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人之脏腑 在内家拳的练习中,掌握一些必要的脏腑知识,还是很重要的,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些脏腑的知识,你练内家拳,内家拳是内动的,在内动之前,你是不是要知道一下你的肚子里有什么?首先是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复气,午时血气注此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多气少血。寅时血气注此。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多血少气,巳时血气注此。脾胃者仓稟之官,五味出焉。为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少血多气,巳血气注脾,辰时血气注胃。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少肾之脉,附于肝经,多气少血,于时血气注此。肾者,做强之官,巧伎出焉。为阴中之阳,少阴,通于冬气,多血少气,酉时血气注此。檀中者使臣之官,喜乐出焉。为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多血少气,戊时血气注此。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为手阳明之脉,血气俱多,卯时血气注此。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为手太阳之脉,多血少气,酉时血气注此。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为少阴之脉,多血少气,酉时血气注此。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为足太閭一穴。 此处儒家谓之:九曲明珠 佛家谓之:九重铁鼓 道家谓之:九曲黄河 实乃化气上顶之正路也 打出这些东西,其实就是想练拳的诸君对自身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地制宜的把拳练好,在古代的中医学上,许多论述都对人体的功能有了极为清醒高深的认识,许多东西是现代人很少能了解到的。现代人的家中还有几本古书呢?我听说西点军校一直采用《孙子兵法》作为教材,在去年一个流行的美国大片《超级战舰》电影中对白中,多次提到了《孙子兵法》,可惜也可叹,现代人崇洋媚外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身上没几件洋人的品牌,好像就不是一个现代人。殊不知,洋人念念不忘的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我们的先辈古人智慧入海,今人实难望其项背,其实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发明,那就是——国术。国术囊括了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智慧,内涵深如海,其广大无边,假以时日,国术必将是这颗星球上最璀璨的明珠。 回到本章的内容,这个章节主要是讲解人的脏腑的一些基本知识,学拳的诸君有了了解也就是了,这些都是与打拳沾边的事情,形意拳“养战为道”,且“养大于战”也,脏腑器官也需要滋养,才能益寿延年,在内脏的调养方面,古人喜欢用动物来举例,今天我就照搬一下古人的智慧,启发一下诸君的思维。古人有句话“龟龄鹤寿”,龟鹤的生理各有特点,首先龟鹤的呼吸与一般的动物不同,且龟还有冬眠的现象,神龟服气为食,故能长寿。华佗的五禽戏是古人调养身体滋养五脏的一个巅峰,有心的诸君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我相信这些东西对你练拳是有好处的。一些老师傅总讲,春天要多打崩拳,这样可以滋养肝脏,你再接着问一句,这是为什么呢?许多人就答不上来了,其实这是肝脏自己决定的,前文刚刚说过,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多血少气,巳时血气注此。因为它通于春气,这叫打拳应于节气,这样大自然和体内相合,自然有奇效也。呵呵!所以说文武兼修才能成大家,打拳明理可以事半功倍,文武之道都需要厚积薄发。五脏与五拳相应,且五脏五拳交互影响,在自身汇聚凝结,五行拳打的好的人,绝对是擅于调理五脏的高手。这样才不枉了一个“好”字。 春种秋收,秋收而冬藏,天地四时、四季、二十四节气,各有个的奥妙与玄机,练拳的人五脏调养的好,自然感觉灵敏,慢慢地你就能感知到节气,感知到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慢慢地提高自己的拳艺。现代人的身体素质,很多都处在亚健康状态,这个和现代人思想压力大四体不勤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一个重病的人,吃什么都不觉得香甜,一个感冒的人,吃什么都觉得“味同嚼蜡”一般,没有什么味道,不是厨师的手艺退化了,而是你的身体素质下降了,你感觉不到造成的。我在开篇的时候讲过一个道理,练拳最好从春天开始,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这时候身体迎合节气,也在慢慢的内调内动,这是符合自然之道的,你非要在寒冬腊月天寒地冻的时候开始练拳也不是不行,那时候你的筋骨很紧,抻筋拔骨要比春天耗费更多的力气,是这个意思。练内家拳,不贪多、不求快、不要想一日成功,寒来暑往持之以恒,终能有所得也,天地间酒、色、财、气,各种嗜好,除了打拳参禅之外都是耗电的,都是消耗你身体这块电池的电量的,包括很多所谓的洋术及现代体育,其实也都是消耗你身体这块电池的。国术,只有国术,才是给电池充电的武功,练拳要适可而止,意犹未尽的时候结束最为好,不能练到自己想吐,明天早晨都起不来的程度上,那就是伤身的练法。现代体育超大运动量,超大负荷的训练其实就是自杀,因为第二天你的筋骨皮肉不能复原,这一夜的休息还没缓过来,第二天又继续爬起来训练,这是极度伤身之道也,内家拳不是这么练的。君不见现代体育那些冠军20多岁就告别体育生涯了,因为这些年的大负荷运动量,已经使身体严重亏耗了,电力不能补充,成绩不能提高,他的运动员生涯就结束了。 练拳要有度,和煮饭煎药是一个道理,火候小了,饭不会熟,火大了,饭就烧糊了,火再继续大下去,你身体这口“鼎”就烧坏了,这是练内家拳一定要把握的大原则。身体素质人人不同人人有异,把握自己练拳的强度,需要老师的指点,老师就是你的个人医生,按照老师开的方子去练有奇效的,没有老师教的诸君也要把握“张弛有度”的原则,不能空耗了体力,结果功夫没涨上来。这个章节我想就说到这,在后边的章节中,我想说说练内家拳必须知道的一些名词比如什么是“任督二脉”,哪个为“奇经八脉”?何谓“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这五气是哪五气?这些和练内家拳有什么关系?“前三山、后三山,通了三山是神仙”!这三山是花果山还是背阴山?呵呵!你看完我讲的这些东西,就知道了神仙的“仙”字,为什么是个“人”字旁加一个“山”字了,人上山就是神仙,古人这么造字是有说道的。 大家听到的这些名词一般都出现在评书等一些故事书中,在练武的书中很少有涉猎,也许那些现代派的“砖家”“叫兽”根本就不懂,“打破顽空须悟空!”跟着我一点点的走进国术,走进内家,去感受国术的博大精深吧! 132 内外三宝 首先对131章中的一个字做个补充说明!脾胃者仓稟之官,五味出焉。为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少血多气,巳血气注脾,辰时血气注胃。这个巳血气注脾,巳说的是巳时。这个章节说的是内外三宝,前文已经说过在形意拳中的老拳谱中有个说法叫:“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这个“精气神”为人身上的三宝。其实这个三宝是分内外的,也就是在人体上有内三宝和外三宝,这个就不是一般的练拳人能知道的了。今天我们就依着古书的意,来说说内外三宝,知道了这些对练内家拳是有好处的,最起码别人的口中吐出这个名词的时候,你不会感到迷茫。内三宝精气神也 天地人三根凝结于此,久之元气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则气畅、气畅则血融、血融则骨强、骨强则髓满、髓满则腹盈、腹盈则下实、下实则步健。人有精神则健康长寿百病不侵,可保延年益寿耳。吕祖云:“丹田有宝休寻道,对镜无心莫问禅!”《黄庭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内外三宝在人身互相影响,擅于守护自身的精气神不使其流失,长此以往,必能身体康健精神矍铄。耳鼻口为外三宝,乃神以眼漏、精从耳漏,气从口漏,眼不视而魂在肺、鼻不嗅而魄在肝、耳不听而精在肾、四大不动而意在脾,谓之四象和合。佛、道、儒各家很多的修行人其实都是从静坐守神开始的,各家的高人都知道身体内外三宝的知识,把握身体最精华的东西不让它泄漏,这是根本的根本。形意拳门的老祖宗早就在拳谱中写道:心定神凝、神凝心安、心安清净、清净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觉明、觉明则神意相通万物归根!这些是练习内家拳应该知道的一点道理,没有什么神秘的,找几本古书翻一翻,你就会发现古人的智慧浩如烟海,今天的人们被许多身外的东西所迷惑,新添了许多新的毛病,比如手机综合症、网瘾等等,致使许多人不能静下心来,去练习内家拳,他明明知道打拳啊,运动啊,对身体是有大好处的,但是他的心不能静下来,用修道的语言说,它的心已经蒙尘,就是被十丈红尘的纷纷诱惑蒙蔽了自己,使自己不能再把握自己的内心。能练拳的人只有一个理由,我喜欢,我愿意为了练拳付出汗水和时间。不能练拳的人有一万个理由,我没钱,孩子上学需要送,父母年纪大等等不一而足,其实归根结底是他的心不能静下来而已。 打拳练武甚至包括一些体育锻炼,只要你不像世界冠军练的那样苦,适当的运动绝对有益于身体健康,“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工作中。“骄奢淫逸”是魔鬼!你不能战胜它,它就会战胜你。我的家里是一组中式的沙发木头的,当年买的时候不是很贵,许多到家里的朋友第一句话就说,你家的沙发太硬了,也不配个垫子,我只是笑笑而已。我家有茶具,朋友来了一般就是喝茶,等茶过三巡的时候,我问他,这个木头的沙发是不是坐着很舒服啊,许多朋友就会回答坐的时间长了,还是木头的硬沙发舒服。明清家具的制作是很有科学道理的,许多家具的尺寸被国外家具大公司借鉴,古人有句话“行的正,做的端”,在明清的家具上我们坐的很直,开始的时候我们感觉累,但是你坚持一会就习惯了,能坐很长时间。洋人的沙发看着很舒服,坐在里边很惬意,但是你不能久坐,久坐就会感到很累,因为斜着身体坐是最累的,你的脊椎是倾斜的,不利于你的身心,久坐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你根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迷茫世人就是被这些洋家具的外形所诱惑,只图一时的舒适,其实明清家具的尺寸与舒适程度最符合人体的科学,是我们崇洋媚外的思想蒙蔽了自己,使我们的心灵蒙尘。说到这许多人会不信我的话,那么我们就举个例子。一个印度的高僧用盘坐的方式坐的很直,这位高僧也许能坚持很长时间,也许能连续打坐几天几夜,我们不说的这么神奇,我们就说他能打坐8个小时行不行?一个正常人,你能不能蜷缩在沙发里8个小时一动不动吗?我想是不可能的,就是你咬牙玩命坚持下来了,你的身体也会很疲累,就跟得了一场大病一样,会浑身的难受。打坐8个小时的高僧却会神采奕奕,这里边的差别太大了。你不信就可以试试。其实坐直了时间长了并不累,因为人的脊椎很直,“意正身直,松肩气下”,符合人体的科学,所以印度高僧能盘坐很长时间,你越是斜着、歪着坐,其实就是暂时的舒服,时间长了你就受不了。迷茫的世人就是贪图这种暂时的舒服,损伤了自己的身体而不自知,因为他的身体不练武没有这么敏感,许多这样的事情他是感觉不到的。 练形意拳第一个要求就是“意正身直,松肩气下”,初学一定首要把握姿势的正确,呼吸的顺畅,这样久经练习,才能锻炼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五脏,用这些人体的精华去供给自己的精气神,精气神足的人益寿延年,古人就是这么说的。现代许多人迷信风水,买房子啊,升官啊,要找风水师,一个公司办公桌被8个风水师看过,8个风水师说了8个方位,把当事人都说傻了,哪个风水师都振振有词,到底听谁的呢?呵呵!其实你听我的就行,办公室的办公桌一定要靠墙,不能坐下来背靠着窗户,其实练内家拳的都懂这么道理,为什么呢?因为背后有个大椎穴,这个大椎穴的名字不是白起的,风会向锥子一样从那个穴位吹进去,古人起了“大椎”穴,这个名字,就是善意的提醒你要避风。人长期背对着窗户坐着,脖子经常受风,他能好受才怪?古人讲“避风如避箭”,一个练武人身体敏感,他自然会知道这些道理,请什么风水师,自己全都明白。说到这,我再说说我们的华服,我们的练功服都是华服式样,都是立领的,古人做衣服为什么做成这样?就是为了保护你的后背,保护你的大椎穴。现代人以洋人袒胸露背露大腿为美,我不多说话,等他们老了一身病痛他就知道了,还有现在什么“露脐装”“低腰裤”,大冷天把人的丹田腰肾整个暴露出来,一年四季如此,古人夏天都不敢这么穿啊!我不提什么世风日下,我只说等他们老了,精气神不足的时候,所有的病就都找上来了,到时候悔之晚矣! 擅养三宝,擅于调心,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是练拳人的不二法门,生活和练拳是一码事,练拳人要懂得这个道理,如此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善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你搜遍了网络也找不到我写的东西,因为不练拳的人他没有这么敏感,是感觉不到这些的,我把这些东西写出来留待有缘,这是一个爱武者最大的善良,我相信有缘人他会懂! 133 入道之门说三体 道家所谓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其实说的并不神秘,下乘炼精化气,中乘炼气化神,上乘炼神还虚,精生气、气生神、神合道,返本还原入子太虚,此之谓三花聚顶。 四大安合则意定而土朝元,此谓之五气朝元,皆聚子顶也。这些东西其实都源于精气神。精气神这个东西解剖中你是找不到的,但是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精气神也是中医的一切理论的基础,如今本书已经写到了133章,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在回过头来可能看形意拳的三体式,相信诸君会有全新的感悟。三体式在形意拳里不是一个简单的姿势,在形意拳门之内,这个式子被称为“入道之门”,许多老拳师父公然宣称,练会了三体能走劈拳,形意拳你就会了一半,此说绝非妄言,三体式不是在照相机前面摆个“泡丝”的手势那么简单。 在前文的100多章节里,我写了五行拳、十二形象,还有相生相克,五行合一进退连环拳等等许多东西,却没有写三体式,这不是笔者的疏忽,而是我认为,初学根本领悟不了三体式的奥妙。如果我开篇就写三体式,我能就这个姿势写本书,那些深奥的道理,会把初学者侃晕。一个站桩的拳式就有这么多说道,这个形意拳可真难,我可看不下去学不下去了,我写书的本意是让大家喜欢走近国术,加入到体育运动的行列中来,这是我的本意,如果我开篇写的太过高深,就会吓跑很多读者,非我本意也。国术的教学在初学的时候不需要你明白,你只有照着做就行了,因为跟你说你也不懂,就像初学一年级的小学生入学,知道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至于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小学生未必答得上来。你知道自己叫啥名就行了。随着以后学问的增加你自然会知道姓氏的起源,父母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这里边有什么说道。呵呵!如果你给小学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讲《物种起源》,还有《百家姓》姓氏的来历,那就太搞笑了,学生们根本理解不了,这个道理和初学其实理解不了三体式的内涵是一个道理。如今的诸君跟着我看到了这个133章,不到30万字,已经对形意拳有了一个比较细致的了解,对我的语言表达的方式渐渐的习惯并接受,我的常用语及一些我自创的词汇,诸君也能有所理解,我觉得这个时候讲讲三体式的姿势和它在拳中的内涵,恰如其分恰逢其时!说形意拳的这个式子,不能不说说古老的心意拳,在古老的心意拳传承中也是有这个拳式的,只不过古老的心意拳没有把这个姿势放在“纲”上,而是放在了“目”。没有象形意拳那么强调以三才三体为基。关于这个拳式的起源于发展,网络有太多太多的说法,形意拳传承到了今天,门内也各有说法不同,这些就不赘述了。我们不可能时光穿梭回到过去,亲眼看见这个三体式到底诞生在谁的手里,谁和谁学的,如今再争论这些没有意义,不如塌下心来把三体式练好。 两脚并拢站立双手从身体两侧缓缓升起,手心朝上,肘部要略微弯曲不要伸得很直,“伸直力僵”初学的诸君老是不能把握手掌和肘部的配合,这个没有办法,多练自悟其妙也。两手掌伸到头顶上方然后缓缓的落下至小腹,身形随之自然下蹲到你平时打拳的高度。从站立的无极式到猿蹲之像,这里边有个呼吸的变化,手起气也起,在两个手掌上举的时候,你要微微的吸气,手掌到了最高点的时候,随着手掌的翻动变成呼气,小腹随着呼吸自然的起伏,久练自然就能找到呼吸和丹田相应的感觉。这个只有练而没有秘法,否则就是我解释800句也没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练形意拳要身体力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要你练,功夫慢练入道,再加上你细细的体会,你就会找到我说的感觉。 这个蹲身也是很有讲究,在这个蹲身之中,我只强调最重要的一点,膝盖不能超过脚尖。这个蹲身要向下要向后,像身后有一把凳子一样,缓缓的“坐”下去。注意我的用词,是坐下去而不是蹲下去。在这个猿蹲身之中,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要求,比如眼睛平视啦,身体不左歪右斜之类的啦,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就是这个蹲身要向后,要保证脊椎的竖直,脊椎的位置对了,再去找其他部位,这个蹲身一定要向后坐下去。“提肛敛臀”这样可以充分的调整脊椎的位置,从头顶的百会,到脊椎的末节形成一条看不见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中有一个最虚弱的部分,那就是脖颈,人的肩膀和脑袋是靠脖子连接在一起的,在站桩的这个时刻,要挺起你的后脖梗子,这样脑袋与身体脊椎就做了有效的连接。这就是老谱中所谓的,头上顶有冲天之雄,这个头向上顶的力,其实是来源于你的后脖梗子,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不能学“乌龟伸脖”,只能是后脖梗子发力,因为咽喉如果紧张起来,会影响你自己顺畅的呼吸,影响自己“十二重楼”的气降。十二重楼在身上那个位置,有什么作用,我们后文再具体的解释,现在你只要知道就行了。“两股肉交”这个动作不能单做,从练拳的实际来看,这个“两股肉交”是“提肛敛臀”“收腰缩肾”的后遗症。只要你的脊椎和腰肾到位,“两股肉交”自然就有了,这个力量一有,两腿之间相助为友你马上就感觉到这个桩站的稳当了,两腿提踏自然伸缩有力。 丑话说在前头,这个三体式我是按照自己家的传授讲的,是我一家之言,有传承的诸君可以按照自己师门的传承去练习,不必按照我的东西来练,我只是在这里普及一下三体式的知识,如果你认为我说的不对,就不要看下去了,这是我的成人童话,不适合大师级别的高手研读。三体式的内容很多,这个章节先说到这里,我们下一个章节再续。 134 任督二脉 说到了三体式,就不能不说说人的任督二脉,不知道自己的身上有什么,这个拳是很难练的好的,三体式在形意拳中被称为“入道之门”,有的老拳师父把它称为“母拳”,天地花生万法成,万法归于一道,既然是“入道之门”其理必深。任督为阴阳之总司。任者,总阴脉所在也,起于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厥、水分、下脘、建里、中脘、巨厥、鸠尾、中庭、檀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入人中而上发际,历经24穴。任者,妊也,行腹部中,故龟纳鼻吸,鹤养胎息,而能有寿,通此脉也。督者,乃为阳脉,都督领阳脉之海也,起于下极,升于夹脊,由长强、腰俞、命门、阳关、悬枢、脊中、中枢、至阳、筋束、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卤会、上星、神庭、下至、素胶、水沟,而至于兑端,龄交历经24穴。督者,督也,行背部中,固鹿运尾闾,还精补脑,而至上上之寿,通此脉也。在任督二脉中有几个重要的穴位要单独说一下。 曲骨:穴在耻骨上缘凹曲处,故名曲骨。治虚冷失精,五内寒热诸症,**膀胱诸病多取之。中极:本穴内应胞宫、精室。胞宫、内室为人体极内之处,犹如房室之堂奥也,乃人体至中至极,故名中极。关元:关者,门也,出人之孔道也。关元为元阴元阳交会之所,为养生家聚气凝神之处,即先天之气海也。元通玄,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处为下玄关,颠倒读之,即关玄,古人于此等穴位皆守秘,则隐玄关而称关元。石门“石喻坚固,门有通行和闭藏之功能,坚封此门能孕育种子,以待发生生长,故此穴表面穴位为石门,即石室之门,本穴内应子。这是古书上的说法,这些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可能与现代中医学的针灸穴位挂图有些许的偏差,也许还有繁体与简化字的区别,我不是大夫,没有做过古今的比较,有兴趣的诸君可以在网络上搜搜古代书中的插图,与上文相互对照,这样理解起来比较快些。人体的厚度有限,任督二脉这些穴位可以说就在脊椎24节骨头的周围,彼此相近交互影响。 动物的脊椎与人不同,因为动物有尾巴,动物的脊椎随着尾巴一直延伸到体外,各种动物活动尾巴,其实就是活动脊椎,在这上边动物的尾巴有先天的优势,许多动物的能跑能跳,能扑杀猎物,能蹿房越脊尾巴的功能殊不可没。人没有尾巴,因此人的脊椎尤其是下根节,活动起来就很费劲,上乘的武功,不管他是武当还是峨嵋,还是其他的门派,其实内家拳就是在脊椎上求功夫的。佛道儒各家的修行其实也离不开脊椎,也离不开任督二脉,作为一个练武的人要知道这些知识,其实这才是武功的本来面目,这是最深邃的道理。古人认为:脑为髓海。故上至泥丸,下至尾闾,俱肾主之。檀中在两乳之中,为气之海,能分布阴阳,为生化之源。故名气海。隔膜在肺下,与肋腹周围相着,如幕以遮浊气,使不熏蒸上焦。幽门者,大肠之间,津液渗入膀胱,渣滓入大肠而变化出矣。“低头猫腰,传授不高!”这是很多老拳师父爱说的话,看这个人打拳总是低头,腰老是感觉没有竖劲,不管他是什么门派,练的什么拳,老拳师父都会说,这个人传授不高,练拳的人有问题,他的师父教拳的时候也有问题,“低头猫腰,传授不高”说的是师徒,这是很重的话了,不是只说这个人练的不好。 老拳师父们用这么重的话,评价一个人的拳不好,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身架不对,你怎么练都不会对的。一个摩天大楼盖歪了,那就说明这栋大楼的每一块砖的位置都有问题,说白了就是没有一个地方是对的。所以形意拳一上来就要求“意正身直”这个太重要了。你身体歪斜,那么脊椎肯定不正,任督二脉所有的穴道都是歪斜的,你说你练拳能练好吗?三体式也是如此,站这个桩要把握动作的要领,在无极式站立和蹲身的时候,千万不能养成“低头猫腰”的毛病,此病一出定无大成也!诸君体之悟之当知笔者所言不虚也。在蹲身的时候,你的双腿要夹紧,初学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两腿并拢下蹲后两腿夹紧,可以用手摸一摸你的大腿内侧,许多初学的人他的大腿外侧可以紧张紧绷起来,可是大腿内侧的肉却是软软的,没有一点力道,这是不对的,大腿内侧的肌肉在承托全身的体重下蹲身的时候,也要稍稍有点表示才对,适当的紧张起来,这样大腿的力量才能均衡稳固。大腿的力量稳固了,这时候两手在小腹前才能慢慢的握拳,然后缓缓上提,两拳分窝在两侧腰间,这个动作也有一个秘诀,要夹肋。我父亲当年讲这个式子的时候,不说别的单单点出了四个字:“头顶、夹肋。”这个是初学很难做到的。头向上顶,两拳贴到腰际,这时候两个臂膀要夹紧肋部,这样的胸腹就空了,便于呼吸和行拳,也便于下一个动作的出现,在这里人和昆虫是一样的,你看昆虫的盘旋飞舞也罢,觅食争斗也罢,不管自己身体怎样运动,也不能影响了自己胸腹的正常呼吸。形意拳的老师傅有句古话叫:“学虫子”,其实也有这个含义在内,你打拳不管作出什么动作,也要保证胸腹正常呼吸,这是练内家拳很重要的事情,不打拳人可以存活,但不能呼吸的人就不能活下去,打拳要促进呼吸才对,而不能去影响,这个道理一定要记住。下边就是钻拳,这个钻拳一定要沿着自己的身体中线出拳,在超过檀中穴的时候向外翻拧而出高不过鼻,在拳停留在身前的时候,要保证小指翻天,就是拳头要向外拧,把小指尽量的向上翻,只要你能做到小指翻天,你的胳膊绝对伸不直,这个在练形意拳的时候死有奇效的。小指不翻转,你的肘不会沉下来,这个坠肘其实小指是有功劳的,初学的诸君在这个动作中很难做到肘尖冲着地面,那是筋骨还没有“合槽”造成的,这个我也没有秘方,我的秘方就是一个:练字。除此别无良法。 在右拳钻出的同时,左拳也沿着身体中线向上,停留在右手肘的内侧,两腿要相助为友,两手其实也要相助为友才对,在这个右拳钻出的同时,许多支系还要上一步,这个我觉得对初学来说太难了,爱初学三体式的时候,我觉得此刻还是不动步的好,降低一点难度为好。因为初学的诸君有个共性,那就是一动就散,站住了的时候,这个姿势啊,拳劲啊还找不全呢,你再让他动步,一下子就回到解放前了,所以我个人以为,初学三体还是先出定步的钻拳为好。这样比较容易找到感觉。本章就说到这吧! 关老爷平时不睁眼,睁眼就要杀人。这是古代人对武圣人关羽关云长的评价,现在的影视剧中,关老爷总是咪着眼睛,前文说过:耳、鼻、口为人外三宝,乃神以眼漏、精从耳漏,气从口漏,眼不视而魂在肺、鼻不嗅而魄在肝、耳不听而精在肾、四大不动而意在脾,谓之四象和合。古人说:“贵人语话迟!”是很有道理的说法,关老爷知道人身上内外三宝的道理,擅于守护自己的精气神不失其流失,久而久之神功自得也。古人讲:“言多必失”,这个“失”是失去什么?其实最关键的是“失气”,一个一天到晚喋喋不休的人身体不会好,因为话多了伤气啊,嘴动心就动,每一句话出口之前,你必然要过一遍脑袋,这样身心都会疲惫。所以古人讲:净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些事情中第一就是净口,其实净口就是“守气”,守住了自己的精气神不失其流失。佛教要静坐参禅,道家要清心寡欲,其实都是守护自己的精气神三宝。古人有句话:“创业难,守业更难!”,如果说打拳练武就是“创业”的话,那么在生活中就要做到“守业”,练拳练出了精气神,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就让精气神三宝少流失,我们的身体和开一家公司一样,总是“盈余”大于“消耗”,时间长了公司就有了丰富的利润,我们也就有了一个万金不换的好身体。许多人练武不是不刻苦,但是他不懂得如何去生活,不懂得如何去爱惜,去保养自己这个万金不换的身体,身体这家公司总是消耗大于盈利,功夫不会长进,身体也不会好起来,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形意拳“养战”为道,功夫更多的要靠“养”,“调身、调息、调神”都是“养”,今天把这个道理毫无隐瞒的说出来与诸君共勉。 下面言归正传我们接着说三体式,右拳从身体的中线出拳,在檀中穴以上,在下颚以下这个部位“翻拧”钻出,初学的时候,胳膊在保证“肘垂”的基础上,尽量伸的长一点,在这个方面我受河北派形意的影响比较大,练拳不能全身的筋“揪、缩”在一起,尤其是初练,式子要舒展大方。初学的三体的时候,你要当成新姑爷上门接受丈母娘的检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精气神,把自己的意念集中到打拳上来,要展示自己的身材和拳架。初练的时候,你就当你的丈母娘站在旁边看你打拳站桩一样,把握这个内心,很快就能找到站三体式的感觉。接下来就是上步一劈,这个动作就是你的左拳,现在你的哦左拳应该在右胳膊的肘部内侧,这时候两拳同时翻转同时左拳变成掌,左拳擦着自己的右手小臂,向前斜下方劈出,停留在身前与心口平的位置上。于此同时,右拳也翻转变掌,带着“撕摞”的拳意,收回小腹前,落在肚脐下的位置,掌指向前方,扣在小腹之前。这时候左脚要向前开进一步,前脚竖直向前,左腿的膝盖要有向前顶的力,在重心分配上,我喜欢前三后七。 在初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出左腿的时候,左脚不是向前迈步,而是向前趟步,人在走路的时候,脚掌总是在起伏,在练形意拳这个三体式的时候,这个脚是平直趟出去的。这是初学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初学的时候,这个步子要稍微大一点,这个稍微大一点是个什么标准呢?稍微超过你平时走路的步距就可以了,一般人在平时走路的时候是不动胯的,你步距稍微大一点,就非动胯不可。胯一动练拳的目的就达到了。重心尽量压在后腿上,屁股和脚后跟要尽量往一条线上靠,其实初学你是很难做到的,就算你的屁股和后脚跟成为一条直线,前腿的顶劲马上就没了。这是因为你的胯没有打开造成的,站三体式初学最难的地方在这,按照我家的练法,右腿就是此刻的后腿,尽量不要外撇的过大,要内收,这个和现在许多的练法是不一样的,到现在为止你其实已经打出了一个标准的左劈拳。这个动作把持不动就是三体式了,把这个三体式当成一个桩站,初学的时候还需要你自己进行细微的调整。因为初学很难做到姿势完全标准,这些细微的局部调整很重要。首先你要调整脑袋的顶劲,头向上一顶,肩膀自然会垂下来,把你的舌头顶到上牙膛,要做到“舌顶齿扣”,在舌头上顶的时候,你的牙齿要微微的咬住劲,这是密中之密。这时候你的神意要微微的放在两个手掌上,正好纠正两个手掌的姿势,前文曾经说过;“你冬天伸出双手烤火的姿势就是形意掌”就这么简单。在这个掌形中食指要微微的挑起来一点,这样才能把手掌的虎口撑圆,大拇指与食指还有小指的三个指尖,组成了“心”字的三个点,“心”字下边的弯钩其实就是你手腕掌根的掌缘,在你的掌根附近有一块突出的骨头,这块骨头就叫做“小天星”。你的手指撑得恰到好处,掌心的劳宫穴就有了反应。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没有掌指的撑拔到位,就打不开劳宫穴。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在初学的身上,强调手指的撑拔就可以了,久而时习之神明自得也。三体式是个左劈拳的定势,既然是劈那手掌劈出就要有一定的弧度,否则就成了推掌,在初学的时候,这个弧度尽量练的大些练的慢些,细细的体味这这其中的“拧滚钻翻”。关于这个立掌的角度我不想说,这个自我体味为好,只要你不把手掌翘成与小臂成90度角就行,“衡平竖直”不是形意,这样会影响血脉的正常流通,只要不成直角就行了,也不能与胳膊形成“0”度,也就是没有角度,这都是不对的,只要你在这个范围内,“立掌”还是“塌掌”随你的便,因为这个手掌的角度也是你功力的体现,随着练形意拳时间的增长,你会慢慢的修改这个立掌的角度,因此在初学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下这个死定义,规定你多少多少度,那是错误的教法。本章先到这里吧! 这个三体式我是以左三体式为例讲的,在实际的练习中,许多人包括我是左右三体式都站的,站累了就换一条腿,这时候你会发现左腿在前和右腿在前的时候,你坚持的时间会不一样,这是初学的时候人的身体左右不平衡造成的。这个三体式初学我大概说个界限,如果你的式子站的比较低,姿势比较到位的话,三分钟应该是初学的极限时间,这时候后腿会有一种血脉中的难耐从中升起,三分钟坚持下来,有的人后背都会微微的出汗,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如果你初学能站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呼吸均匀面不改色,那就先别练了,你的姿势肯定有问题。大部分是两腿“双重”造成的。你的重心在两腿之间,没有前三后七的分派两腿的力量。这样站是不出功夫的,不过是虚耗了体力而已。除了体质特异身心极度坚忍的人能坚持到三分钟之外,一般人三分钟就是体力的极限了,呵呵!说个实话这个体质特异身心极度坚忍的人我至今还没发现过,我也一直想找一个这样的弟子来传承我的武功,至今还没碰到过。形意拳大部分的拳法都是用左劈拳作为开始的动作,左劈拳的定势其实就是三体式,我们练三体式也是从左三体式开始,这里边是有玄机的。在佛家的经典中,在佛祖讲经说法的时候,四大菩萨都是坐左边,在佛家的经典中,不止一次的介绍过四大菩萨所坐的位置,这些都是有说道有深意的。在百姓之中也有“左为上首”的说法,这些东西要是引经据典的剖析出来,一本书都写不完,在这里我们主要是说形意拳里边的一些道道,这些东西我们知道一下就可以了。老祖宗们传下的形意拳是以左三体式开始,也就是从左劈拳开始,是有深意在内的,这里边也有古老的人体科学在其中,我们知道这个意思就行了,等你的功夫练出来了,那时候不用我说你什么都明白了。 三体式的步伐是前脚直,后脚外撇的姿势,有的支系前脚稍微的内扣一点这都是可以的,只要不出大的变化都是没有问题的。区别主要在后腿上,我家的练法是后腿尽量的膝盖内扣,这样可以保护裆部,到了今天各个支系的三体都是各有特点,我看问题比较简单,一人发一杆长枪,用枪架来修正拳架是最简单最不抬杠拌嘴的事情。你的三体式到底合不合形意的大道理,那就看你端着枪站在那舒服不舒服了,这个其实你心里最清楚,电视小品中有一句经典的玩笑话:“没病走几步!“你端着枪上步试试,用五行枪检验下三体式很简单的事情。姿势站的不对,你上步会很别扭的。前三后七怎么掌握呢?就是你站三体式定势的时候,抬抬你的前腿,你的前腿稍微离开地面一点的时候,后腿的姿势保持不变,这样多多的实验几次,你就能找到前三后七。在初学三体的时候,找一个高度适宜的凳子坐上去,然后摆出三体式的姿势,双腿使劲蹬地,然后找个朋友慢慢的把凳子撤掉,保持这个姿势不变,你就能较快地体会三体式的魅力了。呵呵!注意在撤出凳子的时候,要慢不要摔倒哦!三体式不能站的太低,这个是有标准的。就是不能影响你的“提肛”之力,形意拳讲究“心要并,内要提”这个内提就是提肛,如果你的拳式站的太低,就会影响提肛,这个提肛之力一散,“两股肉交”的腿上合力就没有了,再练下去就不是形意拳了。初学就是以上几点最难把握。耐得形意桩步之苦,才能真正的触摸武道。 有经验的老师傅,在你学形意桩三才式第一天开始,他看你站桩的坚忍程度,就能初步的判定你将来的成绩。你的忍耐力和你的悟性在三体式中暴露无遗,那是你吹不出来的,许多网络上的假功夫师父,他可以把形意拳的所有拳都打下来,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位师傅有没有真功夫,因为你脚下的力道,趟出的劲道是瞒不了人的。形意拳的拳不难,一个稍有武术基础的人几个月就能都学下来,但是这样的拳是骗不了内行的。三体式是检验假功夫的不二法门,我如果是武协主席,在武术考试的时候,练形意拳的我不让他打拳,我就检查他的三体式,大家站在一起,拼拼三体式站的时间长短,最能检验一个人的功力。那些假功夫师如果知道形意拳考试是考站三体式,他就不会来了,因为那些假功夫根本过不了三体式的站桩关。“滥竽充数”是因为管理者是外行才有空子可钻,如果这个管理者是形意拳的大行家,那什么伎俩也难逃他的法眼,现在有许多怪现象,武打电影的主角都是不会武术的,会武术的专业人士都是替身,开飞机的驾驶员去做养鸡协会的会长,才使“假”有空子可钻。国术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发展也要打假,要告诉自己的同胞真正的国术是什么?国术实乃国魂,国魂不容蒙尘! 三体式脚下的三七劲是个难点,初学很难练的明白,对这个三七的形容,也就是三体式腿下的形容,我也是颇费脑筋,如果不能正确的引导,语言不够细致,就不能把这些东西表达出来,形成文字也许会有歧义,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这几个章节改了又改,主要改的是措辞。 一只脚稳稳当当的落在地上是什么感觉?现代人已经没有什么体会了。这就需要你在练拳的时候,一点点的找回这个感觉,练形意拳脚踏实地真的很重要,脚上的鞋子也很重要。你如果穿着高跟鞋练拳,你的姿势永远不会正确,因为你的脚后跟被鞋跟提高了好几寸,你的身高都产生了变化,很难找到形意拳中那些细腻的感觉。高跟皮鞋具有美观,提高身高挺拔身材的优点,这是按照现代人的审美眼光说的话,其实长久的穿高跟皮鞋,对健康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你的脚总是不能舒舒服服的呆着,在支撑体重的时候,脚尖和脚跟不能均衡受力,这样时间长了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在网络上诸君能查到很多类似的报道和说明,在这里就不赘述这些了,道理人人都懂,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前文我已经明说过,在所有的鞋子种类中,我首推布鞋,这个不看广告看疗效,布鞋在养脚排汗的许多功能上,要胜过其他鞋子,这种鞋子没有跟,脚掌能平平的放在地上,这种感觉对练拳很重要,对练形意拳也很重要。穿着千层底的布鞋练拳是一种享受,这种享受只有身体练得很敏感的人才会懂。形意拳的功夫出在脚下,人的脚丫上有几十个穴道,这些穴道的养护其实和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脚舒服了,人就舒服了。随着形意拳功夫的深入,你的脚下的感觉会越来越灵敏,那时候不用我说,你就知道自己练拳的时候该穿什么鞋子了,在平时也会尽量避免经常穿后跟很高的皮鞋,那种鞋子其实穿一天下来,比你练功夫还累。在左三体式中,左腿的膝盖一定要有向前顶的力,但不能超过90度,前脚的小腿和大腿之间的弯曲度,绝不能超过90度,这个90度在数学中叫“直角”,这样的弯曲角度会影响血脉的流通,这个我只能用上限来说,这个上限就是90度。前腿在自已的腿窝处形成一个钝角。后腿前文已经说过,外撇的角度不能过大,后膝盖要尽量靠近前方,这样在两腿之间就有了一个“夹裆”的力,前脚直后脚斜,这个斜要斜的有道理,初学诸君往往后脚一斜,脊柱的末端就会跟着歪斜,造成身架不正。形意拳不管两只脚如何变化,尾闾中正的根绝对不能失去。身势的正确不仅仅影响任督二脉的位置,也会影响奇经八脉,下面我借着古书的意,说说奇经八脉。阳维在顶门前一寸三分。阴维在顶后一寸三分。冲脉在风虎穴入发一寸二分。带脉在脐两旁。如带系于腰际云。任脉起子人中,降至会阴窝终止。都督脉起于尾闾,逆上泥丸,至齿交龈处止。阴跷在尾闾骨后第二节窝中。阳跷在谷道前一寸二分阳窝中。八脉唯阴跷一动,周身俱动,然非先天大药,八脉闭而不开。(这个阴跷的跷字,在古书中是个“足”字旁,右边是个“乔”字,但是我的输入法里,找不到这个字,只好用“跷”字代换下,因为这个字很重要,特在这里做个说明)。上述就是古书中所载的奇经八脉,这些都是一个练拳的人应该知道的一些知识,也许不会像一个专业的大夫一样精通,最起码也要知道一点,这样对练拳是很有帮助的,否则那些年代久远些的拳谱你根本就看不懂。在闲暇的时候,多翻翻古书,多参参古意,多理解一点自己的身体上的器官、穴位、在身体上都起什么作用,是对人很有好处的,我觉得比出去吃、喝、玩、乐都强,问一句不该问的话,你了解你自己吗?练拳其实就是身体上的学问,在身体上做学问,一个好的身体是与你能寸步不离随身携带的,一个练武的人只要身体能动就能打拳,拉小提琴的放下了小提琴不能演奏,木匠离开了斧刨也制作不成家具。只有国术才是随身携带的技能,不需要任何道具,在澡堂的水池中都能施展的技能。这是许多别的学科和学问做不到的。其实天下什么技能你想学好了,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身体,还要有充分的脑力,形意拳就是练这个的。身势对练拳很重要,古人也说大势所趋,这个大势在形意拳中我们就把它理解为身势,这样在行拳走势中我们就不会犯大的错误。 在网上有一篇佩服金庸金老爷子的文章,香港在金庸写书的时候非常繁华用现在的话说,玩个通宵有的是地方,金老爷子在写书的时候,能抵制十丈红尘的纷纷诱惑,认真的在家写书,这是需要大毅力的,因为如此金庸才是金庸,才有这么多烩灸人口的佳作问世。一个练拳的人能不能成功,关键是你的心态,你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不能把握十丈红尘的诱惑?须知天道无常、人生苦短,灯红酒绿、纸碎金迷,青春转眼即过,当你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发现你竟没有坚持做一件你最喜欢的事情,我不信你会不后悔!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138 三体式之内意 在形意拳三体式中,后腿在弯曲的情况下,要承担身体百分之七十的重量,三七开的重心分派是形意拳的特色,这种集中受力的站桩方式,站出了形意拳门的一代代的高人。三体的奥妙不是初学就能全部了解的,随着练拳时间的增加,功力的加深,三体式会越来越标准,许多形意拳大师经常做的事情,就是纠正和调整自己的三体式,让自己的功夫进一步提升,这就是民国时期同一个人不同年代留下的三体式照片有差别的原因,大家可以去搞清一下照片的年代顺序,这样看起来就比较明白了。从初学形意拳到形意拳门的一代宗师,形意拳这个三体式的桩法会伴随终生,一直练下去,就一直会有新的体悟和新的收获。我这些章节介绍的三体式只是我一家之言,也就是家里边留给我的一点东西,我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水平有限,我写出来的只是我能认识和理解到的一点东西。我敢说超过我的水平,这个三体式还有更深的东西,那就需要诸君自己去探索,去翻越这一个个武学的巅峰。前腿膝盖前顶,身体的重心坐在后胯上,初学步子要尽量大一些,扯动了你的胯极端的不舒服,胯不扭一点,两条腿的姿势就不会到位,这个距离刚刚好。这个胯稍微一扭,许多练不到的地方就练到了。胯要扭开一点,后腿的膝盖还要收进来,这样就形成了腰胯之间的挣力,后腿的“内收内合”就是为了控制胯部无限制的“扭”,呵呵!形意拳这个三体式练着别扭,我说着也别扭,初学的诸君会感到身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好受的,如果初学你有这样的感觉,说明你练对了。如果初学初站你感觉到你身上有的地方不难受,那这个地方肯定有问题,这就需要你赶紧修正一下。 三体式就是在这个浑身难受中求功夫的。说到这个章节,我要说一点三体式的意了,练这个三体式你只要做到姿势正确,呼吸顺畅就可以了,意念微微在两掌,今天我也明说这个问题,眼神顺着指尖要望出去意念要远,内心的感觉微微的放在掌指上,或者放在劳宫穴上都可以,万不要给练拳乱加意念。千千万万不要这样做。有的人讲无极式的时候,下一个动作两臂从身侧抬起到头顶,然后缓缓下落,有的人教别人练拳的时候告诉人家,你的两只胳膊象托着整个大海,要把大海托起来,两手下落的时候,要把地上的山按进去。这些东西都不要加,这些拳意都不要有,想都不要想,你的任务就是呼吸顺畅的摆三体式这个“泡丝”,练武就是练武,武道有它自己的东西,在这里边我用不着你用的意去做导引,因为你的心力没有那么大,你想让你的脉搏停下来,你想一个试试?你的脉搏不会听你的话,你想有什么用?只不过给你练拳增加了负担而已,前文我一直强调,武功不是纯佛法,也不是纯道法,用不着你用那些乱七八糟的导引什么的来影响它。所以站桩练拳就是站桩练拳,别动那些歪脑筋,把心思放在认真的练拳站桩上比啥都强。 宽胸实腹 虚领顶劲 含胸拔背 沉肩坠肘 这是形意拳十四要则的前四句,站三体式先从这16个字中去体悟,先不要看那些什么“三才九势歌”,那些太难太复杂,那些规矩是硕士研究生用的,我们现在就用《小学生守则》。这16个字做到就很不简单了。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虚领顶劲”,现在有许多书中还有一些网络上的文章都是写的“虚灵顶劲”,我不说他们是错的,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这个“领”字更符合这句话在形意拳中的意义,这个虚灵顶劲为什么不说它是错的呢?因为形意拳还有一句话叫:“虚精实灵”,这句话是形意拳很高深的东西,也许这个“虚灵顶劲”说的意思,和“虚精实灵”有关。初学我们用不到这么高深的字意,我们只要做到“虚领顶劲”就可以了,其实这句话说的是你头部的正确位置,后脖梗子向上顶为实,下颚微微向内一收为虚,这一虚一实合二为一就是一个“领”字,能做到这些就行了。下面我把《形意拳十四要则》都打出来,诸君自己分析下 《形意拳十四要则》 宽胸实腹 虚领顶劲 含胸拔背 沉肩坠肘 疾起疾落 虚精实灵 上下相随 阴阳相合 内外如一 接连不断 动中求静 用意不用力 尚守不尚攻 尚柔不尚刚 这些东西练形意拳的你最好把它背下来,随着练拳时间的增加,你会慢慢的咀嚼这些拳诀的意义,前提是脑袋里要有这些东西。配合这个《形意拳十四要则》的还有几句话,今天我一并把它打出来,不管你理解不理解先把它背下来,日后你会从中得到益处,那时候你就会理解我的深意了。 意能使力 静能制动 柔能克刚 神能益气 气能促力 力随气到 气随神行 神到克敌 这些拳诀在形意拳中不是“目”而是“纲”,形意拳就是研究人“形”和“意”的学问,这些理论万分之重要,前文没有讲,是初学根本理解不了,我才把这些东西放到后边讲三体式的时候再说,这里边是有深意的。呵呵!这些东西网络上不是没有,但是没有人跟你讲“虚灵顶劲”和“虚领顶劲”的区别,这个字如果会错了意,《十四要则》就变成了《十三要则》和后边的“虚精实灵”有了冲突的地方。有心的诸君当能体会,如果说拳诀就是银行的密码,那么银行的密码错了是什么结果呢?这个章节说的东西太多了,希望诸君有个好胃口,能慢慢地消化它。 心往一处想,劲才会往一处使,这也是形意拳,形与意合的根本道理,身在练拳,神在娇娃,难有大成就也。练武也是练心练心量。生活中每人都有面具,在练拳的时候就要放下,就要暴露你的真实意图,武功就是实打实的积累,实打实的碰撞,来不得半点虚假,言行不一的人不值得信任,神形不一的人也练不好拳。练内家拳可以纠正自己的身形,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敏锐,身心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只要你学进去,真理自在其中。这些的前提是心神合一。英国的绅士风度世界闻名,同样英国的足球流氓也是世界文明,其实足球本身就是一个引子,也就是催化剂,本身它并不产生化学变化,足球其实就是个催化剂。那些衣冠楚楚的绅士进了球场,就变成了暴民,打砸抢烧什么都敢干。那就说明他们平时的绅士风度是假的,内心的魔鬼一有他发芽的空间就会跳出来作乱。足球这时候就是一个放出魔鬼的空间,足球本身并没错误。中国人有句古话叫:披着羊皮的狼,这句话是最适宜形容这样的流氓绅士。 我不是在这里讲世界文明史,我是用足球流氓来说练内家拳的道理,其实许多人他练拳的时候,心与身体是不统一的。穿着练功的服装,想着澡堂子的事的人大有人在。心与意合为第一,有了心意相合,才有后边的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心意相合说的简单其实很难,打拳的时候,你一出手就要进入打拳的境界,这个需要艰苦的练习。外国人有句话:上帝想让他灭亡,必定先让他疯狂!练习内家拳能很好的调理身心,降伏自己内心的魔鬼。天冷了感冒,为什么别人不感冒呢?因为别人身上没有感冒的种子(病菌),没有这个感冒种子的大象,你把它关进冰箱,它会冻死,但绝不会感冒。这些隐藏的种子(细菌)带在身上,隐藏在身体里,就叫“隐疾”,它没发作出来,和英国绅士没进足球场一样,隐藏的疾病就叫隐疾。英国绅士身上隐藏着魔鬼,没进足球场的时候看不出来,其实都是一个道理。练拳能强壮身体,慢慢的化解这些隐藏的疾病或者病菌,是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你的人生已经产生了变化,这也是内家拳收徒弟极为谨慎的原因。古人说: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经受了这些考验,心理和生理都产生了变化,内心强大,肉体强韧,当然能做出常人做不到的事情。练内家拳也改变让你的思维,改变你的身体素质,延年益寿是说这个人原本能活70岁,现在能活90岁了,这后20年的命运不是就改变了吗? 练武的人把握自己的内心其实很重要,化解隐疾和化解心中的魔鬼一样很重要,现在有一句流行的话:冲动是魔鬼。呵呵!一个内家拳高手是很少做出冲动的事情的,他有自己的想法,你觉得过不去的坎,他觉得比站三体式舒服多了。再大的困难也不如站一小时三体式的痛苦大。因为他练过,有那个心理承受能力,他要认为这是“坎”,那对一般人来讲就是“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个心的容量是他一点一点练出来的。 内家拳的老拳师父都很有涵养,诸君可以查阅民国时期那些武术大家的照片,从中可以寻求内家拳的蛛丝马迹,看看那些大家的拳照,能给人一种特殊的享受,这些只有身上真正长了内家功夫的人才会懂。武功按照我书中那个循序,习练了五行十二大形象,练习了五行合一进退连环拳,现在又掉过头来重新修正自己的三体式,我觉得诸君如果真的练到这一步,有些东西就要说道说道了,话不说不明,如果这个道理不能讲明白,也许功夫就搁在这个境界当中,很难再有突破。功夫练到了这里,我觉得此时内家拳有一个重要的关口即将产生,也就是“武坎”,这个关口不是只讲的三体式的疲累,我觉得到了现在,一个最大的关口就要到了,那就是“心量关”。你的心,你的心量,心的容量啊,能不能融进去这么多东西,后边的拳啊,再练习两趟,一趟八式拳,再学一路杂式锤,练习一段时间,你也许能在全国武术大会上拿个金牌什么的,但是金牌只是给别人看的,那些东西只能蒙个外行,现在全国全世界的各种武术比赛,在地球上一年举办多少场呢?一年能产生多少冠军?这个不用我说,你自己的斤两你自己最清楚。 功夫练到这一步,要让我来说,还差得远呢!因为你还没摸过兵器,还没有掌握兵器的性能,在形意拳中你还有很多东西没有练习。不要觉得此刻的功夫已经了不起了,此刻的你也许能战胜两个流氓,但是流氓倒地的时候,如果正好抄起两把西瓜刀,你就危险了,因为兵刃格斗和徒手搏击是两回事。所以说在形意拳中你有很多东西还要学,放下“贡高我慢”之心,认真的学练下去,也许这个坎你就能很轻松的过去,实话实说练形意拳倒在这一步上的人十成当中占了九成。因为他满足了,他觉得到了如今我会的已经不少了,可以笑傲江湖了其实还差得远。形意拳是枪拳,如今大枪的东西我还一点没说呢,刀枪剑棍是形意拳门的四大兵刃,这些能拿的起来的,在外边你是看不到几个的,别说练的好不好,先问问他会不会?养灵根而动心者——武中之将也!既然老祖宗的拳谱中提到了武将这个词,而没有说练成了变成刽子手,那既然说是武将,请问你懂兵法吗?你知道排兵布阵吗?这些其实形意拳中都有的。 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修道你懂吗?你看过几本修道的书,实际练过没?静心的你不会,动心的你也不会,这个拳练到了这里还不就是个半吊子吗?呵呵!更不用提什么“动静结合”了,诸君因为形意拳“动静结合”是练拳和休息那就错了,那就是指的老谱中的“静心和动心”静者修道也,动者武将也!动静都不行算什么形意!因此我才写了这个139章《谈武论道》,我的目的很简单,形意拳练到这里,后边还有很多好东西,要端正你的心态,解放你的思想,要逐步打开你的心量,去接收这些国术中最精华的东西。这些东西啊,才是最需要传承的玩意。我不敢自创一门武学,因为我知道在武学的道路上,我的认识就是井底之蛙,老祖宗在拳中的无边智慧还没能揣摩完全,我不敢找三五个人握个手成立个门派。一门的东西是多少代精英智慧的凝聚。武通医道,那个大门派都有自己珍密的药方,那是无数人试验出来的宝贝,不信的话你拍几天铁砂掌试试。当年在街头卖艺的人,都能在肚脐上扣个大碗,用内气一下子吸住,然后随便在街上找个壮汉,两只手使劲抠都抠不下来,当年这些人就是个卖艺的,算不上武林高手,但就是当年街头卖艺的水平,都比今天那些假大师强太多了。对武这个字眼,我一直怀着敬畏之心,我知道武道通天,那不是用嘴说着玩的。形意拳练到了这一步,好戏刚刚上场,如果诸君就此合上这本书,我保证你会后悔的,这些东西我只写这一次,我会顺着形意拳脚兵刃的脉络,完成这部作品。往后看下去的前提是你的心量要打开,“练拳正意、正意练拳!”要跟着我一步一步的看下去。这个我就不具体描述了,相信看到后边章节的诸君会懂! 每天吃完饭我们先休息一下养养精神,古人对吃饭的要求是“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不要高谈阔论喋喋不休,这样吃下去的饭能很好的进入身体,饮食消化就是“道”,这样吃饭身体才健康。 现代人脑袋动的太多,身体动的太少,不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造成了许多亚健康的疾病和隐疾。其实人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十丈红尘诱惑纷纷随心所欲就会毁了自己。所以佛家讲“空”讲“戒”,道家讲“清净无为”。三体式在正确的锻炼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情况产生,那就是“肠鸣”,肠子会有响动,这个响动你自己可以感知,耳朵可以听到这些声音,呵呵!不用害怕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今天写出来就算是一个广而告之吧。人有很多生理现象,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功夫练到这一步,说明已经找到一点感觉了,把耳朵贴在别人的肚子上,也就是肚脐的附近,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听,你就会听到肚子里边有很多细微的声音,问问的咕咕叫,一些流水的声音。练拳站桩产生的声音只不过比这个大了一些而已,用不着惊讶。在前文我说过,人在站立的时候,用拳头轻轻捶打自己的腰肾命门这块地方,许多人都会打嗝,甚至一些气体会从谷道出来,这都很正常,命门火一动许多寒凉一些气体就排放出来了,在初学劈拳的时候,有人也有打嗝之类的现象,没关系的这些都很正常,练内家拳当然要内动。内动这个词不神秘,其实早晨起来人打个哈欠、伸个懒腰,都是内动的表现。体内的一些浊气的排放也能增进身体的健康,练拳的好处大了去了,我写在文字中的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只有你塌下心来练下去,这些东西才会不明,然后不明自明,许多事情不用别人讲,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自己就明白了。“饥无力、饱伤骨”前文已经说过这个词,过饥过饱都不适合练内家拳,吃完饭要消化一段时间然后再打拳,关于具体的时间掌握前文已经讲过了,在这就赘述了。 这些内动的产生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正确的姿势和呼吸,自己华山一条路,在练拳中你只有找到了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练习下去,才能越来越接近武道的真理。见怪不怪其怪必败,在内家拳的那些高手,都是在自己练拳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走过这些过程,把练拳中酸甜苦辣都当成练拳中一道道的风景,看一下明白一下也就过去了,迷恋在哪个风景中都是错误的,因为在练拳中那些都是过程而不是终点,终点自有终点的感觉。人的感官是差别很大的,只有有经验的明师在这时候才能按照自己的经验正确的指导自己的弟子。有些人天生敏感,有些人天生迟钝,因为人人不同所以我也没有必要把我练拳中所有的感觉和过程都赘述出来。和中药铺一样,我写了3000个药名,其实对你有用的也就是几味药而已,罗列这么多药名,会浪费了读者的时间。 在这里再一次强调师父的作用,奉劝那些自学的朋友,在你盲人摸象走投无路的时候,在你的机缘到来的时候找个老师吧。有了正确的指导才能在学拳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一个西医的主刀大夫,也不能给自己做大手术的,在那些三国小说中,武圣人关羽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手术也是别人帮着做的,武圣人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何况我们呢?在练拳中有人能帮助你,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响鼓不用重锤,我相信我的话,诸君可以认真的去理解。古人有句话叫“愁肠百结”,其实你不犯愁的时候,你的肠子也是“百结”的,现在北方的菜系里有一道名菜就叫“九转大肠”,人的大小肠对人的身体很重要,它在你的肚子里弯弯绕绕是很重要的器官。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涛风簸自天涯 这句古诗用来形容我们的大小肠倒是再贴切不过了。古人修道形容这个地方“九重铁鼓”也好,“九曲黄河”也好,说明这个地方不好练,也说明了它在人体的重要性。这些东西我们知道一些就行了,在练拳中认真的对待,不急不躁的才能练好内家拳。 今天少林、明天武当、后天练峨嵋,我不是说这些门派不好,许多门派流传几百年都是好东西,但是这些门派就像满汉全席300多道菜你都要,那就会吃坏了身体。你的身体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门派的东西,那样练习不出功夫,拳乱脑子就乱,本来就是一个班长的材料,管七八个人还凑合,你非让他去指挥八国联军,他根本胜任不了,时间长了不出毛病才怪。练拳的明师高徒,那些在练拳中得到了好处,获得了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自知之明”。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他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不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这在练拳锻炼中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什么事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适得其反。儒家讲中庸之道,谨言慎行就是不去触碰这个度的“上限”和“下限”。古人了解“物极必反”的道理,“机关算尽,必遭天谴!”在古代一个做尽了坏事要被杀头的人,临去刑场之前,还要给一顿好吃的,天理、国法、人情、是古人遵循的大道理,这是古人的美德。同样在体育锻炼之中,也有轻、重、缓、急也有劳逸结合,初学拳的诸君要慢慢的自己去把握,要把握自己最适宜的这个“度”,这样才能把身体调整到最健康的状态,用最佳的身体状态去完成自己在十丈红尘中的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