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定制家居竞争力评估报告

 sanmin 2015-06-01

2015年,家居建材行业两极分化现象日趋明显,让人感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市场客流量有所减少,客户对各种促销活动已经麻木,成交难度日益加大。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个性化家装的需求,定制家居行业正变得炙手可热,成为地产后周期时代唯一高速成长的家居子领域。目前,国内领先的定制家居企业销售规模约10-40亿元,参照韩国、美国定制家居行业发展经验,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升,家居定制模式将从橱柜衣柜领域逐渐向电视柜鞋柜书柜酒柜等客厅柜体及其他品类延伸,国内定制家居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还将进一步提高,营收规模将达百亿以上,成长空间巨大。

在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背景下,谁能“弯道超车”、谁会“随波逐流”,其实一目了然。定制家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发展战略、品牌知名度、渠道布局、设计系统、生产系统五大维度。

1、发展战略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居产品的功能性、设计性、空间利用率、个性化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而整体家装、3D家装设计软件的普及推动家居消费从购买单品家具向基于整体设计的成套采购发展。这对定制家居企业的“全屋定制”发展战略及产品扩张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越早布局越容易形成壁垒。

目前,我国定制家居市场主要集中在橱柜及衣柜领域,渗透率分别达到60%、33%。由于定制衣柜、橱柜与其他柜体的原材料采购、设计及生产流程、安装售后等方面共性较大,随着定制企业不断提升柔性化生产能力,切入其他定制产品领域相对容易。从2007年起,定制家居龙头企业就陆续开展大家居战略,逐渐向电视柜、鞋柜、书柜、酒柜等客厅柜体及其他品类延伸。例如,尚品宅配2007年开始大力扩充产品线,向全屋定制配套转变;欧派2008年启动“新巅峰计划”,从“中国整体橱柜第一品牌”向“中国整体厨房第一品牌”跨越。2011年推出“铸鼎计划”,向“大家居”集团企业蜕变;班尔奇2010年首推居室一体化设计理念,更在2012年启动全屋定制服务模式,使自身从产品提供商彻底转型为整体家居解决方案服务商;索菲亚于2013年提出战略转型,从“定制衣柜”向“定制家居”转型。

2、品牌知名度

定制家居企业一旦涉足全屋定制,协同效应明显,各品类产品可共享品牌影响力、广告营销、终端渠道等资源,品类延伸协同效应明显,成本也较低。而且,定制家居企业的产品是虚拟化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无法见到最终的成品,需要依靠品牌信誉快速建立客户信任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