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移动界面交互设计最常见的四种动效类型

 紫罗兰183 2015-05-13

作者:胡痴儿(腾讯高级设计师)


一、动效起源于什么?


iOS 6(视觉表层&信息的外观)→ iOS 7(动效&信息的运作方式)


二、动效是用来干什么的?


  • 表现视觉层级关系的

  • 是几种UI元素之间的相互转换




三、动效如何分类?





一个元素如何能够填满整个页面?


如何引导用户的视线?


一、Icon → Page


iOS 镜头运动&焦点移动




icon即APP&文件夹本身。


高级视图 → 细节视图


  • Z轴,镜头向icon图层做相向运动,视野缩小,视野中物体变大;

  • XY轴,icon放大变成app&文件夹,切换为app界面&文件夹。




(iOS的视差效果&镜头运动&空间深度)


APP的 icon → 全屏APP界面


APP的空间态:




启动:





二、list → Page







Android




1.涟漪反馈 → 旧页面Fade




2.新页面上浮




  • 涟漪纹

  • List上浮,展开Detail View







三、Button → Page


iOS






四、Tilte → Page


五、page → 多任务


iOS


APP的时间态:单任务&全屏界面 ——APP在空间上无法跳转→(APP间不能同时呈现而只能用)时间先后次序选择。


  • X轴水平排列,APP间共处于同一平面

  • 镜头向图标图层做反向运动则视野扩大,APP界面缩小





Andriod


  • XY轴,垂直,上下排列,高低叠加

  • APP的Page和其他APP同在Z轴空间




Safari:Z轴&镜头从平视变为俯瞰:




Chrome:Y轴,被拉下去了:




锁屏界面:


若锁屏前是icon界面:

  • 镜头穿过icon图层,向icon界面做相对运动




若锁屏前是APP界面

  • 镜头则向APP界面做相对运动




临时图层:


当锁屏界面收到通知&密码解锁&拉出通知中心&拉出控制中心,表明有”临时“图层覆盖,则:


毛玻璃&背景虚化&浅景深&距离感&层次感

  • 前景“浅景深”

  • 背景“视差”


附一张图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