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5年开始在深圳创业做硬件,现在他想做点新的

 方珺逸 2015-06-14

 


三年前,优美科技还是一家非常典型的深圳硬件公司,主营业务是智能手机的ODM。从12年开始,创始人邵国光开始尝试自己做品牌和产品,逐渐摆脱过去纯ODM的角色。这三年里,他们做了Omate智能手表。在同期作品中属于成熟度很高的,和360合作出了第一代儿童安全手环,后来自己动手做了”卫小宝”儿童手表。近期在准备Omate硅谷分部的落地计划,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同时,针对Android wear的手表产品也在研发中,明年可能就会发布了。


从ODM到自主品牌,三年来优美科技的转身虽说也碰到了不少困难,但最终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中间的许多故事,听他一一道来。


关于Omate


最开始是12年我们想做智能手表,是在Android 4.1的基础上剪裁下,然后适配到手表上的。Laurent当时还是我们的战略部负责人,他说我们可以自己做这个品牌,只需要拍一个宣传视频,放到国外的一个什么网站上(对,就是Kickstarter!),后面的就好办了。我问他拍这个视频要多少钱,他说一万八。原来Laurent在酒吧认识了一个朋友,之前拍过这类硬件产品的宣传视频,出价一万八。然后我们就这么做了,在Kickstarter上火了一把,筹了103万美元,之后国内外许多媒体都找了过来,觉得很有意思,毕竟当时在做Android智能手表的特别少嘛,是2013年,时间点很对。


火了之后呢,我看势头不错,就跟Laurent说,咱们把这块业务分拆出去,你来带队,优美投资,也给各种资源支持,把Omate这个品牌做起来。现在做了快两年时间,出货量也有几十万台了,都是走的海外?


手表市场今年应该还有一些空间,我们会继续把基于Android改装的这款做下去。Android wear方面,去年就那六家大厂拿到了入场券,华为 LG 三星 摩托 华硕,索尼 。我们今年也收到了邀请,不过最终搞定还需要一段时间,出产品的话应该是明年了。


和360的合作


我和老周认识很久了,13年的时候有一次他在香港,约我吃饭,中途聊起这次过来香港是一家人同行,两个孩子在酒店坐不住,要出去玩,又不放心,香港毕竟不熟嘛,很是烦心。我就说这个问题好解决,之前我们做过定位的手表。他一拍大腿说这个好,当时就说要合作。后来我去北京跟他们聊了几次,就确定来做这个事情。


其实也有顾虑,因为我自己之前做过,知道在定位这块用现有技术很难做准,漂移问题基本解决不了。360这边希望能做的许多功能,比如拆除报警,一旦孩子出了某个安全问题就提醒父母,做的太重了,出了问题比如误报或者没报,我们很难承担这个责任。第一代之后,我们就没再和360合作了,一方面我们想从ODM往其他方向转型,另一方面我们想按自己的理解来做这款产品,后来就做了“卫小宝”儿童手表,功能更轻。


当时雷军也找过我,聊了一番,拒了。我还是想按自己的意愿来做产品。当时雷军觉得手表应该加上各种监测健康的传感器,但是现在技术还不到这个地步,谈不拢。


Apple Watch和山寨


去年Apple Watch刚发布,就有不少人开始组团山寨了,这两天电子展上已经放了出来。真的高仿,外形基本差不多,当然里面啥系统软件都没有。别小瞧他们,六七个人的团队就能把山寨表做出来,400元的售价一年能卖出50多万台,利润也快有5000万了,几个人一分也不是小钱。


之前iPhone的时代也是类似的故事。第一代山寨iPhone的都挣到大钱了,越往后越少,到10年大家慢慢意识到iPhone好是好在系统和应用,山寨才开始不行了。现阶段Apple Watch自己的生态也没有那么完善,真身的使用场景也不多,许多人想买也就是图个新奇,或者装逼,这个时候山寨品是挺有机会的。相当一部分山寨Apple Watch会卖到拉美、迪拜等地方,国内的二三线城市也有一些。


转型时碰到的坎


其实最初做手表时,我是有个大计划的。想自己鼓捣一个手表ROM出来,不光适配自家硬件,还能适配给国内其他手表硬件厂商。当时IDG也想投我们,准备给400万美元。软件方面是我们的软肋,就打算从华为挖一个哥们出来,让他带队做系统,后来这哥们发现挖不动在华为的工程师,自己再一盘算,就放弃了。这个计划后来也就黄了。


其他新硬件的方向


虚拟现实这块我也有关注。几天前我还和几个朋友在这里讨论过一个方向,就是VR版的GoPro。现在VR领域不是缺内容么,有了VR的GoPro,应该会有不少人能拿这个拍出不错的内容。其他方向,我觉得体育方面还有很多机会,比如高尔夫专用的手表,或者游泳手表,目前这个市场上Garmin做的很棒,但是肯定还有空间。


关于创业


我自己是93年大学毕业,95年开始在深圳创业,这二十年里做了四家公司,优美是06年成立的。现在创业很火,但是我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不要太早出来创业,先在大平台里积累些人脉和能量,再出来不迟。我自己是有体会的,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太难了,啥都没有。



后记:这次和邵国华交流时间不长,大概聊了一小时,途中还有三个员工拿具体的问题请他定夺。作为一个在硬件制造一线拼了这么久的人,对产业的纵深理解自不必说,不过他对新事物的高关注度着实让我有些惊讶。我相信深圳还有不少硬件创业者,也在积极求变,希望在新硬件浪潮中找到新的机会,


题图来自 Yestone


--------




请在 App Store 及 安卓各大应用商店 内留下您的评价和建议,您的每条反馈对氪星都意味深重 (? ·?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