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你到底是啥生肖?

 liyh65 2015-06-13

潘教授说风水/文

经常有网友咨询:弄不清楚他们自己到底是哪个生肖,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应该从什么时间开始计算,是按照元旦,还是春节,或是其他方法来定呢?如果按照命理预测学中解答朋友们,生肖属相按立春划分,所以,既不是以公历的1月1日元旦为界限,也不是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为界,而是应该以24节气中的立春节气为界限。如2015乙未年立春时间为:公历(阳历)2015年2月4日11时58分27秒,从这以后出生的人,生肖属相为生肖羊,在这之前出生的人生肖为马。

我国黄历以立春确定生肖。“农历”是汉代开始使用的“太阴历”,新年是以立春为界的,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生肖以立春为准。不论公历或农历,根据出生年份查询生肖都是不准确的,因为生肖与地支同源,需以立春为分界。

六甲记年中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这样有点复杂,于是古人想到用动物来表达地支,这就是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生肖是我国六甲记年中特有记录,应该从立春的那天算起。

所以,可能这些传统知识渐渐被许多人遗忘,于是关于生肖的界定产生了不少争议。自古以来,十二生肖与干支纪年存在着对应关系,干支纪年的起点影响着生肖的划分,存在一些说法。下面是一些相关的记载,我们一起来学习。

在古代,正月初一叫元旦;立春叫春节。1912年,历法数序纪时的皇帝年号纪年法被废除,宣布使用公历,把1月1日定为元旦。后来改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对上述历法改变的事实,生肖按传统仍从立春起算。但“按照固有的传统观念来说,立春才是属相轮换的分界” 。

立春节和正月初一元旦在民国以前皆是重大节日。今天意思差不多的“岁”和“年”在古代有严格区别。古人视立春为“岁始”,过“岁节”,往往比过“年节”的声势还大。从周代到清末,都以立春为一岁的大典,民间有“立春大过年”的谚语。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如迎春、咬春、打春等很多。存在民间习俗,过了立春,孩子又长了一岁。

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规定民间使用干支纪年。延至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干支纪年被以政府命令的形式颁行于全国。尔后备朝代,实行年号纪年之外,都以干支法作为纪年的辅助手段,沿行不废。先秦素有“改正朔”的传统,即皇帝以颁令的形式决定岁首。据《礼记·大传》云:“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孔颖达疏曰:“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随寅、丑、子所建也。周子,殷丑,夏寅,是改正也;周夜半,殷鸡鸣,夏平旦,是易朔也。”传说中,先秦三代有改正朔之传统,商以夏十二月为正,周以夏十一月为正,秦统一天下后,继承此传统,以夏十月为正。

汉初沿袭秦朝正朔,其自家正朔确立于武帝时期。太初元年,汉朝改用《太初历》,使用夏正,即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同年,武帝创立年号制度,为突出皇帝之尊,以年号纪年替代帝王在位纪年,改变了中国古代的纪年方式。年号制度行用后,前代“改正朔”之制自此变革,后世统治者极少改岁首或月首,新帝登基,但改年号,遂成为文化传统的惯例。

《史记.天官书》有云,“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始也。四始者,候之日“,明确了正月朔才是岁首的地位。而古代正月初一的名称——“元旦”,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 的记载。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所有这些,都把正月元旦视为岁首地位从未间断。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显然也把正月视同年岁的变更。

从元明清三代的史书,可见干支在正月初一更替的记录。《元史》:卷三·本纪第三◎宪宗,”九年己未春正月乙巳朔,驻跸重贵山北,置酒大会“,对应公历1259年1月25日,已换干支纪年,而此年立春日为1月29日。《明实录》: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庚子春正月己丑朔 “,公历1360年1月19日干支纪年换岁,而该年的立春在1月28日,此时没有记录皇帝年号,因这时明太祖还未称帝。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乙巳春正月庚申朔“,公历1365年1月23日干支纪年换岁,而该年的立春在1月28日。《清实录》:实录卷之七百七十六,”乾隆三十二年。丁亥。春。正月。丙寅朔。上诣奉先殿行礼“,对应公历1767年1月30日,干支纪年已换岁。”辛未。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是日。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对应公历1767年2月4日。

实录卷之八百一,”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十二月。丙子。上御乾清门听政。是日、戊子年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 这一天是十二月十六,对应公历1768年2月4日,此处就是一些以此为凭,认为是立春换岁的证据,可这一日的抬头处已经标明是丁亥年,其实是由于丁亥年是两头春,为了区别位于年初的立春,才标注了后一个是戊子年的立春,并不是说”戊子年立春“就意味着进入了戊子年。整部《清实录》均遵循同样的纪年体系,只有到了”正月朔“,皇帝年号和干支纪年才会一同变更。

中医学依据

《黄帝内经》:“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数序纪时闰年有13个月,会跟上述无法对应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又说:“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等等。如'午未之月多暑,宜辛凉解之:子丑之月多冻,宜辛温解之'。

终上所述,干支纪时与历法数序纪时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统。实际上中历干支纪时系统是中国特有的阳历历法体系。可称之为干支历。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中为一个月。在古代干支历日多与历法纪时配合,虽然只在历书(黄历)中注记或民间用于象数、选择和命理预测学中,但它在历法上的作用会慢慢得到很好的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