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旺面配料的制作都非常考究的。猪大肠越肥越好,里外洗净,用盐、醋反复揉搓,将肠壁的粘状物揉净,再用清水反复浸漂,除去腥味。再把洗净的猪肠切成一尺左右的长段,和花椒、八角、山奈入锅,煮至六分熟,捞出改刀,切成宽一寸,长一寸二的片子,再和山奈、八角、老姜、葱一齐放入砂锅用文火炖熟。肠不能炖到粑烂,否则就没有嚼头。对饮食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砂锅加小火炖食物的味道是绝对好的。至于血旺要嫩,切成片吃时在汤锅里放一下。其它配料如脆哨是由槽头肉或五花肉去肉皮,再将肥瘦肉分开切成丁。油锅洗净倒进肥肉丁,加盐、甜酒水、上大火反复翻炒,至金黄色时再下瘦肉丁合炒,炸出油后用冷水激一下,将锅抬起,下少量的醋及适量的甜酒酿入锅转炒,用文火炒十至十五分钟,起锅滤油待用。在贵阳脆哨是很多小吃里都有的,比如还有一种面就是软哨面。
还有配料是泡哨,它是将手包豆腐干从中横切成两大块,再改刀切成一指半宽小方块,炸到豆腐干呈嫩黄色时捞出油再放进砂锅,加适量水兑鸡汤,再加生姜、少许山奈、八角、适量料酒和少许盐,上文火煨粑既成泡哨。
肠旺面用的面和一般的面是不一样的,它是用人工擀制的鸡蛋面条。面条制成就立即分团,一碗面一团。分好团的面即放入瓷盘,用湿纱布覆盖,以防表面脱水,煮出后夹心不透。
煮肠旺面的工艺也很讲究,首先要火旺,水滚汤宽,面煮至翻滚(约一分钟)即用漏勺劳起,抖去汤水倒入碗中,加适量鸡汤,用漏勺取五、六片生旺子入锅略氽一下盖去面条一边,然后用筷子挟五六片肠子铺在面条另一边,放进七、八颗脆臊,四、五颗泡臊淋上红油、酱油、撒上葱花、味精便可出堂。
这里的红油也是很重要的,肠旺面和其它的面不一样,它不放辣椒而是放红油,它是将猪板油与肠油合炼的混合猪油入锅,旺火烧开,将糍粑辣椒下锅,待油至红色时,把豆腐乳加适量的水研散,合姜米、蒜泥一起下锅炒转到辣椒炸至呈现金 黄色时,将锅抬起,舀取上面的红油。这样它既有辣椒的香味,而又有姜蒜的味道,这样经12道工序,才出成品一份。其汤色鲜红、面条蛋黄、肥肠粉白,葱花嫩绿,豆芽金黄,一碗捧出,使人顿感赏心悦目,待举箸下咽,更是满口生香。面条脆细爽口、食不粘牙;肉哨香脆、肠旺鲜嫩;辣而不猛、油而不腻;汤鲜味美、回味悠长。
关于肠旺面的来历有三种传说,一是由一苏姓的生意人首创,被世人称为“苏肠旺”。而另一种传说是在清末民初,由贵阳人苏德胜改进,其以面、猪大肠、血益、肉臊作主要原料,配以20多种辅料,精细操作,遂由一民吃发展成为名吃。仿效者多有“学忠面馆”、“庆和园”、“逸贤村”等饮食店。有趣的是第三种说法即在一百多年前,贵阳北门桥一带肉案林立。桥头有傅、颜两家面馆,他们用猪肥肠和猪血旺做成肠旺面,以此招徕前来买肉和买菜的顾客。两家面馆互相竞争,结果是:使肠旺面的制作水平和质量得以不断提高,最后竟在贵阳卖出了名。其实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会庆幸有这样的商业竞争才会让我们大饱口福。
在民国年间,肠旺面店已遍布贵阳,达数十家之多。到了解放前夕(40年代),肠旺面馆更加是遍布得鳞次栉比。最著名的是王家巷罗铁刚夫妇,于是大家称他们为“王家巷肠旺面”。50年代,肠旺面继续发展。1959年经济困难时期,商业部门甚至还印制专票以作特殊照顾供应。到了1980年后,肠旺面经营兴旺,发展迅速。“程肠旺”等一批个体户声誉鹊起,很快成为贵阳早餐中的名吃,其中以龙井巷的“程肠旺”最具代表,至今仍然有很多肠旺面馆挂牌为程肠旺。改革开放已有20多年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已显著提高,吃的口味与要求自然也提高了,可供选择的食品日益丰富,但在肠旺面馆门前,仍旧是人头传动,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看来到是真的印证了地理老师的那句笑话,因为好吃,所以长长地望着那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