟新字读音的字即读音与新字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跟它合成新字,江字、河字就是这种字。 “江”字许慎认为其本义是长江,“从水,工声”。“河”字许慎认为其义是黄河,“从水,可声”。二字是用与其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水”字作形符,分别取音同音近字“工”和“可”作声符来配合成的。

五、转注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由于除“考”和“老”二字外,《说文解字》在释九千多字中没有用文字指出哪些是转注字,许慎定义又过于简略,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因此从古到今对转注的不同解释非常多,争论了一千多年,至今却无定论。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在今天要想确定许慎或创立六书者的原意,恐怕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把转注问题看作文字学史上已经过时的一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为它花费精力。”

六、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是说,假借字是语言中一个表达某事物的词义,本来没有表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字来寄托这个词义所要表达的事物,令字、长字就是这种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