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到宇观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宏观由微观演化而来,宇观由宏观演化而来,对于同一个宇宙,从微观到宏观到宇观物理法则应该是统一的,同一个宇宙只可能是由同一套物理学理论来统一描述,而不是三套,对于理论物理1 1 1≠3,而是1 1 1=0,但今天的物理学却是用牛顿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这三套无法统一甚至相互矛盾的理论来共同描述同一个宇宙,所以这本身就说明了这三套理论的错误。这就像是那个盲人摸象的故事:“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盲人摸象的寓言含义就是:看事情要全面,整体,不要分割开来。而现代的物理学却是用三套理论来各自描述同一个宇宙中的不同部分,宇观——牛顿经典力学;宏观——麦克斯韦电动力学;微观——量子力学,所以显然这三套理论都不对。爱因斯坦曾用三十年时间力求实现统一的梦想——“统一场论”,但没有实现,在我的新理论中我正在努力完成。 牛顿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在解释自然现象时都遇到了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实际的现象或者实验的结果与理论严重不符。 麦克斯韦电动力学与实验产生的矛盾,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爆发,这就是如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所说的物理学天空的乌云或者法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昂·彭加勒所说的现代物理学的危机。1900年4月27日新春之际,英国科学界最有地位的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汤姆逊)在送别旧世纪所作的题为《热和光的动力学理论上空的十九世纪之云》的长篇讲演中讲道:“19世纪已将物理学大厦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的任务就是修饰、完美这座大厦了”。同时这位思想保守的“元老”认为经典物理学理论在本世纪末出现了两朵云,一朵为以太漂移实验的否定结果,另一朵为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实际上“乌云”不止这两朵,还包括气体比热中能量均分定律的失败、光电效应实验、原子线光谱等。然而,就是这几朵乌云带来了一场震撼整个物理学界的革命风暴,导致了现代物理学的诞生。为了弥合这些矛盾,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普朗克提出了量子论——产生了量子力学。 牛顿经典力学与天文观测产生的矛盾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也展现出来,比如水星近日点的波动,与用牛顿理论计算的结果不符,这成了一个困扰了几代天文学家的谜团;又比如按照牛顿经典力学,宇宙应该是收缩的,因为由质量产生的万有引力使得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间都彼此相互吸引,相互靠近,而实际上真实的宇宙却不是这样,并没有因为万有引力而收缩——为了弥合这个矛盾,这就产生了暗能量的概念,认为是暗能量抵消了万有引力的吸引作用,而暗能量是什么?却至今都没有找到;又比如按照牛顿理论,在星系中离星系中心越远的天体,运动的速度应该越慢,否则就会逃逸出星系,使得星系分散。而实际上从天文观测中看到的现象却不是这样,星系外层的恒星运动的速度极快,万有引力太小,根本就不能够吸附住这些恒星,而且也不是离星系中心越远运动速度就会越慢,这与牛顿理论完全不符——为了弥合这个矛盾,这就又产生了暗物质的概念,认为暗物质提供了更大的质量和万有引力,而暗物质是什么?至今仍然没有找到。 量子力学由于发展的时间很短,所以它与自然现象或者实验之间的矛盾暂时还没有展现出来,但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本身就难以让人接受和信服,围绕这个问题爱因斯坦曾与波尔进行长达三十年的论战,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波尔针锋相对的说,“不要跟我谈论上帝会做什么”。这一点,实际上爱因斯坦是对的,但波尔的立场也没有错,因为波尔的使命就是继续去发展量子力学,它必须为此而抗争,即使是与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不确定性原理不能不让人把它看成是在无法找到确定性法则的情况下的一种暂时的妥协。科学追求的是能够被检验和复制的确定性的规律,从大自然纷繁复杂的不确定性中找到最终的确定性规律,这才是科学寻求的目标,把“不确定性”当成是与具有确定性的宏观世界截然不同的微观世界理所当然的“真理”,这不是科学精神。所以量子力学也必须拨开不“确定性”的迷雾,找到最终的确定性,如果不能,量子力学将不是一个严谨完善的最终科学理论。 自十九世纪末迄今的物理学危机并没有消除,而只是被暂时掩盖了,被《相对论》、《量子力学》掩盖了,因为还并没有将整个物理学统一,用一套统一的理论来描述整个宇宙,仍然只是在盲人摸象,不过是多了一些盲人,摸出了这个大象更细微的结构,使我们对宇宙(大象)的认识既更加的深入——深入到微观亚原子结构,又在统一理论的描述上偏离正确的方向上更远了。量子力学、量子场论、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弱电统一理论仍然是沿袭着麦克斯韦电动力学和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相对论只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修补)的思想,须知麦克斯韦电动力学就是因为牛顿经典力学的谬误,无法揭示和描述宏观物体(原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产生的原因的情况下才建立起来的理论,万有引力与电磁力在经典理论中根本就无法统一,爱因斯坦也无法用相对论建立统一场论,将万有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统一起来——爱因斯坦曾认为这是相对论的第三个阶段,但他用了三十年时间直至临终前也未能实现梦想。而电动力学的谬误导致的危机在十九世纪末就已经爆发,这个危机虽然暂时被《相对论》、《量子论》所掩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描述的错误终究会再次爆发出来。因为无论是牛顿经典力学或者相对论、还是麦克斯韦电动力学、还是量子力学描述的都只是宇宙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宇宙。 我将要提出的新理论将有可能将整个物理学统一起来,完整的描述整个宇宙的现象,从宇观到宏观到微观,并将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麦克斯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的谬误推翻,虽然我并不想这么做,但在科学权威和宇宙真理面前,我只能选择真理!我只能说声: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对不起了,很不幸,我可能要将你们推翻了。 科学的进步、发展建立在无数前人努力的基础上,没有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就不会有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没有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就不会有麦克斯韦电动力学的建立,没有普朗克、爱因斯坦、波尔等人的研究成果,就不会有量子力学的建立,我的理论是对迄今整个物理学理论的统一,所以它也同样建立在迄今整个物理学的基础之上,它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的出现离不开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科学发现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过程。科学的发现,需要等待时机成熟。要想回答为什么会有万有引力,什么是质量这样的问题,那需要在牛顿之后几百年,即今天才有可能,在牛顿的那个时代他是回答不了的,物理学的发展就像社会的发展,要经历很多阶段,一步步发展起来,不经过中间这些阶段,不可能一下子发展到今天。具体来说,物理学在经历牛顿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今天才有可能将这三部分统一起来,将宇观、宏观、微观世界的现象都统一起来,将万有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统一起来,并回答这些力产生的原因。微观亚原子粒子世界的大门才刚刚打开,天文观测的的黄金时代也才刚刚到来,对于四种力的本质,即使是爱因斯坦那个时代,他也无法找到真正答案,他出生的太早了,在他哪个时代他只能完全凭借想象去构建新理论,解决经典物理学带来的危机。比如哈勃观测到宇宙膨胀后,发现与他的理论不符,爱因斯坦亲自找到哈勃,确认他的发现,再重新修改他的理论,并认为那是他一生中犯的最大的错误。因为时机没有到来,即使他是天才,在爱因斯坦的那个时代,他也无法找到四种力的本质,完成“统一场论”。所以假如我的理论能够获得成功,我要感谢无数前人的研究成果,我只是在我的时代将这些成果综合了起来,有幸取得了这些发现,但科学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我们都只是在科学发展中的一环,正如牛顿所说:我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尔捡到几枚美丽的鹅卵石或贝壳,而真理的大海还没有见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