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沿】于鹏:在线教育是个伪命题,未来教育将走向云智能

 大漠胡杨968 2015-05-23

考上北大、清华、人大这些名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城市,其中,又大部分来自重点中学,考前100名。难道只有上重点、上培训班才能进入名校?我们不禁追问教育的本质:“孩子在培训班与学校之间跑来跑去,就是教育吗?”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因材施教、应该是点燃智慧的火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线教育的出现,似乎缓解了这种畸形的教育形态。特别是今年总理对“互联网+”概念的强调,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互联网+教育”的无限遐想——未来教育将会是怎样的?这种情况下,在线教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就在众人的一片赞美之声中,分豆教育董事长于鹏却泼下了一盆冷水:“我们现在很多机构讲在线教育,很多人说在线教育,但我却想请说,在线教育是个伪命题!”

那么,未来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于鹏给出了他的答案:信息技术,一定要跟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学生为中心,方可改变整个教育生态。打造以学生为核心的云智能教育。通过对大数据的智能计算,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方便教师、学生、家长,在学校、家庭、社区随时随地开展专属化教与学,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线教育,到底是在线还是教育?于鹏看来,是教育,科技是为教育服务的。只有上培训班、重点中学才能考上名校吗?

2010年,我遇见了北大的李岩松副校长,我们一起聊天,发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考上北大、清华、人大这些名校的学生,有90%多来自城市,来自农村的孩子不到10%;这90%的学生中,又有60%—70%来自重点中学。

还有一次,我去陕西开会,有一位发言的是西北工大附中(陕西最好的中学)的王永智校长,他给我们看了几个数据,整个全省高考前100名,西北工大附中有60个;前200名,有100多个;后来说到前3000名,他说对不起没这么多了,因为我们没那么多学生。

这件事情对我的震撼非常大,我跟合伙人、分豆教育总裁尹志远讨论,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现象。我和尹志远,考的大学还可以,但我们都来自贫困家庭,不是重点中学,那时也没有培训班的概念。尹志远来自天津蓟县农村,靠自己努力考上北大。我来自哈尔滨的一个军工厂家庭,1996年我为什么要考人大?因为人大学费便宜,一年1200块,北大是2500块,读人大四年可以节省5000多块钱,那时我父母赶上下岗,我上学时我父母借了5000元,我弟弟因为我,也只能上军校。

可以说,我和尹志远都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可现在,太难了!我跟尹志远讨论,我们这种考名校的人,就一定是重点中学的、上辅导班的吗?其实不是,考名校都是有方法的,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些方法教给那些学生们;如果我们能够把重点中学的教育资源传授给他们,找到科学的方法后,他们也能考名校。

2010年10月,我对尹志远说:“我有一个梦想,用教育的变革改变更多人的命运!咱俩一起干,生一个自己的'孩子',咱俩自己养。”尹志远说:“没问题,干!”“梦想狂”与“没问题”立志:一起为教育的变革而努力分豆(奋斗)!

我们开始和全国16个省市的33所重点中学合作,包括北师大附中、天津南开中学等。这些当地数一数二的名校,为分豆教育提供视频、习题、试卷等优质教育资源,而我们则通过“慧学云”智能平台,与全国各地的教师、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共享。

有人问,作为民营教育机构,名校为什么愿意跟你们合作?其实很简单,因为教育情怀。名校校长,与分豆教育,因为共同的教育情怀走到一起。做教育是个太苦、太累,如果你没有情怀、没有梦想,是做不成教育的。分豆教育一直就有个梦想,希望让贫困孩子,同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让孩子学习效率更高,不上培训班、不上重点中学,也有希望考入名校。这是分豆的梦想,我想也是很多教育人的梦想。明明15分钟就能讲明白,为何非要给学生讲2小时?

教育的生态是什么样的?我觉得有两种,一种是学校教育生态 ;另一种是课外辅导生态。但是这两个生态却是完全独立的,孩子在学校没学会去培训班,培训班补一遍;回到学校,学校老师又按照他的思路再来一遍。这样一来,学生就两头跑,学生也非常痛苦。

学校、辅导班两头跑,但成绩仍难明显提升。为什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校和辅导班是不同的系统,孩子在学校没学会去培训班,培训班补一遍;回到学校,学校老师又按照他的思路再来一遍。没有针对性的学习,其结果就是低效。

孩子就这样无序跑来跑去,这是教育的本质吗?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因材施教、点燃智慧的火焰,正是因为人类源自对知识的渴望,源自对无知的恐惧,所以产生了教育,而不是不停地补习、折磨孩子。分豆教育提出要“回归教育本质,重塑教育生态”。回归教育本质,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将优质教育资源与创新科技相结合,打造云智能教育。重塑教育生态,看起来很难,其实在云智能时代,就是把数据“放”在孩子自己身上。

我和一位八年级家长聊天,我问他,你孩子数学不好,你知道他哪一章节、哪个知识点有问题吗?他说,要是知道,孩子就不会学习不好了。其实,这些不懂的知识点,就是数据。我又问,那,孩子老师知道吗?他说,孩子老师知道一些,但是老师带2个班120人,管不过来。我接着问,那培训班呢?他说,培训班老师知道,老师会给他出一些题,通过这些题目检测。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学校和培训班老师,都掌握学生的数据,但是互不沟通,数据都不精确,所以才会有题海战术、高收费的培训。会的题、不会的题,都布置给学生,10道题不会做100道,100道不会1000道,折磨得学生精疲力尽。培训行业也存在一个畸形现象——明明15分钟就能讲明白的知识点,培训机构非要给学生讲2小时,因为培训是按课时收费的。

其实,很多题海战术、培训都在做无用功,大量做题只会反复论证你已经会的,不会的还是不会。真正的学习,是要掌握孩子学习的数据,只练习学生不会的题,效率就提上来了。培训班是有很多弊病的,如果我们通过数据来对症下药,很多培训班甚至都不必存在,如果存在,也要按照学习效果收费,而非现在按学习时间收费。

所以我们想到了要开发慧学云智能教育系统,通过科学诊断得到学生数据,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学生知识薄弱点,并通过软件系统的反复讲解和智能推送相对应的习题,解决学生知识点掌握不牢问题。而且这些数据都基于学生学习,学校和培训机构都能共享,这样不仅打通了学校、培训机构两个生态,还显著提高孩子学习效率,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在线教育是在炒作伪命题

很多人意识到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也想去改造甚至颠覆它,有些人提出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思维讲究快速迭代、唯快不破,但我认为教育是个慢活,互联网规律不一定适用。社会总在炒很多概念,在线教育,到底是在线还是教育?我觉得是教育,科技是为教育服务的。

为什么传统教育机构的,也在提在线教育?因为我们的教育正处在一个转型期,传统教育机构生存也很困难。我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投资人朋友,他买了一家著名的传统教育机构,当时买的时候觉得特别好,全国有102校区,准备把它弄上市,可是买完之后忽然发现,我的天,把各种地方都整规范,把员工的五险一金什么的都买齐了,这家培训机构居然是亏损的!传统教育机构生存肯定越来越难,房租、市场、人力等成本还在不停上升,培训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觉得是科技,科技所带来的变革。

所以说面对科技,传统教育都很恐慌,但他们所说的在线教育,为什么又不一定是对的?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源于我对教育的理解:我们这些做教育行业的人,如果你不关心国家的教育政策,那是死路一条;如果你追随国家的政策走,一定是血路一条,大家都在竞争,拼得一塌糊涂;当你能够预判国家政策走向的时候,我觉得你走得是一条中路;当你能够引导国家政策的时候,你走的是一条大路,就这么简单。

我们现在很多机构讲在线教育,很多人说在线教育,我想请问从教育部的任何一个文件里面,国家任何一个文件里面,有在线教育这个词吗?有互联网教育这个词吗?没有!但有一个靠近的,叫做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的。大家现在在做的教育这个事情,中国政府有推进吗?所以我们在线教育公司,都要拿外国人的钱,到美国那儿去上市,为什么? 未来教育将走向云智能

在线教育是个伪命题。对于很多传统教育机构而言,你并不一定非得朝在线教育的概念上去靠。有些在线教育机构,并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手段的培训机构而已,他们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将用户规模做到足够大,一轮一轮融资,然后再到美国上市。这不仅脱离了教育慢的本质,而且跟国家推动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大趋势相背离。信息技术,一定要跟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学生为中心,方可改变整个教育生态。

在我看来,教育的发展,遵循三个阶段,传统教育阶段,以优质教师为核心。第二个阶段信息化,以硬件建设、网络建设为核心的,强调教育资源共享。第三阶段一定是云智能教育,以学生为核心,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分豆教育的目的,就是打造以学生为核心的云智能教育。通过对大数据的智能计算,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方便教师、学生、家长,在学校、家庭、社区随时随地开展专属化教与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教育的未来,一定是以学生为核心,与科技紧密结合,走向云端,走向智能化。云智能最核心的基础,一是人工智能技术,二是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其实离我们并不远。百度就是一种人工智能,一搜索,就自动出现结果。

而云智能教育,就是人工智能、云智能的表现形态。它以学生为核心,把学生的所有数据,全部记录下来,包括学生全时间链的行为和教学内容的记录。这些数据来自于每个学生,最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状况,最能够证明学生的问题。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和应用,一定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实现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例如高考改革要求的走班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让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课表,这将给教学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教学难度成倍增长。如果云智能教育的协助,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数据信息,走到不同的班级,将他的学习数据与任课老师相关联,任课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数据有针对性的教育。

我们有两个梦想,一是让线上和线下紧密融合,二是让校内和校外的紧密融合。我们期待,充分利用当前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搜集整理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数据,形成学生个人的数据中心,借助智能诊断系统,帮助学生和教师精确定位学习问题所在,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智能推送、辅助学习,真正达到提升学习能力、因材施教的目的。

这就是云智能教育,这就是我们从2011年至今做的工作,当时很多人都嘲笑、看不懂,但是今天,我们干成了。我想说:“人都有梦想,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梦想,有了目标,有了计划,并且能够坚定不移的实施,它就成了理想,理想是一定会实现的。”

于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