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优秀文科生的备考建议(文综)

 许愿真 2015-05-19

   祝云天

       2模结束了,也有一些优秀的学生觉得,2模试卷(文综)“单薄”一些,高考卷肯定与它不一样,其实这些学生的感觉是对的,高考卷无论是命题形式还是整体高度,肯定要高于2模试卷。一份质量很高的试卷,一方面能最大限度的考出考生应有的水平,另一方面与高考命题要求相匹配,无论是题型设置还是质量。因此说,高考卷与各区的2模试卷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以“能力”为主,尽管主干知识依然占重要的位置,可对于考生来讲,仅仅通过死记硬背的话,肯定很难适应高考的要求。北京卷每年都要稳定一些内容,也要创新一些内容,一致与优秀学生打交道,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清楚众多优秀的学生在备考中的需要,离2015年高考只有28天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文综备考的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优秀考生在备考中有哪些潜在的风险?

 

       通过各区模拟卷的训练,众多优秀的考生有哪些问题没有被暴露?很庆幸一些优秀的学生醒悟了,他们觉得模拟卷的方向不一定就是高考的方向,这些年也验证了这些,高考卷与模考卷脱节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这篇文章不说因素有哪些,只说学生的感受,学生觉得,很多简单题只要背书就很容易做出来,凭借这一点觉得它与高考方向不一致似乎也有点道理。不管怎样,众多优秀的考生存在以下不足:

       1.适应能力。毕竟文科综合300分的试卷,考生压力本来就很大,稍有不慎可能导致全盘皆输,一旦学生不适应高考卷,考生状态、心态严重受到影响,高考失利的可能就很大。现实中,高考卷也不可能让众多考生都适应,毕竟是为了选拔人才的需要。多数考生在以往考试中失利,重要的因素就是对题型不适应,一些平时准备的东西在考试中用不上,短时间内焦急、没有思路、陌生感全有了。如果模拟卷和高考卷不在一个方向上,那么考生不适应高考卷的可能性也很大。

       2.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到一定的高度。多数学生还是靠着感觉来答题,感觉好的时候,就能多拿一些分数,感觉不好的时候,就很难拿高分。主要是没有靠依据来得分。

 

       3.对不同题型的研究和对得分因素的研究不够。学生普遍答了一堆文字,但是最终得分不高,如果要找原因,很显然,这些学生在平时的做题中,仅仅注重数量,而没有注重质量。如果按照某年压轴题阅卷时,尺度松一些的话,结果可能会好一些,如果正常阅卷的话,那就难说了。

       4.备考方向不明确。在考生的眼里,一方面不知道自己具体缺少什么,因为根据感觉来答题,很多人总是梦想着一直感觉能好下去,一两次并不好也没有关系,只要高考好就行,但是能否好又没有什么信心。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对备考方向不明确,例如说很多人都给他们一些建议,像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大纲等等,北京2015年命题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对生活感悟的考查、又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对实际运用的考查,但是他们手上没有很多质量更高的题型来训练,很多处于懵懂中。

       以上四个方面是众多优秀学生在备考中存在的不足,当然我们班的学生也会存在以上的不足,只是我们通过针对性训练能最大限度的缓解。

 

       二、怎样调整才有效?

 

       那么接下来文科优秀的学生怎样缓解以上不足?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做参考!

       1.正视自己的不足:

        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又是前提条件。举一个例子,我见到一个各科成绩相对平均的文科生但是总分刚过600,分析她的试卷之后,给她一些建议,每当给建议的时候,她似乎马上回答,说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但是看看试卷她答题方式,很快就判断出,她应该不是这样做,或者做得远远不够。因为试卷能说明很多问题。也就说,也许很多的考生有上进心,也知道朝着一个方向上去努力,但是知识衍生、运用等环节还是有一些局限性,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想这一点点的进步,那么改变是必须的,但是改变之前还是需要全面审视一下自己。
   有时候,越是一些成绩优秀的同学改变起来越难,因为形成一种学习的模式,这种模式变得很固定,一般很难听进别人的建议,因此对他们来说,只有给他们讲通道理,并且通过对比一下觉得新的方式有道理,他们大多会去尝试。比如老师给他们10套文综卷,一些能力相对弱的考生,不会坚持去做,即便是老师检查,一些人也是形式化的做一些,仅仅是表面上,而一些成绩优秀自主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可能不用人提醒,他们也尽力去做。现实中他们的优势就很明显,因为习惯好,但是如果从第一篇一直做到最后一篇,用同一种模式来做,效果不是最好的,即便做完这10套试卷,很多学生也没有进步,因为仅仅是详细做了,自己缺少哪些,需要哪些针对性训练的部分也许没有看清楚,这10套卷做完了以后,你在哪些方面完善了自己?例如审题、表达、控制时间等等,如果不分得仔细的话,可能也不会进步,甚至把做完的题目忘掉了。做得多了,可能导致身心疲惫。

        因此对他们来讲,做题思路更重要,你拿到试卷之后,不一定非要做一遍,可以从前往后仔细看一遍试卷,看看自己的解题思路,可以找一套试卷自己去按照考试的要求做

一套,相信的检验一下在审题、联系知识、表达等方面是否存在不足,然后针对性的进行弥补。


        2.不可忽略的细节: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特别对优秀的考生来讲,考试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会儿不对的情况,这地方被扣点分数,那地方被扣点分数,加起来就扣得多了,特别是地理综合题,很多考生表达的不合理,甚至地理专有名词还出现错误,直接导致得分点没有被抓住,那么建议考生们在考前这段时间,特别是你在答题的时候、巩固基础知识的时候,把一些答题上常用的描述性的语句仔细研读一下,看看自己在表达方面还有哪些需要加强的,例如说像这些语言:

    城市区位特征这一知识模块中:
    区位因素分成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而考试卷中常常考查的考点如下:
    自然因素中:
    地形:(分布规律)世界大城市多位于平原,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
          (成因分析)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农耕及交通线路、城镇的建设
    气候:(分布规律)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沿海地带,热带较凉爽的高原及山区的河谷盆地
          (成因分析)气温适合,降水适中
   
   
     就像上面划线的语句,描述性的语言,如果考试卷上出现相关的试题,你表达起来用上述的语句基本上能做到用地理专业语言答题。近年来很多考生抱怨主观题部分得分少,题目不难,特别是在众多研究生阅卷的形势下,他们相对来说判卷有些死板,那么你答题的语言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因此说,对于成绩目前优秀的考生,考题既然会了,就要最大限度的得分。

        3.从感觉到依据转变:

        很多考生靠感觉答题,但是往往感觉不好的时候,考试状态就打折扣,导致考试直接没有发挥好,就拿2012年北京文综卷来说,历史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的时空思维意识、严格证据意识、发散思维能力。”其中严格的证据意识,已经从侧面要求考生答题不能一味的靠感觉,特别是文科试题,为了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命题专门设置了一些陷阱,如果仅仅靠感觉做题,很容易走进误区,常见是2012年北京卷中的一道选择: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1定位(     
    A。国民革命军军人日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众多考生对本题的历史概念外延缺乏有效的界定。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井
冈山给文科优等生的备考建议(文综)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是1945年之后的称谓,所以这个题目选B。北京将近70%的考生这题没有选对。特别是2013年高考,部分试题难度减小,但是对那些一味靠感觉做题的考生来说,未必是好事情。所以从现在开始,不管是选择题,还是简答题,大家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有理有据”。如果没有明确的依据,别急着乱下结论。


       4.精做多思。

       例如说2015年北京高考命题要求:加大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考查,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那么这里给大家一道题来参考一下,相信这道题的质量和结合点符合北京卷命题要求:

        材料一:儒学中的和谐思想包括天地万物和谐、天人和谐、人人和谐等方面内容。孔子主张“和为贵”,墨子提出“兼相爱”,孟子倡导“老吾老及人之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庄子阐述”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传统的和谐思想是在古代自然经济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巩固封建专制为目的,以等级划分为特征,借助”礼“的伦理文化推行,要求人民”安分守己“充满人治色彩,这在本质上与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制格格不入,与现代社会追求的公平正义、平等自由背道而驰。

       党的十八大把”和谐“理念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思想。

        材料二:为了让和谐理念入脑、入心,某校变革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借助校园网络系统举办校园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其中,辩论赛、演讲赛、征文比赛、课本剧、佳片有约、阅读推荐等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成效显著。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从传统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飞跃的过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让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入脑、入心“。

       (3)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某学校开展”和谐校园,你我共建“活动,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拟定2条宣传语。

        这道题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无论是切入点还是题型的设置都比较合理。那么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思路很重要,例如说第一问:

        关键词有”发展的观点“”分析“。。。。。。”过程“

        在根据材料分析过程中,坚持了主线”为什么要变成这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传统的和谐观经过这样变化,过程中有”实践、发展、扬弃、选择、辩证的否定等等“那么接下来,加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和优越性也就是”为什么是这样的?“

        第二题,”文化生活“知识,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在这里被体现。但是要有一个分析主线,怎样用可操作的办法让观念入脑、入心?文化中可操作的内容就是要点。

        第三题容易,创新题,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并且符合口号特点的就可以。

        参考答案: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和谐“思想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的结果。是对传统和谐思想的发展和升华的结果。辩证否定观是发展的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和谐“理念进行辩证否定,是在传统”和谐“理念中孕育产生的,扬弃了其中过时的内容,汲取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新的时代的内容,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2)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新体制机制,采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重视发挥教育、现代传媒等手段的作用。

       (3)端正心态、传播和谐正能量、、、、、、、、、

       

        在对题精做的过程中,总结出答题的要点和思路,得分点与材料以及设问之间的联系,这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祝愿大家备考顺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