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名词解释锦集

 信望爱abc 2015-06-18
四、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2、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3、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5、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
6、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7、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8、阴血: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
9、阳气: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功能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
10、阳胜则热:是指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阳胜则阴病:是指阳邪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12、阴胜则寒:是指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阴邪致病的性质是寒实证。
13、阴胜则阳病:是指阴邪致病,阴偏胜必然导致阳衰,故说阴胜则阳病。
14、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称“阳虚则寒”。
15、阴虚则热:阴虚是指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称“阴虚则热”。
16、重阴必阳:重阴,是指阴寒盛极。重阴必阳,是阴极生阳,与寒极生热同义。
17、重阳必阴,重阳,是指阳热盛极。重阳必阴,是阳极生阴,与热极生寒同义。
18、阴损及阳:是指阴虚至一定程度,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
19、阳损及阴:是指阳虚至一定程度,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
20、热者寒之: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
21、寒者热之:寒者,是指阴胜则寒的寒实证患者;热之,就是用温热药治疗。
22、阳病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适用于虚热的治疗。
23、阳病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以消退阴盛。适用于虚寒症的治疗。
24、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25、五气:即是风、暑、湿、燥、寒五种自然气候变化。
26、五色:即是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
27、五志:是指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变化。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肾在志为恐。
28、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29、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
30、五官:即目、舌、口、鼻、耳五种与五脏相连的感受器。“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31、五体:即筋、脉、肉、皮毛、骨五种形体。肝在体合筋,心在体合脉,脾在体合肉,肺在体合皮,肾在体合骨。
32、五液:即泪、汗、涎、涕、唾五种液体。“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33、相生:是指五行相生关系。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
34、相克:是指五行相克关系。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35、相乘:乘,是指以强凌弱。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制另一行克制太过。
36、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相侮,是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即反克。
37、制化:制即克制,化即化生。五行学说认为,化生和克制是互相为用的,事物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这样生克的配合,称为制化。
38、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等。
39、子病犯母:是指疾病的传变,由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等。
40、子盗母气:即子病犯母。
41、虚则补其母: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意思是指母子关系的虚证,可用补其母的方法治疗。如肝肾阴虚,用滋肾水以养肝木等。
42、实则泻其子:也是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意思是指母子关系的实证,可以用泻子的方法治疗。如心肝火旺,采用泻心法治疗。
43、滋水涵木: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上亢之证。
44、益火补土: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肾阳虚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45、培土生金:是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而不能养肺之证。
46、金水相生:是滋养肺肾的方法。根据“金能生水,水能润金”的道理,用此法治疗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47、抑木扶土: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调理肝脾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
48、培土制水:是用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药,以治疗水湿聚为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救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之证。
49、佐金平木: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法,又称泻肝清肺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属南方,肾主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
50、泻南补北: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隶之证。
五、问答题(一)简答题
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主要两个方面:(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关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成有机的整体;(2)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必然产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的反应。
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
答: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全过程。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答: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孽生、发展和变化着的,五行学说则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由于这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而构成了物质世界。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基本内容有四个:(1)阴阳对立制约。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2)阴阳互根互用。阳依存于阴,阴依存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阴阳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为阴阳互根互用。(3)阴阳消长平衡。阴阳之间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故说“消长平衡”。所谓“消长平衡”,即指阴阳之间的平衡,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相对的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前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一般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答:其意是指阴阳相互依存。阴代表物质,阳代表功能,物质居于体内,所以说“阴在内”,功能表现于外,所以说“阳在外”。在外的功能(阳),是在内的物质(阴)运动的表现,故说阳为阴之使。在内的阴是产生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说阴为阳之守。张景岳说:“守者守于中,使者运于外”。
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答:“阳病治阴”的阳,是指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执证;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阴病治阳”中的阴病,是指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
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
答:因为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每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故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五腑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五脏属阴,是与六腑属阳相对而言,心肺居上属阳,是以脾、肝、肾位于下部属阴相对而言。
8、简述五行的特性。. 答: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引伸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特性。引伸为具有湿热、升腾作用。土爱“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伸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伸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伸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作用。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如何?
答:五行生克乘侮,含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四个方面: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的资生作用。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乘:乘,即以强凌弱。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顺序与相克同。
相侮:侮,有这里是“反侮”,亦称“反克”。是指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克。顺序是相克关系的反向。
相生和相克属自然或人体生理正常的现象,相乘和相侮是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
答:(1)用于诊断方面:由于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异常变化,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归属于五行。所以,根据五行的归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诊断疾病,推断病情。
(2)用于治疗方面:一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脏之间的关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控制疾病的传变。二是根据相生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二)论述题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答: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正气(人体的抗病机能)与邪气(致病因素)两个方面。病邪有阴邪和阳邪之分,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个部分,当邪气侵袭人体,邪正抗争而导致阴阳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偏胜或偏衰的时候,就会发生各种相应的病证。例如阳邪致病,则是致阳偏盛的实热证。阳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所以说“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邪致病,则导致阴偏盛的寒实证。阴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说“阴胜阳寒”“阴胜则阳病”。又如阴阳偏衰的病证,人体的阳气虚损,不能制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所以说“阳虚则寒”。若人体的阴液不足,不能制阳,则出现阳相对偏亢的热象,所以说:“阴虚则热”。在阴阳偏衰的病者中,还会出现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最终导致阴阳两虚证。此外,还有阴阳的转化,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等,尽管其病理变化复杂多端,但均可用阴阳失调来概括说明。“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中医学病理总纲。
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
答: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两方的相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衡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1)确定治疗原则:对阳偏胜的治疗,由于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治疗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若阳热盛损伤了阴液,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益阴之法。对阴偏胜的治疗,由于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治疗宜用湿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若阴寒盛损伤了阳气,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挟阳之法。因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的实证,故“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为“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对阴偏衰的治疗,由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即有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对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阴或阳的偏衰,即阴虚或阳虚,为正气阴或阳的虚损不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为“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此外,对阴阳偏衰的治疗,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还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
(2)归纳药物的性能:阴阳学说也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来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性:寒凉为阴,温热为阳。五味:辛、甘、淡药为阳;酸、苦、咸药为阴。升降浮沉;升浮药为阳;沉降药为阴。
总之,用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就是根据病证的阴阳偏胜偏衰的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因疾病所致的阴阳失调状态,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答: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五脏的五行归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既有相互资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脏配五行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肾(水)之精能化血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阳热能温运脾阳助运化;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上充于肺;肺(金)清肃下输水津于肾,以助肾水。这就是以五行相生来说明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另一方面,肺(金)气清肃下行可以抑制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温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以五行相克来说明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答:五行学说不仅可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联系,而且也可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可以传至本脏,以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是母病及子,若肝病及肾,是子病犯母。
(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相侮是相克的反向而致病,又称反侮。以金、木、土为例,肝火盛(木气有余)不仅可以对脾(土)克制太过,即木(肝)乘土(脾),又可影响及肺(金,称木侮金。
五行学说认为五脏病变时的相互传变,均可用五行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明。
四、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2、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3、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5、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
6、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7、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8、阴血: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
9、阳气: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功能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
10、阳胜则热:是指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阳胜则阴病:是指阳邪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12、阴胜则寒:是指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阴邪致病的性质是寒实证。
13、阴胜则阳病:是指阴邪致病,阴偏胜必然导致阳衰,故说阴胜则阳病。
14、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称“阳虚则寒”。
15、阴虚则热:阴虚是指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称“阴虚则热”。
16、重阴必阳:重阴,是指阴寒盛极。重阴必阳,是阴极生阳,与寒极生热同义。
17、重阳必阴,重阳,是指阳热盛极。重阳必阴,是阳极生阴,与热极生寒同义。
18、阴损及阳:是指阴虚至一定程度,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
19、阳损及阴:是指阳虚至一定程度,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
20、热者寒之: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
21、寒者热之:寒者,是指阴胜则寒的寒实证患者;热之,就是用温热药治疗。
22、阳病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适用于虚热的治疗。
23、阳病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以消退阴盛。适用于虚寒症的治疗。
24、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25、五气:即是风、暑、湿、燥、寒五种自然气候变化。
26、五色:即是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
27、五志:是指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变化。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肾在志为恐。
28、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29、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
30、五官:即目、舌、口、鼻、耳五种与五脏相连的感受器。“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31、五体:即筋、脉、肉、皮毛、骨五种形体。肝在体合筋,心在体合脉,脾在体合肉,肺在体合皮,肾在体合骨。
32、五液:即泪、汗、涎、涕、唾五种液体。“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33、相生:是指五行相生关系。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
34、相克:是指五行相克关系。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35、相乘:乘,是指以强凌弱。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制另一行克制太过。
36、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相侮,是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即反克。
37、制化:制即克制,化即化生。五行学说认为,化生和克制是互相为用的,事物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这样生克的配合,称为制化。
38、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等。
39、子病犯母:是指疾病的传变,由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等。
40、子盗母气:即子病犯母。
41、虚则补其母: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意思是指母子关系的虚证,可用补其母的方法治疗。如肝肾阴虚,用滋肾水以养肝木等。
42、实则泻其子:也是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意思是指母子关系的实证,可以用泻子的方法治疗。如心肝火旺,采用泻心法治疗。
43、滋水涵木: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上亢之证。
44、益火补土: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肾阳虚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45、培土生金:是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而不能养肺之证。
46、金水相生:是滋养肺肾的方法。根据“金能生水,水能润金”的道理,用此法治疗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47、抑木扶土: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调理肝脾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
48、培土制水:是用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药,以治疗水湿聚为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救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之证。
49、佐金平木: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法,又称泻肝清肺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属南方,肾主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
50、泻南补北: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隶之证。
五、问答题(一)简答题
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主要两个方面:(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关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成有机的整体;(2)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必然产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的反应。
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
答: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全过程。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答: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孽生、发展和变化着的,五行学说则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由于这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而构成了物质世界。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基本内容有四个:(1)阴阳对立制约。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2)阴阳互根互用。阳依存于阴,阴依存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阴阳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为阴阳互根互用。(3)阴阳消长平衡。阴阳之间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故说“消长平衡”。所谓“消长平衡”,即指阴阳之间的平衡,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相对的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前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一般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答:其意是指阴阳相互依存。阴代表物质,阳代表功能,物质居于体内,所以说“阴在内”,功能表现于外,所以说“阳在外”。在外的功能(阳),是在内的物质(阴)运动的表现,故说阳为阴之使。在内的阴是产生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说阴为阳之守。张景岳说:“守者守于中,使者运于外”。
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答:“阳病治阴”的阳,是指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执证;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阴病治阳”中的阴病,是指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
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
答:因为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每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故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五腑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五脏属阴,是与六腑属阳相对而言,心肺居上属阳,是以脾、肝、肾位于下部属阴相对而言。
8、简述五行的特性。. 答: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引伸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特性。引伸为具有湿热、升腾作用。土爱“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伸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伸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伸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作用。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如何?
答:五行生克乘侮,含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四个方面:
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的资生作用。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乘:乘,即以强凌弱。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顺序与相克同。
相侮:侮,有这里是“反侮”,亦称“反克”。是指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克。顺序是相克关系的反向。
相生和相克属自然或人体生理正常的现象,相乘和相侮是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
答:(1)用于诊断方面:由于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异常变化,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归属于五行。所以,根据五行的归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诊断疾病,推断病情。
(2)用于治疗方面:一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脏之间的关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控制疾病的传变。二是根据相生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二)论述题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答: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正气(人体的抗病机能)与邪气(致病因素)两个方面。病邪有阴邪和阳邪之分,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个部分,当邪气侵袭人体,邪正抗争而导致阴阳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偏胜或偏衰的时候,就会发生各种相应的病证。例如阳邪致病,则是致阳偏盛的实热证。阳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所以说“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邪致病,则导致阴偏盛的寒实证。阴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说“阴胜阳寒”“阴胜则阳病”。又如阴阳偏衰的病证,人体的阳气虚损,不能制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所以说“阳虚则寒”。若人体的阴液不足,不能制阳,则出现阳相对偏亢的热象,所以说:“阴虚则热”。在阴阳偏衰的病者中,还会出现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最终导致阴阳两虚证。此外,还有阴阳的转化,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等,尽管其病理变化复杂多端,但均可用阴阳失调来概括说明。“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中医学病理总纲。
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
答: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两方的相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衡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1)确定治疗原则:对阳偏胜的治疗,由于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治疗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若阳热盛损伤了阴液,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益阴之法。对阴偏胜的治疗,由于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治疗宜用湿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若阴寒盛损伤了阳气,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挟阳之法。因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的实证,故“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为“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对阴偏衰的治疗,由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即有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对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阴或阳的偏衰,即阴虚或阳虚,为正气阴或阳的虚损不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为“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此外,对阴阳偏衰的治疗,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还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
(2)归纳药物的性能:阴阳学说也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来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性:寒凉为阴,温热为阳。五味:辛、甘、淡药为阳;酸、苦、咸药为阴。升降浮沉;升浮药为阳;沉降药为阴。
总之,用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就是根据病证的阴阳偏胜偏衰的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因疾病所致的阴阳失调状态,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答: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五脏的五行归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既有相互资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脏配五行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肾(水)之精能化血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阳热能温运脾阳助运化;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上充于肺;肺(金)清肃下输水津于肾,以助肾水。这就是以五行相生来说明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
另一方面,肺(金)气清肃下行可以抑制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温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以五行相克来说明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答:五行学说不仅可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联系,而且也可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可以传至本脏,以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是母病及子,若肝病及肾,是子病犯母。
(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相侮是相克的反向而致病,又称反侮。以金、木、土为例,肝火盛(木气有余)不仅可以对脾(土)克制太过,即木(肝)乘土(脾),又可影响及肺(金,称木侮金。
五行学说认为五脏病变时的相互传变,均可用五行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明。
四、名词术语解释
1、藏象: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2、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3、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脏和奇恒之腑三类。
4、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个脏的合称。
5、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个腑的合称。
6、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7、神:神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神,是指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狭义的神,即心所主的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8、血府:即血脉,简称为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
9、汗血同源: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说。
10、津血同源:由于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11、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
12、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和调节。指肺主呼吸,有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肺的宣发与肃降,有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作用。
13、肺主行水:人体水液代谢不仅和脾的运化,,肾的气化有关,与肺气的肃降也有密切的关系。肺的肃降作用,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小便通利。所以说“肺主行水”。
14、肺为水之上源:由于人体水液代谢与肺、脾、肾的生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而肺居上焦高位,肺气肃降,水液才能下输膀胱,故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
15、气门:即汗孔。因为汗孔除有排泄汗液作用外,还有宣肺气的作用,故中医把汗孔称作“气门”。
16、肺为娇脏,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称“娇脏”。
17、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18、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液,并将精液物质传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9、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在出生以后为后天。因为人在出生后,主要依赖脾胃从饮食物中消化吸收水谷精微输送到脏腑和人体各部分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20、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
21、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故称为“先天之精”。
22、后天之精:是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精气。
23、天癸:是人体肾中精气不断充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故作“天癸”。
24、元阴,即肾阴。与元阳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
25、元阳,即肾阳。与元阴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
26、肾者,胃之关也。关,有出入所司之义。肾主二阴,肾气化则二阴通畅,若肾气不化,则二便不利,二便不利则胃上满,故曰肾者胃之关也。
27、髓海:即脑。因脊髓上通于脑,髓聚而成脑,故称脑为髓海。李时珍称“脑为元神之府”。
28、七冲门:即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贲门(胃上口)、幽门(太仓下口)、阑门(大小肠会)、魄门(下极)
29、中精之府:即胆。《灵枢·本输》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
30、水谷之海:即胃。因饮食入口,经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
31、三焦气化:三焦有疏通水道,运化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把水液代谢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
32、心肾相交:中医理论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阴阳水火相互协调,心肾之间的生理才能协调。这就是“心肾相交”,又称“水火既济”。
33、心肾不交:指心阳与肾阴生理关系失调的病变。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心肾之间的生关系失去协调,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称为“心肾不交”,也就是“水火失济”。
34、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因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成饮,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临床表现。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35、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协助。肾气充盛,肺痰入之气方能肃降下纳于肾,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
36、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互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精能生血,血能化精,所以称“精血同源”。
37、水气凌心:指水气影响心脏的病变,如肾阳虚水泛,水气上逆,见水肿、心悸等,称“水气凌心”。
五、问答题(一)简答题
1、简述脏腑的概念及其分类。
答: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脏腑的生理特点分为三类:(1)五脏,即心肝脾肺肾。(2)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3)奇恒之府,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五脏六腑各有何共同生理特点?
答:五脏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是受纳和传化水谷。
3、简述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答: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古代的解剖知识,在形态学方面奠定了基础。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通过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中推出生理功能。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4、心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其它功能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体合脉,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5、肺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其它功能有:上通喉咙,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液为涕,在志为忧。
6、脾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其它功能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体合肉,主肌肉四肢,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7、肝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其它功能有: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体合筋,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8、肾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和主纳气。其它功能有: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在体合骨,主骨生髓,在液为唾,在志为恐。
9、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
答:(1)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2)肺居上焦,肺气肃降将体内水液不断向下输送,经下焦肾和膀胱生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说“肺为水之上源”。
10、肺主治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肺主治节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主有节奏呼吸,二是治理调节全身的气机;三是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四是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11、为什么外邪侵袭首先犯肺?
答:因为“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皮毛是一身之表,为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所以外邪侵犯皮毛,常影响及肺。又由于肺开窍于鼻,而与喉直接相通,因此,外邪从鼻喉而入,亦首先犯肺。
12、为什么某些失血证的治疗要从脾着手?
答:脾主统血,即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脾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则气血充盈,而能摄血。对脾虚失去统血功能的出血,其治疗应从脾着手。
13、为什么脾病会致四肢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
答:脾在体合肉,主四肢。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若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必致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
14、肝病为什么会影响脾胃功能?
答:因为肝的疏泄功能与脾胃的升降有密切的关系,肝的疏泄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与脾胃运化有关,故肝病疏泄异常会影响脾胃的功能。
15、为什么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答:肝在体合筋。筋即筋膜,主司肢体、关节运动。筋膜赖肝血的滋养,肝的阴血不足筋膜失养,可出现手足振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瘦等症,故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6、为什么治喘证有时要从肾入手?
答:喘证有虚实,实证为肺有实邪,虚证为肺肾虚。“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达于肾。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调匀,若肾虚摄纳无权,可出现呼吸表浅的喘证。对肾不纳气的喘证,治疗应从肾入手。
17、骨、髓、脑的发育及功能与肾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营养,肾主身之骨髓,肾中精气充盈才能充养骨髓。若肾中精气空虚,可致骨髓空虚,造成骨生长发育不良,或骨质脆弱。肾中精气盛衰也影响脊髓和脑髓、脊髓上通脑、髓聚而成脑,脑为“髓海”。肾中精气充足,则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健全。反之,肾精不足,则可致髓海的功能不足。
18、心与肺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反之,正常的血液循环,又能维持正常的肺呼吸功能。联结心搏和肺呼吸之间的中心环节是宗气。宗气具有贯心脉以行气血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
19、心与脾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心主血,脾生血、统血。脾气旺,则能生血、摄血、而心血充盈,血行脉中,不逸出脉外,因此,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20、心与肝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心主血,肝藏血。心血充足,行血功能正常,则肝有所藏,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亦有调畅情志的作用,心与肝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21、心与肾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心属火为阳,肾属水为阴,中医理论认为心火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才能协调,称为“心肾相交”,即“水火相济”。
22、肺与脾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主要是气的生成和津液和输布代谢两个方面。气的生成主要依赖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肺与脾的功能健旺与否与机体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在津液的输布和代谢方面,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助脾运化水液,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转输津液,散精于胸,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且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
23、肺与肝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两者相互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一个重要环节。
24、肝与脾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肝与脾的关系,首先表现为肝主疏泄和脾主运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脾的运化,依赖于肝的疏泄,肝疏泄正常,脾的运化才能健旺。
其次,肝与脾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方面亦有密切的关系,脾气健旺,生血有源,又能摄血,则肝有所藏。
25、脾与肾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的说法,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先后天的关系,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关系。
26、肺与大肠的生理关系如何?
答:肺与大肠的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的肃降作用,有助于大肠胃传导,大肠传导正常,亦有助于肃降。
27、肝与胆的生理关系如何?
答:胆与肝,其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依靠肝的疏泄功能,此外,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谋虑与决断两者是密切联系的。
28、肾与膀胱的生理关系如何?
答: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膀胱有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肾气充足,固摄有权,则膀胱开合有度,从而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
(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心主神志?
答:心主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心所主司。“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单指人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心所藏的神指狭义之神,只有心功能正常,脏腑组织才能进行统一协调正常的生理活动,保持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振奋,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和正常,当心发生了病变,神志活动就会发生腑乱,常常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甚至谵妄、昏迷等神志失常的表现。
2、如何理解心主血脉?
答: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脏有推运全身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心脏正常搏动依赖心气的推动,心气充沛,血液才能循行周身而起到营养全身的作用。当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往往表现为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而有光泽。当心发生了病变,亦常可客观地反映于面色和脉象的变化上。例如心气不足、血液亏虚,可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如心气血瘀滞,则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疼痛,脉象结、代、促、涩。所以说“心主血脉”。
3、如何理解肺主气?
答:肺主气,包括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有主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脏的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保证了体内气的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都归属于肺,由肺所主。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由肺所主持调节。例如,宗气是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成,并通肺而敷布全身,以实现其生理功能,此外,卫气、营气、元气的敷布与运行均与肺的作用有关。当肺发生病变时,不仅会引起呼吸功能减弱,而且必然影响诸气的生成与敷布,致使呼吸无力、少气、气低、神疲乏力等气虚的症状相继出现,一旦肺主气的功能失却,呼吸便会停止,一身之气亦无以生成并布散全身,各脏腑组织得不到气的温煦推动,它们的生理活动便无法维持,人的生命也就会停止。
4、如何理解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通调水道?
答:肺主宣发,是指肺气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这一作用体现于排出体内浊气,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于全身,外达皮毛,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合,排出汁液三个方面。肺有病变,即可出现呼吸不利、胸闷、咳喘,以及鼻塞、喷嚏和无汗等“肺气失宣”的病理表现。肺主肃降,是指肺气还有向下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这一作用,体现于吸入自然界清气,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洁净三个方面。肺有病变,即可出现呼吸短促或表浅,咳痰、咯血等“肺失肃降”的病理表现。故此,宣发与肃降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肺有病变,致使二者的功能失去协调,就会发生上述“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宣发,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于全身,且调节汗液的排泄;肃降,将水液不断下输,滋养全身,代谢后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功能正常则水道通调,功能减退,则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甚则水泛为肿。
5、如何理解脾主运化?
答: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它包括运化水谷和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是指对食物消化、吸收和传输,经过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后,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并把精微转输布散至全身。只有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才能不断化生精、气、津液,才能使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而功能健旺。若运化水谷功能减退,则出现腹胀、便液、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等脾失健运的病理表现。运化水液,是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在运化水谷时,对水谷精微中的多余水份,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尿排出、脾运化功能正常,则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运化功能异常,则水液停滞体内,而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导致水肿。
6、如何理解“脾(胃)为后天之本”?
答:由于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即具有主管消化饮食,使之变化生成水谷精微,以及运输水谷精微于全身的作用。饮食进入胃之后,吸收其有用的营养物质并使之转化为气、血、津液等,故脾还有“气血生化之源”之称。生化出的水谷精微还靠脾的运输布散周身,以营养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保证各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可见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后天)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人赖以生长、生存的根本。而饮食水谷的运化是由脾(胃)所主管,故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7、肝与情志的关系如何?
答:人的情志活动,除了由心所主司之外,与肝的关系也有很密切,这是由于肝具有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所谓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气血、调畅气机(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变化,也是对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的功能,亦即具有促进与协调整个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这一作用表现于对人的情志活动的影响方面最为突出。当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平,人才能心情舒畅,若肝失疏泄,可出现情志异常的现象。或见胸胁胀满,郁
郁不乐,多愁善感,甚至闷闷欲哭等肝气郁结的症状;或见急燥易怒,失眠多梦,头胀头痛,甚至昏不识人等肝气上逆的症状。反过来,外界的精神刺激特别是抑郁恼怒,又常可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而出现肝气郁结的病变,综上所述,可见肝与情志的关系的确十分密切。
8、肝与脾胃运化的关系如何?
答:肝的疏泄功能与脾胃的升降和运化密切相关,肝的疏泄,是脾胃升降和运化的重要条件。只有肝的疏泄正常,脾运化功能才能健旺。若肝的疏泄异常,不仅影响脾的升清,而且影响及胃的降浊功能。脾气不升,在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食泄,胃浊不降而上逆,则呕逆喛气,在中则为脘腹胀疼痛。前者称肝气犯脾,后者称肝气犯胃。肝的疏泄助脾胃运化,还体现在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肝的疏泄正常,则胆汁能正常的分泌和排泄,有助脾胃的运化功能。若肝气郁结,可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出现胁下胀满疼痛,纳食不化等。综上所述,肝与脾的运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9、如何理解肝主藏血?心主血脉、脾统血、肝藏血三者有何联系?
答: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并有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藏血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调节体内的循环血量,当人活动的时候,大量的血液运行五脏六腑的经脉之中,当人安静休息的时候,则大量的血液流归肝脏贮藏起来。如果肝的藏血功能失常,则常常出现各方面的病变。例如:肝血不足,可见两目昏花,雀盲(夜盲)、肢麻振颤、妇女月经量少等症状;若肝气逆乱,血随气逆,则可出现吐血、衄血、妇女血崩等肝不藏血的病变,若肝血瘀滞,则见胸胁刺痛,胁下瘀块、妇女痛经等。
正是由于心主脉,维持血脉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而脾统血,使血液潜行于血脉之内不致外溢,更加上肝藏血,能根据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对血液的需求,而恰当地调节着循环血量,保证了血液循环正常进行。所以说心主血脉、脾统血、肝藏血三者在血液循环这一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10、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答:之所以说肾为先天之本,这是由于肾具有藏精的功能所决定的。精是构成人体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有先天和后天的区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由脾胃化生。先天与后天之精皆藏于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人在出生之前,先天之精的存在已为后天之精摄取准备了物质基础,人出生之后,后天之精又不断供养先天之精,使之得到不断补充。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它是构成新一代形体的原始物质,包括精子、卵子、受精卵、胚胎及其中的遗传基因。先天之精决定着后一代人体的生长发育、健康成长,若先天精气亏虚,则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小儿可见发育迟缓或发育不良,体弱多病,成人常可出现过早衰老。可见人体出生之前(先天),便由先天肾精决定了他一生发育成长的好坏。而精藏于肾,肾中精气是产生生命构成人体。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是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而精的生理功能的发挥,全赖于肾,故说“肾为先天之本”。
11、试述肾中精气与肾阴、肾阳和各脏阴阳的关系?
答:肾中精气,是机体的生命之本,其生理效应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滋养和滋润作用的称为肾阴,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温煦、推动作用的称为肾阳,肾阴和肾阳, 又称为元阴(真阴)和元阳(真阳),是机体各脏阴阳的根本,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维护着各脏阴阳相对平衡。由于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本,故在肾的阴阳失调时,如肾阴虚,可导致肝阴虚,心阴虚。肾阳虚,又可导致脾阳虚,心阳虚等。
12、为什么说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答:由于正常的水液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传输,肺的宣散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这通道,输送到全身,经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尿和气排出体外。肾中精气的气化,主宰着整个水液代谢,肺、脾等脏对津液的气化,均赖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的排泄,更是与肾中又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3、怎样理解“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答:上焦主管敷布精微,营养周身。即通过心肺,将水谷精气——气、血、津液等,布散于全身以温养机体。《内经》将这一功能形容为“上焦如雾”。雾,是形容水谷精微弥漫的状态,中焦主管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即指脾胃消化饮食物,吸收精微,使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津液、精的作用,《内经》将这一功能形容为“中焦如沤”。沤,就是形容水谷腐熟、变化时泡沫浮游的状态。下焦主管分别清浊、排泄糟粕。主要是指肾与膀胱的泌尿,以及大肠的排便作用。《内经》把这一作用形容为“下焦如渎”。渎,是沟渠、水道的意思,用来形容水浊不断下流向外排泄的状态。
14、怎样理解“六腑以通为用”?
答: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小肠,通过小肠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脾转输全身,其剩余的水分,吸收渗入膀胱,其浊者为糟粕,下达大肠。渗入膀胱的尿液,经气化排出体外,进入大肠的糟粕,经传导燥化形成粪便排出。在饮食物消化吸收过程,还有赖于胆排出胆汗助消化,三焦是水谷之道路,三焦的气化,推动和支持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作,宜通不宜滞,所以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
15、肺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津代谢、呼吸运动和阴液相互资生三个方面。在水液代谢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亦有赖肺的宜降和通调水道的作用。肺失宣肃,不能通调水道而累及肾,可出现尿少,甚则水肿,若肾的气化失司,关门不利,水泛为肿,也可导致肺失宣降的喘咳。在呼吸方面,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需要肾的纳气作用协助。肾气充盛,肺吸入之气才能下纳于肾,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动则气喘等症。此外,肺肾阴液之间是相互资生的,病理上相互影响,故肺肾阴虚常同时并见。
16、肝肾关系的表现方面。
答: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所以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在病理上,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
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上,如两者失调,可出现月经异常,或闭经,男子则遗精或阳强不能泄等。
17、脾与胃关系怎样?
答: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与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滋养全身。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才能完成对饮食物的传化过程。“太阴(脾)湿土得阳治运,阳明(胃)燥土得阴自安”。
在病理上,脾与胃常相互影响,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出现食少、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等症。反之,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和运化功能,出现腹胀泄泻等。
四、名词解释
1、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活活动的原动力。
3、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
4、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气富于营养,故又称“荣气”。
5、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具有保卫功能。
6、血:是红色的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7、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津液同气血一样,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8、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9、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
10、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平衡失调的病理状态。
11、气滞: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在某些局部发生阻滞不通。
12、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13、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14、气脱:气不能内守而外逸。
15、气结: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时称气结或“气郁”。
16、气机不畅:由于某些原因,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到阻碍。
17、气为血之帅:是指气对血的作用具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的作用。
18、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
19、夺血者无汗:是指对于大失血患者(如衄家、亡血家等),不宜采用发汗法以治之。
20、夺汗者无血:是指对于多汗夺汗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不可再用破血、逐血之峻剂以治之。
21、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并且血和津液可以相互化生。
五、问答题(一)简述题
1、试述气、血、津液的概念。
答: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血,是指血液,是红色的液态样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气的生成及其来源有哪几方面?
答: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
3、试述元气的组成,分布与功能。
答:元气的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
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4、试述宗气的组成,分布与功能。
答:宗气的组成,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相互结合而成,宗气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出于肺,循侯咽,故呼则出,吸则入”。下“蓄于丹田,注足阳明之气街而下行于足”。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有关。
5、试述营气的组成、分布与功能
答:营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营运于全身。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营养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
6、试述卫气的组成、分布与功能。
答:卫气的组成,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分布于脉外,它的特性是“慓悍滑利”。卫气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等。
7、血是怎样生成的?
答: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营气和津液来自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所以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此外,肾精也是生成血的物质基础,而营气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血液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而津液与血液之间,肾精与血液之间常常可以相互转化,津液可以转化为血液,肾精也可以转化为血液综上所述,血的来源有水谷精微、营气、津液和肾精四个方面,而主要的来源是脾胃中的水谷精微。
8、试述血的生理功能?
答:血的功能有以下两个方面:(1)营养和滋润全身,血液循行周身,对全身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2)是作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保证人体神志活动的正常。
9、简述气与血的关系。
答:气与血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气属于阳,血属于阴。《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简要地概括了气和血在功能上差别,但是,气和血之间又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具体地说,即是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之母四个方面的关系。
10、简述气与津液的关系。
答:气属阳,津液属阴。气和津液的关系与气与血的关系极其雷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的气化、温煦、推动和固摄作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不仅依附于血,且亦依附于津液,故津液亦是气的载体,具体地说气与津液之间存在着“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的关系。
11、如何理解“津血同源”?
答:由于血和津液,都是液态样的物质,都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血和津液之间,常常可以相互化生。津液渗注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所以说,“津血同源”。
12、怎样理解“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答“夺血者无汗”是指对于大失血患者(如衄家、亡血家等),不宜采用发汗法以治疗之;“夺汗者无血”是指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患者,不可再用破血、逐血之峻剂以治之。这是由于津血同源,失血过多时,可形成津液不足的病理现象,故不宜再用汗法;反之,津液大量损耗时,可致血脉空虚,故不宜再采用破血、逐血之剂以更损其血,而犯“虚虚”之戒。
二、论述题1、气的生理功能有哪几方面?
答: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1)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其运动的作用。
(2)温煦作用,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的体温,是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恒定;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进行着正常的循环运行。
(3)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于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
(4)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可使血液脉而行,防止其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和精液等,控制其分泌排泄量,以防止其无故流失。
(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变化。
2、血的循行与哪些脏腑有关?为什么?
答:血的循行与心、肺、脾、肝等脏器有密切的关系,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息,以供给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需要。血液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也是多个脏器共同作用的结果,心主血脉,心气推动是血液循行的基本动力,只有心脏的搏动正常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肺朝百脉,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朝向汇聚于肺,而肺主气,“气为血帅”,通过肺气的作用,血液才能得以布散全身。除心肺的作用外,血液的循行,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和肝的藏血功能的正常,只有脾气健旺,统血有权和肝有所藏,才能保证血液沿着正常的轨道运行而不逸出脉外。另外,肝的正常疏泄,有助于气的调畅,从而使血液循行通畅流利,防止血疾产生。
3、试述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过程。
答: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津液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物的“游溢精气”(即腐熟作用)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上输(精微)于脾”而生成。津液的输布,依靠脾的“散精”转输,将精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功能,使津液输布全身,外达体表,下至肾与膀胱,同时通过肾的蒸腾气化,主水功能,使津液清者蒸腾上升、布散全身。津液的排泄,主要是依靠肺的宜发肃降以及肾气化升清降浊作用,使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尿液和随着呼吸排出的水气排出体外,可见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及其维持代谢平衡,依赖于气和许多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与三焦的生理功能起着主要的调节平衡作用。
4、试述肺、脾、肾三脏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答:肺、脾、肾三脏,在水液代谢过程中,是起着主要的调节平衡作用的。
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即是《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的“为胃行其津液”脾胃是通过经脉,一方面将津液“以灌四旁”和全身,另一方面则将津液“上输于肺”。这两个方面统属于脾的“散精”功能。
肺对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作用,又称作“通调水道”,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于全身体表,以发挥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津液通过代谢化为汗液而排出体外。此外,肺在呼气中也排出了大量的水分。可见,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重要的作用。
肾对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亦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宰作用。肾对津液的主宰作用,主要表现在肾所藏的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亦是气化作用的原动力。因而胃的“游溢精气”,脾的“骸精”、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分清别浊”都需要依靠肾的蒸腾气化作用而实现。全身的津液,最后亦都要通过肾的蒸腾气化,升清降浊,使“清者”蒸腾上升,从而向全身布散,“浊者”下降化为尿液,注入膀胱。尿液排泄量的多少,实际上是调节着全身津液的代谢平衡。
5、如何理解“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答:气与血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气属阳,它的功能以推动、温煦为主,血属阴,它的功能以营养、滋润为主。但二者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又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这种关系,前人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加以概括。
气为血帅,是指气对于血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气能生血。血液的物质基础是水谷精微和肾中之精,而促进水谷精微和肾精转化为血液,则依赖于气。气盛,则变化生成血的功能健旺,气虚,则变化生成血的功能减弱。因此,在病理上气虚常可进一步导致血虚,最后发展成为气血两虚的病证。(2)气能行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散布,肝气的疏泄,只有气运行的推动,血液才能保持正常的循行。在病理上,气的功能障碍,如气滞或气虚常可引起血行不畅,而继发血瘀证。(3)气能摄血。血液的运行,依赖脾气的统摄,才能正常地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致溢出脉管之外。在病理上,气虚不足,统摄失职,常可导致各种出血证的发生。上述均说明了气确有生血、行血、凝血的作用,而为血之帅。
血为气母,是指血对于气的两个作用而言。(1)血能养气。血液循行于机体,环周不休,不断地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持续地得到补充,只有得到血液不断的滋养,气才能保持功能的旺盛。在病理上,血虚不足,气失血液的濡养,可进一步导致气虚而出现气血两虚的病证。(2)血能载气。气虽然能推动血液循行,但气的运行必须依赖血液的运载。若气不附于血中,则气将会飘浮无定而无法在体内正常运行,而发挥其温煦推动的作用。在病理上,大失血的病人,由于血脱于外,往往可导致气随血脱,而继发亡阳的证候出现。以上均说明血液确有养气、载气的作用,而为气之母。
第五章 经络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B 5、B 6、D 7、A 8、C 9、B 10、A
11、C 12、D 13、D 14、C 15、D 16、B 17、B 18、A 19、D
20、B 21、A 22、B 23、D 24、D 25、A 26、B 27、C 28、D
29、B 30、A 31、C 32、D 33、C 34、B 35、B 36、A 37、D
38、B 39、C 40、D 41、A 42、B 43、D 44、D 45、D 46、C
47、A 48、D 49、B 50、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 2、ABE 3、AC 4、AC 5、BCD 6、ABC 7、BD 8、ABCDE9、ABC 10、ACE 11、BD 12、ABCE 13、BCE 14、BCE
三、填空题
1、人体经络、脏腑... 2、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
3、经脉,络脉.... 4、正经、奇经
5、路经、网络.... 6、气血运行
7、起止,循行部位,交换顺序. 8、八,督、任、冲、带、阴跷、阳跷、明维阳维,奇经八脉
9、经脉,别络,浮络、孙络.. 10、统率,联络,调节十二经脉
11、有一定规律.... 12、胸腔,手指末端,手三阳
13、手指末端,头面部,足三阳. 14、头面部,足趾末端,足三阴
15、足趾,腹腔、胸腔、手三阴. 16、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17、头部,头部.... 18、头面部
19、内侧面外侧面... 20、面部,额部,面颊,头顶,头后部,头侧部
21、胞中,背部正中,脑脊髓,肾.22、胞中,腹面正中线,妊娠,任主胞胎
23、胞中,调节十二经脉气血,十二经脉之海,血海,月经.... 24、经气
四、名词解释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2、经气:经络的功能活动。
3、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4、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
5、正经:即手足三阳经和手足三阴经。
6、奇经:即奇经八脉,是督、任、冲、带、阳跷、阴跷、阳维、阴维脉的总称。
7、阴脉之海:任脉具有总任一身之阴经的功能,故又称“阴脉之海”。
8、阳脉之海:督脉具有总督一身阳经的功能,故又称“阳脉之海”。
9、十二经脉之海:冲脉具有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功能,故又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
10、冲为血海:冲脉与妇女月经有密切的关系,故又称“血海”。
11、任主胞胎: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五、问答题(一)简答题1、什么叫经络?
答: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
2、经络系统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的?...答: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组成。
3、试述十二经脉在四肢及头部的分布规律。
答: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大体上,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在头面部,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4、试述奇经八脉的含义?
答: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由于它们的分布不象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
5、为什么说“头为诸阳之会”?
答:由于手三阳经止于头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部,手三阳与足三阳在头面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6、试述奇经八脉的生理作用。
答: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1)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2)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脊等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二)论述题1、试述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和交接规律。
答: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如: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等,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循环径路。
2、试述十二经脉的体表的循行部位如何?
答: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是有一定规律的,即在四肢部,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大体上,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在头面部,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为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3、试述督、任、冲、三脉的循行部位及主要生理功能怎样?
答:督脉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上行,至顶后风府穴入颅络脑,并沿头正中线至额鼻部,上唇系带处。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阳脉之海”。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关系。
任脉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腹胸正中线上行至咽喉,环绕口唇,沿面颊至目眶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从气街部(腹股沟)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上行经喉,环绕口唇至目眶下。分支从气街浅出体表,沿大腿内内进入胭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足底,又有支脉从内踝斜入足背至足大趾,分支从胞中向后与督脉相通。生理功能有:冲脉为全身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之称。同妇女月经有密切的关系。
4、试述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
答: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有四种联系:(1)脏腑与外周肢节的关系,(2)脏腑与五官九窍的联系,(3)脏腑之间的联系,(4)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通过经络的沟通、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协调共济的统一体。
(二)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气血之所以能通达全身濡养脏腑组织,必须依赖经络的传注。
(三)感应传导作用。经络对于针刺或其它刺激的感觉有传递和通导的作用。
(四)调节机能平衡。经络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使人体机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
5、调理和调节生殖机能和月经病的奇经八脉以哪些经脉为主?为什么?
答:调理和调节生殖机能的奇经八脉有督脉和任及冲脉。因为督脉与任脉均起于胞中,督脉具有总督一身之阳经的功能,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的关系,而任脉与女子妊娠有关,称“任主胞胎”。人的生殖机能主要与肾及胞宫有关,故调理调节生殖机能以督任二脉为主。
调理月经病,以冲脉和督脉为主。因为督脉起于胞中,并且其分支从脊里分出属肾,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的关系。而冲脉也起于胞中,功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之称,同妇女的月经有密切的关系,调理月经病,主要从气血和肾方面着手,故以督脉和冲脉为主。
四、名词术语解释
1、辨证求因:中医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
2、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3、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4、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属精神致病因素。
5、痰饮: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和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6、瘀血: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7、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
8、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肺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
9、内生五邪: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热、化火等病理反映,其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致病特点和证候相类似,但不属于外感致病因素范围,而是属于“内生五气”的病理过程,为区别于外感六淫,故又称为“内生五邪”。
10、内寒:是机体阳气不足,机能减退的病理反映。
11、内湿: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
12、内热:常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而成。
13、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五、问答题(一)简答题
1、何谓病因?中医的致病因素包括哪些?
答;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中医致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气候的异常(六淫)、疫疠的传染、精神刺激(七情)、饮食劳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以及虫兽所伤等等,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此外,在疾病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着的,在某一病理阶段中是结果的东西,在另一阶段中则可能成为原因,如痰饮和疾血等,既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反过来又是能成为某些病变的致病因素。
2、什么叫六淫?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何特点?
答: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外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另外,久居湿地常有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燥热或火邪为病等等。
(2)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
(4)六淫为病,其发病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
3、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1)气候因素: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
(2)环境和饮食:如空气、水源、或食物受到污染。
(3)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4)社会影响:如解放前统治者不顾人民群众的死活,传染病不断发生或流行。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制定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消灭了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其它传染病也得了有效的控制。
4、何谓内伤七情。答: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属精神致病因素。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称“内伤七情”。
5、简述述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答: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而脏腑的功能活动主要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努力思忧恐,简称为“五志”。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6、简述痰饮的形成。
答: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对水认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散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三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
7、简述瘀血的形成。
答: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客入血脉,使经脉蜷缩拘急,血液凝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均可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8、为什么说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答: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因在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各其形。”所以说:“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9、瘀血病证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有以下几点:(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2)肿块,或外见青絮肿胀,或见体内有症积,(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瘀块。(4)面、唇、指甲表紫,或舌痰暗紫,舌有瘀点、瘀斑。(5)脉细涩弦或结代等。
10、简述中医对发病的认识?
答: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人体正气的强调,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邪气又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在感邪较甚或邪气的毒力特别强的条件下,正气虽不虚,也可因正不胜邪而发病,所以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二)论述题1、试述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答: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
(1)见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征,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是指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正因其能升发,并善于向上向外,所以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常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特性。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便属于风气偏盛的表现,故又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而言,如风诊块就有皮扶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特点。同时,由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疾病,一般发病多急,传变也较快。
(3)风为百病长。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古人甚至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长,是根源之意,百病是指多种外感病。
2、试述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答: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即所谓“阴盛则寒”。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反为阴寒所伤,故又说“阴胜则阳病”。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机能减退的寒证,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就会见到恶寒,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便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胜利泻等症,若心明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偏盛,阳气受损,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
3、试述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答: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壮热,心烦,面赤,脉象洪大等。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即可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暑热之邪,扰动心神,则心烦闷乱而不宁。在大量汗出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泄,导致气虚。所以伤于暑者,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到,不省人事。
(3)暑多挟涩,暑季除气候炎热外,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使空气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以侵犯人体。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而不爽等湿阴症状。
4、试述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答: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
(1)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等沉重等症状。“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而言。涩邪致病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如面垢眵多、大便渣泻、下痢粘液脾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涩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湿性秽浊的病理反映。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涩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泄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常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其侵犯人体,最易损伤阳气。脾为阴土,乃运化水湿的主要脏器,性急燥而恶湿,故湿邪外感,留滞体内,常先困脾,而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极,水湿停聚,以为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
(3)湿性粘滞。“粘”,即粘感,“滞”,即停滞。湿邪的性质粘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等。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为明显。此外,淋浊、带下、泄痢等病证,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5、试述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答:爆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为干涩之病邪,故外感燥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可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破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肺又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
6、试述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答: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阳主躁动而向上,火热之性,燔灼焚焰,亦升腾上炎,故属于阳邪。因此,火热伤人,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因其炎上,故火热阳邪常可上炎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证。临床所见火热病症,亦多表现在人体的上部,如头面部位。
(2)火易耗气伤津。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病,除有热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症。
(3)火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劫耗阴液,使筋脉失其滋养濡润,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同时,火热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灼伤脉络,甚则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如吐血、呕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病症。
(4)火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痛肿疮疡。临床辨证,即以疮疡局部红肿高突灼热者,为属阳属火。
7、七情致病有哪些特点?.. 答:七情致病的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不同情志刺激对各脏有不同的影响,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应当指出由于心藏神,故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有关,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还可化火,或导致湿、食、痰诸郁为病。(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3)情志异常波动,常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如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患者,常在情绪剧烈波动时加重或恶化。
8、试述痰、饮的病证特点。.. 答:痰症证特点是: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疠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胃,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症。
饮的病证特点是: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协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
9、试述瘀血的病证特点。... 答:瘀血的病证特点: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瘀塞不通,内脏发生症积,以及产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特点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小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体末端,可成脱骨疽,瘀阻于肌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10、试述体质、精神状态与正气强弱的关系。
答:一般来说,体质和精神状态决定着正气的强弱,体质壮实,则脏腑功能活动旺盛,精、气、血、津液充足,其正气充足,体质虚弱,则脏腑功能减退,精、气、血、津不足,其正气也减弱,精神状态受情志因素的直接影响。情志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若情志不畅,精神抑郁,则可使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减弱。正气是发病的内在根据。体质和精神状态影响着正气的强弱。体质壮实,情志舒畅,则正气充足, 抗病力强,邪气难于入侵,即使受邪,邪气易被祛除,也难于发展。若体质虚弱,情志不畅,则正气减弱,抗病力衰退,邪气易于入侵而发病。
四、名词术语解释
1、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2、实证:是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力都比较强,正邪相搏剧烈,临床上出现亢盛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
3、虚证:是以正气虚损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机体的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较弱,抗病力低下,正邪斗争难于出现剧烈的病理反映,临床上出现一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即谓之虚证。
4、气虚: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如精神萎顿、倦怠、四肢无力、自汗、易于感冒等。
5、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
6、气逆:是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上逆的病理状态。
7、气陷:是气虚病机的一种,以气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8、气闭:是气机出入失常,气的外出受阻,从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
9、气脱:是气机出入失常,气不内守而外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10、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11、血瘀:是指血液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
12、血热: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
13、风气内动(又称内风、肝风内动):指因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病理反映,称为风气内动。
14、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营络,则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
15、内湿: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死回生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16、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出现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
1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18、内火: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的郁滞,或由于病邪郁结,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19、真热假寒(又称旧盛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20、真寒假热(又称阴盛格阳):系指阴寒之邪滞盛于内,遏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暇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21、亡阳:指由于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蜷卧、神疲、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
22、亡阴: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23、五志化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的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久则从阳化热,因之火热内生。五志,即喜、怒、忧、思、恐五种情志。
24、五气化火:五气、即风、寒、暑、湿、燥五种外邪,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表现为火热的病理状态,称为“五气化火”。
五、问答题(一)简答题
1、何谓病机?中医病机从总体来说包括哪些内容?
答: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中医病机从总体上来说,有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脏腑和经络功能失调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2、气的失常病机包括哪些内容?
答:气的失常病机包括气虚和气机失调两个方面。(1)气虚: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力下降的病理状态。(2)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
3、中医学认为气得热而行,为什么火热之邪也能造成瘀血?
答:血热能造成瘀血的原因,一是火热之邪能煎熬津液而伤阴,使营阴受损,以致血脉凝涩成瘀,二是指血热能迫血妄行,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体内而开成瘀血。
4、血虚证是如何形成的?
答:血虚证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各种原因所致的失血过多;(2)脾胃虚弱,生化不足;(3)久病不愈,慢性消耗致营血暗耗等原因,均可形成血虚。
5、何谓“内生五邪”?
答: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六淫恶邪致病的病理现象。由于病起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等,统称为内生“五邪”。因此,所谓内生“五邪”并不是致病因素,而是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
(二)论术题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的病机有哪些内容?
答:邪正盛衰的邪,代表致病的邪气,正,代表人体的正气。邪气作用于人体,正气则奋起抗邪,正邪双方在斗争过程中,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从而形成病证的虚实变化。
实,指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反映。发病后,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相争剧烈,临床表现为亢盛有余的实证,故说“邪气盛则实”。常见于外感六淫的初中期,或痰、食、血、水滞留的病证。临床上痰涎盛,食积停滞,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都属于实证。
虚,是指以正气不足,抗病力减弱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常见于休质素虚,或疾病后期,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不足,伤阴损阳,正气虚弱,抗病力低下。临床表现为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或畏寒胶冷,脉虚无力,或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嫩红、脉细数等,都属虚证。
虚实错杂:在疾病过程中还可以出现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或虚中央实,或实中夹虚。
虚实转化:即原为邪气的实证,或因误治或失治,病情迁延日久,虽邪气渐去,但正气受伤,疾病的性质,由实转虚。亦有本为虚证,因脏腑功能衰减,导致气滞、痰饮、水邪、瘀血等证,则为由虚转实。
虚实真假:有本质是虚证,又出现“实”的假象,称真虚假实证。亦有本质为实证,却出现“虚”的现象,称真实假虚证。
2、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包括了哪些内容?
答案:参考第二章论述题一答案。
第八章 防治原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B 5、D 6、C 7、B 8、B 9、B 10、D
11、C 12、D 13、C 14、A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ABCD 3、ABCD 4、ABE 5、CE 6、BDE 7、ABD
8、ABCD 9、CE 10、BE
三、填空题
1、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体质;增强体质
3、正气内虚;恶化。... 4、有节;有常,作劳。
5、扶正祛邪。.....6、根本原因;根本原因。
7、正气;邪气;病因;症状。. 8、逆其证侯性质。
9、性质;性质相反。... 10、顺从疾病假象。
11、性质,假象。.... 12、热性;假热症状。
13、寒性;假寒症状。... 14、补益,闭塞不通。
15、通利;实性通泄。... 16、扶助正气;补虚。
17、祛除病邪;泻实。... 18、正气虚,邪气,虚性。
19、邪实;正气;实性。.. 20、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21、尚能耐攻;助邪。... 22、治热以寒,热者寒之。
23、治寒以热,寒者热之。.. 24、滋阴以制阳。
25、补阳以制阴.... 26、季节气候
27、地区的地理。.... 28、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
四、名词术语解释 1、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发生。包括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
2、既病防变:就是在疾病发生后,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病,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3、治病求本,就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4、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5、反治:是顺其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6、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机体抗邪能力。扶正多用补虚方法,即“虚则补之”。
7、祛邪:即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祛邪多用泻实之法。
8、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试治疗用药的原则。
9、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用药的原则。
10、因时制宜:是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五、问答题(一)简答题
1、中医“治未病”包括哪些内容和措施?
答:中医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前,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包括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的侵害。
既病防变:是指发病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发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2、什么叫治则?其与治法的关系如何?
答: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其与治法的关系是这样: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治疗方法是从属于一定的治则。知益气、养血、滋阴、补阳法从属于扶正等。
3、中医治则中“标”与“本”的含义怎样?
答:标与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中医用于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从邪正双方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先后来说,旧病,原发病是本,新病、继发病是标等。
(二)论述题1、什么叫正治、反治?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正治,是逆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具体内容主要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即寒证用温热的方药治疗,热证用寒凉的方药治疗,虚证用补益的方药治疗,实证用祛邪泻实的方药治疗。
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真寒假热证,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真热假寒证,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真虚假实证,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2、临床如何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的法则?
答:标本治法的临床应用,一般是“治病必求于本”。但在标病甚急,如不及时解决,可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疾病的治疗,则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法则,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如水膨病人,当腹水大量增加,大小便不利、呼吸喘促,应先利水、逐水急治其标,待腹水减轻,再调理肝脾,以治其本,对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者是缓则治其本。对标本并重,则应标本兼顾同治。如热病伤阴证,用清热生津或清热养阴,标本同治。
扶正与祛邪的应用原则,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而且两者兼用应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若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兼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则应先祛邪后扶正。若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兼于攻邪,会反更伤正气,则应先扶正而后祛邪。
3、治病为什么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答: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及个体的体质等。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方面考虑进去,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因时制宜,是根据不同季度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因为春夏季节,所温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脏理疏松开泄,故即使患外感风寒,也不宣过用辛温发散药,以免耗伤元阴。所以说:“用温远温,用热远热”。而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此时非大热之证,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阳。所以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这就是治疗用药必须因时制宜的道理。
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由于不同地区,地势高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各异, 人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也就不尽相同。如外感风寒证,西北严寒地区,用辛温解表的药量较重,常用麻桂,东南温热地区,患者大都腠理松疏,故用辛温解表药量较轻,且多用荆防。这就是治疗用药必须因地制宜的道理。
因人制宜,是根据人年龄、性别、体质和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在年龄方面,由于不同年龄的生理状和气血盈亏不同,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亏虚,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治虚证宜补,即使有实邪要攻邪的也要慎重,用药量应比青壮年轻。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故治小儿病,忌投峻攻,少用补益,用药量宜轻。在性别方面,男女各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妇女有经、带、胎、产等情况,治疗用药应加以考虑。如妊娠期不能用峻下,破血、滑利、走向伤胎药等。体质有强弱与宗热之偏,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湿热之剂,阳虚或阴盛之体,慎用寒就座务阳之药。
综上所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时不能孤立地只看病证,还要考虑不同人的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则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同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法则,体现了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应用上的原则和灵活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