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行者的日志

 昵称7614349 2015-05-29
一直想写本《本经语析》的专题,可惜将此书精读了很多遍,也将其整理了很多遍,总是不甚满意,所以也就放了放。
不过回忆一下当时的初衷,就是有感于我们不读古典本草文献,仅仅学习一般的中药学,根本无法真正理解本草的真意并不同于一般的植物学,古人所描写本草语境是有其独特的认知视角。
以前一直没有研究汉唐之前的本草演变的善本,但是当今本草大师尚志均先生对各时代的古本草专著的重新整理,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文献基础。
其实现今的很多药物功效的描述本源于古典本草著作,但是似乎又有所差别,甚至可以说汉唐以前的本草还是在一个术语体系内,而之后的本草术语体系就越来越混乱,这种混乱就是汉唐后本草著作中混入不符合古典本草著作术语。
所以当今中医需要真正的古典本草,所以我们要重修经典本草术语体系,这个体系不是说要包含多少种药物,不是说要有多少篇幅,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中医药的理法方药一以贯之基本特点

分类:传统文化| 阅读(167)| 评论(0)

中医经历了巫医不分的时代到巫医分家的时代,很多人认为巫医不分那是医学落后的象徵,而将巫医分家看成是医学进步的象徵。

其实个人认为巫医分家恰恰象徵着医学的没落,其实所谓的巫医分家恰恰反映了医学越来越世俗化与功利化,因为医与巫分离后,使得原本道术合一,有着严格术语体系的巫医,在得以的大面积的传播后,为了方便传播而夹杂了极多的世俗语体的内容,原本建立在“内证”基础上能够道术合一的术语体系掺杂了大量臆测与荒诞的内容。

很多人将巫看成保守封闭的象徵,其实不是巫者要封闭保守,这是因为巫者本身就是修行者或者说是修行的成就者,其是“内证”时代文化精粹的传承者,这些巫医到汉代还是存在,还在走秘传的道路,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希望保存道术合一的传统,但是伴随时代向前推进,巫医的传承还是断了线,这似乎也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衰有着内在关系。

其实中国文化在夏商周三代还是在寻源

分类:传统文化| 阅读(313)| 评论(0)

帝日: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材力:有形

天数:无形

岐伯日:女子

              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分类:默认分类| 阅读(3077)| 评论(0)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知”口口相传之义

“道”世间一切规律

以阴阳效法于道

以术数应和于道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饮食依据二十四节气变化调整

起居依据四时变化调整

所谓“劳”熬夜不眠不休

不任意妄为熬夜不休

生命无限接近于上天赋予终点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用美酒代替必须饮食

以熬夜代替正常作息

喝醉了还要行房交媾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如沉湎于此则人之精元竭尽也无法满足

分类:默认分类| 阅读(3005)| 评论(0)

古代之“动、作”各有所指,绝非今日动作之意义。

此“作”乃以身躯之由卧而立言“作”,而此处“作”乃“作息”之省略。

此“动”乃以四体之由止而行谓“动”,而此处“动”乃“动静”之省略。

无论作息还是动静,此皆言人之起居之意义。

所谓动作不衰,就是说起居有常。

古代之“时、世”各有所指。

所谓“时”乃“四时胜复”:春、夏、秋、冬(自然规律)

所谓“世”乃“三世因果”:前、今、来(社会规律)

“异”乃变化之义

“失”乃违背之义

分类:内经| 阅读(888)| 评论(0)

言死乃知生,生而神灵:先天元神“生”而感通本源,此不鲁钝。

言壮乃知弱,言弱而能:够称的上“弱”就能力杰出,此不平凡。

言老乃知幼,齐幼而徇:刚刚达到“幼”就行动迅疾,此不拖拉 。                                              

言衰乃知长 ,敦长而敏:勉强够上“长”就勤勉好学,此不自满。                    

言始而知成, 成而登天:后天识神“成”而复归本源,此不沉湎。                         

分类:内经| 阅读(735)| 评论(0)

中医文化探源

2012-11-27 22:59

很多人学中医就是为了学以致用,甚至以致用为目地,其实从传统文化层面上说,任何高明的技术都是只能称之为“末用”,换句话说高明的医术只是因为追求医道的伴生品。如果以纯实用的目地学习中医是不可能达到高境界,甚至极其一生医技也只能在半斤八两中,其临床上断病治疗也不能实全八九。
现实总是在和我们开玩笑,明明中医是滋生在中国式文明基础之上,可是我们却很不相信我们的文化传统,将这个曾经滋生伟大历史文明高峰文化当成落后的代名词,想尽办法将中医从传统文化中剥离出来,然后再依据西方医学模式割裂其体系,依据现代医学定义其专用术语,这让我想起《庄子。应帝王》中关于混沌之死的故事,经过这番所谓的科学化之后中医已经基本上死翘翘了。
而今天我们想要看到中医的原貌已经很困难,就像记得好像有一句话叫“礼乐之失,求之于野”,或许今天的中医之失也要到四邻寻找吧?所以今天的方证兴盛是从日本而找回,这样说来似乎还有不少曾经汉文化传播到的地方会保留一些中医的东西吧。那么我们还能找回整个的中医吗?还能找回整个的文化吗?

分类:传统文化| 阅读(149)| 评论(0)

转载▼



再一个:疼痛。翻译成英文:pain、suffering、ache……很多。没有一个能解释出它俩的区别。张主任研究诗词音律,点了我一下:汉字发音有阴阳,一声、二声往上挑,属阳,三声、四声往下坠,属阴。所以中国人把尖锐的、烧灼的、开放的感觉称为“疼”,把封闭的、沉闷的、阴寒的、闷重的感觉叫痛。阳性的,冷冻疗法,敷个冰块,里面有个“冬”;阴寒的,用开通疗法,有个甬道的“甬”,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还有俩字儿:身體。经常有人问我:“徐大夫,我锻炼身体好不好?”我说你是锻炼身呢,还是锻

分类:传统文化| 阅读(106)| 评论(0)

199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庆,我们请启功老先生题了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匾额,用大理石镶在校门上边。启功老先生写的那个医就是“醫”,繁体字。贴上去不久,来了个自称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人,说这个字违法。最后生生地把这两个字敲掉,从启功老先生其他的字儿里面找了个“醫藥”贴上去。你们不觉得可悲吗?

更有意思的是,2007年我出版了我的心血,叫《字里藏医》,解释汉字的。我说能不能给我出成繁体字竖排的?出版社说,这个违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法。我说我们现在是汉族统治吗?居然我用我祖先的文字出本书还违法。2011年,台湾的一个出版社发现了我这本书,通过厦门中图公司买了版权,在台湾出版了竖排繁体版。这本书去年被台灣《中国时报》评为十大好书之一。

分类:传统文化| 阅读(112)| 评论(0)

在“月犁中医文化讲习所”的第一讲(上) - 逆行者 - 典史书院☆赤子中医☆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体 (2012-10-17 20:39:41) 


     这是根据我在《月犁中医文化讲习所》的第一次讲课录音整理成的文字,主题是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实讲的是“月犁、中医、文化、讲习四个词组的含义”。感谢平心堂的整理,请大家参考学习批评指正!

我给大家带了一份小礼物,就是2009年我和梁冬在中央广播电台讲《黄帝内经》的录音版,这个录音版和播出版有点不一样,是未删节版。完整版的意思就是说,可能被我们认为现在中医的一些封建、迷信、糟粕的东西,我们能不能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下,是不是有一些特定的意义和道理。我在这个节目里一共讲了5篇《黄帝内经》的原文,其中《上古天真论》讲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的价值观。中国人对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健康的人,有自己的看法。

分类:传统文化| 阅读(125)| 评论(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