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实验操作中注意的四个问题 (1)实验操作顺序。 如与气体有关实验的操作为: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2)加热操作的要求。 主体实验加热前一般应先用原料气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一是防止爆炸,如H2还原CuO、CO还原Fe2O3;二是保证产品纯度,如制备Mg3N2、CuCl2等。反应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原料气直到冷却为止。 (3)尾气处理方法。 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之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放。 (4)特殊的实验装置。 ①制取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以及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Mg3N2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 ②用碱石灰吸收测定实验中生成CO2的质量时,前面要干燥,末端要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 12、通过实验验证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高考实验题的重要内容,命题者通过简捷的实验操作,明显的实验现象来证明物质的性质。高考中经常考查的内容有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及性质验证、酸性强弱比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等内容。 [典题] (1)(2013·广东高考)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2·江苏高考)(判断正误)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 (3)(2011·山东高考)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a1=1.2×10-2,Ka2=6.3×10-3,H2CO3的电离常数Ka1=4.5×10-7,Ka2=4.7×10-11。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____。 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自选。 供选择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解析] (1)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强弱,可以通过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来判断,即把NaBr溶液加入到盛有新制氯水和CCl4的试管中,然后振荡,静置后可发现溶液出现分层现象,下层溶液变为橙色(说明生成了溴单质),从而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 (2)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说明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强。 (3)题目提供的H2SO3和H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故无法通过测量溶液pH来判断H2SO3和H2CO3酸性的强弱。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等浓度NaHCO3和NaHSO3溶液的pH来比较H2SO3和H2CO3的酸性强弱或将SO2通入NaHCO3溶液中,若有CO2气体生成、也可证明酸性H2SO3>H2CO3。 [答案] (1)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NaBr溶液,振荡使其充分反应,发现溶液出现分层现象,下层液体变为橙色 (2)× (3)用于比较pH的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 三种参考方案如下: 方案一: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和NaHCO3溶液,用pH试纸测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二: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三: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HSO3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