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善】0.1秒的改善,为企业提升多大的产值?

 条山石头 2015-06-13


道场君导读

动作改善法简称动改法,是指通过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以达到舒适、省力、省时、有效率的境界。动作改善对于企业进行精益管理来说,是不容忽视的。


1、动作改善的目的


  因为对平常司空见惯的动作习以为常,所以很容易忽视一些不起眼的多余动作,进而又容易产生麻痹大意的想法,以为这点小问题不会对现场产生什么影响。可是,0.1秒的浪费若集中起来,相对于一天的生产来讲,会变成很大的时间损失。

只有对每一个动作都持怀疑态度,进行尽量细致的观察,掌握观察动作的方法,才能找到更好的作业顺序与方式,持续改善。


2、动作改善的作用


● 探讨进行标准作业的方法

● 探讨最合适的动作顺序及方法

● 找出浪费多余的动作

● 减轻作业的疲劳度

● 探讨配置与作业相适合的工装、部件

● 对比掌握改善前后的效果

● 找出设备的多余动作


3、动作改善的方法


  (1)作业(工艺)的构成




  (2)对构成要素作业的基本作业进行分析


  将构成要素作业的基本动作分成伸手、搬运、抓取、定位、推、旋转、组合等。


  (3)分析双手作业


  分析双手作业是指观察作业,掌握双手的工作顺序与作业方式,发现作业顺序及作业方式的问题点,并对单只手的待工,多余、浪费的动作进行改善的方法。例如:用左手取裁片,换到右手,抬衣车压脚,缝合裁片,右手取出裁片,放入半成品区。


  进行双手作业分析,在留意以下项目的同时将相关情况记到动作改善分析用纸上。


将左手右手的动作区分开

将同时行动的左右手的动作记入同一栏中

将待工动作记入空白栏目中

持续性动作要记入其直到转入下一动作的时间


4、动作改善的着眼点


  (1)动作改善的原则


  在人工作业时,为了使其能力100%的发挥,必须采用少浪费、多余、高难度的作业方式,即最有效率的作业方式。因此必须着眼于以下四个项目,观察动作进行改善。


  A、减少基本动作的数量

  B、将大幅度的动作变小

  C、进行同时动作

  D、使动作变得轻松


  关于身体


①减小动作幅度的着眼点

·要以手、足、眼的移动为中心来考虑怎样摆放物品及设备的间隔,使操作工能以小幅度动作转入下一步工作。

②最好使作业能在移动中循环进行

·将时停时动的动作改变为能在运动中进行的动作

·最好设计出能使双手按相反或对称方向移动的动作

③要使动作能顺畅自然的进行,节奏感很重要。现场布局页应该考虑怎样才能使作业在简单自然的节奏下进行。

④作业范围要在以肘为圆周的范围之内

⑤不要将手腕抬到胸部以上

⑥不要拗着关节

⑦基本上以逆时针方向转


  工具和设备的设计


①将需要人手持续进行的操作改为有工装或设备来操作

②尽量将2个以上的工具配套组合(为了保证安全与品质)

③使利用工装进行的作业的开始和结束动作能轻松进行


  (2)以改善为目的4个方法


  要进行改善,应用以下四个方法,可以此判断是否具有改善的可能性。



  (3)以基本动作为单位的改善


  在以基本动作为单位分析操作时,要从以下6个方面看该动作是否已经做到最简化了。


①动作幅度会不会过大?(不能再变小吗?)

·要将手伸向部件的距离及搬运的距离缩短。

②容易着手吗?

·要使抓拿部件或工具的动作容易进行。最简单的方式是将部件或工具按照同一个方向放在一定的位置。

③能简单的放到位吗?

·设一个引导装置,就容易放了。

④没有待工吗?(右手、左手)

·因左右手工作组合不良产生的待工,譬如说,必须等右手的作业完成了左手才能工作的情况。

⑤不能省掉那些需要持续的动作吗?

·思考有没有将手工变为工装的可能。

⑥有没有换手动作?(将物品从一只手转到另一只手后作业)

·考虑摆放是否合理。



——————华丽丽的分割线——————


《全球视野下的工业4.0》公开课程预告

上海:2015年7月25-26日

北京:2015年8月7日-8日



推荐阅读:《工业4.0:正在发生的未来》

这是一本中国人看得懂的工业4.0佳作!


全球视角,本土解读

丰富案例,深入浅出

真知灼见,尽在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