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边榜样】做最好的自己——记中州铝业2015年十佳青年岗位能手陈星宇

 老刚 2015-05-30

做最好的自己

—— 记中州铝业2015年十佳青年岗位能手陈星宇


2003年6月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科学工程学院的陈星宇选择了来到了中州铝业工作,从此,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追梦之旅。

从看火工、技术改进科科员到第二氧化铝厂溶出车间工艺工程师,十二年的光阴把他从一名只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锤炼成了一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骨干。他说:“你不逼自己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当时他成为一名看火工,有人问他:“你一个学生甘愿当个岗位工吗?”陈星宇笑着说:“谁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我珍惜这样的锻炼机会。”是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由于他出色的工作,2006年2月他成为当时的氧化铝厂技术改进科科员,同年参与编写了《硅渣烧结回收氧化铝和碱工业试验试车方案》,并主编了3万余字的《硅渣烧结回收氧化铝和碱工业试验试车作业标准》,这些为他成为科技骨干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成绩面前,他不骄不躁,每一天、每一个星期他依然努力工作着……

  2012年11月,他调入溶出车间担任工艺工程师。当时,随着溶出车间后加矿的模式改变,溶出乏汽富余,他和大家一起,完成了溶出乏汽利用技术攻关,提高了乏汽利用率,降低生产新蒸汽使用量。

  后来,企业进行高压溶出间接加热工艺的试用和局部工业试验。实验中,他通过理顺试验期间热工系统的检测点,对热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提交实验热工诊断报告,提出了完善间接换热项目的建议,并参加编写了间接加热工业试验可行性报告。

  几年来,他参与设计的“甩六并六”碱液套管改造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后,双流混合矿浆温度从原来的混合温度170-180℃完成提升至190℃,显著提高了乏汽利用效率,有效改善了溶出工艺条件。他参与设计溶出一、二组碱液套管改造项目,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增加换热面积,达到了一个运行周期平均节约高压用汽10t/h的目标。他组织的优化预脱硅、脱硅硅量指数攻关项目,使预脱硅硅量指数从90提升至130,缓解了套管以及后续生产流程的结疤情况,提高了拜耳系统换热效率。

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生产实践,几年来,陈星宇还先后主编了《溶出机组间接换热套管换热器投用试车方案》、《溶出机组间接换热套管换热器投用作业标准》等。

经过他和大家的一起努力,目前溶出机组运行进料量均得到大幅提升,最高达到510m3/h,工艺指标也得到大幅优化,为中州铝业实现本质盈利目标做出了贡献。

  “你看。”陈星宇指着电脑上显示的数据告诉笔者“这是2012年至2014年统计数据:溶出机组日进料量逐年提高、赤泥A/S持续降低、溶出温度合格率从88%提升至93%……”

听着他如数家珍的叙述,不由得让笔者想起了他刚刚进厂时说的“要做就做最好的自己”的誓言。(作者单位:第二氧化铝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