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厚音小语(校对《丹道科学》摘录)

 大山860 2015-06-17

厚音小语(校对《丹道科学》摘录)

1、  对于火候进退的问题,吾对后炼之人只有一句话可以相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此中却非中庸之道,而是执两用中。两者,阴阳两面的表象;中者,太极两仪中的一根弦也。常于识心守中窍,不愁三岔路不通。德者,当以伏观以侍;刑时,前行(预先的一种意念)以候通融。实际的炼丹经历中若有妄以为心意即真意者,难免祸起萧墙,功亏一箦。故古人有云:“盖金丹未结之前,非沐浴不能凝珠呈象。而仙胎既结以后,非沐浴不能达出神入化。沐浴为炼丹之总括妙用。”何为沐浴?休假也,谁当休假?主观之识神,毁丹滞道之祸根。然而强灭凡念也不是正道,当以善诱至空,不识其位为主要方法。

《周易参同契》曰:“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日月为天地之太阳、太阴,故为雌雄,他们在一个月内有一次相逢,然而他们所传递出来的太阳与太阴二气却每日子午都在地球上的每个角落起着作用,互相更替,往复不停。明白这个道理,丹功中对于时间上就可以用一日之功夺一月之造化,因为人身自有大周天,真正通日如一年。

2、  神仙只在人间走,劝化本性为同尘。卓异本领凡人爱,难见三清太上翁。

3、  吾等也应看到,人之初生,本为纯阳,为外物所侵方才生魔,人是一个无所不溶的巨系统,修持得法,则百病身中即有百药应。需要调动的就是人身之内药。在进道以后还当拒外扰方能安内攘外,造成一个修真的内外真境。三尸虫实非人体内所故有,其中间宿主可以是人,但是来源却始于谷类。三尸虫善食人之真气,破坏人的真本——元神。因此,修真人于庚甲之时受命于天而行辟谷之时,即为驱尽三尸之时,这种辟谷非同于一般之辟谷功法。这种辟谷乃是夺天地之机,运命火之窍,杀三尸之弱处而一举成就。故炼丹人当应重视辟谷的作用和起始过程,

4、  圣祖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与天地相关是肯定的,不要离开了此点去寻找什么体内的玄牝。“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其运转状如天地,终行而不殆,周运而无始。

5、  鼻口之门是天地元气与人相接之处,故古今之人学吐纳之术,行导引之功,这些并不为错,只不过是所处的修行位置不一样而已。修人道者,口鼻作为,行而不殆,可以长寿;修神道者,用心作为,修意入空,可以用神;修仙道者,丹金作为,修性至明,长生久视,神用无止境。这三种境地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修人道者,尚可理解,只此认识,不能入玄,勤而不舍,换取长寿足矣。可怜者是修神道者:有其缘而难闻大道,有其福而难谛真诠,有其愿而难酬大志,有其性而心障难遣。呜呼!急于心上省自我,常在德内求不迷。唯有圣祖赐金丹,重道尊师是玄元。

6、  任何事物的成功总是有得有失的,损是失去,益就是获得。修炼金丹之法,在形方面损去的是识神,得到的是本命真神。在质方需失去的是色身空浮的快乐,而得到的却是生命的长生久视。在性上面要做到众德所归;在命上面却要做到真气归元,返朴至真。圣祖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里的一,可以代表真一之气,在人身即紫金丹,因其与天地之造化相通,故灵奇妙甚。

7、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可见有为是基础,人靠学而知道方能入门。然而进入丹道的修持,情况就大相径庭。其有为部分相当短暂,与通俗导引没有多大区别,其变化主要发生在体内,其境其景莫不由心性而生,至于形的动静却很少有人感到神奇的。故人难见。可是一旦修丹功者进入到无为状时,信息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金丹的作用要发挥出来,周围环境的一切,包括人们的生活、思维、物质的运动都要受到其控制和调整,因此由玄妙进入到了无为奇妙之境地。玄妙还停留在悟道的阶段,奇妙就是效应的生成了,微妙则是有为与无为的交界处所产生的效果。放弃了微妙,人的功态就不易进入无为状态,玄妙无法悟,而奇妙就出现不了。故这些有作到无为的转化过程是符合天道及万物发展之规律性的。到了无为,并非就走到了终点而可望飞升,此后对人修行的要求更高,因为这时的主要修真要求是明心见性,对人身体的修炼要求远不及对心性的强制性改变。此时此刻的人之心理状态的改变带有一种不可控性,原因是本心的后面支撑对象是真神而不再是受魔识不断干扰的元神了。

8、  在修真炼丹的实践中,很多人由于不求天道之理而妄言,妄解古人之火候,进阳而退阴,起则不知其妙,止亦难合其机,至使十之八九伤身殒命,其败不在法度,而在于德;众德易得不易守,皆因人心为阳火,知它不能守,观其不能用。只能重下、汇德、守水方能保金丹大道万无一失,事半功倍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