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彼得·德鲁克

 大漠胡杨968 2015-05-17

1994年12月,我驾驶着租来的汽车,来到彼得·德鲁克家门前。当时,我又重新查看了一遍地址,因为这栋房子看起来并不宽敞。不过,房子还是挺漂亮的,所在街区离克莱尔蒙特学院也不远。房子旁边还有几栋和它类似的郊区住宅,车道上停着两辆丰田小轿车。如果这是当地学院里某位教授的家,那么这房子可以说是挺相称的。但是,我找的人可不是当地学院里的某位教授,我找的可是彼得·德鲁克。他是管理学的奠基人,也是20世纪下半叶管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的创始人!

但是,门牌号码和我手里的地址完全吻合,所以我就快步走到门前,按了门铃。我在门外等着,可是屋内没有任何声响。我又按了一次门铃,“好了,好了,我来了,”这回我听到屋里传来了说话声,“我现在可走不快喽!”声音听起来有些焦躁,我想开门的人准是个性格乖戾的人。没想到,我见到的是一张微笑的脸庞,让我觉得主人见到我非常高兴,尽管我们素未谋面。“柯林斯先生,非常高兴见到您,”德鲁克先生边说边和我握手,热情地把我迎进屋子,还对我说了一声,“请进。

我俩在客厅坐下,克鲁克先生坐在他自己最喜欢的柳条椅里,不断向我提问。他的问题尖锐、直接并且发人深省。他毫不吝啬地与我分享他的智慧,而不求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他只是希望他的话能对我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当时我的职业生涯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我那时才36岁,也没什么名气。德鲁克先生对我却慷慨大方,这恰恰说明了为什么他会享有这么崇高的声望。事后,我又再次拜读了他的大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重温了他的忠告;要重视为他人作出贡献,而不要只想取得成功。克鲁克先生认为,关键不在于“我如何取得成功”,而在于“我能作出什么贡献”。

德鲁克先生最大的贡献不是提出了某个单一的想法,他著作等身,而且这些宏篇大作都有这样一个优点:内中绝大部分思想都是金玉良言。德鲁克先生有着这样一种令人惊奇的魔力,他能够对现实世界提出探赜索隐的洞见,之后它们还会得到历史的证明。他的第一部巨著《经济人的终结》出版于1939年,书中对极权主义的根源进行了剖析。1940年法国沦陷后,温斯顿·丘吉尔将这本书列为英国军官预备学院学生的必读之作。德鲁克先生1946年出版了著作《公司的概念》。在该书中,他凭借对通用汽车公司的深入了解,对技术专家管理的公司模式进行了分析。书中对公司王国将会面临挑战的阐述入木三分,使得通用公司的管理层大为震动,以至于在斯隆掌控通用汽车的时代,德鲁克的学说理所当然地被贴上了封条。德鲁克先生1964年的著作划时代地论述了“公司战略”的原则,以至于出版商都觉得这一概念过于前卫,劝说他放弃《商业战略》这一书名,而改用《成果管理》这一名称,因为出版社认为“战略”对于当时的商业而言,完全是一个全新陌生的名词。

有两种方式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第一种是用笔(思想)来改变世界;第二种是用剑(武力)来改变世界。德鲁克先生选择了用笔来改变世界,而且重新改造了很多手握宝剑者的思想。1956年,当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先生坐下来勾画惠普公司的发展目标时,肯定受到了德鲁克先生很大的影响,很有可能借用了《管理实践》中的许多经典思想——这本书至今堪称是管理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当我和杰瑞·波拉斯在写《基业长青》一书的过程中,对很多大公司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大型公司的领导者都深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其中包括默克、宝洁、福特、通用电气和摩托罗拉公司等。由于德鲁克先生思想也广为各种组织所接受,他的影响力也变得更加广泛,德鲁克先生的思想深入了警局、交响乐团、政府机关和商业公司,这让人不得不承认德鲁克先生的确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士之一。

在和德鲁克先生见面的那天,我曾经这样问道:“在您的26本著作中,哪一本令你感到最自豪?”

“下一本。”德鲁克先生果断地告诉我。

当时德鲁克先生已85岁高龄了,但却依然精力充沛,每年都会为读者献上一本新作,而且还发表了许多影响力深远的文章。在和德鲁克先生见面后的9年中,他又有8本书与读者见面了。当他94岁的时候,他还依然笔耕不辍,探讨在21世纪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一些挑战。对于德鲁克先生而言,动笔写作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他有着多产的写作细胞,所以他的著述才能够如此丰富。当在回答“为什么能够写得如此之多、如此之快”这样一个问题时,德鲁克先生说道:“我从前是一个记者。我不得不写得快,因为我必须要在截止时间之前完成稿件,这样我就成了一个快枪手。”我不知道德鲁克先生到底写过多少文字,但是他写过的书就已经超过一万页了。因此,德鲁克先生成为世上难得一见的奇才,不仅睿智,而且多产。

德鲁克先生的才能中有一个最耀眼的亮点,那就是面对纷繁芜杂世界中的诸多现象,他能够用极具穿透力的片言只语将它们解释清楚,并且揭示出其中的真理。他就仿佛是一位禅宗诗人,能够用寥寥数语道破玄机。我们可以反复品味德鲁克先生的思想,每一次都会有更深的理解。

德鲁克先生喜欢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有一个工匠受希腊雅典城的委托雕刻一座石像,这座雕像将矗立在神庙的顶上。这个工匠比预期时间晚了几个月才完成雕塑,因为他把雕像的背面雕刻得和正面一样漂亮。雅典城的官员因为他超时而非常生气,问道:“你把雕像的背面雕刻得和正面一样漂亮有什么用呢?又没人看得见背面。”

“是吗?可上帝能看见!”工匠回答道。

雕像的正面之所以那么漂亮,那是因为在雕刻的全过程中,工匠投入了大量的心思和努力——这是大家也是我所看不到的,但如果没有这样的付出,整件作品就不会完美。当然,我们知道自己可以信赖德鲁克先生的金玉良言,因为在他所有作品精心雕琢的文字背后,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思想家之一——德鲁克本人数十年苦苦思索与反思的精神结晶。

1994年那天,我拜访德鲁克先生后,我俩在他最喜欢的一家当地餐馆共进午餐。当我把德鲁克先生送回家后,我问道:“我怎样才能表达对您的感激之情呢?怎样才能回报您的帮助呢?”我知道,和他在一起的这一天,对于我而言,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你已经回报我了,”德鲁克先生说道,“今天和你的谈话中,我学到了很多。”刹那间,我顿悟了为什么他是与众不同的,因为他并不把自己当成一位大师,而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学生。对于许许多多的管理学的专家而言,他们必须要说些什么,而德鲁克先生则觉得自己必须要学些什么。德鲁克先生的作品是饶有趣味的,而他本人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我想如果借用已故的约翰·加德纳说过的一句话来形容德鲁克先生,肯定非常适合,这句话就是——“他总是对什么都感兴趣。”

“好好干吧,争取成为有用的人,”这是当天德鲁克先生对我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没有再说别的,他打开车门走下车,走进他那并不气派的房子,很有可能是又走到了打字机旁,继续细细雕琢起了美丽的智慧女神像的正面,还有背面。

吉姆·柯林斯

于科罗拉多州布尔多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