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荆轲:名刺客是怎样“造”成的

 昵称13770129 2015-05-13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处士横议、英雄辈出的时代。诸子百家,唇枪舌剑;诸侯群英,南征北战。但在这些绵里藏针的文争和摧坚折锐的武斗之外,还有一些奇人义士,为了达到报恩或复仇等不同目的,甘愿冒死充当杀手,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刺客。他们以其临事之沉稳,行事之决绝,义气之深重,胆识之超群,演绎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传奇。纵观中国历史,在刺客这个庞大的群体中,荆柯无疑是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超级”刺客。但有趣的是,荆轲的名头不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而是在无奈的情况下,被太子丹等人“制造”出来的。

剑艺欠佳,不适刺客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荆轲是个素质一流的优秀刺客。实则不然。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卿好读书击剑”,曾经凭借着剑术游说于卫元君(卫国第43任国君),结果“卫元君不用”;后来又与盖聂(秦国人,战国末年著名剑术家)论剑,话不投机,盖聂怒目而视,结果“荆轲出,……不敢留”;再后来又与鲁句践(赵国人,非越王句践)下棋,发生争执,鲁句践大声呵斥,于是“荆轲嘿而(默无声息地)逃去”。在这三次需要荆轲一显身手的时候,荆轲都没有出手,而是选择了离开。我们姑且认为这不是因为荆轲剑术造诣浅,而是因为修养境界高,不屑因鸡毛蒜皮之事放弃韬光养晦的道德信条。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刺杀秦王时候的表现吧。据《史记·刺客列传》和《战国策·燕策》记载,荆轲刺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嬴政)时用的是能够削金断玉、见血封喉的淬毒宝刃——徐夫人(赵国人,战国铸剑名家)匕首,方式是借呈献地图之机发起突然袭击。但结果却不尽人意:荆轲抓住秦王衣袖而用匕首刺之,在这零距离的搏斗中,秦王非但毫发无损,反而扯裂衣袖,“环柱而走(逃跑)”。不过没关系,荆轲还有机会,因为当时秦国法律不准带甲侍卫上殿,因此荆柯得以在殿上追逐秦王,在这小范围的追捕中,荆轲不但“望尘莫及”,反而被御医夏无且用药囊砸中。结果秦王趁机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已成废人的荆轲只能以匕首掷向秦王,可惜这最后一击又是不中。尽管荆轲在临死前冷笑大骂说:“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但这不过是对自己失败的无谓辩解,如果他决意要生擒秦王,那又何必在匕首上淬上“以试人,血濡缕(只要沾湿一根血丝),人无不立死者的剧毒?在零距离的撕扯中,荆轲竟然屡刺不中,而秦王却能在奔逃中回首一剑,断其左腿,莫不是身为刺客的荆轲,武艺尚不及成天忙于国事的秦王?荆轲在秦王断其左腿之时,如此的近距离,尚不能用匕首掷中秦王,而夏无且却能在荆轲奔跑中用药囊将其击中,莫不是荆轲的暗器功夫还不如一个医生?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史记·刺客列传》中的其他几位刺客,曹沫趁齐桓公盟誓之机,冲上祭坛将其劫持,逼其答应归还所侵鲁国之地。事成下坛,颜色不变,辞令如故。专诸刺王僚时,将匕首藏在烤鱼腹中,趁进鱼之机,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他们都是在戒备森严的情况下轻松得手。当然,最精彩的莫过于聂政刺侠累(傀,字侠累)。当时侠累正坐在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似这等万夫不挡的绝世剑艺,荆轲岂能及得万一?尽管荆轲存在兵器短小,人单势孤(随从秦舞阳没起作用)的劣势,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荆轲武艺稀松平常。难怪鲁句践在听到荆轲刺秦王的事情后不禁慨叹:“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对他没有好好研习剑术感到遗憾。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也在《咏荆轲》中惋惜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可见荆轲虽然胆气过人,可惜剑艺欠佳,并非充当刺客的良材。

遭遇绑架,充当刺客

根据《史记·刺客列传》和《战国策·燕策》的记载,荆轲虽然喜爱读书和击剑,但他起初并不愿意充当刺客。因此,当太子丹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求他刺秦救燕的时候,他的回答是: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婉言拒绝了太子丹的请求。但当时发生的一系列“绑架式”的自杀和施恩行动使他无路可退,最终万般无奈地接受了充当刺客的使命。

首先是田光的自杀。据《史记·刺客列传》》和《战国策·燕策》记载,太子丹决定派人刺杀秦王后,最先想到的刺客人选是“为人智深而勇沉”的田光(燕国勇士,世称“节侠”)。但田光自感年事已高,精已消亡,于是举荐荆轲,并为了保守秘密在荆轲面前自刎而死。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荆轲不答应刺杀秦王,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节义大侠就白死了。这无疑在心理上给荆轲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经过太子丹的再三磕头请求,荆轲然后许诺,勉强答应下来。

其次是太子丹的施恩。为了防止荆轲变卦,太子丹加大对荆轲的心理攻势,不仅让他住进最好的客舍,而且天天上门拜望,奉上美味佳肴、奇珍异玩、车马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更有甚者,据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燕丹子》记载:荆轲和太子丹在东宫游乐,荆轲捡瓦片掷池塘里的青蛙,为了让荆轲玩得开心,“太子捧金丸进之。”后来两人共乘千里马,荆轲说:“千里马肝美”,太子丹立即“杀马进肝。”还有一次,太子丹宴请荆轲,让美人弹琴助兴,荆轲称赞美人的手好看,太子丹立刻令人斩断美人之手,“以玉盘盛之。”太子丹紧紧抓住荆轲“知恩必报”的心理弱点,通过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施恩行动,一步步将其“绑架”,使他无法反悔。然后看时机一到,就底气十足地对荆轲说:“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言外之意,我锦衣玉食伺候你这么久了,你也该去履行你的使命了。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时的荆轲如果不答应动身,恐怕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了。

再次是樊於期的自杀。太子丹无以复加的隆恩厚遇使荆轲身不由己,骑虎难下。但他在答应动身前还是给太子丹出了一道大大的难题:要求用秦王垂涎三尺的督亢(燕国膏腴之地)地图和秦王重金悬赏的樊於期人头做为取得秦王信任的“见面礼”。樊於期原是秦国名将,秦王嬴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他率军攻赵,被赵将李牧击败后不敢回国,逃至燕国。秦王残忍地将其父母宗族全部杀害,并悬赏金千斤,邑万家购买樊於期之首太子丹当然不好开口去向樊於期要人头,只好说:“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但此时的荆轲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此索性自己去找樊於期商量人头。没想到樊於期听了荆轲的行刺计划后,二话没说,“遂自刭”。同时太子丹也忍痛奉上了督亢地图。至此,为了让荆轲去刺秦王,太子丹不仅劳身散财,而且死伤了这么多人。现在荆轲所要的苛刻、无价的“见面礼”都已备齐,他除了动身上路,已经别无选择了。

既不成事,何故成名

春秋战国时期,刺客多如牛毛,然青史留名者寥若晨星。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只记述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五位著名刺客事迹,其中荆轲的故事耗用笔墨最多。但是与其它四位刺客相比,荆轲无疑是最失败的一个。曹沫劫齐桓公,尽复失地,全身而退;专诸刺王僚,一招毙敌,功成身死;聂政刺侠累,如入无人之境,击杀数十人。豫让虽然多次功败垂成,但最终还是义感赵襄子,让他自杀前在自己的衣服上刺了几下。而荆轲刺秦王,秦王是有惊无险,燕国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行刺前就有田光、樊於期两颗高贵的人头落地;行刺中又搭上了荆轲和秦舞阳(荆轲刺秦王的助手)两位勇士的性命;行刺后秦王怒而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国都城)。太子丹被杀,燕国旋即灭亡。在燕国灭亡的过程中,名将樊於期的自杀、拱手奉上的督亢地图,都无疑帮了秦国的大忙。然而奇怪的是:象荆轲这样一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刺客,为何能够名垂千古?为何能够成为众人心目中的大英雄?

首先,刺秦失败,非荆轲之过上文已经说过,荆轲并无刺客应该具备的高深武功,起初也并不愿意充当刺杀秦王的刺客。是太子丹等人通过自杀、施恩等手段一步步将其“绑架”,将他“逼”上刺杀秦王之路的。不过这还不是大问题,因为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卿好读书击剑,……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可见,荆轲虽然不是武功卓绝的剑客,但他识书达理、文武兼备。因此就在出使秦国之前,极有自知之明的荆轲已经安排好了万全之策——等他的朋友同去。至于这位朋友究竟是谁,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武功应该不弱,至少不亚于荆轲,比那个十三岁就能杀人的秦舞阳更是强之百倍。荆轲之所以苦苦等待,因为他知道秦舞阳名不副实,恐怕有辱使命(否则就不用等了),只有和这位朋友同行才有胜算。试想,如果当初在秦王殿上出现两个“荆轲式刺客”围追堵截,秦王岂能轻易逃脱?可惜太子丹过于性急,在荆轲等待朋友的时候再三催促:“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意思是:已经没有时间了,荆卿你还打算动身吗?请让我先派秦舞阳去吧。这句话不啻于掌掴鞭抽,因此荆轲怒斥他“往而不返者,竖子(没用的小子)也……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可见荆轲本是打算和朋友共同劫持秦王并全身而返的,但经太子丹这么一催,只好负气上路。失去了朋友的帮助,荆轲自知生还无望,于是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头也不回就车而去。太子丹不让荆轲等朋友,如果给他配备一个艺高胆大的助手也可,可配备的却是一个徒有杀人虚名的秦舞阳。一见秦王就色变振恐,令群臣怪之。不仅在行刺时没有起到任何协助作用,反而在行刺前因失态引起秦国君臣的怀疑和警惕。幸亏荆轲随机应变打圆场说: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震惊恐惧)才算勉强蒙混过关。否则,“图穷匕见”也就轮不着上演了。对此,唐代诗人周昙在《秦舞阳》中评价说:岁徒闻有壮名,及令为副误荆卿。是时环柱能相副,谁谓燕囚事不成。”意思是说秦舞阳空有年幼杀人的虚名,让他充当副手误了荆轲,如果秦王绕柱逃跑时他能帮一把,谁说刺秦之事不会成功呢?可见,如果当初按照荆轲的筹划安排,刺杀秦王极有可能成功,但由于太子丹太过性急、秦舞阳太过脓包,致使荆轲功败身死。

其次,秦王伟业,令名望倍增荆轲的知名度之所以高于曹沫等四位刺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刺杀的对象名气太大。齐桓公(春秋齐国国君)、王僚(春秋吴国国君)、赵襄子(战国初年赵国创始人)、侠累(战国初年韩国相国)等人,尽管爵高位显,史书留名。但与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千古一帝”秦始皇相比,实乃萤火之于日月,不可同日而语。正是因为秦始皇嬴政的功绩、名望都高于齐桓公等人,所以,与此相对应,荆轲的名望也就高于曹沫等人。倘若荆轲行刺的是一个无名小辈,或者秦始皇只是个庸碌无为的君主,荆轲就不会在诸多的刺客中脱颖而出。可以说,荆轲的出名是以秦始皇的知名度作为基础的,秦始皇的功劳越大,荆轲的名望越高。

再次,个性魅力,令世人敬仰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知恩图报、轻死尚义、胆识过人,千百年来,一直倍受世人敬仰。这种重情义、轻生死的精神,从秦汉至今,已不多见,只有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放异彩。荆轲不止在行刺过程中表现出的无畏、冷静、勇敢、机智令人钦佩,更重要的是,他骨子里渗透着的,血液里流淌着的是一种对朋友最原始的感恩和忠诚。与这种令人着迷的个性魅力相比,什么剑术高低,什么功过成败,都已变得微不足道。人们记得的,只有那震古烁今的惊天一击背后再现出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为达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它曾经,正在,并将继续震撼和感动着每一个了解他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的结尾评价说:“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侠义之举)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清楚明朗),不欺其志(不违背良心),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这难道是虚妄的吗)。”

最后,抗暴义举,顺民心民意 在中国历史上,刺客犹如一颗颗划过长空的流星,虽一掠而过,但敛不住它那耀眼的光芒。他们以匹夫之躯力搏强势群体,使人感受到几千年来普通民众对强权的仇视。诚然,秦的统一是个人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即使荆轲杀死了一个秦王,还会有下一个秦王出来继续完成统一的事业。再退一步说,即使荆轲成功劫持了秦王,逼他订立归还诸侯们土地的契约,又有谁能保证他不会出尔反尔?天下大势又岂是劫持一个君王就可以改变的?所以荆轲刺秦王,成败本身并无太大意义。重要的是,我们在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历史功绩的时候,也应看到他在统一过程中对人民造成了莫大伤害。因此荆轲刺秦王代表了人民的抗暴之心,代表了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英雄气概和冲天豪情。荆轲刺秦王这一荡气回肠的千古史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慷慨激昂的英雄悲歌,必将伴随着壮士英名永世流传。其人虽已没,千载有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陶渊明的《咏荆轲》和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集中体现了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荆轲抗暴义举的赞颂和怀念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