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的压力与调节
人应该孝顺,但这并不表示父母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
父母是凡人,是众多百姓之一,自然也有智愚之分与贤不肖之别。那么,万一自己的父母出现偏差的作为,子女又该如何?
孟子分析两首相关的诗,提出精辟的观点。
内容应是周宣王时,名臣尹吉甫之子伯奇所作。原因是吉甫娶后妻,生子伯邦。后妻谮伯奇,使吉甫听信谗言,将伯奇逐出家门。伯奇受此冤屈而作《小弁》。
诗中充满忧思,不知自己如何得罪了天,要受这样的苦?“天之生我,我辰安在?”“何辜于天,我罪伊何?”他对父亲未能详察真情而枉屈了他,也有直接的抱怨,而全诗出现五次“心之忧矣”一语,更让人伤感。
那么,孟子对此诗有何看法?他认为,父母的过错太大的话,子女如果不抱怨,就等于决心疏远父母,就此断绝关系似的,而这即是不孝。若是表达适当的抱怨,说不定可以让父母觉察真相而有补救机会。
孝顺应该包含委婉使父母走上人生正途在内。
内容是七个儿子感念母亲的辛劳,但又自觉无法安慰母亲的心。历代学者关于此诗的背景并无共识。
有的说是寡母思嫁,使七子认为自己没有尽孝;有的说是七子表达孝顺继母的心思。不论所述为寡母或继母,由本诗可知者只是:母亲劳累以至心情不佳,使七子有感而发。
如果依孟子之说,则此诗所指为为“亲之过小者也”,意即这位母亲一定犯了明显的过错,但还不算严重。然后七子觉得是自己不够孝顺,才造成母亲犯错。
这种心意十分可贵,在表达时必须温和婉转。
孟子于是作出下述结论:
父母过错大而子女不怨恨,那是更加疏远父母;父母过错小而子女怨恨,那是一点都不能受委屈。更加疏远父母,是不孝;不能受父母一点委屈,也是不孝。
接着,孟子引述孔子的话说:“舜是最孝顺的人,五十岁了还在思慕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