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并不能自动成为你所希望的那样。一个负责、主动、有爱心、自信、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的人,是需要从小训练的。有些人认为孩子长大自然就会变好,这并不是事实。不少人三四十岁了,甚至结婚生子了,依然习惯于逃避责任、怨天尤人。 孩子需要从小为他们立好界限。孩子需要为所定的界限内事务负责,做得好,就会有好的结果,反之,则会收获坏的后果。 6岁儿子一进家门,就生气地大声嚷嚷,“妈妈,你怎么忘了把数学作业收到书包啦?!害得今天被老师罚站了!都怪你!”
晚上9点,妈妈已经喊了三四遍了,9岁小文仍然在自己房间磨磨蹭蹭,妈妈生气地冲进来,“你看看几点了,还要我喊几次啊?!你什么时候自己能够主动去洗漱?!”
1 0 岁的小敏从小在父母细心呵护下长大,小敏的父母都是邻里公认有很爱心的人。可小敏却好像没有从父母那里“遗传”到爱心。这一周爸爸生病住院,妈妈忙得不可开交,没有像平时一样为她准时准备好饭菜,小敏很委屈,冲妈妈发脾气,说妈妈不关心她。
“我的孩子怎么这么不负责啊?”“什么时候孩子才能主动做事情?”“为什么这么爱孩子,他却这么自私?”不少父母花了很多精力心血在孩子的身上, 却没有在孩子身上看到期望的“责任、主动、爱心”等美好的品格。
孩子不知道界限
收拾书包是孩子还是妈妈负责?哪些家务事孩子应该做?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孩子是否清楚知道哪些是自己的责任。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对父母不尊重,推卸责任,乱发脾气,不体谅人等。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很多时候是由于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界限所在。界限,就是界定一个人的所有权界限,即一个人需要在哪些方面负责任。父母期望孩子做什么,孩子需要在情绪、行为和态度上负什么样的责任。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一个人如果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什么样的责任,他就能够学习如何将日子过得更好。
因为妈妈这次发脾气了,这件事情就不能做了;今天家里来客人了,所以可以看电视而不做作业;等妈妈这会啰嗦完了,就自然会帮我收拾玩具,我只要不吭声就好……由于父母没有为孩子拟订一个清楚的界限,在这样不清不楚的关系中,就很难培养出一个有责任感、主动和爱心的孩子。
有一点需要特别澄清,孩子并不能自动成为你所希望的那样。一个负责、主动、有爱心、自信、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的人,是需要从小训练的。有些人认为孩子长大自然就会变好,这并不是事实。不少人三四十岁了,甚至结婚生子了,依然习惯于逃避责任、怨天尤人。孩子需要从小为他们立好界限。孩子需要为所定的界限内事务负责,做得好,就会有好的结果,反之,则会收获坏的后果。 年龄不同界限不同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有不同的界限。当然除了考虑年龄因素外,立界限还需要针对孩子的具体特点。关键在于:你要推动孩子越过他觉得的舒适程度,但不要超过他的能力。约翰·汤森德博士和亨利·克劳德博士在《为孩子立界限》中列举了一些指导性原则。
出生—12个月 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 是孩子与父母建立基本信任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界限是很少的。婴儿需要喂养、爱护,无论从他的身体还是情感都还无法忍受挫折。
1—3岁 该年龄阶段的孩子能够学习对“不”这个字作回应,也能够了解他们不听话会有什么后果。立界限可以应用到,对于碰火、电插头等危险的东西、乱发脾气、乱摔东西、不好好吃饭等等情形。他们可能无法了解界限的理由,但可以逐渐了解到:听从你的,可以带来好结果;相反,则会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4—5岁 该年龄段,孩子可以更明白为什么要负责任,及不负责任会有什么后果。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如何善待朋友、回应权威、做家务、有礼貌地表达不同意见等。这些都是这个阶段可以定的界限。至于像“暂停”“没收玩具”“不准看电视”或“不可以参与有趣的活动”等,在此阶段都是很有效的“后果”。
6—11岁 该阶段涉及到更多要努力的事情,除了家庭外,孩子的精力更多投入到外面的世界,如学校、活动、朋友等。界限的问题将围绕着:学校的课业、找同学玩、个人生活事务、目标的确定、时间安排和金钱预算等。可以采取的后果包括限制自由活动时间、限制和朋友玩的时间、剥夺可以享受的一些权利等。
12—18岁 青少年时期涉及到的事情包括:自我的认同、职业的倾向、性成熟、对爱情的选择、价值观等。这时候你应当“不以父母自居”,从“控制”转为“感化”孩子。你要在人际关系、价值观、时间安排、长期目标等这些问题上帮助他们,尽可能让他们知道这些事情自然而然的后果是什么(没有零用钱,无法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或专业等)。这个阶段要注意一点,要得到更多自由,在于他是否把该负的责任处理好。 如何成为有界限的父母
很多时候,为孩子制定界限,看起来并不是一件难事,可是为什么实施起来效果往往不好呢?问题关键是在于父母——父母是否能够持守界限。下面是一些原则,希望能够帮助父母有智慧、有能力成为有界限的父母。
1.循序渐进
对于学龄期的孩子,可以更多和他们讨论,尊重他们的想法,取得他们的合作,这样实施起来就很容易事半功倍。
2.持之以恒
3.意见一致
4.调整和改变
5.耐心和爱心
最后,你要确保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你们之间的全部关系不仅仅是有关界限的问题。只有让孩子感觉到你无条件地接纳他,爱他,为孩子所立的界限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 朱子/插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