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本(约601~673),中国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历代帝王图卷》,就是古代画家企图表现性格特点的重要作品。这一画卷共包含了十三个帝王的肖像,其中前六人距阎立本时代较远,后七人则较近。陈叔宝及杨坚父子等人,阎立本都有可能亲自见过,宇文邕虽是他的外祖父,因去世较早,恐未及见,但对他的了解可能是较真实具体的。 《历代帝王图》,全图共描绘了十三位帝王形象,每位帝王旁均有榜书,有的还记叙其在位年代及对佛道的态度。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武帝刘彻少子,母亲是赵婕妤(钩弋夫人),汉朝第八位皇帝。昭帝继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因内外措施得当,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3月29日),东汉开国皇帝,史上著名的中兴之主,王夫之说他“允冠百王”。新莽末年,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皇家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更始三年(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或“东汉”。经过长达十二年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吴主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吴王,建兴七年(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 蜀主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265-290年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立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290年病逝。 陈文帝(522-566年),名陈蒨(qiàn),陈武帝陈霸先的侄子,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559年-566年在位。永定三年(559年8月17日),陈霸先去世,陈蒨即位,是为陈文帝。天康元年(566年)去世,时年四十五岁,谥号文皇帝。陈蒨在位时期,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比较强盛。是南朝历代皇帝中难得一见的有为之君。 陈废帝陈伯宗(552年-570年),字奉业,陈文帝陈蒨长子,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三位皇帝,566年-568年在位。陈伯宗年少即位,其叔父陈顼(xū)专擅朝政,光大二年(568年)以皇太后名义下令废陈伯宗为临海郡王。太建元年(569年),陈伯宗去世,年仅十九岁。 陈宣帝陈顼(530年—582年),陈武帝陈霸先之弟始兴昭烈王陈道谭次子,陈文帝陈蒨的弟弟,南朝陈第四位皇帝,569年—582年在位。天康元年(566年),其兄陈文帝去世,陈文帝之子陈伯宗即位,陈顼成为辅佐大臣。光大二年(568年),陈顼废陈伯宗,自立为帝,改年号为太建。陈顼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政治也较为清明。太建十四年(582年),陈顼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谥号孝宣皇帝。 陈后主陈叔宝(553—604年),字元秀,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589年(祯明三年),隋军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城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曰炀。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字祢罗突,汉化鲜卑人,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北朝北周第三位皇帝,公元560年-578年在位。宇文邕在位期间,诛杀权臣宇文护,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578年,宇文邕率军分五道伐突厥,未出发即病死,英年中逝,年仅36岁,谥号为武皇帝,庙号高祖。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1978年所著中《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对于国政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他在位期间修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隋炀帝被叛军缢杀。唐朝谥其为炀皇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