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草莓定植后的管理

 万870 2015-06-05

 

(1)盖棚初期。为增加积温,促进早开花,白天大棚温度应保持30℃左右,夜温保持10℃以上。以后直至开花前,棚温白天保持在25℃,最高不超过30℃。顶花序开花后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棚温保持20~25℃,夜晚保持5℃以上。果实膨大期若温度过高(超过25℃),成熟快,果子变小。因此,棚温高于25℃时要注意换气降温。

 (2)二重保温。当棚内夜间最低温度在5℃以下时,夜间实行双重保温,保持夜间棚温(小拱棚内)在5℃以上。当小拱棚内夜温出现3℃以下时,需采取电热加温或小拱棚外再加草帘保温等措施。

 (3)3月中旬后温度管理。立春后气温渐渐上升,当小拱棚内最低夜温高于5℃时可解除二重覆盖。大棚内最高温度不要超过30℃,当超过30℃时要换气降温,或用排气扇通气降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

 (4)4月下旬后温度管理。4月下旬一般气温已回升,棚内温度高时可达37~38℃,这时可拆除棚两侧围膜,使棚内温度保持在30℃以下。

 草莓花粉一般自开花前一天即能授粉受精,到开花后3~4天才失去发芽率(花粉的发芽率因品种而异,发芽率低的畸形果多)。花粉发芽率除受温度影响外还受空气湿度影响。空气湿度在40%左右时,花药开药率最高,花粉发芽率亦最高。而空气湿度在80%以上时,花药开花率低,花粉发芽率亦低。根据这一特点,当草莓开花时,大棚内要尽量保持50%~60%的湿度,这不仅有利于花药开药和花粉发芽,也有利于防止病害发生。降低大棚内湿度除覆盖地膜外,特别应重视换气降湿,即使在寒冷的冬季,白天也要利用中午气温高时掀起两侧膜通气降温。

 在温、湿度的管理上还可以采用地膜覆盖。促成栽培覆盖黑色地膜后,除了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降低棚内湿度、提高土壤温度外,还可以减少杂草滋生,防止土壤对果实污染,减少病虫害,改善果实品质。

 据测定,草莓根系生长最适温度是20℃左右。促成栽培的草莓,在覆膜保温后,棚内温度升高,加强了植株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能力,同时土壤中水分也因棚温提高而蒸发量大,为保持土壤水分,在覆盖大棚膜后应马上覆盖地膜,也可在盖棚膜前进行。盖地膜作业宜在午后进行,以减少因植株含水量足而折伤叶柄和叶片,影响植株生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