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表格
阴证(阳虚)--必见寒象 阳证(阴虚)--必见热象 阴虚----发热 阳虚----怕冷 血虚----发燥 气虚----无力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阳虚易生寒湿,阴虚易生湿热 表、实、热证属于阳证,里、虚、寒证属于阴证。 阴证多指里证的虚寒证,阳证多指里证的实热证。 寒者热之:指寒性的疾病,用温热的方药治疗。 热者寒之:指热证要用寒凉的方药治疗。根据表、里、虚、实之不同,表热证用辛凉解表,疏散风热;里热证,实者用清法通里攻下,虚者则用甘凉养阴透热或滋阴清热等法。 虚则补之:指久病体虚的病人,用补的手法治疗。 实则泻之:对实证应采用泻除的治疗方法。 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者为寒证; 面色赤,恶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证
由于感受热邪所形成的实热证,与机体阴液亏损或机能亢进所致的虚热证,其临床表现及治则都是不尽相同的。见下表
实热证与虚热证的鉴别
(一)虚证 虚证的形成,或因体质素弱(先天、后天不足),或因久病伤正,或因出血、失精、大汗,或因外邪侵袭损伤正气等原因而致“精气夺则虚”。 主证: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失禁,舌少苔或无苔,脉虚无力等。 临床上由于气、血、阴、阳不足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由于脏腑的不足造成的各脏腑的虚证(如肺气虚、心血虚、肝阴虚、脾气虚、肾阳虚等)。下面列表说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证候及治则。脏腑的虚证在脏腑辨证中讨论。 从下表可以看出:气虚和阳虚,属阳气不足,故临床表现相似而都有面色白,神疲乏力,自汗等症状,但二者又有区别,气虚是虚而无“寒象”,阳虚是虚而有“寒象”――怕冷,形寒肢冷,脉迟等。血虚和阴虚属阴液不足,故临床表现相似而都有消瘦,头晕,心悸、失眠等症状,但二者又有区别,血虚是虚而无“热象”,阴虚是阴液亏损不能约束阳气而导致阳亢,故为虚而有“热象”――低热或潮热,口干,咽燥等。 虚证鉴别表(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二)实证 实证的形成,或是由病人体质素壮,因外邪侵袭而暴病,或是因脏腑气血机能障碍引起体内的某些病理产物,如气滞血瘀、痰饮水湿凝聚、虫积、食滞等。 临床表现由于病邪的性质及其侵犯的脏腑不同而呈现不同证候,其特点是邪气盛,正气衰,正邪相争处于激烈阶段。常见症状为高热,面红,烦躁,谵妄,声高气粗,腹胀满疼痛而拒按,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或有瘀血肿块,水肿,食滞,虫积,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 治则;泻实攻邪是治疗实证的主法,所谓“实则泻之”。但泻火、通便、逐水、祛痰、理气、活血化瘀、消导和驱虫等不同的泻法用于不同病邪产生的各种实证,将在有关章节中讨论。 辨证虚证与实证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从发病时间上,新病、初病或病程短者多属实证,旧病、久病或病程长的多属虚证;从病因上,外感多属实证,内伤多属虚证;从体质上,年青体壮者多属实证,年老体弱者多属虚证;从临床症状与体征上,参考下表鉴别。 表3-5 虚证与实证鉴别表
气虚和阳虚的共同症候是:面色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声低懒言,自汗,纳少,舌淡胖,脉无力。不同的是气虚者动辄气短,乏力懒言、动则气急等症明显,脉虚无力。治则益气,常用四君子汤等。阳虚者:畏寒,形寒肢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迟。治则补阳,常用肾气丸、参茸丸等。
阴阳 表、实、热证属于阳证,里、虚、寒证属于阴证。 阴证多指里证的虚寒证,阳证多指里证的实热证。 阴证与阳鉴别表
亡阴亡阳的鉴别表
亡阴者,应益气敛阴、救阴生津,大补元气以生阴液而免致亡阳,常用方有生脉散; 亡阳者,应益气固脱、回阳救逆,常用方有独参汤、参附汤等。
脏腑器官阴阳辩证具体症状变现
体质调养
临床八纲四十三证 一、感冒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5)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2.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 3.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2)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3)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1)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 2.虚证 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朱砂安神丸 2)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 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 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 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 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3)气滞痰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厦厚朴汤 2.虚证 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 3)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 4)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 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4)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失笑散合丹参饮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五汁安中饮 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呕-竹叶石膏汤 3)气机郁滞:顺气降逆-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 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 2)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 3)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4)脾胃虚弱:健脾益胃-参苓白术散 5)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白头翁汤 3)寒湿痢:温化寒湿-胃苓汤 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真人养脏汤 5)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4)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3)虚秘: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茵陈术附汤 4)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减 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六磨汤 3)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膈下逐瘀汤 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茵陈蒿汤 4)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五苓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 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大补元煎 6)血虚头痛:养血为主-加味四物汤 7)痰浊头痛: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 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汤 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 3)肾精不足: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 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 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祛风、养血、通络-大秦艽汤 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2.中脏腑 1)阳闭:清肝熄风、辛凉开窍-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 2)阴闭:豁痰熄风、辛温开窍-苏合香丸 3.脱证:益气回阳、救阴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4.后遗症 1)半身不遂: (1)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补阳还五汤 (2)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平肝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2)语言不利: (1)风痰阻络、舌强语謇:祛风除痰、宣窍通络-解语丹, (2)肾虚精亏、音暗失语、心悸:滋阴补肾利窍-地黄饮子 3)口眼涡斜:祛风、除痰、通络-牵正散 2)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增液承气汤 3)阴血亏虚:滋阴养血-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4)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葛根汤 5)柔痉:疏风解表、和营养津-瓜蒌桂枝汤 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 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5)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实脾饮 2)血淋: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知柏地黄丸 3)尿浊湿热内蕴:清热化湿-程氏萆解分清饮 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清肺饮 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 2)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 3)肾虚腰痛:偏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偏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2)中消: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3)下消: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 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 2)湿热浸淫、气血不运: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亏虚、精微不运: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3)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4)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5)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1)肺气虚-补肺汤 2)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 2.血虚 1)心血虚-养心汤 2)肝血虚-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益胃汤 4)肝阴虚-补肝汤 5)肾阴虚-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拯阳理劳汤 2)脾阳虚-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右归丸
中医诊断之常见症状鉴别 发热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古代医家认为发热是指病人自觉有发热感,或医生在诊察病人过程中觉察有发热,现在还包括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不管外感热病,还是内伤杂病,均可出现发热。
发热热型及伴有的其他临床表现,可以反映不同的病证。
【发热恶寒】
是指发热同时伴有恶寒,即发热恶寒同时并见(恶寒与恶风都是怕冷的症状,性质相同,只是程度有轻重之分,恶寒重,恶风轻),它是诊断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发热恶寒常见于外感热病中,凡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体表,人体卫气受邪,卫气被遏,温煦功能减弱则恶寒或恶风,卫气抗邪,邪正相争则发热。根据发热恶寒这一热型伴有的不同临床表现,可诊察辨别不同的表证。
——发热恶寒伴头痛,自汗,脉浮缓者,是太阳中风证,八纲辨证属表寒证。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所致。
——发热恶寒伴头痛,身痛,骨节疼痛.无汗,脉浮紧者,是太阳伤寒证,八纲辨证亦属表寒证。为风寒袭表,营阴郁滞所致。
——发热恶寒或微恶风寒,伴头痛,口渴,咳嗽,咽红肿痛,舌边尖红,脉浮数者,是卫分证。八纲辨证属表热证。为温热之邪袭表,肺卫受邪所致。
——发热恶寒伴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痛,身重,胸闷不舒,苔白腻,脉儒缓者,是湿遏卫分证。为湿邪侵袭,卫气受邪所致。
——发热恶寒作头痛,少汗,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鼻燥,口渴,咽干,舌红苔白,脉数,发于秋季者,是燥邪犯表证。为燥邪侵袭,肺卫受邪所致,有温燥与凉燥之区别。
——发热恶寒或微恶风寒,伴身重,疼痛,汗出,口渴,脉弦细芤迟,发于夏季者,是暑邪犯表证。为暑邪侵袭,卫气受邪所致。
【壮热】
又称高热。是指发热较高,热势较甚.常不伴恶寒而反恶热,又称“但热不寒”,或“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是里实热证的主要症状之一,为邪正斗争激烈所致,常见于外感热病的中、后期。
——壮热伴汗多,面赤,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M,rN.9P7脉洪大或滑数者,是阳明经证及气分证。为阳明气分热盛所致。
—一壮热伴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者,是心包证。为热陷心包,心神被扰所致。
——壮热伴头痛头胀,手足躁动,口干唇燥,甚则抽搐神昏,舌红苔黄燥,脉弦数者,是热盛动风证。
为热盛心神被扰,津伤筋脉失养所致。
——壮热夜甚,伴头痛,口渴,肌肤斑疹隐隐或显露,或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者,是气血两燔证。为里热炽盛,营血被扰,血热妄行所致。
——壮热伴胸痛,胸闷,咳嗽,痰多色黄或粘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是邪热壅肺证。为邪热壅肺,肺失宣肃所致。
【潮热】
是指发热有定时现象,或发热的病人,到了一定的时间其热势升高。为邪正斗争所致,既可见于外感热病,又可见于内伤杂病。
——潮热日前而发,伴有腹胀腹痛,便秘,或下利,心烦,谵语,舌红,苔黄燥,脉沉实有力者,是阳明腑证。为阳明热盛,肠胃有实热之邪结聚所致。
——午后潮热,身热不扬,伴头身困重,胸脘痞满,腹胀便溏,口渴不欲饮,泛恶,舌苔厚腻,脉濡数者,是湿热留恋气分证。为湿热留恋气分,湿遏热伏所致。
——午后潮热,伴颧红,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神疲乏力,心烦,舌红少津,脉细数者,是阴虚内热证。为余热未尽,阴虚内热所致。
——午后潮热,伴干咳少痰,失眠,盗汗,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者,是肺肾阴虚证。为肺肾阴虚,津液亏损所致。
【往来寒热】
是指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即发热时不觉恶寒,恶寒时不觉发热,两者交替出现。为邪正斗争所致,常见于外感热病中。
——往来寒热,伴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者,是少阳病证。为邪人少阳,正邪分争所致。
——往来寒热,甚则高热寒战,休作有时,肢体酸痛,周身乏力,头痛,口渴引饮,汗后热退身凉,反复发作,脉弦者,是疟疾病证。为疟邪侵入,邪正相争所致。
【烦热】
是指发热伴有烦躁不安等症状。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均可出现。
——烦热伴胸膈灼热,心中懊(忄农),烦躁不安,口干欲饮,舌红苔黄燥,脉数者,是热扰胸膈证。为热邪留扰胸隔所致。
——烦热伴身热不得卧,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脉细数者,是阴虚火旺证。为肾阴虚,心火亢所致。
【微热】
是指发热不高,热势不甚。常见于外感热病恢复期或内伤杂病。
——身有微热,伴干咳少痰,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虚者,是外感病恢复期,肺胃阴伤证。为邪热未.尽,肺胃阴伤所致。
——身有微热,长期不退,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神疲乏力,舌红绛,少苔,脉虚数者,是外感热病后期,肝肾阴伤证。为余邪未尽,肝肾阴伤所致。
——身有微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劳累后加剧,反复发作,伴神疲乏力,心烦,少气懒言,自汗,食少,舌淡,脉虚者,是气虚发热证。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
其它常见症状鉴别:出汗 咳嗽 气喘 出血 疼痛 呕吐 泄泻与便秘 小便不利与水肿 黄疸 眩晕 心悸 不寐 抽搐 昏迷 噎膈与积聚 臌胀 痿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