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屈原零态文化在八卦易经上的应用 之道学理论基础初探

 屈原文化 2015-05-22

图片


(为“首届屈原零态文化论坛”整理以前系列文章赶写的第三篇讲演稿)
 


 一  写在前面
 
1  屈原零态文化简介

      零态文化是零师在继承先祖屈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几十年的自然大道功夫修炼、悟道、正道,在零态中证悟,跨越宏观、微观、亚微观三界,法通先天、后(中后天)天和科学高度发展的现代(后天)三个时期,运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文化知识和现代的语言开创的文化理论体系。并且零师揭示复原了屈原文化本元的真面目,即屈原文化的精髓“就是零(0)、就是零(0)态、就是零(0)态文化、就是零(0)态管理、就是零(0)态文明。”还总结为:“屈原零态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人类的历史上最完全的修持身心、正悟大道、直觉感知、认识自然和宇宙万事万物运行变化的自然法则---零(0)的一部自然大道。”那么屈原零(0)态文化这一文化体系就是指先哲屈原文化和零师开创的零态文化的统称,或者说是零师融合了先祖屈原文化开创的崭新的文化理论体系。
 
         屈原零态文化是博大精深,玄奥无穷的,它已从宏观、微观深入到亚微观的至道层面,对亚微观这个科学无法摄入而未知的,但是又客观存在的世界的研究破译之精微,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为屈原零态文化这“新型”文化的出现,随着被人们认识程度的逐步深入,必然将带动科学文化领域、道学文化领域、哲学文化领域、人体生命科学文化领域及各个文化领域的大繁荣大发展。就如屈原文化的出现,为形成灿烂的中华文化注入了重要的文化元素、精神元素和人格魂魄一样。圣贤屈原被后人誉为文学老祖宗、诗祖、中华文化的鼻祖,开创了一个中华文化的伟大时代。同样,屈原零态文化这一崭新的尖端的文化理论体系,在这个二十一世纪人体生命科学的世纪,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定会乘着伟大传统文化复兴之际焕发出它璀璨耀眼的光芒。

2  八卦易经简介
图片
        中华的道学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没有文字出现以前就伴随着龙文化产生了,大约在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10000年左右就已经有了以图形的文化对道极其深邃的象思维描述。《周易·系辞传》说:“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老祖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下创造(画)了八卦图,如上图1。这个八卦图形就是由以“—”表阳,“— —”表阴 。用八大类自然现象代表组成自然宇宙万物,并因之变化推移。阐述了天道及自然宇宙和天地万物的生成。八卦图不但是最早的图形符号文化,无字的天书,它还衍生《易经》文化,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一套研究、认识自然宇宙、社会、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变化规律及宇宙万事万物运行法则的一部丰富全面、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文化理论体系,开创了华夏文明。 八卦图是华夏文化以至于人类世界上最古老、最简明、最高深的图形象形文化,是一切文明的真正源头。也是华夏道学文化重要的、根本的源头。(可能还包括世界性的道学文化,文史学家王大有考证世界人类起源于华夏民族)
 
        它指导现实中的生产与生活和对自然宇宙的认识。对人类的起源与文明发展起到了开天辟地的作用,并且是上古先民天人合一修炼回归自然的理论源泉;以及后来文字的形成,道学文化、龙文化、哲学思想、中医理论、数术预测;道家、儒家、墨家、兵家等的百家文化;宇宙全息论、天人合一论;民俗的形成等等都产生了重要的根本的影响;还有比如 近代的二进制、计算机、汽车、相对论、天体的一些研究等都受惠于八卦易经理论。道家的三玄经典中把周易列为三经之冠。儒家五经也是把周易列为群经之首。
 
         八卦易经是伏羲八卦历经“上古”先天时期三皇五帝的发展,到“中古”后天时期文王的演易,再到“近古”春秋时期孔子整理传出《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是三皇五帝、周文王、孔圣人及其门生和历代古圣先哲智慧的结晶 ,是人类文明最为重要的文化和思想基石 。
 
        如果说伏羲悟画八卦是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那么,黄帝便是中华文明大幕的揭幕人。他是最伟大的人类祖先,伏羲的八卦图经二九传到他这里,文字的出现使他运用发挥得更加完美、完善。黄帝在《连山易》的理论基础上又发展创造演绎了四千多字的《归藏易》。八卦图只是在伏羲八卦图上添加上了文字。并重制六十四卦,称为黄帝先天六十四卦。当代生物生命科学研究发现,生命遗传密码总共有64种,与64卦数相吻合,绝非偶然。它揭示了生命演化衍生的内在规律。

         西周时期 ,文王姬昌拘于羑里,在《连山易》《归藏易》的基础上演易成侧重人、社会,自然规律的以人为本的后天八卦易理,史称《周易》。 

        后天八卦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而创。所以后天八卦讲流行致用,形容周期循环,五行相生相克,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直接点讲,后天八卦图即为“平面八卦”,重在“理”“术”的人与自然万物五行相生,变异发展之道,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及其与自然之间的规律。所以后天八卦《周易》基本用来阐述万物生化、克制、变化之道,多用于占卜预测等。先天八卦是“立体八卦”,是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下创造出的,是天地自然宇宙之象的模拟图。是“道”的缩影,重在“道”的象意,揭示的是自然万物的生成本元。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是体和用的关系。
       文王演完后天八卦之后《连山易》《归藏易》可能就已经遗失,或者隐遁民间。据传现在有《连山易》秘传的传人出来传授,但是已经流于占卜预测、风水堪舆的理论应用,离“天道”远矣,且真伪难辨。

二 道祖儒圣对八卦易经的阐述
图片
1八卦易经既是古代哲学的源头,也定会是老子大道的基础, 老子大道又是对八卦易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老子继承发展了八卦易经的变易观念以及阴阳矛盾对立统一、又相互依存又转化的思想,继承发展了《易》的观物取象。东汉哲学家恒谭说“伏羲氏为之易,老子为之道。”道的概念在易经中已经提出,指规律,且要求人们认识和按照规律行动,以取得成功。老子继承发展了这一成果,又进一步把作为宇宙规律的“道”发展成宇宙万物本原的“道”。
        我们来看看老子对八卦图中圆O的象思维体悟, 准确说是悟道、洞察自然宇宙真相。以下提及的孔子、屈原等人同此,当然也不排除对八卦易经理论进行研究,直觉体悟,因为一切的道学思想都来源于伏羲八卦图及易经,八卦图是自然宇宙的缩影,这是后人公认的。所以本文凡是提及对八卦圆O这个象的解读的文字也包含着直接对自然宇宙本原的认识、体悟与研究。 
         在道德经第一章阐述道“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把八卦中间的区域称为“无”和”有“,又说“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所以就有用圆 “O”代表无极,“无极O“、”道O”连在一起写作的后世丹经记载。无极
O是老子用以指代道的终极的概念,即无的极限,是一切的本源。老子对伏羲八卦进一步阐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 ;这里的“一”不是数,而是代表“道”进行演化的一种状态,和《远游》“羡韩众之得一”的“一”是同一个意思,也都把这个“一”代表的如八卦图中生成万物的这“一个”圆O的象所代表的道。 无、无极就是圆O没有的无限的象。其实都是对道悟的描述,或是对八卦图象思维体的直观解读。庄子、列子是老子的道家一派的后学也都继承了老子对这个圆O的象的定义:“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庄子》);“ 物之终始。初无极已。” (《列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这个八卦图中圆O的自然宇宙本原是“无”。进一步阐述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自然有个东西浑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到他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他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这里说明一下:图-1八卦符号围成的圆O这个象也包括图形圆O外在的部分,因为八个符号没有封闭,可以其大无垠地延伸。以及华严宗提出“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之说。这个“一”也都是八卦图这一个圆O的象所代表的道。只是限于那个时代,都说不清楚。用这个“一”或圆O符号代替那个自然宇宙的终极初始状态。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
        “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惚惚恍恍啊,其中却有实有的能量信息存在。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极精微极小的物质即粒子存在(零师称之为龙子);这粒子是最真实的,并且这粒子有携带信息功能。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携带的信息,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初始的状态情况呢?就是从“道”的“有”(基本粒子——龙子)来认识的。即“有名万物之母”。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为天地之始, 有为万物之母。这是老子对“”“”关系的论述。从上文可以看出“无”(无极)为自然宇宙的本原,无中生出有,这个有就是上文“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用现代科学文化语言来说就是“粒子”“能量”“场”与“信息”。零师称之为龙子、气场。
        老子对道的认识非常之精微深邃,已经接近了道的本质。在两千五百年前的那种文化时代能如此阐述道,是非常伟大的,被后世尊为道祖实至名归!!!
图片 
2  孔子看到圆O的象,把他称为太极。太有至的意思;极有顶点、尽头、极限之义,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至广至大,至精至微,不可复加。据何楷在《易经精华》注:“太者元上也,极者至也,阴阳未分,混而为一,难以名状,强名之曰太极。”所以太极的至于至极等同于无极之意。 
         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这里的“一”也是对八卦图里的圆O 和老子的无极同等境界和本源的阐述,和老子对八卦图的直观读象是同一个道理的,他们叫法不同,实质都一样的,都来源于八卦图《易经》。老子说道生一,就是无极O;一生二,这个二就是易经八卦理论的阴阳两种属性也叫天和地;二又生三,这个三代表天地人三才;三生万物,代表天地人三才生化成宇宙万物。 这些都和孔子的《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是非常一致的。所以儒讲的执中贯一,道讲的“抱元守一”,释讲的万法归一;以及华严宗提出“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之说。这个“一”也都是八卦图这一个圆O的象所代表的道。只是都说不清楚。用这个“一”或圆O符号代替那个自然宇宙的终极状态。
图片 
         孔子整理注解《周易》时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学思想添加到其中。形成了儒学的五经之冠。
         道“圆O”这个象确是先民天人合一直观对自然宇宙的揭示,是对“道”用图形来演示,代表“道可道非恒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个自然宇宙的初始状态。后来的丹经和用于指导内丹修炼的内景图、结丹图、圣胎图、炼神还虚图、无极图等等都是仙师们用图行演示修炼次第各个层次的“道”,都用了大大小小的圆O,这里也可以就明白为何仙、圣、佛、菩萨像头上的圆O光环的寓意了。
    在历史上圆O就是历代先哲用来表带道,如《性命法诀明指》“不知四相和合,真祖炁不聚。此先天真一之祖炁和合归并一处,强名图曰O;”这里明确说明O是图形
 
三  圣贤屈原的天道说即屈原零态文化对八卦易经的破译
图片
 
  远游》“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天问》“阴阳三合;圜则九重” 。
 
  1.      屈原这里用的是圜字,而且九重,那么这个“圜”就是对自然宇宙的本源----“道”的描述,即是八卦中间的象--圆O,就如老子的无极O,孔子的太极O。并且这个圜(圆)O还有了层次之分,分了九个层次。并且是其小无内兮,小到零的极点,其大无垠,并布充满了自然宇宙无穷无尽的极限来阐述。把这个圆O符号阐述如此之精微,是继承发展了老子孔子对道“一”(一个O)的形象上进一步阐道论道,细化了得更加精深至九个(无穷个)圜(圆)O。可以看到这几个字“圜则九重 ;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就如此深刻地揭秘亚微观的层次,并阐述了宇宙起源的秘密。见图-13(详见屈原零O态文化,这里不细解。)
        这里强调:九在古代是数字中最大的,所以形容极多、极大、极广、极远并不是真是九个,而且,其大无垠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不要拘泥于字面理解。          
        圣贤屈原是智慧的化身,以其“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临(0)。” 的至高境界把这个上古的、代表自然宇宙本源的圆O的象用简单的诗句深邃地描述了出来,“圜则九重;.......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精微地看到“道”。一个层次的圆O“阴阳三合”生成一个层次的事物,就会有不同的万物出现,就如组成一维二维三维等各个空间生物的龙子能级是不同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 
 2.      0(零)这个阿拉伯数字起源于中世纪时候的印度,在阿拉伯国家得到发扬,随着文化的交流传到中国,中国中世纪以前的数字没有0的,古代的数字都是来源于八卦图、河图和洛书,从来都是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大写数字,没有小写,因为古人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零0是无,空的,不是数字,所以就没能有数字零0 。在道学上而用圆O这个图形符号代表了“无”“虚无”“虚空”“无极”等“道”的含义。 老祖宗最早的圆O这个符号和圣贤屈原论道的“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这些都证明圆O的象意和文字记载的寓意要比中世纪印度创造的这个阿拉伯数字0,要早近五千年左右,零的字义也要早一千多年。但是因为古人的文字习惯,没有得到重视、利用起来。还都把这个圆O用“一”和“其小无内兮”来指代。只有阿拉伯数字0传到中国才把0对应到文字零上。但是还不能说道学意义上的数字0就是圆O,他们是有绝对的本质的区别。因为圆O在华夏道学文化里是“道”;是道家的无极;是儒家的太极;是老子、孔子的“一”;是“圜则九重,是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与泰初而为邻(0)”泰初的那个状态,是伏羲老祖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下用八卦图象意的自然宇宙的那个本元状态,圆O的象是那个至高无上的“道”。
图片
 (一) 零态学说和龙子与气场理论
 1.《 零态学说》: "宇宙的初始状态为零,人的本性是零;   零态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总的法则,在零态中能量信息相互转移转化,即能量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为能量; 零为万物之始,万物以零为终;   道的至高形态是零态;零中无阴阳   。。。。。。"
   2. “其小无内兮”就是零(0),“其大无垠;圜则九重”就是对零(0)态的描述。
        只有零师《零(0)态学说》的提出,才把阿拉伯数字的0和我们老祖宗的零字,还有用“一”代表这个说不清楚的圆O图形符号用现代的语言清晰又准确地描述了出来,赋予了圆O这个代表“道”的至高之象,给了这个无表面意义但又是自然界至高至深的符号新的道学灵魂和生命。零(0)态学说的提出和圣贤屈原“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阴阳三合;圜则九重 。”等的天道理论一脉相承,所以“屈原文化精髓就是零(0);就是零(0)态;就是零(0)态文化;就是零(0)态文明;就是零(0)态管理。”
       《龙子与气场》、《零态学说》的提出不但把伏羲老祖始画八卦、黄帝、老子、孔子、孟子、庄子、朱熹等古圣先贤和哲学家对道的名称上的描述的本元真意、内在实质深刻而又清晰地阐述了出来,并且更加接近符合近现代科学对自然宇宙天体的认识研究,使老子“吾不知其名强字曰道”的道有了终极命名。使老子提出的“”“无”“无极”也落到了本元实处,“有”即是亚微观的基本粒子,生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龙子-——龙子生万物;“无”就是零态场能;“无极”就是零(0)。
        《龙子与气场》、《零态学说》的提出,可以肯定地说是现在还没有被科学所接受和证实的未来的自然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终极科学。“......自然宇宙的一切自然永恒有序的孕化、衍化、运行、发展、变化的各种各样的形态及过程,无不是零态场能的作用;无不遵循“道”的至高形态运化法则---零(0)态运行变化法则。”
        《零态学说》揭示了“宇宙的初始状态为零,人的本性是零;   零态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总的法则,在零态中能量信息相互转移转化,即能量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为能量; 零为万物之始,万物以零为终”。自然宇宙万物生成衍化变化运动的真实的、根本的规律;这里的零(0)已经由对生成宇宙万物的“象”----圆O的静态描述之儒圣太极、道祖无极及佛祖空等上升到动静态的生成、运动、变化、衍化的整个自然宇宙万物相互转化的总的法则、总的规律的阐述;并且提出 “道的至高形态是零态;零中无阴阳。”道的至高终极形态才是零态;零态是孕育壹气的本元状态,是无和太极、空的终极甚深境界状态;是自然宇宙万物中,一切物质、场能、信息所处的最佳有序状态。
                             (以上内容详见《屈原零‘0’态文化》和《龙子与气场理论》)
 
图片 
(二) 用屈原零(0)态文化解读伏羲八卦图

圣贤屈原的《天问》两千多年前就开宗明义论述道: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先说图1先天八卦中的空白区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有太极,太极(无极)代表的本源的终极状态即是自然宇宙的初始状态是“0”,因道的作用,零(0)态的运行法则,自然宇宙“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也正是当今科学所说的自然宇宙由150亿年前的奇点(“0”),经大爆炸后,逐渐膨胀、运行至无垠,形成了宇宙总星系,若干个银河系、太阳系。各种明、显物质的星、气球和不满宇宙的无穷无尽、无形无影的暗物质、能量和信息。
        自然宇宙刚形成的阶段,是“上下未形”,即天地还没有形成。整个自然宇宙是“冥昭瞢闇”,一片混沌昏暗;“冯翼惟像”,壹气(大气)充满整个宇宙,而无形的充满宇宙的壹气的“惟象”(即布满宇宙的无穷无尽的能量、信息、气场)是可以在特殊状态下凭直觉感知得到的。
        “明明闇闇”:天地、日月星辰的形成,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的变化。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壹气充满于整个宇宙,在“道”的法则,零(0)态的运作下,宇宙的本源真气(壹气)与阴阳交相融合化生了宇宙万事万物;也就是说自然宇宙的万物是由宇宙的本源“壹气”生成的。气,则是由龙子地聚合与集合物组成的。气在周围空间要产生一个力场,是为气场,物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是通过气场来实施的,气场对其他物质的这种作用力,称为气场力。气场对物质的作用,对物体的作功,使之运动变化,充分表明气场是有能量的,气场是个物质场。在“道”的法则,零(0)态的运作下,自然宇宙万事万物,一切场能、信息所处的最佳有序状态,我们称之为零态(" 0 "态),在零(0)态中,自然宇宙万事、万物的气所产生的气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自然有序、和谐共存共融所形成的和合力气场,我们称为零(0)态气场:简称零。
        在零(0)态中存在着无穷无尽的能量、信息。在气场力的作用下,其能量、信息无时无刻不在聚合、交融、转移、转化着。可以肯定地说:自然宇宙万事万物,无论是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亚微观世界,无论是大至自然宇宙各大星系星球,各种各样的明、暗物质场体,小至构成自然宇宙万物的微观层次墓本粒子― 原子、中子、质子及亚微观层次的“龙子”的自然有序排列,聚合、集合,运行发展、衍化、变化,以及自然宇宙的一切有生命物体、“无生命”物体的自然永恒的生息、繁衍、发展变化… … 自然宇宙的一切自然永恒有序的孕化、衍化、运行、发展、变化的各种各样的形态及过程,无不是零态场能的作用;无不遵循“道”的至高形态运化法则― 零(0)态运行变化法则。 
        龙子有阴阳之分,就是八卦的两仪。不同类型、不同质能、不同数量的龙子相互作用可以生成不同的微观粒子。这个过程称为“聚合”。聚合时满足一定的质能关系。聚合而成的微观粒子称为龙子的聚合物。如果龙子仅仅是相互作用吸引在一起,没有聚合成微观粒子,我们就称这种状态为龙子的“集合”,比如内丹的形成。阴阳龙子有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即四象等等
不同层次的能级或者聚合的过程就是两仪生四象的过程。再在不同层次的零态场能作用下不断地阴阳三合最后形成代表自然宇宙万物的八卦 --八大类物质。......(以上内容详见《屈原零‘0’态文化》和《龙子与气场理论》)
       上图的阴阳太极图如果解释成圆O外和八个八卦符号中间的空白的黄色区域为太极(无极),而圆O里是阴阳鱼互旋代表阴阳两种物质外在运动变化的直观显现,但是其内因是遵从零态的方式而产生的外在变化。阴阳互旋是宇宙万物混化、运行、演变时存在外在的普遍规律。是阴阳已判的后天有形的粒子以至宇宙万物的运动外在的状态,一律受到阳性正力与阴性反力的相互作用,太极图中的“S”,指代的在零态场能的作用下阴阳消涨的变化,即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道的中间级的状态。没有了阴阳之分才是道的至高形态---零态。 
       再来看看圣贤屈原的“中正之道”天道上的意义(这里只用图形演示,而非哲学理论上的“中正之道”),看图-13就知道了,原来“中正之道”是最中心的那重圆O所代表的一个至高无上的形态“零态”,是道的至高形态“零态”的至终至极的那个状态、层次、境界。    
 图片

(三) 运用屈原零(0)态文化破译华夏道统文化的中道
       本人在《理解圣贤屈原 》之七和之八这两篇文章中就运用屈原零(0)态文化理论解读了人类文化之根源的伏羲八卦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道统的中道文化。 
        在三皇五帝内圣外王之道和尧舜的“允撅持中”的内修身心,外治理天下上和周文王孔圣人后天八卦的《周易》里,远祖先哲和道佛儒三家圣人们就以“中”为自然宇宙本元的和最吉利、最和谐、最完美的一种状态。甚至有学者就提出用一个“中”就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全部。“中”到底是什么?四五千年来只有“中”这么个表面理论,只有这么个名词,无人能明确阐述出来,并窥其本元。

         零师的《零态学说》:“零态是自然、宇宙万物中,一切物质、场能、信息所处的最佳有序状态。” 零师《零态学说》的公布给这个“中”做出了根本的答案,给这个几千年来只有一个名称的至道“中道”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并且又以无私无畏的大爱精神把零态理论、零态场能和零态大法的奉献出来,这样就使几千年来说不清、悟不通,只能靠自我实修摸索但又极难证悟达到的“中”落到了本元实处。通过大道至简“念默归纯,通融零态场能,把一切化为零。”就能直接一步步地进入这个“中”的殿堂 。大正至中,中即是零,正则归零。
图片
(四)阴阳太极图和零态的关系

       上图-2的阴阳太极图是现在流行的太极图式,如果解释成圆O外和八个八卦符号中间的空白的区域为零态场能,而圆O里是阴阳鱼互旋代表阴阳两种物质外在消长、运动、变化的直观抽象外在显现,但是其内因是遵循“道”的至高形态运化法则--零态运行变化法则方式而才产生的。阴阳互旋是宇宙万物混化、运行、演变时存在外在的普遍规律。是阴阳已判的后天有形的龙子以至宇宙万物的运动外在的状态,一切粒子及万事万物一律受到阳性正力与阴性反力的相互作用,即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图中的“S”,指代的在零态场能的作用下阴阳消长的变化,是道的中间级的状态。阴阳两种物质的本源质能是零态场能运化产生的,没有了阴阳之分才是道的至高形态---零态。
           这只是“零态八卦易学”这一新型文化的立论基础,还有待自身修为提高,步入零态,启迪零性智慧和加强八卦易学文化的深入学习,双向融合,才会更深入地证悟二者的内在关系。这里就又必须说明新的问题,就是屈原零态文化是建立在自然大道功夫的修炼基础上一种零态文化,这就要求从修心正身步入零态入手,“把一切化为零”来证悟屈原零(0)态文化。如先祖屈原曰“无为之先”,孔子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於此。” 必须提高自身修为步入零态才能启迪零性智慧,进而才能通过宏观微观上的学习彻悟八卦易学。所以“修路幽蔽,道远乎兮。”任重而道远。最后达到顺其自然,掌握运用自然 。     
         屈原零(0)态文化 是博大精深的,是至道文化理论体系,其广泛运用到各种文化理论领域上,必将在大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上起到巨大的作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