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宁波教你腌缸咸齑鲜过年

 榆杨 2015-05-20

老宁波教你腌缸咸齑鲜过年


 

“阿拉老宁波啊,每年冬天都要腌点雪里蕻,腌好了的咸齑啊,不管是和肉炒,还是蒸小黄鱼,味道透骨似鲜,连味精都省啦!”又到了冬腊风腌的时节,贺丞社区的郑学德师傅准备了三十斤新鲜的雪里蕻,打算开始腌制今年的第一缸咸齑。邻里街坊一听说郑师傅动手了,纷纷赶到他家跟班学习如何制作纯天然纯手工的咸齑。

“将新鲜雪里蕻的老根、黄叶剔除,再用清水洗净、晾干,约2-3天后,即可入缸腌制了。”郑师傅拿着已经晾干的雪里蕻说道:“腌的时候要先在缸底撒一层盐,再将雪里蕻放入,放的时候菜头要顺时针一层层叠起来,每放好一层菜需再撒上一层盐。盐菜比例是一比十,菜要装满,尽量少留缝隙。”说话的当下,郑师傅已经麻利地把三十斤雪里蕻装满一缸。

接下来是“踩咸齑”这个重头戏。利用身体的重量,双脚在缸里“踏步”踩出雪里蕻里面多余的水分,让盐分迅速渗透。半小时后,菜叶上出现白色的液体,郑师傅把提前清洁好的大石块严严实实地压在上面,扎紧缸口,等上15-20天,刨出来翻一下,再等上一个礼拜就能吃上透骨新鲜的咸齑了。

 

“我们的子女常年在北方工作,过年回家前总会打电话回来要我做咸齑年糕汤、咸齑汁蒸黄鱼给他们吃,今天在老郑这里学了一招,回家自己做,只用雪里蕻和食盐,没有添加剂,吃起来也放心。”包师傅边看边拿小本子认真地记录着。宁波有句老话:三日不喝咸齑汤,两脚酸汪汪。简单的咸齑里包含着老宁波的智慧和对老底子家乡的回忆。

 
 
 
“做小黄鱼最好吃的方法是用咸齑的汁来蒸,什么都不放,味道美极了,这是宁波最民间的做法。”---------浙江宁波:甬江边的鲜味之城(组图)

冬腊风腌正当时

 
小雪节气到了,看看宁波人的“腌制季”
 郑师傅正在忙着踩咸齑。  记者 王鹏 实习生 李国庆 摄

 
走进江东贺丞社区郑师傅家的露台,我们便闻到一股清爽的菜香。郑师傅说,这便是有名的雪里蕻,用来腌咸齑的。

  当小清新的雪里蕻变成重口味的咸齑,小雪节气就到了。这个时节,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很多人家都开始忙着准备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前后刚好可以享用。

  记者 石承承

  好咸齑是“踩”出来的

  看到如此水灵的雪里蕻要被腌制成干瘪的咸齑,内心竟生出几分“暴殄天物”的叹息,谁叫宁波人好这一口呢。

  “最多的一年,腌了100公斤,很多亲戚朋友纷纷来要,都说好吃。”郑师傅说。

  今年的第一缸咸齑,郑师傅腌得有点匆忙。上午才买的雪里蕻,才晾了一个中午,“一般要先晒2~3天,等叶子干瘪了才能开始腌。”

  很多人以为挑雪里蕻和挑普通蔬菜一般,新鲜水灵的最好。但郑师傅说,腌咸齑的雪里蕻叶子越黄越好,碧绿青翠,水分太多,腌制的口感不好。

  腌咸齑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晒干后先洗一洗,再晒干,才能开始放盐。”

  一层菜一层盐,放多放少,有时候只能凭手感。不过,也有个大致的标准:50公斤菜要加1.5公斤盐,普通食盐即可,底层和顶层多放些,中间少放些。

  用自来水冲冲脚,郑师傅光着脚丫跨进缸里。地道的宁波人都知道,好咸齑都是踩出来的。

  踩咸齑看起来挺轻松,其实也是技术活。郑师傅说,要学会脚趾和脚跟用力,为的是把菜根踩平整,“每一层菜最好是顺势旋转摆放,这样才平整,才入味。”

  宁波有句老话:三天不喝咸齑汤,两脚酸汪汪。原意指的是,咸齑盐分足,能补充体力。看郑师傅踩得用力,估计晚上两只脚也得“酸汪汪”了。

  踩到啥程度才算好?“要把晒干的菜踩出汁来。”

  “用石头压着腌上15~20天,刨出来翻一翻,再等上一周,就可以吃了。”

  腌海货也有生意经

  当然,“腌制季”这份热闹劲不单单有雪里蕻。宁波靠海,腌海货是一大特色。民俗专家沈志远说,咸勒鱼、咸带鱼、鳗干……都是可以腌制出来的品种。

  和腌咸齑相比,腌海货简单很多。海曙苍水社区的李女士说,像鳗鱼,从背部剖开,抹上盐,用竹片撑开,风吹一周到半个月,就搞定了。想吃的时候,切一段,洗一洗,蒸一蒸,“图的就是方便、干净”。

  放着新鲜海货不吃,干嘛非得弄得“臭烘烘”,到头来,还在外人口中,落下“宁波人口味怪”的名声。沈志远说,这其中还是有讲究的:

  一来,过去生活条件有限,到了冬季菜色品种少,咸货存放时间长;二来,咸货最下饭,就像段子里说的,一根“龙头烤”能喂下一碗饭,省菜;三来,体现了宁波人的经商智慧,“过去,这些腌制的海货都是赶在春节前,发往杭州、上海,甚至武汉、天津等地,当年货去卖。”沈志远说。

  “腌制季”的舞台自然还少不了各种肉,酱肉、酱鸭……还有香肠。不过,在沈志远看来,香肠算是升级版的腌制品,缺少了那么点家长里短的亲切感。

  “要把猪大肠刮得薄如蝉翼,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更重要的是,以前人们要一个月才能吃上一两顿肉,哪有多余的肉用来做香肠?做香肠的多半是肉店,将卖剩下的肉剁碎了,衍生出一个新品种来。”沈志远说。

  ■延伸阅读

  小雪为何成了“腌制季”?

  这还得从小雪节气的气候变化说起。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二十四节气解》中说:“雨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简单说,小雪节气到来,意味着万物失去生机,逐渐转入严寒的冬天。北方地区的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而长江中下游许多地区也陆续进入冬季。

  进入小雪节气,冷空气势力变强,空气变得干燥,而且此时刮得又是凛冽、干燥的西北风,有利于腌制品的风干。


 
闹(宁波方言谐音,相当于“踏”)咸齑    2006-04-08

       三日勿吃咸齑汤,两只脚骨酸汪汪。宁波的雪里蕻咸菜是甬邦菜系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大到登上大雅之堂的咸菜黄鱼汤,小到寻常百姓家的一碗咸菜肉丝汤,那种清口,透鲜,微酸的口感,称得上隽永的回味,一直被我们所熟稔,所钟爱。眼下又到了收获雪里蕻,腌制咸菜的季节,想起儿时在农村里的生活,家家户户都要腌上几缸咸菜,当然不是那种做买卖的大缸,而是刚刚容得下小脚丫的圆口直桶小缸,铺一层雪里蕻,细细地撒一把盐,开始踏起来,这样一层一层一直到缸口。记得闹咸齑总是我们男孩子的活儿,奶奶和其他人家的大人们一样,总是迷信我们男孩的脚清爽,尊贵,闹(踏)出来了咸齑又鲜又香,保好。阳历四月的天气已经有些暖和,当缸中绿绿的,凉丝丝的菜汁从脚趾缝间涌出,有时候淹过稚嫩的脚背,也是一缸咸菜初成之时,我跳到一盆清水中洗脚,奶奶会压上大大小小的卵石块,这样腌上一段时间便可以慢慢地食用,从最初的生辣到后期的香鲜,从夏日里的咸菜清汤到冬天里的冬笋烤咸菜,这样一直伴着我们走过乡村生活的春夏秋冬。1144502628747_2371.jpg

1144502660505_8681.jpg

1144502703762_2524.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