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众人科技:互联网“守门人”的生意经

 老沈阅览 2015-05-21
众人科技:互联网“守门人”的生意经

                         2015年05月21日


  众人科技掌门人谈剑峰 资料照片


    记者 王志彦 实习生 舒抒
  
  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网民总规模已经达到6.4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57亿。互联网安全,已经关乎一半中国人的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6亿网民的信息安全,究竟是谁在守护?或者,真的有“人”在守护吗?
  日前,第十七届浦东十大杰出青年揭晓,十位获奖者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足球运动员、有红得发紫的小巷总理,其中有一位获奖者被官方称为网络安全“守护神”,他就是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谈剑峰。
  其实,“守护神”还有一个非常酷的身份——中国第一代黑客。

  打游戏打出来的公司

  到了张江,理工科的气息扑面而来。
  祖冲之路899号,张江软件园内一幢平凡的独立小楼,来来往往都是年轻的面孔。
  1994年,谈剑峰在互联网进入中国伊始就开始接触网络;1997年,他和另外两位成员创建了被称为中国黑客黄埔军校的“绿色兵团”。“在外国人网站插五星红旗的事情都干过。”谈剑峰说到当时的自己,笑言“只能算是爱国技术小愤青”。
  2005年,谈剑峰从美国回国,积累了一些原始资金。然后,玩了整整一年当时最火的游戏《魔兽世界》。本意是给自己放假,结果一不小心和团队打出了世界第一。
  因为网络游戏盗号现象严重,谈剑峰觉得自己是搞计算机出身,又会玩密码,顿时想到,有没有什么技术或者产品能把玩家辛苦建立的游戏账号保护起来?当时,国内相关产品都是类似U  盾的介质,谈剑峰觉得既不方便又难以上手。他告诉记者一组数据,2012年我国在金融系统发放了13亿枚U盾,其中有78%长期无人使用,“我就是那78%”。

  这并非“技术宅”的任性。依然是2005年,谈剑峰就嗅到了游戏产业的巨大商机,并且预感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如何制造一款既安全又好用的账号保护产品,成为他创立公司的初衷。按他的话说,公司是“打游戏打出来的”。
  2006年,谈剑峰受国外一次性密码卡的启发,看到了动态密码技术的前景。于是,他和游戏团队中另外五个成员一起建立团队,开始了漫长的创业。在谈剑峰看来,游戏世界里建立起的革命友谊和现实世界完全不同。初创业,六人间的信任无疑为公司基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起初,谈剑峰已经从美国的朋友那里融资了500万美元,打算立即大干一场。然而,信息安全尤其是密码技术在我国属于高门槛管控行业,根本不允许外资介入。于是,谈剑峰退回全部500万美元,凑了100万元人民币的积蓄,重新来过。
  2007年,在张江一所农民宅基地房内,六人创业小分队每天吃喝拉撒睡在一起,每人每月发500元工资,算是补贴。公司成立了,除了要对着显示屏和主机干活搞研发,六人还要轮流烧饭,一人负责一天,每周评选烧得最难吃的那位负责星期天的伙食……
  “公司之所以起名众人科技,就是因为‘众人’代表了一个公司的成长离不开人的团结,万众一心是企业的终极向往。”

  黑暗中期待“光线”

  可是,团结并没有阻止公司走入长时间的黑暗。众人科技的动态密码技术想要被国家认可,必须经过层层评审和检测。众人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密码局,但在安全行业有个说法,叫“宫保鸡丁”,即公安、保密局、机要局、安全局。要想把产品投入市场,必须经过这四大机构的认可,集齐全部四张牌照才有机会召唤市场这条神龙。
  结果,为了跨过机构这道坎,众人科技用了将近四年。谈剑峰坦言,最大的难处并非技术研发,而是到“宫保鸡丁”检测。2008年前后,我国动态密码技术依旧处于一片空白,国家当时并没有清晰的检测标准,甚至连检测方法都无从下手。于是,谈剑峰带领公司当时不到30人的团队,一家一家地磨合,终于在2009年拿到第一张国家密码局的证书,尔后于2010年获得全部四家机构的许可。
  谈剑峰并不避讳谈到创业的前两三年,公司没有一分收入。需要资金就问朋友借,再慢慢转成公司股份。也是在那一年夏天,公司连续三个月发不出工资。钱烧完了,牌照是有了,但是市场却不听从召唤。
  “怎么办?自己跑呗!”由于主要客户都在金融领域,而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大本营有相当部分在北京,于是早在2010年初谈剑峰就开始在京沪两地穿梭,去各个银行总部探寻市场。
  但是,动态密码技术当时在国内还没有大范围使用的先例。金融领域中系统安全是重中之重,没有银行和券商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苦到什么程度?我对银行、证券公司说,我送你们一批产品免费使用,但还是被拒绝。”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银行系统能否接纳的问题。
  就在这时,黑暗中终于等来一道光线。2011年4月,证监会对证券网上交易提出双因素认证的新要求,金融账户必须要经过双重认证。政策变化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上海东方证券给众人科技带来了第一笔订单。谈剑峰说,自己不会把公司搬离上海,不仅仅因为自己在这里出生、成长、创业,也因为给自己带来莫大信心的第一个机会也是上海给予的。

  安全公司将来的方向在哪

  如何用经济标杆来衡量个人信息安全的价值?谈剑峰又给出了两组数据。
  2013年1月到6月,全国网银交易支付被盗人民币达308亿元,主要发生在第三方支付;美国刚刚公布,去年全球信用卡账户被盗金额达3万亿美元,谈剑峰认为,当今互联网公司竞争可谓惨烈,人人都想抢占C端市场,为了减少“点击”次数、用便捷吸引客户,很多企业根本无法顾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才有了这些数字的产生。
  现在,众人科技的主推核心业务是WiFi(无线网络)的身份认证技术。简单地说,当你进入一个新环境,需要登录本地无线网络时,你只需输入众人WiFi  认证系统发送的密码与本地网络对接,就能立即上网。第一次使用需要实名制注册,以后再进入系统就能无感知地直接登录,而你的身份信息不会被登录网站或是其他任何一个第三方机构获取。
  众人的这一新技术名叫 SOTP  (Super/Soft One-time Password),中文可理解为增强型动态密码技术,在没有安全芯片的条件下可以达到很高的安全等级,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际空白。目前,众人的研发成本主要在人力资源上,技术运营和维护人员依旧是众人科技最大的构成,始终保持在50%以上,大部分员工都在35岁以下。
  谈剑峰告诉记者,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门就是用户身份,身份即是网络世界的根。在无法面对面接触的“二次元”网络世界里,如果没有身份认证,任何人都将寸步难行。
  如何让新技术为公司盈利,为研发提供更多经济帮助?迅速给出了答案:不卖单一产品,而是卖一整套密码服务。假设公司每年收取每一位网民1元人民币作为密码服务费,针对所有移动互联网、手机和PC(个人电脑)用户,中国有6亿多网民,已然是一笔不小的生意。
  “安全公司将来走的方向不应该是产品,而是服务。”

  上海不需要依赖或复
  制BAT模式

  常言道,最好的企业做标准。谈剑峰骄傲地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动态密码技术的所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人民银行标准、工信部标准、银联标准等等,都是由众人科技作为组长单位起草的。
  不为做老大,只为做最好。
  今天,只要上网,动态密码就无处不在。动态密码的产品和服务可以看似很普通,但谈剑峰认为正是这样才奥妙无穷,“科技的普及是用户的接受度,而非产品如何前卫。”他表示,公司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搞科研,诸如惠普、IBM这样有研发机构的大公司是为了引导市场走向,而像众人科技这样的公司,根基在于搞技术创新,把知识转化为经济动力,惠及大众。
  谈到目前全民热议的科创中心建设,谈剑峰认为应该冷静一些看待“互联网+”。他认为,中国目前有一批很火的互联网公司,但拥有像 Google、Facebook这样全球影响力的公司却屈指可数,或者说几乎没有。“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培养一批真正有价值的互联网公司。”如此,才能真正把关键技术握在自己手里。
  在谈剑峰看来,国内互联网公司不能仅仅满足于中国人口红利,否则五年、十年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没有核心技术沉淀,将始终依赖外国技术,这对我国网络安全甚至国家安全无疑是巨大威胁。
  眼下,安全行业的春天算是来了,谈剑峰也开始为公司、为背靠的上海这座城市想得更远。
  都说上海没有自己的BAT,在这一轮互联网浪潮中处于低位,但是谈剑峰却认为,上海在“互联网+”中没有赶上眼前这一波,不一定是坏事。
  上海在很多行业都是龙头,作为一座崇尚精英的城市,上海的在地文化中有最根本的一条,是务实。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谈剑峰认为上海发展网络安全产业有良好的基础,未来上海互联网经济发展并不需要依赖或复制BAT模式,而是应该努力探索走出一条以“核心技术+商业模式+人口红利+社会效益”为特征的创新发展路径。唯有这样的创新模式才能基业长青,才是上海乃至国家真正需要的科技创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