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守玉 张富国 他很清贫,可清贫的他却自认为富有无比:25年来,先后有100多名留守学生吃住在他家,他资助过的困难学生达200多名; 他很普通,可他却从心底为自己的执着骄傲:25年来,他因材施教,大胆尝试教学方法,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连续12年所带班级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日前,他被丹江口市教育局授予“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并作为十堰市农村小学唯一的教师在全市德育工作会议上发言。 他,就是被群众称之为“山区教育守望神”的丹江口市蒿坪镇小学教师张传发。25年来,他倾尽所有,把满腔的爱给了学生,给了那些留守儿童。 故事一:把留守孩子送进大学 1996年,张传发代六年级语文课,班上有个叫张华的学生,睁着一双怯生生的大眼睛,不时向窗外张望,心不在焉地听讲,第二节课时,那双大眼睛便在班上消失了。张传发向班长了解后得知,张华的父亲在县城打工,母亲却“永远地回娘家”了,张华住在亲戚家,靠接济生活,上学是不可能的了。 晚上,心有所系的张传发来到张华所在的家。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两间土坯瓦房,堂屋里摆放着一张木制小桌,桌子上布满了厚厚一层灰,四个凳子,三个都是“三条腿”。屋里没有灯光,一床破棉被黑乎乎,摸上去冰凉冰凉的,张华正蜷缩在床上哭泣。目睹此情此景,张传发的两行热泪不经意从脸颊滑过,他哽咽着晃了晃张华的身子,疼爱地说:“小华,跟老师一起,到我家住好吗?”孤独、绝望的张华就这样来到了张传发家。 从此,张传发白天和张华一同到学校上课,晚上回家帮助张华复习功课,张华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张华觉得寄养在老师家里不是办法,他决定到城市打工,挣钱养活自己。张传发知道后,深情地对他说:“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你还小,正是学知识的黄金时间,惟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你安心学习就是了,别的不要多想,从今天起,老师的家就是你的家,希望你不要离开。” 张华留了下来。当年,他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镇中学。在中学学习的三年里,他一直住在张传发的家中,学费、生活费都由张传发支付,学习用具、衣服,都是张传发给他买。后来张华上市一中,考上了江西医科大学,张传发一直资助他上学。张华逢人就说:“没有张老师的帮助,根本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提起张华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张传发说:“我忘不掉他那双求知的眼睛,那滚动的泪珠深深地打动了我,像张华这样聪明的孩子,我们不仅要在学习上对他进行帮助,还要对那颗脆弱的心给予呵护,让学生在充满温暖、爱心和真情的环境中成长,这是我们当老师应该做的。” 故事二:他的眼里没有坏学生 张传发有25个笔记本,这25个笔记本,记着他家访过的每一个学生,记着他教过的每一个学生的爱好、特长、品德、学习等情况。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他深情地说:“在我的眼里,没有坏学生!” 每接手一个新班,张传发总是在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25年来,他从未因事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工作再忙,他也要定期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及时了解班级同学的思想动态,和学生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 张传发曾经接过一个 “乱”班,这个留守孩子多,班风散漫,40名学生竟有32名上过违纪学生 “黑名单”,每年的成绩在年级都是 “垫底”,老师们都不愿接手。张传发对这个班级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到其中一个叫张飞的男孩子,父母离异后各自到外地谋生,张飞从小由奶奶养大。为了自我 “坚强”起来,小张飞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 “硬汉”:他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我行我素,出口成 “脏”,用最难以入耳的语言辱骂女生,班干部没有一个没被打过,他称自己要 “打遍天下无敌手”,先后打过24名学生,其中最严重的是将同学的头打得在医院缝了8针。 情况了解清楚后,张传发找到张飞亲切地与他交谈,表扬了他上课积极发言、关心班级等优点。为了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张传发让他协助中队长管理少先队队员。自此以后,张飞不仅自己不打人骂人,而且经常监督班里的男同学,遇到学生之间发生口角,他马上加以制止,从此班级秩序一派井然。 “我带过的班有许多留守学生,这些孩子大多居住在爷爷、奶奶家里,受老人的娇宠,养成了自由散漫,不求上进的习惯,但我从来没有选择放弃,因为留守学生就是我的亲儿女。” 张传发发自内心地说。 学生刘成军平时生活和学习全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又没有文化,根本无法辅导他的学习,使得他与同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给刘成军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张传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每次都和颜悦色地给刘成军讲道理,帮他找原因、想办法。与此同时,张传发经常与刘成军的家人联系,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学习上,每发现刘成军的一点进步,张传发都会予以表扬。在张传发谆谆教导下,刘成军终于有了很大的进步。 故事三:自费包车接回留守学生 最令张传发难忘的是1998年夏天发生的故事。 张兵、张涛、张成三个留守学生刚从小学毕业,便准备去深圳打工。张兵把家里的一个床单、40元钱带走,张涛用身上仅有的八角钱买了一包方便面,三个孩子就这样登上了进城的客车。到了丹江口城区,40元钱花完了。三个孩子听说到深圳在十堰坐火车最便宜,便拦了一辆开往十堰的大巴车,因为没有钱被司机赶了下来。他们走了两天一夜才走到十堰火车站,因为没钱买票又无钱住旅社,就在火车站附近的树林里过夜。三个孩子吃了仅有的一包方便面,饿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张成说:“看来这次我们怕是活不成了,干脆去讨饭。”在一家早餐店讨饭时,好心的老板拨通了张传发的电话,张传发当天就自费包车赶到十堰。一下车,看到三个蓬头垢面的孩子,他抱着幼稚的他们哭了起来:“孩子,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啊!” 张传发把三个学生接回了家,资助他们直至上完初中。 “张老师富有爱心,我到张老师家之前,父母都在深圳打工,我和腿脚不灵、已70岁高龄的奶奶一起生活,张老师了解到我的情况后,把我接到了他的家里,从五年级一直到初中毕业,他对我比对亲儿子都好。我父母寄给他的2000元钱,他一分都没有收,还对我父亲说他不是为了钱,不要提钱的事。为了感谢张老师对我的培养,过年时,我给他买了一箱 ‘枝江酒’,张老师说什么也不收,还亏了5元钱将酒给退了,把钱如数给了我,我哭了。”学生李兵十分感动地说。 25年来,100多名留守学生住过张传发家,受他照顾、关爱的学生不计其数,一批批留守学生在他的关爱下顺利读完了初中、高中,28名学生还考上了名牌大学。如今,每月有1600多元工资的张传发老师,依旧过着清贫但无悔的日子。 编后:人们常说,教师是崇高的职业,它的崇高就在于奉献和牺牲。25年的教师生涯,张传发用艰辛和爱心收获了一位乡村教师桃李满园的馨香。 “对那些失去亲人的学生,他从多方面给予温暖和关怀,经常给那些没有带午饭的学生买饭;学生有了小痛小病,他也总是拿钱买药,他是一个难得的好老师!”这是学校老师的评价。 “张老师给了我们这些留守孩子一个家,在远离父母的漫长日子里,他让我们感觉到了家的温暖。”这是张传发学生的心声。25年,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张传发身上得到了最真实的践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