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能资讯早八点】分布式能源应走向“小项目大融合”

 haosunzhe 2015-05-19


分布式能源应走向“小项目大融合”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分布式能源以其高效和绿色的特点日益受到重视。正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八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论坛”上,专家表示,分布式能源发展的趋势和环境向好,未来应通过“大融合”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中国分布式能源产业联盟秘书长蒋芸表示,我国无论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推动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分布式能源都将是重要切入点,国家对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日益重视。但我国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已经遇到了一些难题。“项目经济性,现有能源管理体系,以及关键技术尚未形成,这是行业发展的三大问题。”


“解决当前问题,我认为要尽快实现‘大融合’。”蒋芸表示,分布式能源的特点要求政策体系、标准体系、上下游产业以及不同能源形式、不同技术的融合。即便是小型分布式项目,如果精心设计,开出“能源菜单”,多能互补,也能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河北省推出首批32个PPP重点项目


在日前举行的河北省首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重点项目推介会上,河北拿出了32个PPP推介项目,敞开怀抱欢迎社会资本前来合作,总投资达1330亿元。这也意味着,PPP模式在河北省进入了加快推广运用阶段。


32个PPP推介项目中,既有承德市双峰寺水库工程、唐山市世界园艺博览会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黄骅港综合保税区(首期八项)工程等颇具含金量的高端项目,也有石家庄市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威县“建管服”一体化智慧节水灌溉与水权交易这样极具探索意义的项目。这将大大拓宽河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融资渠道。


PPP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按照这种模式,一些公共设施的投资将由政府“唱独角戏”,转为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共舞共赢”。


全国已设385个环境资源专业审判机构


近日从环境保护部和中国法学会共同主办的“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研讨会”上获悉:最高人民法院从去年起在全国建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机构——环境资源审判庭,指导全国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目前全国已经设立了385个环境资源专业审判机构,审结了大批环境刑事、民事案件。据悉,最高法创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机制,推出建立环境资源刑事、民事、刑侦案件,由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集中审理的模式,同时兼顾刑事、民事和刑侦案件之间的协调,发挥三大审判的整合力量,逐步改变目前以行政区划分割自然流域等生态系统的管辖模式,实行对环境资源案件的集中管辖,有效审理跨行政区划的污染行业污染等案件。


国电电力新疆三塘湖二期风电项目开工 容量49.5兆瓦


三塘湖风电场二期项目是国电电力三塘湖风电99兆瓦工程的二期项目,预计9月30日前投产。项目计划安装33台单机容量1.5兆瓦的风机,建设三条35千伏集电线路和配套的变电设备。项目投产后,机组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预计可达到2349小时,上网电量11821万千瓦时,具有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国电电力新疆新能源开发公司以建设“一流”电站为目标,以基建“双提升”为抓手,坚持高标准开工、高水平建设、高质量投产、高效率收尾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力争把三塘湖二期49.5兆瓦项目建设成为“行优”工程。


湖南娄底试点农村垃圾发电项目 一吨可发电600度


近日,湖南娄底冷水江首个垃圾气化站在铎山镇王家村投入试运行,昔日的废弃物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环保动力源”。在王家村垃圾填埋场后的山坡上可以看到,垃圾气化站主体设备和储气罐已经建成,尽管附属设施正在安装调试,但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已经开始了,每天可处理垃圾100吨左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授陈庆平说“整个处理流程就是先把这个垃圾进行筛分、风干、破碎,再进行气化,然后处理好的垃圾我们通过气化再发电”。他介绍说,该垃圾气化站总投资200万元,占地面积三亩,平均每吨垃圾发电600度,替代7800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204万吨。


垃圾气化站工程项目是国家大力推广扶持的新型能源项目,项目进行后不仅可以解决周边村庄的生活垃圾污染问题,还实现了90%以上的农村垃圾实现资源化利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