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离不开的幻像——自由意志

 汉青的马甲 2015-06-09

设想到了2500年,神经科学家已经完全清楚大脑的硬件是如何运行思维的软件的,而量子超级计算机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精确预测一个人的行为。这样决定论的现实会不会摧毁人们对于自由意志的信念,从而导致社会道德沦丧呢?

近些年来,有许多心理学家在研究对自由意志失去信念后,人会做何反应。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凯思琳·佛赫斯(Kathleen Vohs)在测试中发现,对自由意志产生怀疑的人更倾向于在数学测验中作弊。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通过实验发现,自由意志信念受到动摇的人,同情心会减弱,对于陌生人的敌意也会增强。心理学家还发现,对自由意志信念较强的人对自己事业成就的期望更高,而他们似乎的确在工作中表现要更好一点。

那么2500年的人类社会中,如果人们都不再相信自由意志,难道就充斥着骗子和失败者了?倒也未必。所有的证据都显示,对自由意志的信念在我们的脑中根深蒂固。有社会调查显示,超过70%的人相信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生来就默认自由意志的存在。

/gkimage/sp/5l/o5/sp5lo5.png

如果的确一切命中注定,人类对于自由意志的信念是否会受损呢?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的埃迪·纳米阿斯(Eddy Nahmias) 对受试者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电脑预测了某人的出生和一切经历,正如预测一样,他在30岁的时候抢了银行。3/4的受试者认为他是按自己意志行动的,83%的人认为他应该为罪行负责。而耶鲁大学认知科学家乔舒亚·诺布(Joshua Knobe)等人的实验中,他们询问受试者,在决定论的世界中人们是否应该担负完全的道德责任,有86%的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诺布认为,导致人对具体和抽象事件反应不同的原因就是感情的作用。

至于为什么有人对自由意志的信念更坚定,心理学家认为这和性格有关,外向的人更倾向于人应该对自己负责。

诺布认为,在实验室之外,人们并不会长久受到决定论的影响,所以无须担心。而纳米阿斯则认为决定论对自由意志的威胁被夸大了,神经科学不是要宣布自主意识和做出决定不相关,而是要解释意志的生物学基础。总之到了2500年,决定论的现实对我们的行为应该也没什么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