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贵的二十五年

 环坳冲 2015-05-30

 文_ 胡越

建筑师方案创意的出发点可以有很多,比如城市环境、文化、历史、美学、风格等,其中以材料和构造工法为主要出发点的也很多,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但是,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我认为这方面是短板。因为要想在材料和构造上进行创意必须有业主、材料厂家、施工单位的鼎力支持。在中国目前的状态下,要想在这方面有所创造,必须有奉献精神,不能把利益看得太重,必须有激情。

记得有一个售楼处的项目我去找过张宝贵先生,为了实现最初的设想,我们查找了许多资料,但觉得在国内都不太容易实现。当我找到他时,他给我看了齐欣的一个项目,他告诉我说齐欣的建筑也是无缝的外墙,他有信心在我设计的作品上试试。宝贵先生为此还咨询了专家,专门开了会,但是专家们不看好这件事,就连我自己,当时也纠结了很久。这个项目我不敢冒险,因为如果售楼处外墙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售楼,我担不起这个责任。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分缝而且又看不到缝呢?我想起了在显微镜下看到较好,可是由于造价的问题,最终没能实现,留下了一点遗憾。

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材料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选材、制造、安装、保护等诸多环节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材料厂家和建筑师必须一一应对这些问题。和一般材料商不同的是,宝贵先生从前期就加入进来,和建筑师一道工作,在现有的建筑市场的大环境下,愿意在建筑师创意的初期就参与进来,进行试验,投入精力和金钱,实在难得,这是他的一大特色。

--------------------------------------------------------------------------------- 

张宝贵+胡越

宝贵的二十五年-缘起“鲨鱼皮”

张宝贵:记得大概是1997 年,徐卫国张罗了40 多个建筑师,开了大概20辆车去我那里。那时候,我在昌平北方交大北面,一排排红房子,最早是“大秦”铁路指挥部所在地,也像个学校,我在一个展厅的墙上挂了许多浮雕,院子里摆了许多雕塑。大家在一起侃侃而谈,之后送了他们一人一个小雕塑。那几年,我闲来无事,做了很多这样的小雕塑。有的留下来了,大部分没有了,几次搬家,有的摔碎了,有的认为多余扔掉了,想起来挺遗憾,扔掉的多是可以勾起回忆的物件。

胡 越:其实,我在认识您之前,早就听说过您,不过刚开始把您和张宝全搞成一个人了(笑)。记得很早的时候我也收到过邀请去贵处参观,但当时事忙,没去成。第一次和宝贵大哥合作是(设计)杭州体育游泳馆项目,那个项目非常大,我想让您帮我做高架平台的栏板。我第一次去您厂里,当时您好像在外地。很早以前,我见过您和崔大师等许多建筑师合作的作品,我也一直想和您合作,但总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杭州这个项目我觉得找您比较合适,不过对您来说项目可能过于简单了,不具什么挑战性。可惜杭州这个项目到现在都没有开工。我和您第一次真正的合作是最近正在施工的平谷的一个住宅区的展示中心。之所以在这个项目上一开始就想起您,是因为外墙有一些挑战性。当时想做一个无缝的、富有雕塑感的外墙,我觉得,和其他建材厂家比起来,像宝贵先生这样的很少,您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愿意和建筑师一起开发一些新的东西。这个项目我们合作成了,不过由于业主资金的问题,一些有趣的想法没能实现。

张宝贵:对,是北京平谷马坊的一个A 地块54# 楼,是一个三层楼,四个面每一层都有一个像大眼睛的“窗”。您一开始考虑做成光板,整幢楼做成没接缝的整板,我一听就兴奋了。业主方出于尊重您,同意按我们的想法去试。您第一次约我们谈的时候,给了我们一张图,说是鲨鱼皮,放大了看,很多平行四边形的薄片浮在一个一个棍状东西上,从来没见过。您从鲨鱼皮的肌理转到规避缝隙上来,这种想法太意外了!我们的技术人员做了好几个样板,像在水泥板上栽了许许多多的蘑菇,纵横交错密密麻麻,果然板与板之间的缝看不出来了,算下来,得几十万颗“蘑菇”。当这种小样板送到您的工作室的时候,引来很多人关注。

胡 越:我们在互动过程中,需要很多难点要克服。您和一般的材料商不同,能够在前期就加入进来,愿意在建筑师创意的初期就参与进来,进行试验,投入进去。

张宝贵:建筑师都看中了这点,如您所说,这是我的价值。有很多工程研发到最后没有结果,回顾这25 年,我是这样过来的,当然这样对企业效益不好,走极端了,成了特点。建筑师不可能对研发和应用打“保票”,只要让我们干,这就是信任,就很珍惜。

胡 越:如果能做成就好了,不锈钢片作为外凸的材料比较好,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因为造价问题没能实现。

张宝贵:您奇怪的想法,我们以为又可以出彩了,特别想做。“造价”让我们绕了一个弯,又回到了条纹板。如您所讲的,建筑物不光是建筑师的一个憧憬,最后都跟现实相联系,比如工期、造价、安全性,包括更多人的意愿,毕竟不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品。建筑师跟一般的文学家不一样,文学家只对一篇文章负责,(建筑师)也不像一般的技术人员,只对某一段的专业负责。建筑师从想法到完成,涉及到大量的技术,涉及到大量的人群,这个过程要善于沟通,建筑才能做下去。

胡 越:的确是这样。

张宝贵:建筑师把创作思想,以及一些技术方式说给我们,让我们来实现,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过程。我们成了建筑设计的编外人员,事儿来了就干上了,模模糊糊地懂得了很多。

胡 越:建筑师都会谨慎地选择材料商,要保证工程质量。

张宝贵:其实质量问题从技术上可以解决。前不久傅绍辉跟我说,天津那个项目是你做的吗?我说不是我们做的,怎么了?他说远看行,近看怎么那么脏呢?是不是设计就要这个效果?我猜不会是设计的要求,还是技术上出了问题。比如大明宫丹凤门以外的墙,也是仿造夯土墙,据说墙板没有纤维、没有钢架,表面又喷涂料,就裂的一塌糊涂。为什么呢?造价低,没把技术弄明白。那天我跟“建筑技艺”的魏星谈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搞一个科普平台,搞一个“技艺观察”或者“技艺研究”专栏,把事情摆出来就好分辨了。

胡 越:一座好建筑是多方合力的结果,我们希望有好的甲方、好的材料商,各方面都“给力”才行。

张宝贵:这是一个链条,环环相扣。如果外墙不追求绝对的白色就好了,白色墙板以白石渣表现效果,可以剔凿,可以打磨,模模糊糊的像石头,而且不易污染,不易开裂。如果一定追求纯白,往往就只能用白水泥,或加钛白粉,石渣少了,配比不合理,不仅容易裂,还容易脏,目前白色板还存在局限。

胡 越:给宝贵大哥提个建议,用您的材料做一个放大的鲨鱼皮,我觉得肯定会很漂亮。

    张宝贵:我们试试做两块,我那边一块,搁您这儿一块儿。原创在您这儿,这东西必须声明,是您原创,要不然一弄开了,就说不清楚了。可能您不在乎,但是理儿还是要先说清楚(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