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
形神毕肖的石湾陶塑 大年初二、初三的佛山之游,印象最深还是俗话叫“佛山公仔”的石湾陶塑。 据介绍,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石湾东汉墓出土的陶塑就可看到其艺术雏形。一般认为,石湾陶塑技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唐至明以前为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为鼎盛期,民国时期为低谷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为全盛创新期。 这是粗线条的划分。其实从1949年以来,石湾陶塑艺术既有发展创新,在“文革”期间也遭受过波折和摧残。在石湾陶瓷博物馆中,笔者看到一组文革期间创作的陶塑作品和毛泽东像章。这些标题为《大字报》、《为爷爷读报》、《红灯记》等的作品带着那个“史无前例”年代的深深的烙印。当时石湾的陶塑艺术家们不敢再创作拿手的传统题材作品,被迫改变思路塑造“工农兵”形象,反映文革时期的特定社会生活,但是艺术手法粗糙,与其前和其后的传统题材作品相比,艺术水平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石湾地处南国一隅,在其陶艺发展的历史中,曾得益于北方先进陶瓷技艺的传播。石湾原先以生产日用陶器为主,制陶技艺与北方诸名窑比较逊色得多。南宋以降,佛山逐渐成为中原汉族移民的聚居地。南来的北方移民把汉族陶瓷技艺带到石湾,与石湾原有的制陶技艺相融合,从而大大提高了石湾陶器制造水平与艺术水准。定、汝、官、哥、钧诸名窑产品被石湾模仿得惟妙惟肖,八大瓷系的造型与釉色之美以及装饰手段也全被石湾消化吸收,从而成为南国以“善仿”为特色的名窑,有“石湾集宋代各名窑之大成”的说法。 自明代起,石湾打破了过去单一生产日用陶瓷出口的状况。艺术陶塑、建筑园林陶瓷、手工业用陶器等也不断输出国外,尤其是园林建筑陶瓷,很受东南亚人民的欢迎。至今在东南亚各地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庙宇寺院的屋檐瓦脊上,完整保留有石湾制造的瓦脊就有近百条之多,建筑饰品则多得无法统计。 石湾陶塑技艺有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在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石湾公仔”陶塑技艺按题材可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五大类。 以人物陶塑论,明代以后,种类和题材渐趋广泛,渔、樵、耕、读、牧、弈、饮、琴、游、戏等各式人物活动,乃至拍蚊、搔痒、挖耳等百姓生活情态和日常劳动情景,无不描摹细腻、形神毕肖,至于达摩、罗汉、钟馗、观音、寿星、济公、八仙、关公等等百姓熟悉与喜爱的神仙与历史人物,在石湾陶塑艺术中更得到真实生动的表现。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陶塑技艺吸收文学和艺术的精华,运用逼真的写实和适度的夸张相结合的手法,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位,各种造型达到了“百物百形、千人千面”的艺术境界,形成了鲜明的岭南地方艺术风格。陶塑人物作品表达褒忠贬奸、扶正嫉邪、祈福求安、尊老爱幼等主题,形象地体现了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风尚。因此有人认为石湾陶塑题材“堪称为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自明清至今,历代艺人们塑造了无数次的《老子》、《钟馗》和《关公》等形象,其面貌长相虽大同小异,但各具特色,绝无雷同。这是艺术家们各自强调自己的艺术理解,形成自己风格,而不互相抄袭照搬的缘故。这种造型方法,正是石湾陶塑工艺的优良传统。半个多世纪以来,除“文革”这个特定时期以外,石湾陶塑工艺从作品的题材到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进步,人材辈出。其代表性的艺术大师有庄稼、刘泽棉等。不少古代和现代的杰出人物,成为创作题材。其传统题材的作品成为石湾陶塑的代表,是最受海内外人士喜爱的艺术珍品。从这次展示的作品看,不单有备受人们喜爱的传统题材人物陶塑作品,表现民国时期与当代人物的陶塑作品也占有一定的分量,说明石湾陶塑艺术正在努力突破题材上的藩篱,反映后起的陶塑艺术家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现在,石湾陶塑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广东省佛山市的刘泽棉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人们有理由期待,石湾陶塑艺术必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创更加广阔的艺术空间。
《北帝》
《恋花》
《海上花》
《西关小姐》
《笑看人生》
《持扇钟馗》
《戏蝉罗汉》
《陆羽品茶》
《平安是福》
《镇守华容道》
《老子说道》
《悟道》
《大字报》
《喂鸡》
《为爷爷读报》
《移山造田》
《红灯记》
《库尔班大叔》
《无量寿佛》
《金陵十二钗——王熙凤》
《钟馗庆功》
《庄子梦蝶》
《刘海戏金蟾》
《傲世罗汉》
《横槊赋诗》
《春夏秋冬》
《达摩》
《寿星公》
《贞观之治——唐太宗》
铁拐李
《日神》
《月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