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坛城边的曼陀罗

 真友书屋 2015-06-03
李葉飛 植物星球

一出拉萨城,就看到一株曼陀罗,长在路边,开着花。想叫停车已来不及,留下一个念想。


一路向西就再没见着,路过日喀则,绕过玛旁雍错,经过冈仁波齐,在普兰逗留,上千公里过去了,都没再见到。直到阿里札达,热切的想看遗世的古格壁画、托林寺的残缺佛像,结果先遇见了几株曼陀罗,就长在路边,开花结果。


在藏地,有一种说法,能遇见曼陀罗是幸运的。我不确定他们说的“曼陀罗”指的是植物还是坛城,因为坛城也被称为Mandala。但坛城若已建,总在那里,谁去都能见,没有相遇一说,植物曼陀罗则不定,种子散落,你不知道它的下一轮生命会在哪里。


我遇到的曼陀罗,就长在托林寺残破的坛城附近。


沿着马路,多少人视而不见,也不认识。路边的藏族姑娘见我在那绕着曼陀罗看,说:du。我说:我知道它有毒,谢谢提醒。她却叽里呱啦解释,大概是说她们就管这植物叫du等等。语言不通,你来我往好几回,最后越说越糊涂,双方都不好意思了。


托林寺内一壁画局部


植物曼陀罗我见的很多,在老挝、菲律宾的山村旮旯地里见过木本曼陀罗,在云南大理见过草本洋金花曼陀罗,还在植物园见过毛曼陀罗。大概,我总是够幸运。


曼陀罗品种很多,虽然都开喇叭状的花,但有花色不同,重瓣与单瓣的区别。最明显的差别是木本和草本,甚至在植物分类学上,有一种观点是把木本跟草本曼陀罗划为两个不同的属。木本曼陀罗越往南方越常见,两米左右高,开花下垂,如倒挂金钟,花色有白有红,果实光滑。草本曼陀罗遍布更广,南北都有,花小一些,而且不是倒挂,仰着开,结果通常有刺,所以有些品种被叫做刺苹果。


眼前的曼陀罗大概是别名洋金花的曼陀罗,草本,说起来名气很大,分布很广,它就是蒙汗药的原材料之一,也是华佗做手术时所用麻药的原始药材。


明人魏浚在《岭南琐记》记载:“用风茄为末,投酒中,饮之,即睡去,须酒气尽以寤。”风茄即是曼陀罗,其毒性主要在种子,但茎叶和种子都有毒,就不要追究到底是取用风茄的哪部分碾末入酒了。


使用蒙汗药者,不是杀人越货,就是奸淫妇女。


宋代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五溪蛮汉,杜杞诱出之,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这曼陀罗酒也就是魏浚说的风茄末入酒而成。


此外,在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中使用蒙汗药的案例就更多了,若把书中与蒙汗药有关的内容整理出来,就一本蒙汗药使用经典案例。


黄泥岗上,晁盖、吴用等人将蒙汗药放在了白胜的酒桶里,杨志喝了半瓢,“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扎挣不起。”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李逵被救,也是因为押送的都头吃了拌有蒙汗药的肉,身子一软,即使天翻地覆,再也管不着。


在《孟州道母夜叉卖人肉》中有一段,就更生动了:“那妇人哪曾去切肉?只虚转一遭,便出来拍手叫道:‘倒也!倒也!’那两个公人只见天旋地转,噤了口,望后扑地便倒……只听得笑道:‘着了!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这母夜叉孙二娘的洗脚水,就是《水浒》中还是一样配方的蒙汗药,孙二娘甚至已经掌握了药效发作的精准时刻,掐着时间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倒下。


可见,宋代蒙汗药流行,是行走江湖的必备良药,且配伍精密,药效显著。


淫人桑冲,遍走江湖,行淫十年,骗得良家妇女一百八十多人。前无古人,后只有台湾富少李宗瑞。


若论利用蒙汗药奸淫,要数明代大淫棍桑冲,遍走江湖,行淫十年,骗得良家妇女一百八十多人。前无古人,后只有台湾富少李宗瑞。只不过桑冲最后是被凌迟处死,李宗瑞还关在狱中。


桑冲成功的秘诀是易容术和靥昧法,靥昧法要用到“桃卒”、“柳卒”,这是一种迷幻药物,具体配方是什么,找不到资料探究,看迷幻的症状,与以曼陀罗为主配方的蒙汗药有些像,但配方改良,不再是《水浒》中的喝下即倒,倒下即睡的昏迷,而是受人控制的迷幻状态。如李时珍所说的曼陀罗酒,“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任人戏之”。有趣的是,李时珍还亲自试验了一番,说“吾尝试之乃验也”。


显然,蒙汗药要达到预期效果,不止曼陀罗一味,魏浚说的方子是最简单的一种,只是让人昏倒罢了,不仅曼陀罗有此功效,草乌也可,只是剂量严格,一过量就会把人毒死,不会有《水浒》中那番用药的潇洒劲。李时珍说的“笑采”“舞采”则不可信,但他又说尝试乃验,只要他没说谎,关键点在“酿”上,酿就会有配方。


大概鉴于安全,怕被滥用,蒙汗药的具体配方在浩瀚的中医经方、验方书籍中,都没有确切记载。粗糙的使用倒也简单,民间用蒙汗药犯犯罪也一直发生,只是使用的方法与时俱进,从下酒拌肉,发展到混入烟草。


清乾隆五年,北京城破获一宗骗财、鸡奸案,案犯就是将蒙汗药混在烟草内,对方抽了烟即晕倒,然后劫走钱财。


似乎这类案件在清朝很常见,清末还出现了一首叫《拍花》的诗:“拍花扰害遍京城,药末迷人在意行。多少儿童藏户内,可怜散馆众先生。”拍花是一个专门词汇,意思是用迷药拐骗儿童。


当然,也不能说曼陀罗只被人利用干了坏事,成了罪恶之花。


传说华佗在术前用的麻沸散,配方里有曼陀罗。《后汉书·华佗传》有段麻沸散的使用记载,现在看来依旧很酷:“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这很像是一个现代的肿瘤切除手术。华佗用麻沸散让病人“既醉无所觉”,再动刀,还差点用此法给曹操开脑。但麻沸散具体是何配方,其实没有传下来,因为华佗临死前交给狱卒的毕生心血《青囊经》被狱卒夫人烧了。


传下的配方都是传说,传说一:曼陀罗、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六味药组成;传说二: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四味药组成。传说二中的羊踯躅也是一种毒药,花色金黄,漂亮,是杜鹃的一种,羊误食即中毒,走路摇晃、踯躅,严重者死。其实曼陀罗也有一个别名是闹羊花,意思差不多,少量食入,并不会昏倒,而是恍惚迷幻。


他们甚至给猎狗吃曼陀罗,希望狗能通灵,帮助他们寻找黄金。


因少量曼陀罗有致幻效力,很多地区都视其为神祗植物。在古代南美洲,这种植物被用在他们的各种仪式上,通过少量食用曼陀罗产生迷幻作用,然后唱歌、跳舞、狂欢。有些部族还认为吃了曼陀罗进入迷幻状态后,可以通灵,用以占卜。他们还给猎狗吃曼陀罗,希望狗能通灵,方便他们寻找黄金。


美洲的一些部族也很早就知道,曼陀罗可以治疗某些疾病。比如止痛,他们不仅在分娩的时候使用曼陀罗止痛,有些部族的妇女在哺乳期,会在乳头上涂抹曼陀罗叶的汁水来止痛,又常常因剂量过大,毒死了婴儿。


他们也发现了曼陀罗能帮助减轻哮喘疾病,这一点,南亚的印度和斯里兰卡的一些地方也有应用,他们将曼陀罗枝叶或种子磨粉,混合硝石,点烟供人吸食或熏香,以减轻呼吸道的痛苦。但是对剂量的控制很严格,一不小心,不是群魔乱舞就是死寂一片,所以只有专门的医师才能操作。


在印度,曼陀罗的使用主要是与湿婆崇拜有关。


湿婆为印度之神,是宇宙的创造与摧毁之神。有些湿婆的雕像上,其左手拿着一朵花,这朵花就是曼陀罗。印度教的信徒也常把白色的曼陀罗花供奉在湿婆像前,或是将曼陀罗的果实串成花环献给湿婆。


正因为如此,曼陀罗这一梵语词汇有着特殊的含义,它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名。遍布喜马拉雅山区的曼陀罗,就如同样遍布在这一区域的印度教神庙、藏地佛教的坛城,带着神的旨意,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

我吃了曼陀罗叶子

头晕眼花


我吃了曼陀罗的花

摇摇晃晃


猎人带着他的弓箭

追上我并杀了我


切下我的角扔掉

而猎人与芦苇仍在


他赶上我并杀了我

砍下我的双脚并扔掉


现在苍蝇发狂了

拍动着翅膀坠落


醉了的蝴蝶也无法栖稳

翅膀一张一合的扇着。


—— F. Russel (Pima hunting song)


左为黄杨,沟里有沙棘林,右侧建筑是托林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