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俗语经过了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口口传承的锤炼,简练传神地表达了一定的思想内容。 潮汕方言俗语在语言形象上十分鲜明生动,有的与普通话俗语相对应显得更为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如“大器晚成”,方言说成“大种鸡慢啼”:“破罐子破摔”,方言说成“癞哥(麻风)拍做糜(索性烂到底)”:“屋漏又遭连夜雨”,方言说成“破衫撩着刺钩竹”。 潮汕方言俗语熟练运用修辞,与方言本义、语音巧妙地结合起来,甚至同一俗语综合使用数种修辞手法,意韵自然隽永,亦庄亦谐,故易于在民间流传。较常见的修辞形式有—— 比喻 运用比喻的俗语特别多,一般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不出现。如: 老虫食植(老)叶(比喻工于心计的人专门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来做)。 惰人屎尿皴(比喻懒惰者总有借口)。 乞食过溪行李鼓(多用以自嘲出差时带的行李多)。 目前点火目前光(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放掉面桃去抢饼(比喻两头落空)。 今年番薯唔比旧年芋(比喻情况跟以前不同或者事情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斧头孬削柄。 (喻难以自正) 瘦猪激(用力)硬屎。 (喻勉为其难) 对偶 潮汕俗语中运用对偶表达的很多。余流、洪潮两位同志专门收了1200多句俗语,集成600多对,十分有趣。如—— 人欲长交,数着短结(指友谊应保持长久,但对账目则必须及时清点结算,不可含糊拖延)。 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后生(年青)拼出名,食老(晚年)享名声。 对比 上下两个分句,形成鲜明对比。 学力三年,学惰一时(教育青少年要勤奋,不要懒惰)。 加仔加怨愆,无仔闲过仙(孩子多反而烦恼,不如没孩子那样清闲)。 有嘴呾别人,无嘴呾个己(指那些“宽以待己,严以待人”的人)。 好教囝学泅,孬教囝上树。 劝人圆,勿劝人离。 正想千丁,倒想绝种。 比较 俗语修辞中有一种比较形式,往往是通过“过”字结构来表达。 寅时卯时夗得着,赢过食补药(凌晨能酣睡,比大进补还有好处)。 娶嬷无妻姨,输过博输钱(妻姨,小姨子。民间谑谐语)。 食烟无阳火,输过做忌无炊果(做忌,祖先忌日)。 双关 指一个俗语中双重意义地方色彩。往往利用方言的音,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 早出日头唔成天(原为气象谚语,指一早出太阳天气好不了,引申为过早锋芒毕露的人成不了气候)。 半夜出阵日(引申为意外事)。 上有文昌楼,下有蛤婆石——好死(文昌楼、蛤婆石分别在潮州西湖山上与湖边,旧社会为自尽者上吊、跳水之处。此歇后语之解语,从字面上领会为这两处适宜寻死,又有全尸而死。因为潮语“死”作形容词后缀形容尽极,故利用谐音却转为表达“好极”,与字面意思相反)。 竹叶包沙——假粽。(谐音“壮”) 阿妈(祖母)生走囝(女儿)——生姑(潮语“生姑”谐音词为发霉,是歇后语本解)。 六月大菜——假有心。 三斤猪头——食支(个)嘴(本义为猪头只有猪嘴好吃,“食”在潮语中又可作“靠……为生”解,移称靠耍嘴皮过日子)。 闰六——热家(加)(直解为夏历闰年六月份炎月。潮音“热”谐“悦”,即双关解为浪费表情)。 反语 人情好过吊颔鬼(颔,脖项。突出揭露对方像吊死鬼一样不怀好意,有时也用于没有恶意的玩笑)。 凉茄消风豆(茄多吃燥热,豆类多吃易胀肚)。 块鹅做向(怎么可能这样)糜(烂)(潮州卤鹅越烂越好吃,此是反语,喻世上没有那么好的事)。 夸张 有的是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特征来增强表述效果。 鸭卵算出骨,粗糠榨出油(讽刺斤斤计较的人)。呾到枝花叠粒蕊(说得天花乱坠)。过桥加过你行路,食盐加过你食米(用夸张的方法来炫耀自己的博闻广见远胜于对方)。卖田卖地买鲳鱼鼻(用夸张手法极言鲳鱼头的美味)。正月放(屙)尿二月臭(反应迟缓)。食蛇配虎血(凶残)。三斗油麻(芝麻)倒无一粒落耳(听不进劝说)。 比拟 包括拟人和拟物: 龟笑鳖无毛。老牛敢死,老马唔敢死?胡来(狐狸)打扮也是猫。浸水胡蜞(蚂蟥)(拟性格阴险歹毒)。鸟鼠(老鼠)嫁走囝(女儿)——吱鸟叫 反问 通过反问来加重语气。 无好肚量,怎好食泻药(相当“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 家无浪荡子,官从何处来(要敢闯敢干,才能有所作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