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的君药 相信大家对这个题目有点不屑,桂枝汤,顾名思义,连方名都写出来的了,不就是桂枝吗?表面上看上去是这个样子,但实际上我个人认为不然。 大家想想伤寒论中,有一个方,叫“桂枝去桂汤”,若桂枝汤的君药是桂枝,还能叫桂枝汤吗?在古代连国君都没了,那国家还算是国家吗?还有一个方,小建中汤,就是加了个饴糖,君药不同了,方名也改了。 说了太多引子了,下面我就开始为大家分析一下吧: 首先,我个人认为桂枝汤中的君药是:“白芍”。 我们先看看两条原文
细心的同学就可以发现,这两个方的“药”是相同的, 区别在于 (15)重用白芍,且甘草生用 (32)轻用白芍,且甘草为灸甘草 从原文看出,(15)是桂枝汤加减,(32)是葛根汤 至于为什么这两个方都用到葛根,因为此二证均有津伤(不能自和者),相关知识可参考本公众号的既往文章:《再论“桂枝汤”---太阳表证的临床分类》。 (15)为汗出,则重用白芍,取其白芍的敛营气,使汗不出; (32)为无汗,则轻用白芍,恐白芍助卫气之敛性,而致营卫更不和。 相信在这里,有同学会问,你竟然担心白芍助卫气之敛,那为什么不直接不用白芍呢?因为,在原文(32)的情况下是葛根汤症,是需要用白芍的,不用白芍的方叫“麻黄汤”,白芍的用与否,是鉴别“麻黄汤”、“葛根汤”、“桂枝汤”的关键,今天主题不是这个,所以,我只简单解释一句,不用白芍的是单纯的“太阳表证之麻黄汤证”,用白芍是兼证“表证兼津伤之葛根汤证”。有疑问的学友可加留言或加微信。 回正题: 再看看太阳病的单纯的中风症,是营卫不和,怎么不和? 先要知道,营气主疏泄,因感外之风邪,而“致疏泄过度",而汗出,则用桂枝汤,敛其疏泄,非治风邪!! 同理,太阳病的单纯的伤寒症,是“卫气收敛过度” 卫气主收敛,因感外之寒邪,而卫气过度收敛,则用麻黄汤,散其收敛,非治寒邪!! (上述理论出自“思考中医”) 而桂枝汤中敛性的药仅一味:白芍 从上面的分析,大家都应该理解了吧。 桂枝汤中的君药是白芍!! 先做个假设,假设桂枝是桂枝汤的君药,那就不应该用于麻黄汤中了,因为桂枝汤症是为了收敛,作为收敛剂君药的桂枝运用于麻黄汤中,而麻黄汤证就是收敛过度引起的,用了桂枝不就是碍事了吗?所以,桂枝汤的君药不应该是桂枝。 那为什么“桂枝汤”、“麻黄汤”都有桂枝呢?那就是大家有“火神派”的一点点思维方式都能理解。 桂枝在这二方中,起的作用类拟于“附子”,类似于补脾阳之类的作用,但桂枝的作用是补表阳,附子是补里阳,是病位不同,二都均需“枣、甘、姜”来防止出现“亢阳”的情况。这只是类似,我只是为了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中医思维,与临床上可能不符,此段(有下划线的这段文字)仅为理论比喻,切勿乱用于临床。 以上为本人见解,仅供参考,有疑问者可留,添加时请注明“伤寒论”,谢谢阅读。 |
|
来自: 潘大夫PDF > 《中医类-伤寒论、金匮、温病、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