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化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吉林省2013

 WAERTER 2015-06-15


4.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本次地表水、环境空气环境现状评价引用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20137月编制的《通化市区基础设施新建及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现状监测数据。声环境现状评价引用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20146月编制的《通化市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给水、燃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中的现状监测数据。区域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监测时间距评价时间小于3年,故引用监测数据是有效的。


4.1.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本次地表水现状评价在浑江上共设置4处现状监测断面,监测断面见表4-1和图4-1


4-1          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断面布设


























序号


河流


监测断面


监测点位置


1


浑江


五道江


浑江流经通化市上游对照断面


2


拟建江南二桥处


 


3


湾湾川


控制断面


4


民主


消减断面


2)监测时间


2013513~15日,由通化市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


3)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监测频率


监测项目确定为pHCODBOD5、氨氮、SS、石油类、Cr6+、挥发酚共八项。采样分析方法参照《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进行。具体方法见表4-2


4-2             水质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pH


玻璃电极法


COD


重铬酸钾法


石油类


红外分光光度法


BOD5


稀释与接种法


氨氮


纳氏试剂比色法


SS


重量法


4)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见表4-3


 


4-3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LpH除外)






















































监测点位


pH


COD


BOD5


氨氮


SS


石油类


Cr6+


挥发酚


1


7.26


19.23


2.0L


0.503


189


0.0351


0.004L


0.0013


2


7.18


13.27


2.0L


0.867


68


0.0360


0.004L


0.0035


3


6.97


12.87


2.0L


0.856


67


0.0382


0.004L


0.0040


4


7.45


8.91


2.0L


0.356


20


0.0395


0.004L


0.0009


 


4.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方法


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标准指数法公式如下:


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标准指数公式:



式中:Pi某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Ci某污染物实测浓度;


C0i某污染物水质标准。


其中:pH值的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pHj7.0时)


式中:SpH—pH值的标准指数;


      pHj—j取样点水样pH值;


pHsd评价标准规定的上限值。


2)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


3)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见表4-4


 


 


 


 


 


4-4         现状评价标准指数一览表























































监测点位


pH


COD


BOD5


氨氮


SS


石油类


Cr6+


挥发酚


1#


0.13


0.96


-


0.50


1.89


0.70


-


0.26


2#


0.09


0.66


-


0.87


0.68


0.72


-


0.70


3#


0.02


0.64


-


0.86


0.67


0.76


-


0.80


4#


0.23


0.45


-


0.36


0.20


0.79


-


0.18


由表4-4分析可知,三个监测断面仅1#断面SS超标,超标倍数0.89,其余各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体功能的要求,1#断面SS超标原因主要为夏季多雨冲刷路面的雨水汇入江中所致。


4.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监测单位及监测点布设


在项目区内选取6个监测点位作为本次评价大气监测点位,具体的监测点布设见表4-5及附图4-1,主要是了解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4-5    拟建项目环境空气监测点位

































序号


点位名称


参考坐标


1


烟筒粒子


41°40′51.78″


125°54′19.09″


2


金厂村


41°41′20.24″


125°55′51.32″


3


会展中心


41°41′47.81″


125°55′50.02″


4


御景首府


41°42′34.88″


125°56′17.87″


5


东昌区


41°43′42.48″


125°57′13.57″


6


保安村


41°43′10.12″


125°58′32.77″


监测时间为2013618~24


2)监测项目


根据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特征,监测项目确定为SO2NO2PM103项指标作为监测因子。


3)评价标准


选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评价。


4)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指数法进行评价,其评价公式如下:


Ii


式中Ii某种污染物的单项指数;


       Ci—某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


       Ci0某种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


其中,Ii≤1.0时,表示该污染物不超标,满足其评价标准要求;而Ii1.0时,则表明该污染物超标。


5)监测及评价结果


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4-6


4-6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
















































































































































序号


监测项目


浓度范围


mg/m3


超标率


%


最大超标倍数


浓度平均值mg/m3


平均值标准指数


1#


PM10


0.037-0.078


0


0


0.045


0.30


SO2


0.007-0.027


0


0


0.016


0.03


NO2


0.015-0.029


0


0


0.023


0.10


2#


PM10


0.033-0.087


0


0


0.059


0.39


SO2


0.013-0.037


0


0


0.024


0.05


NO2


0.015-0.032


0


0


0.026


0.11


3#


PM10


0.0033-0.088


0


0


0.068


0.45


SO2


0.014-0.045


0


0


0.033


0.07


NO2


0.017-0.033


0


0


0.027


0.11


4#


PM10


0.038-0.097


0


0


0.065


0.43


SO2


0.015-0.050


0


0


0.026


0.05


NO2


0.015-0.038


0


0


0.023


0.10


5#


PM10


0.035-0.105


0


0


0.055


0.37


SO2


0.016-0.073


0


0


0.036


0.07


NO2


0.019-0.054


0


0


0.033


0.14


6#


PM10


0.037-0.092


0


0


0.055


0.37


SO2


0.013-0.032


0


0


0.018


0.04


NO2


0.015-0.029


0


0


0.023


0.10


注:上述数据中SO2NO2为小时值、PM10为日均值。


由上表可知,监测点上各项监测项目均能满足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区内环境空气质量很好,环境容量很大。


 


4.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监测点布设


本次共布设6个噪声监测点位,监测位置见下表及图2-1


4-7   噪声监测布设情况表
































序号


监测名称


测点位置


1


南山棚户区


小区西北部


2


厚德载物二期


小区BZ10楼前


3


石油机械厂平岗山棚户区


小区东侧


4


小区南侧


5


官道岭棚户区


小区8号楼前


6


自安小区


小区内部


2)监测时间


由通化市环境监测站于2014526日进行昼、夜现状监测。


3)监测结果


声环境监测结果见表4-8


4-8  声环境监测结果(dB(A)



































































































序号


昼间监测结果


夜间监测结果


是否达标


1


48.4


39.2


达标


2


49.5


40.1


达标


3


49.0


37.4


达标


4


52.5


40.5


达标


5


48.0


37.9


达标


6


45.5


39.4


达标


7


45.7


38.6


达标


8


47.0


40.2


达标


9


49.2


38.7


达标


10


48.6


37.9


达标


11


51.2


41.4


达标


12


51.0


40.8


达标


13


50.9


41.2


达标


14


50.2


40.8


达标


15


52.9


41.0


达标


16


48.6


41.6


达标


17


47.1


41.2


达标


18


55.6


42.1


达标


4)评价标准


本次工程所涉及的区块为商业、居住混合区,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区,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


5)评价结果分析


由上表的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点声环境监测值可以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区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


4.4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本项目所在区域处于人类开发活动范围内,无原始植被生长和珍贵野生动物活动,属于受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城镇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敏感程度较低。


 


 


 


5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5.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1)工程占地影响分析


本次工程永久占地36.63公顷,已规划为建设用地。工程永久占地将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改变了土地利用格局导致水土流失等。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本项目的土地资源利用形式的转化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美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促进区域土地资源价值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占地造成的不利影响。


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本项目建成后,由于土地利用功能的变化,将对区域景观产生影响。经调查,现区域内主要树种为杨树,主要动物均为常见的鼠类、麻雀、喜鹊等,没有珍稀保护动植物,并且以上动物均为该区域的常见种类,适应性强,因此不会因本项目的建设而造成物种消失。


5.2水土流失预测


5.2.1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后果,不仅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影响农牧生产的发展,还给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严重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危害逐年加剧,主要表现在:


1)土层变薄,地力衰退、耕层变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单产量下降。随着地表耕作层土壤年复一年流失,氮磷钾养分和大量的有机质被带走,土层逐年变薄,费力越来越低,耕地越来越少。水土流失是造成更低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2)泥沙淤积江河、水库、排水管道,抬高河床,掩埋农田、道路。由于水土资源的大量流失,使泥沙下泄,淤积下游水库,抬高下游河床,致使水利工程下降,河道的过水能力降低,阻塞桥涵。掩埋农田、村庄,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3)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水土流失加剧,破坏了生态平衡,加重了自然灾害,形成了恶性循环,特别是坡耕地水蚀加重,地表土大部分被冲走,涵养水分能力降低,加剧了水旱灾害的发生。每逢暴雨,地表径流迅速汇集,洪峰暴涨暴落,造成毁灭性灾害。


5.2.2水土流失预测方法


根据项目区土壤侵蚀的背景资料和工程建设的特点,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水土流失预测将采用专家预测和经验公式法,一方面要确定原土地利用条件下的水土流失背景;另一方面要通过相应的目的调查、分析,确定道路建设期和运营期再塑地貌的土壤侵蚀量,按照已确定的预测年限,逐年进行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1—工程兴建时水土流失量(t);


      F1加速侵蚀面积(km2);


A1—加速侵蚀系数;


P1—原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


T1侵蚀时间(a)。


本次评价土壤侵蚀背景值的确定是根据区域水土保持规划资料、土壤侵蚀资料并结合建设用地分布区地形地貌、土地类型、降雨情况、土壤母质、植被类型等进行综合分析,经过现场踏勘等,综合确定道路的原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1500t/km2·a,加速侵蚀系数取2.5,侵蚀时间按实际施工期24个月计算。


5.2.3水土流失预测


本项目的永久及临时占地水土流失量见表4-2


表4-2         施工期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


















项目


流失面积(km2


流失时间


a


预测水土流失量(t


背景流失量(t


新增流失量(t


合计


0.3663


2.0


2747.25


1098.9


1648.35


通过对本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由于施工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施工区原有地貌、地表植被,使表层松散,抗水力侵蚀能力减弱,使土壤失去原有的固土防风能力,从而增加了一定量的水土流失。但随着项目的进行修建完毕的道路可以阻止一定的风沙侵蚀,因此实际流失总时间按2年计算。因此工程永久占地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施工期将新增水土流失量1648.35t


本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特点是施工面分布较广,、面性分布,在短期内,土壤流失急剧增加,具有分散性、短期性及不均衡性。采取一定的水土保持措施后,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5.2.4水土保持方案


1)工程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的防治主要是在临时堆土、堆料等处设立拦挡措施,使其在“点”上得以集中拦蓄;在新增水土流失得到集中拦蓄、控制的前提下,通过“面”上林草植被建设和土地复垦措施,保护新生地表,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植物措施的观赏性和后效性,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由被动控制到开发治理的转变。


管线工程为分段施工,沟槽开挖首先将表层腐殖土推至堆土区外侧压实保存,利用开挖土料筑外侧拦挡埂,将开挖土方有序堆放,坡面做压实处理,表层堆土结束后筑外侧拦挡埂。拦挡埂断面应为梯形,尺寸为高0.5m,顶宽0.5m,坡比12


2)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


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少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实施项目沿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度重视项目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建立、建全领导协调组织、专职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真正把水土保持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①组织保证


为了保障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使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工程建设部门应设立水土保持管理机构,由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管理和组织工作。


②技术保证


在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要聘请水土保持部门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对施工人员进行水土保持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水土保持意识,为水土保持方案的完成提供技术保证。


同时为确保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应在方案实施期,招聘水保工程监理工程师,对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理,使水保工程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质量标准进行。


③资金保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费用,从基本投资中列支。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经费应由建设单位承担,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所需经费应列入本工程投资总概算,工程建设单位应做到专款专用,保证资金及时到位。使水土保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5.3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主体楼体工程所需混凝土外购,施工基本无施工废水产生。施工人员基本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组织,不需要大规模的集中住宿,且由于工程分段、移动式施工,其排放的生活污水较分散,污水量较少,不会对水环境有明显影响。


管线及道路等附属配套工程沿道路铺设,分段施工,施工现场较分散,施工人员不集中,人数在3~10人之间不等,不需建集中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水量很少,对水环境的影响有限。工程施工期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可恢复的,随着施工结束影响也将结束,工程施工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5.5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过程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来自拆迁现场、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物及沥青摊铺时的烟气以及运输车辆尾气。


1)施工扬尘影响


本项目扬尘主要来自拆迁工程、土地平整、主体楼体工程、道路工程以及各项管道敷设工程的土石方的挖、填、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粉状物料在装卸、堆放时产生的扬尘;路面工程施工时,筑路材料拌合、敷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气象条件对施工扬尘污染范围的影响很大,根据相关类比资料,在大风不利气象条件下,风速4.6m/s时,施工扬尘将造成150m范围内空气TSP超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所以,不利天气下扬尘会对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空气造成影响。特别是土石方工程量较大的工程影响更为明显。尤其在环境敏感点地段施工应注意防范扬尘污染。在正常气象条件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沉降衰减很快,影响范围较小。根据对城市道路施工现场的类比监测资料,施工的扬尘影响强度和范围情况见表4-2


4-2  施工扬尘浓度变化及影响范围


















距现场距离(m


10


30


50


TSP浓度(mg/m3


1.892


1.013


0.586


背景值


0.580


由上表可见,施工现场局部扬尘浓度比较高,但衰减较快,50m处已接近背景值,所以只要在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施工扬尘对施工区界外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2)沥青烟影响


本工程配套道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因此,在敷设过程中将有沥青烟产生。沥青混凝土不在现场拌合,由厂家直接供应,可以避免沥青熔融时产生的有害气体。路面铺设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影响只有沥青冷却固化过程中挥发的少量烟气,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在135165℃,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沥青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并且沥青摊铺采用全副一次摊铺成型,对周围空气环境影响时间不大。


3)尾气污染


施工中各种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在燃汽油、柴油时排放的尾气含有THC颗粒物、CONOX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后会对施工现场带来一定影响。


施工车辆在现场范围内活动,尾气呈面源污染形式,尾气扩散范围有限,车辆为非连续行驶状态,施工采用分段进行,在每段施工时间有限,污染物排放时间和排放量相对较少,所以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有明显影响,与运营期道路车辆尾气排放量相比,施工期尾气排放非常有限。


5.6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机械声源分析


据调查,工程施工采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平地机、装卸机、压路机和铺路机等,根据相关资料,机械噪声测试值见表4-3


2)施工机械噪声影响预测


本工程施工噪声源可近似视为点声源,根据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可计算出各施工设备的施工场地边界。点声源衰减模式如下:


            


     式中:


LP ——距声源r(m)处声压级,dB(A)


LPO——距声源ro(m)处声压级,dB(A)


ro——LP0 噪声的测点距离(1m5m);


 ——各种衰减量(除发散衰减外),dB(A)。室外噪声源 取为零。


在不考虑建筑物的噪声衰减量的情况下,各类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未与现状值叠加)预测结果见表4-4


4-3          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表









































































序号


机械类型


 


测点距施工机械


距离(m


最大声级LAleq-dB(A)


1


轮式装卸机


ZL40


5


90


ZL50


5


90


2


平地机


PY160A


5


90


3


振动式压路机


Y2J10B


5


86


4


双轮双振压路机


CC2


5


81


5


三轮压路机


 


5


81


6


轮胎压路机


ZL16


5


76


7


推土机


T140


5


86


8


轮胎式液压挖掘机


W4-60C


5


84


9


摊铺机


Fifond311ABGco


5


82


VoGELE


5


87


4-4       各类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






































































机械类型


dB(A)


5m


10m


20m


40m


50m


80m


100m


装载机


90


84.0


78.0


72.0


70.0


65.9


64.0


平地机


90


84.0


78.0


72.0


70.0


65.9


64.0


压路机


86


80.0


74.0


68.0


66.0


61.9


60.0


推土机


86


80.0


74.0


68.0


66.0


61.9


60.0


挖掘机


84


78.0


72.0


66.0


64.0


59.9


58.0


摊铺机


87


81.0


75.0


69.0


67.0


62.9


61.0


3)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拟建工程施工工作量较大,机械化程度高,机械声压级较大,由此而产生的噪声不仅对周围区域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也对施工机械的操作工人及现场施工人员造成一定影响。但工程建设期的施工噪声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施工噪声也将随之结束。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规定施工场界昼间噪声限值为70dB(A),夜间噪声限值为55dB(A)。由表4-4中可以看出:


1)施工机械噪声影响范围及强度


除装载机、平地机外,其它机械昼间施工噪声在距施工场地20m处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要求。装载机、平地机昼间施工噪声在距施工场地40m处满足标准限值。所有机械夜间施工噪声在距施工场地100m内均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要求。由此可见,工程昼间施工噪声对施工场地周围40m范围内的环境影响较大,对50-100m范围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夜间施工时影响严重。


2)噪声影响分析结论


从噪声源衰减特征可以看出,施工机械对不同距离的声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夜间的影响范围较大。根据现状调查,本次改造地块周围分布有居民,故施工时对此部分居民影响较大。


5.7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是拆迁建筑垃圾、工程弃土、施工生活垃圾等。从工程土石方填挖情况来看,工程经调配,拆建建筑垃圾及弃土用于平整场地,不需弃土,此外,工程施工人员每天将产生少量通过垃圾箱由市政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对环境影响很小。


 


 


6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6.1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工程采用集中供热,不自建锅炉房,运行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为居民在烹饪食物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及各区块内汽车行驶产生的尾气。


1)厨房油烟


食物在烹饪、加工过程中将挥发出油脂、有机质及热分解或裂解产物,从而产生油烟废气。由本项目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油烟产生量约为4.35 t/a。居民厨房油烟排放目前还没有环保标准规定,一般居民均采用家用油烟机,本次预测按直接排放计,即厨房油烟排放量为4.35 t/a。住户厨房油烟烟气经脱排油烟机抽提后经预设的竖井式烟道楼顶排放,预计油烟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十分有限。


(2)汽车尾气


    各区块内道路行驶的汽车车流量有限,车速较低,且为非连续行驶状态,污染物排放时间及排放量相对较少,对环境空气影响轻微。


本工程包含部分商业楼层,本次环评建议建筑物预留独立烟道,同时要求餐饮等具有商业服务功能的企业单位在工商注册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到通化市环境保护局单独申报环境影响评价,其建设和运营的环境保护要求由单独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通化市环境保护局的批复决定。


6.2运营期声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人群活动噪声、各种泵类运转噪声及地面行车交通噪声。


1)人群活动噪声


本项目建设有物业管理用房,人群活动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无序嘈杂声。但强度不大,且主要发生在昼间。对此,小区管理部门只要加强对会所营业场所的管理和营业时间的控制,其对小区住宅的噪声影响是很小的。


2)各种泵类运转噪声


本项目规划设置供水泵房距离居民楼最近的为10m,本项目泵类构筑物采用地下形式,并且对各种泵类进行加隔音罩,并采取减振,类比同类建筑形式的泵房经隔声减振后,降噪30dB(A)以上,同时在设备招标时,对泵类和风机严格控制,向设备制造厂家提出噪声控制要求,采取以上措施后,其产生影响很小。


3)交通噪声


小区内车辆行驶产生的道路交通噪声对小区住宅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小区内道路上汽车行驶速度较慢,噪声级一般在7590dB之间,昼间一般对附近居民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若在住宅区内高速行驶或鸣喇叭、夜间行驶等,则其噪声对小区道路两侧居民住宅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加强小区内的交通管理,限速在20km/h以下,禁鸣喇叭。


6.3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6.3.1 运营期生活污水


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为3251 t/d根据类比典型城市生活污水的实测结果估算本项目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cr300mg/LBOD5150 mg/L SS200mg/L,氨氮30 mg/L。满足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要求,满足污水处理厂进水指标要求,并且生活污水水质简单,污染物浓度较低,可排放到市内污水管网,经截留排入通化市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能达标后排入浑江。对纳污水体—浑江影响很小。


本项目的建设虽然产生生活污水,但入住居民全部为通化市现有居民,不会增加市区的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因此不必分配给总量控制指标,而由通化市环境保护局对市区的生活污水统一掌握,便于生活污水的统一治理和削减。


6.3.2 路面径流


    1)路面径流污染物种类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各种类型车辆排放尾气中所携带的污染物在路面沉积、汽车轮胎磨损的颗粒,车架上粘带的泥土及人类活动的残余垃圾,车辆制动时散落的污染物及车辆营运工况不佳时泄露的油料等,都会随暴雨径流进入水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石油类、有机物和悬浮物等。


2)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


拟建道路营运期时,路面材料、汽车排泄物、人类活动残留物、轮胎磨擦微粒、尘土等污染物,都会随着雨水径流进入水体,使水质污染。道路路面径流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石油类和有机物,污染物浓度则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交通强度、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时间等。可见影响路面径流的因素很多,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降雨初期到形成地面径流的30分钟内,雨水中悬浮物和石油类物质的浓度比较高;降雨30分钟后,其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不断下降;降雨历时40分钟之后,路面基本被冲洗干净,路面径流污染物的浓度相对稳定在较低的水平。


营运期道路上的污染物通过雨水管线进入河道,最终以地表径流的方式汇入河流,其各项污染物浓度较低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


6.4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排放量为8760t/a。预计在每单元门外一组,每单元入口处一个,共需要350垃圾箱。由市政部门统一定期处理


对于垃圾箱、桶、站定时清运、定时消毒,做到周围无垃圾、内外无蚊蝇。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工具做到了机械化、容器化、密封化,防止了沿路抛洒滴漏。经类比调查亚泰桃花苑杏花苑,生活垃圾得到了妥善处理,园区内见不到纸片、果皮等生活垃圾,垃圾分类收集,做到了及时清理,没有闻到异味,污染较轻。因此预计本项目建成后,生活垃圾不会对小区环境造成影响。


 



 



7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7.1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通化市5个棚户区(南山棚户区、厚德载物二期、自安棚户区、官道岭地块、石油机械厂平岗山棚户区)的现有土地整理收储、棚户区拆迁、居民安置、土地收储以及棚户区改造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这正是实现通化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期准备,可以说本工程是实现通化市城市规划的基础步骤。同时本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的道路工程、道路照明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供热工程、燃气管线、电力工程均符合通化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完全符合通化市城市总体规划。


7.2拟建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项目属于非盈利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具有良好的潜在经济效益,本工程建设对通化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7.3拆迁居民安置影响分析


1)安置原则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通化市市区棚户区住宅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若干规定》,确定移民安置原则:


各责任单位要在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委托具有拆迁资质的拆迁单位实施阳光拆迁,按统一标准,严格执行。要做到补偿安置标准公开、回迁安置方案公开、拆迁和汇钱房屋面积公开、评估标准公开、搬迁顺序号公开;


鼓励回迁,呗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的,按搬迁时间先后顺序优先选择楼层楼号,搬迁时间和设计图纸要进行公示,实行阳光操作,拆迁现场设置公示板,迁走一户,公示一户;


移民安置过程必须把征迁处理补偿投资和项目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严格区分开来。


2)移民安置规划


本工程总建设用地面积36.63万㎡,新建总建筑面积48.569万㎡,安置房建筑面积46.259万㎡。


3)移民安置影响分析


由于搬迁居民房屋及生活附属设施建设过程中,势必扰动原有地貌,因此,在移民房屋及生活附属设施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尽量避免造成水土流失。


拆迁搬迁短时间内必将影响移民的心情,由于居民长期生活在当地,历史上已经形成了固有的生产、生活习惯和一定的社区人际关系,要离开世代安居的家园,故土难离的心情是普遍存在的。移民与安置地老居民的融合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移民安置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移民的思想工作。


5)拆迁居民安置的建议


为避免拆迁过程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要求通化市人民政府及本工程建设单位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这些征地拆迁户的重新安置工作。主要是抓好、落实好以下几项工作:


政府部门利用有效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国家的有关经济安置补偿政策。


作好被拆迁人员的思想工作,耐心详细的宣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争得被拆迁人员的理解和支持,不得强行拆迁,必须尊重被拆迁户人员的权利。


必须按照国家及地方拆迁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必须按照被拆迁户受损失的价值及时到位赔偿其经济损失,减轻受拆迁户人员经济和精神上压力和影响,以确保被拆迁户居民生活水平不会降低。


对无力自行安置的拆迁人负责提供过渡用房,以确保被拆迁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会受到影响。


补偿费用一定要专款专用,并按规定及时分到有关村组和个人,要充分发扬民主和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做到合理分配、使用各项补偿费,维护移民的权益。


综上,在遵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耐心、细致的做好各项拆迁安置工作,对被拆迁居民的补偿及安置合理,并得到有效落实后,本工程建设拆迁居民安置社会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7.4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长远上看,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居民生活的物质及经济条件。加速当地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7.5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分析


1)项目建成后将能完全改变区域总体风貌,促进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改善和发展,并加快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使该地能够更好的融入城市发展总体景观中,成为城市景观系统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机组成。


2)项目建成后,尽管改变了原地表地貌环境,绿色植被覆盖率得以显著增加,从而显著改善地区小环境,保持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环境的平衡稳定,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水平的同时,能取得经济、环境效益的双赢。


 


 


 


8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8.1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本项目各项工程施工期较长,范围较大,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文明施工程度和环境管理是否到位,切实加强环境管理是有效减少施工环境影响的最根本措施。因此,必须对施工期各环境要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或建议。


8.1.1施工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本项目各工程在土方挖掘、堆放、回填、运输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施工扬尘,粒状材料装卸、运输及堆放过程中也会产生扬尘。为防止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特别是在干旱季节环境敏感地段工程施工时应采用喷洒水的湿法作业方式,以降低作业面的扬尘污染,使用水车洒水可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可使降尘减少70%-80%。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和清运。在施工现场周边按规定设置围挡,在风力5级以上天气应停止拆除作业。对于临时堆放粒状筑路材料要用苫布进行覆盖,防止随风扩散,造成扬尘污染。


2)本工程配套的道路工程路面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不自设沥青混凝土拌合场,直接购买商品沥青混凝土。在路面铺设过程中,有微量沥青烟散发,对施工现场人员有一定影响,因此建议操作人员应采取个人防护,如戴防毒面罩等。


3)在工地出口处设置清除车轮泥土的设备,确保车辆不带泥土驶出工地;装卸渣土严禁凌空抛散;要指定专人清扫工地路面。施工现场应设置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必须保持现场周边环境整洁,所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日产日清。


4)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完好率要求在90%以上,施工机械优先使用含硫量低于0.02%的低硫汽油或含硫量低于0.035%的低硫柴油,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应满足标准要求。


8.1.2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从施工期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可见,本项目各工程在施工期不同阶段,高噪声设备对工程施工场地周围均有较大影响。


1)施工单位应严格施工管理,对于挖掘机、推土机、铲车、卡车等高噪声机械应严格管理,应经环保部门严格检测后方可使用,并经常对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进行维修保养。


2)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缩短高噪声设备开机时间,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开机,并安装消声器。


3)施工期主要设备噪声源应符合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有关标准,防止建筑工人受噪声侵害,应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对机械操作者及相关人员应采取戴上耳塞和头盔等防护措施。在高噪声设备使用时,应对其进行围挡。


4)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在施工工程招投标时,将降低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列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并在签订的合同中予以明确。


5)加强对机械和车辆的维修,保证其完好率在90%以上,以使它们保持较低的噪声。


8.1.3施工废水防治措施


为减轻或避免施工期对水环境的的污染,应采取以下措施:


1)综合施工场地应设置围墙,避免筑路材料被雨水冲刷流失。特别是桥梁施工场,必须防止材料随地表径流流入河流以及水田。含有害物质的建材如沥青不得露天堆放,并应设蓬盖,防止雨水冲刷入水体。


2)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粪便不得随意排放,防止对水体造成污染。对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设置防渗旱厕,定期对旱厕清淘,由当地农民作为农家肥,避免影响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


8.1.4施工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工程弃土、施工生活垃圾等,对工程产生固体废物应分别进行妥善安置,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对于本项目产生的弃土,在施工时间上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调用各工程的土方。在土方调运、堆放过程中应加强管理,采取加盖苫布、设置围挡等防护措施,避免带来扬尘污染,同时应避免造成水土流失。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以专门容器收集,由环卫部门有偿清运,不允许随地乱抛,或混入建筑垃圾,影响环境卫生。


8.1.5生态环境防护措施


施工时对现有生态景观环境会瞬即改变,施工中需有步骤分段分片进行,妥善保护好沿线的生态景观环境。施工应注意如下几点:


1)路基工程防治措施


凡在有雨水径流处开挖路基时,设立临时的土沉淀池。土沉淀池是用推土机在路基外边推0.5m深,面积为2030m2的低凹处,降雨时雨水在沉淀池内流速变慢,使泥沙沉淀下来。在沉淀池出水一侧设立玻璃纤维布围栏,再次拦截泥沙。当路基建成时,过水涵管铺设完毕,推平沉淀池。在临时推土周围及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施工地段应设立玻璃纤维布围栏。


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及填料性质拟建公路路基防护采取如下形式。


1)种草、植树:土质填方段路基不大于1.5m的边坡种草或植树防护。可选择胡枝子、紫穗槐等灌木,也可选择常绿树种如桧柏等。


2)菱形骨架坡护:路基堆土高度大于1.5m,小于5m的路段,边坡砌2m间距的框格、框格内种草。


3)拱形骨架护坡:土质边坡高度大于5m时,采用拱形骨架植草护坡。


4)石砌护坡:桥涵进出口部位及填路堤段,坡面全都砌石防护。


5)石砌护脚:半填半挖路堤,为收缩坡脚,应设高度不大于5m7.5号浆砌片护脚。


2)排水工程防护措施


边坡的崩塌、滑坡等现象,其原因是雨水渗透,涌水所致,所以边坡保护工程,可以说是对水的治理工程,因此凡是在面积切割山坡,应在其上方2m以外设截水沟,避免暴雨来临时流水从坡顶一些土体的节理各裂隙渗蚀而引起滑坡及泥石流,从而保护路面两则区域排水的畅通和快捷。


3)施工期裸露路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为了更好的控制工程在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将对裸露路基采取必要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的目的,其主要措施为用草帘铺盖裸露路基,在实施草帘覆盖时,需用细小木桩将草帘固定在路基、路堑的坡面上,防止草帘滑动。


8.2营运期环保措施与建议


8.2.1营运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人群活动噪声、各种泵类运转噪声及小区内陆面行车交通噪声,需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进行设备招标时,对泵类和风机严格控制,向设备制造厂家提出噪声控制要求。


2)对泵类加隔音罩,地下及本地下设置,并采取减振,厂房隔声措施,降噪30dB(A)以上。


3)对小区内行驶的车辆应限制车速小于20km/h,同时全区禁止鸣笛。


4)在各建筑物周边及各片区之间、主要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建设防护林带,采用乔、灌、草的立体结构,降低噪声影响。


5)同时建议遵守下列规定:①居民住宅楼内禁止设立产生油烟、噪声、异味、恶臭、振动及其他污染环境的服务业项目;②商住混合楼内禁止设立机动车维护与修理及产生噪声、振动的娱乐和加工等服务业项目;设立产生油烟的餐饮等服务业项目,应当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油烟净化设施,并按规定设置专门烟道;设立洗浴等服务业项目,锅炉不得设在该商住混合楼内,烟囱的设立应当符合规定标准,洗浴用房应当有符合规定的隔热、防渗、防噪声、防振动等设施;③在居民聚集的其他区域禁止设立产生异味、恶臭的服务业项目。


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对周围声环境影响很小。


8.2.2运营期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本项目营运期主要废气污染为油烟以及汽车排放的尾气。由于饮食、烹饪,将产生油烟,属面源排放,经抽油烟机处理后,不会对区域环境空气产生影响。为控制汽车尾气污染,要采取如下措施。


1)要求汽车使用清洁燃料(如乙醇汽油),提倡使用新型环保汽车;


2)要求车辆安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尾气有害物质;


3)同时要加强管理,对于运输易产生扬尘物品的车辆必须要求加盖苫布,禁止散装未加盖苫布车辆上路。


4)每日定时安排人员清扫路面,减少车辆装载物撒漏记气流裹带引起的烟尘。


5)工程应注意绿化,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起到阻挡污染物扩散的作用。


8.2.3管线爆裂的风险措施


管网在运行时可能发生破损或断裂爆管等情况,如果管线发生爆裂,将直接影响城市供水及城市下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为避免事故发生或在事故发生时使影响降到最低,应采取如下防范措施:


1)在管线施工过程中,要求使用质量较好的管材,并配备较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质量,是消除隐患的最根本办法。


2)在管线的运行期间,要经常进行管线沿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管线内水的流量进行监测,如发现流量异常,应做及时的检查,避免事故发生。


3)要配有事故抢修队伍,并对其人员进行培训,如发生事故,能以最短的时间抢修,使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


8.3拆迁居民安置措施与建议


政府部门利用有效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国家的有关经济安置补偿政策。


作好被拆迁人员的思想工作,耐心详细的宣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争得被拆迁人员的理解和支持,不得强行拆迁,必须尊重被拆迁户人员的权利。


必须按照国家及地方拆迁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必须按照被拆迁户受损失的价值及时到位赔偿其经济损失,减轻受拆迁户人员经济和精神上压力和影响,以确保被拆迁户居民生活水平不会降低。


对无力自行安置的拆迁人负责提供过渡用房,以确保被拆迁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会受到影响。


补偿费用一定要专款专用,并按规定及时分到有关村组和个人,要充分发扬民主和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做到合理分配、使用各项补偿费,维护移民的权益。


 


 


9  公众参与


9.1调查目的、方法


1)公众参与目的


公众参与的目的是使评价区域内受益和周边受影响人群了解拟建项目的基本概况及对所在地区带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通过公众参与使项目的规划设计更完善、合理,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了解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2)调查方法


本工程公众参与的调查方法采用公示及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的形式进行,调查组人员首先向被调查对象详细介绍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的目的、工程规模、道路走向及对当地可能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等,再由被调查人自愿填写公众意见征询表,最后通过整理、汇总进行分析。


9.2公众参与调查


1)第一次公示情况


建设单位在确定评价单位后,于2014611日在建设项目地点对该项目进行了公示,公示内容见图9-1


公示时限为10个工作日。2014611日至2014624日,公示期间无其它反馈信息。


2)第二次公示


201471,在环评报告书初稿完成后,评价单位通过环评爱好者网站对环评报告的主要结论进行了公示,公示期为2014712014714,详见图9-2,公示期间无反馈意见。


3)公众参与调查表


1)调查对象


主要调查对象包括拟改造区块内受影响群众、社会团体,政府人员等。


2)调查内容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定公众参与调查内容,详见表10-1


 


 


9-1  吉林省2013-2017年棚户区改造一期建设项目(通化市)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


                 


























































































被调查者


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业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居住地


 


与本项目的


距离及方位


 


代填表人情况


代填写人姓名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1


您在本地的居住情况:


A、临时住户      B、长期住户


2


您认为本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地表水 B、地下水 C、环境空气 D、固体废物 E、噪声 F、生态 G、电磁辐射


3


您对本项目了解程度:


A、很了解          B、一般       C、不清楚


4


您认为本项目建设对当地的主要影响为:


A、经济    B、环境    C、社会    D、其它


5


您认为本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占地   B、植被   C、野生动物  D、水土流失   E、景观


6


您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


A、支持    B、无所谓    C、有条件支持   D、反对


CD请简要陈述支持的条件或反对的理由:


7


您对建设单位或环境管理部门有何要求、建议?


 


项目建


设单位


通化财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


刘佳


联系电话


15500356189


评价机构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


联系人


曹小育


联系电话


0431-85611493


调查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注:1.该调查须在第二次公示之后进行;


2.此表须建设单位及其委托的环评机构同时加盖单位公章;


3.调查对象在相应的栏内填写√,部分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阐述;


    4.非本人亲自填写此表的,被调查者本人须按手印。








工程简介及主要环境影响


(包含:工程简介、主要环境影响、拟采取的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涉及选线的须陈述其合理性)


 


 


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通化市5个棚户区(南山棚户区、厚德载物二期、自安棚户区、官道岭地块、石油机械厂平岗山棚户区)的现有土地整理收储、棚户区拆迁、居民安置、土地收储以及棚户区改造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总建设用地面积36.63万㎡,新建总建筑面积48.569万㎡,安置房建筑面积46.259万㎡,公建、商服及其他建筑面积2.31万㎡,安置房套数7083套,铺装道路面积37145㎡,道路照明路灯1872套,给水管线20550米,给水泵站5个,污水管线17650米,雨水管线15870米,供热管线20790米,燃气管线19870米,电缆线24046米。工程总投资140083万元,预计201611月全部竣工。


施工期工程拆迁引起的社会环境影响;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工程施工弃渣、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废气主要为安置居民生活产生的油烟及小区配套道路上行驶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废水主要为安置居民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及小区配套道路上形成的路面径流对区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噪声主要是区内新建建筑配套的各类泵房的设备噪声及新增配套道路上行驶车辆所产生的交通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加强管理,降低各种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营运期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经通化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产生的生活垃圾,送至垃圾填埋场,不会影响区域环境卫生;对各类泵站产噪设备采取一定的措施,能使场界噪声控制在标准限值内,做到噪声不扰民。


本项目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建成后经采用报告书提出的治理措施后,各种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对外环境的影响可降低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其选址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合理的,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


 


 


 


 


 


 


 


3)调查统计及分析


本次公众参与发放,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结果统计详见表10-2


9-2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表





































































































性别




32


18


年龄


20-30


30-40


40以上


6


13


31


您在本地的居住情况


临时住户


长期住户


0


50


您认为本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地表水


地下水


环境空气


5


0


5


固体废物


噪声


生态


40


0


0


您对本项目了解程度


很了解


一般


不清楚


20


30


0


您认为本项目建设对当地的主要影响为


经济


环境


社会


其他


25


0


25


0


您认为本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占地


植被


野生动物


水土流失


景观


30


0


0


10


10


是否支持本


工程建设


支持


无所谓


有条件支持


反对


50


0


0


0


1)被调查者100%为区域长期住户。


2)被调查者中10%认为区域主要环境问题为地表水,10%认为区域主要环境问题为环境空气,80%认为区域主要环境问题为固体废物。


340%被调查者很了解本项目,60%被调查者了解本项目。


450%被调查者认为对当地经济有影响,50%被调查者认为对社会环境有影响。


550%被调查者关心本工程占地,20%被调查者关心本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20%被调查者关心本工程所改变的景观影响。


6100%被调查者支持本次工程建设。


 


9.3公参小结


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本项目公众认同性良好,绝大多数群众表示支持项目建设,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将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结合公众参与调查表的统计结果和工作组的现场环境踏查,现提出下列建议供建设单位和环保决策部门参考:


    建议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环保投资、环保设施、治理措施落到实处,一些较为专业工程的实施可以采用招标等形式,更能保证工程质量。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同时确保工程质量,有利于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


 


10  环境损益分析


10.1社会损益分析


1)直接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改善市容市貌,保证了通化市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加快城市化进程。


2)间接社会影响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政策和城市整体规划,将进一步推动通化市的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


10.2经济效益分析


本工程费用主要包括:征地费用、改建投资、配套管网、污水处理、和景观绿化建设投资。


本项目虽然项目本身财务收益少,而且维持工程正常运转和偿还贷款需依靠城市维护费和政府补贴,但该项目建设对通化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10.3环境损益分析


拟建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投资所产生的效益是很大的、长远的及潜在的。这些设施都直接间接地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区域的环境,主要环境效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建成后,将提高当地环境质量。集中供暖,使烟尘排放量大幅缩减,对于改善地区小环境,净化空气,具有显著作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减轻对区域纳污水体影响,绿化率提升,林木,草坪面积的增加有助于涵养水土,促进地区物质良性循环,在春夏大风天里,减少扬沙现象,减少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2)项目建成后将能完全改变现原区域脏、乱、差的居住条件和城市景观,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实现,有利于城市生态景观的改善,在提高环境质量水平的同时,能取得经济、环境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该项目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且在进行相应的环保治理后,能取得很好的环境效益。


10.4环保投资


工程建设本身将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施工期将造成环境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影响,如不加以治理,对环境的影响及破坏是很严重的。在运营期交通噪声、汽车尾气等对声环境及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本工程在施工期、运营期对环境影响均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将使本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大减轻。


1)环境保护投资


根据本项目施工特点和主要环境问题,施工期环境保护投资估算见表11-1


11-1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项目


环境措施内容


投资(万元)


环境空气


施工场地配备洒水车2


2


建筑材料运输和堆放加篷盖


5


施工过程扬尘临时围挡


5



施工机械的维护及施工人员防护、消声器


10



防渗旱厕


5


固废


垃圾箱


5


生态环境


土地平整、施工场地恢复等


100


环境监测


施工期噪声、扬尘监测


20


水土保持


160


绿化


200


施工期环境监理


30


   


542


经过上述估算得出本项目的环保设施投资费用约为542万元,占总投资的0.39%


 


11环境保护管理、监测计划与环境监理


11.1环境管理


11.1.1环境保护管理目


环境保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工程各时期环保措施的落实,使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实施,并将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限度。为环境保护措施得以有计划的落实以及地方环保部门对工程进行监督提供依据。


通过实施环境管理计划,力图将本项目建设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减缓到最低限度,使工程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得以协调、持续和稳定发展。


11.1.2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与管理内容


根据拟建工程的具体特点,该工程在施工期及运行期都应设立环境保护机构,负责对该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进行环境监督和管理。


通化财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本项目的建设单位,又是管理机构,应负责工程环境管理和监督工作,认真落实各时期环境保护措施。


在施工期,建设单位要成立临时环保机构,由主要负责人任环境管理机构负责人,并由3~5名环保技术人员组成,重点抓好施工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工程弃土、弃渣处置和施工期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施工完成后临时占地、植被恢复、表土复原等项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专门聘请环境监理工程师,以保证工程环保措施的实施。


在工程完工后,工程移交其主管部门,工程主管部门的环保科负责工程运行的环境管理工作。保证各项保护措施的落实;保证各项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定期与环保主管部门沟通工程运行期环境污染情况;制定事故应急计划等。


在该项目实施各阶段应做好以下工作:


1)设计阶段:设计部门应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在设计中,建设单位对环保措施的设计方案应进行认真审查。


2)招标阶段:承包商在投标中应含有环境保护的内容,中标合同中应含有实施环保措施的条款。


3)施工阶段:建设单在施工开始后必须配备2-3名环境监理工程师,负责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监督,重点是防止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弃土、弃渣处置控制施工生产废水、施工噪声、粉尘排放、施工结束后植被恢复等,落实各项环保措施。


4)运行阶段:工程运行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由其主管部门环境保护管理科负责。


11.1.3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11-1            环境管理行动计划











































环境问题


采取措施


实施机构


监督机构


一、施工期


1.水土流失及生态保护


填挖地段应严格落实防护、排水工程设施及水土保持措施,对施工占地,待施工完毕,进行植被绿化,加强管理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地方政府


、环保局


2.施工扬尘


洒水作业;设备保养;并尽量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封闭运输,防止扬尘


3.施工噪声


保证设备完好,采取消音措施,降低噪声,敏感点处限速、禁鸣笛、限时施工


4.生活废水


设置防渗旱厕


5.弃土、弃渣


用于场地平整回填土


二、运行期


1.各类泵房噪声


泵类减震及隔声设备


2.区内交通噪声


设置明显标志牌,限制车辆行驶速度,禁止车辆鸣笛。


3.绿化


道路绿化带处植草植树,进行绿化,加强管理,


4.生活垃圾


分类设置垃圾箱,定期清运


同时,为了确保工程各时期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省、市环保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工作,主要包括:在施工期,检查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监测计划的落实情况。工程竣工后,检查生态恢复措施的落实及对各项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


11.2环境监控计划


11.2.1制定目的、原则


环境监控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执行施工期和运行期监测计划及监测报告制度,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环境保护措施,控制项目计划中未预见的不利环境影响。原则上,根据工程特点预测各个时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制定监控计划。


11.2.2环境监测内容


环境监测可委托当地环保监测站完成。针对本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监测,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1)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


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本工程施工期环境监测要素为大气环境、声环境等,具体的监测计划见表11-2


11-2           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


要素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率


实施


机构


监督


机构


大气环境


施工现场周边


TSP


2/年或随机抽样监测


每次连续3


当地环保


监测站


省、地方


环保局


 


声环境


施工现场周边


环境噪声


1/季度,或随时抽样监测


每次昼夜各一次


注:原则上按此进行,但要注重现场施工情况,灵活掌握,捕捉最大污染时间进行监测


2)运行期环境监测计划


根据工程的特点,运行期主要对各类泵站设备噪声进行监测,具体的监测计划见表11-3


11-3           运行期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


要素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


监测时间


频率


实施机构


监督机构


声环境


各区块边界


设备通噪声


每年两次,分昼、夜、高峰时监测


当地环保


监测站


省、地方


环保局


注:频率和时间可进行适当调整,并对与工程有关的突发性环境事件进行跟踪监测和调查。


11.2.3监测报告制度


编制监测报告的目的是使环保部门了解并控制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控制计划中没有预见的不利环境影响,及时修订监测计划。监测机构结束每次监测工作后,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形成阶段性监测报告,上报建设单位和环保部门,并逐级上报。


11.3环境监理


11.3.1监理目的


在施工期应根据环境保护设计要求,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全面监督和检查各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效果,及时处理和解决临时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环境监理机构由工程业主单位在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中招标确定。


11.3.2监理内容


遵循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监督承包商落实与建设单位签定的工程承包合同中有关环保条款。主要职责为:


1)编制环境监理计划,拟定环境监理项目和内容;


2)对工程承包商进行监理,防止和减轻施工作业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对植被的破坏等;


3)全面监督和检查各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情况和实际效果,及时处理和解决临时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


4)监督落实环境监测的实施,审核有关环境报表,根据水质、大气、噪声等监测结果,对工程施工及管理提出相应要求,尽量减少工程施工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5)在日常工作中作好监理记录及监理报告,参与竣工验收。


11.4环保验收


本次工程竣工后要由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组织进行环保验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对建设项目建成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管理、运行及其处理污染物的效果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全面检查和测试。在验收监测时依据本次环评所使用的标准判定是否能达到排放标准。环保验收内容详见表11-4


11-4  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项目


治理措施


备注


排放标准


治理效果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全部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弃土


不设弃土场,用于回填用土


 


 


废水


施工期


施工营地设置防渗旱厕


 


减缓施工期水质污染


营运期


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空气环境


施工期


洒水车


 


防尘


营运期


使用清洁燃料


 


 


声环境


施工期


减震隔声


 


 


营运期


减震隔声


 


 


水土保持


雨季设置拦挡措施,以及设置边坡等措施


 


 


减缓水土流失


生态恢复


绿化


 


 


 


临时占地恢复


施工场地恢复


 


 


 


12  评价结论


12.1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通化市5个棚户区(南山棚户区、厚德载物二期、自安棚户区、官道岭地块、石油机械厂平岗山棚户区)的现有土地整理收储、棚户区拆迁、居民安置、土地收储以及棚户区改造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总建设用地面积36.63万㎡,新建总建筑面积48.569万㎡,安置房建筑面积46.259万㎡,公建、商服及其他建筑面积2.31万㎡,安置房套数7083套,铺装道路面积37145㎡,道路照明路灯1872套,给水管线20550米,给水泵站5个,污水管线17650米,雨水管线15870米,供热管线20790米,燃气管线19870米,电缆线24046米。工程总投资140083万元,预计201611月全部竣工。


12.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结论


1)地表水


由检测结果可知,三个监测断面仅1#断面SS超标,超标倍数0.89,其余各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体功能的要求,1#断面SS超标原因主要为夏季多雨冲刷路面的雨水汇入江中所致。


2)环境空气


监测点上各项监测项目均能满足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区内环境空气质量很好,环境容量很大。


3)声环境


本项目各监测点昼夜噪声监测值均达标,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现状质量良好。


4)生态环境


本项目所在区域处于人类开发活动范围内,无原始植被生长和珍贵野生动物活动,属于受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城镇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敏感程度较低。


12.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施工期由于施工扬尘、汽车尾气、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及施工废水和施工垃圾等将对区域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在天气状况不好的条件下,更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但经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后,在特殊天气条件下采取停止施工等相关措施,就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施工期环境影响随施工期结束而消失。


2)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从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可见,昼间施工机械噪声在距施工场地约40m处符合标准值,夜间施工场地噪声达标范围在100m外。由此可见,道路施工噪声夜间影响较为严重。


项目建成后主要噪声源为输水泵、风机等,均采用地下及半地下构筑物形式建筑,经墙壁隔音、围墙和距离衰减对小区的声环境质量影响轻微。


3)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工程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且分散排放,在施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施工地点设置防渗旱厕,对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为3251t/d,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为可满足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的标准要求,并且生活污水水质简单,污染物浓度较低,可直接排放到市内污水管网,经截流进入通化市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达标后排入浑江。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


4)生态环境评价结论


本次工程共占地36.63公顷,已规划为建设用地。工程永久占地将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改变了土地利用格局导致水土流失等。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本项目的土地资源利用形式的转化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美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促进沿线地区土地资源价值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占地造成的不利影响。


12.3污染防治措施评价结论


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


施工期过程中散发微量沥青烟,应对施工现场人员采取个人防护,如戴防毒面罩等。对施工现场通过洒水,减少扬尘污染,土石方、材料等运输过程及临时堆放场地应加盖苫布。


2)声环境污染防治


施工期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要控制开机时间,对机械操作者及现场施工人员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各主要设备噪声源应符合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有关标准。在高噪声设备使用时,应对其进行围挡,敏感点处设置临时隔声屏障。加强对机械和车辆的维修,保证其完好率在90%以上。施工期通过落实施工期的噪声防护措施,其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运营期,各类泵进行设备招标时,对泵类和风机严格控制,向设备制造厂家提出噪声控制要求。对泵类加隔音罩,并采取减振,厂房隔声措施。在各建筑物周边及各片区之间、主要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建设防护林带,采用乔、灌、草的立体结构,降低噪声影响。各区块内设置限速、禁止鸣笛标识,建设区块内交通噪声影响。


3)固体废物处置措施结论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工程弃土和施工生活垃圾等,对工程产生固体废物应分别进行妥善安置,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在土方调运、堆放过程中应加强管理,采取加盖苫布、设置围挡等防护措施,避免带来扬尘污染,同时应避免造成水土流失。


运营期生活垃圾,应以专门容器收集,由环卫部门有偿清运,不允许随地乱抛,或混入建筑垃圾,影响环境卫生。


4)废水处理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量较小,生活废水通过防渗旱厕处置,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生活污水可排放到市内污水管网,经截留排入通化市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能达标后排入浑江。


5)拆迁居民安置措施与建议


政府部门利用有效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国家的有关经济安置补偿政策。作好被拆迁人员的思想工作,耐心详细的宣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争得被拆迁人员的理解和支持,不得强行拆迁,必须尊重被拆迁户人员的权利。补偿费用一定要专款专用,并按规定及时分到有关村组和个人,要充分发扬民主和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做到合理分配、使用各项补偿费,维护移民的权益。


12.4环境效益分析评价结论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项目环保投资约为542万元,环保投资比例为0.39%,这些资金的投入,可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得以补偿和减轻。


12.5公众参与评价结论


本项目的公众参与发放调查表5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50份,本项目的公众参与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层次,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反映,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通过调查,公众总体上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并支持该项目的建设。大多数公众对施工带来的环境影响可以接受,但同时也希望施工单位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要尽可能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并希望工程能有序的进行,早日使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12.6综合评价结论


本工程的建设符合通化市城市总体规划,本工程的建设对改善通化市的投资环境,推动与促进通化市经济发展,完善通化市的整体功能和结构布局,都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而且对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美化城市环境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工程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水、气、声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在落实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后,能有效降低工程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综上,拟建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是可行的。



 


  


1项目由来及编制依据................................................................................................. 1


1.1项目由来.......................................................................................................... 1


1.2编制依据.......................................................................................................... 1


1.2.1法律、法规............................................................................................. 1


1.2.2技术规范................................................................................................. 2


1.2.3相关文件及规划..................................................................................... 2


1.3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2


1.3.1评价目的................................................................................................. 2


1.3.2评价原则................................................................................................. 3


1.4主要环境问题及评价重点.............................................................................. 3


1.4.1主要环境问题......................................................................................... 3


1.4.2评价工作重点......................................................................................... 3


1.5污染控制及环境保护目标.............................................................................. 4


1.6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5


1.6.1评价工作等级......................................................................................... 5


1.6.2评价范围................................................................................................. 6


1.7评价因子.......................................................................................................... 6


1.8评价标准.......................................................................................................... 6


1.8.1环境质量标准......................................................................................... 6


1.8.2污染物排放标准..................................................................................... 7


2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 9


2.1建设项目概况.................................................................................................. 9


2.1.1建设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地点......................................................... 9


2.1.2建设项目规模......................................................................................... 9


2.2主要工程内容................................................................................................ 10


2.2.1建设方案............................................................................................... 10


2.2.2配套道路工程....................................................................................... 14


2.2.3配套给水工程....................................................................................... 16


2.2.4配套排水工程....................................................................................... 18


2.2.5配套采暖工程....................................................................................... 19


2.2.6配套燃气工程....................................................................................... 20


2.2.7配套电力工程....................................................................................... 21


2.3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22


2.4工程占地........................................................................................................ 22


2.5土方量............................................................................................................ 23


2.6三场选择........................................................................................................ 23


2.7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3


2.8工程进度........................................................................................................ 23


2.9工程分析........................................................................................................ 24


2.9.1施工期工程分析................................................................................... 25


2.9.2营运期污染分析................................................................................... 26


3  环境概况................................................................................................................ 27


3.1自然环境概况................................................................................................ 27


3.3.1地理位置............................................................................................... 27


3.3.2地形、地貌........................................................................................... 27


3.3.3气候....................................................................................................... 28


3.3.4水文....................................................................................................... 28


3.3.5地震基本烈度....................................................................................... 28


3.3.5资源....................................................................................................... 28


3.2社会环境状况................................................................................................ 29


3.3项目建设区域概况........................................................................................ 30


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2


4.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2


4.1.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32


4.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3


4.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4


4.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6


4.4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37


5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38


5.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38


5.2水土流失预测................................................................................................ 38


5.2.1水土流失的危害................................................................................... 38


5.2.2水土流失预测方法............................................................................... 39


5.2.3水土流失预测....................................................................................... 39


5.2.4水土保持方案....................................................................................... 40


5.3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41


5.5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41


5.6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42


5.7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44


6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45


6.1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45


6.2运营期声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 45


6.3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6


6.3.1 运营期生活污水.................................................................................. 46


6.3.2 路面径流.............................................................................................. 46


6.4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7


7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48


7.1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48


7.2拟建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48


7.3拆迁居民安置影响分析................................................................................ 48


7.4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49


7.5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分析........................................................................ 50


8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51


8.1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51


8.1.1施工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51


8.1.2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51


8.1.3施工废水防治措施............................................................................... 52


8.1.4施工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52


8.1.5生态环境防护措施............................................................................... 53


8.2营运期环保措施与建议................................................................................ 54


8.2.1营运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54


8.2.23运营期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54


8.2.3管线爆裂的风险措施........................................................................... 55


8.3拆迁居民安置措施与建议............................................................................ 55


9  公众参与................................................................................................................ 56


9.1调查目的、方法............................................................................................ 56


9.2公众参与调查................................................................................................ 56


9.3调查总结........................................................................................................ 59


10  环境损益分析...................................................................................................... 61


10.1社会损益分析.............................................................................................. 61


10.2经济效益分析.............................................................................................. 61


10.3环境损益分析.............................................................................................. 61


10.4环保投资...................................................................................................... 62


11环境保护管理、监测计划与环境监理................................................................. 63


11.1环境管理...................................................................................................... 63


11.1.1环境保护管理目的............................................................................. 63


11.1.2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与管理内容......................................................... 63


11.1.3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64


11.2环境监控计划.............................................................................................. 64


11.2.1制定目的、原则................................................................................. 64


11.2.2环境监测内容..................................................................................... 65


11.2.3监测报告制度..................................................................................... 65


11.3环境监理...................................................................................................... 65


11.3.1监理目的............................................................................................. 65


11.3.2监理内容............................................................................................. 66


11.4环保验收...................................................................................................... 66


12  评价结论.............................................................................................................. 68


12.1工程概况...................................................................................................... 68


12.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结论.................................................................. 68


12.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8


12.3污染防治措施评价结论.............................................................................. 69


12.4环境效益分析评价结论.............................................................................. 71


12.5公众参与评价结论...................................................................................... 71


12.6综合评价结论.............................................................................................. 7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