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州市第七中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风虎神韵114 2015-06-18

郑州市第七中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袁惠玲 2013-12-12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的总和。我校依据学校教育哲学、学校办学理念,基于对学生需求、社会要求、教师实际、学校特色发展以及各类课程资源的分析,按照《郑州市第七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2-2015)中对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特制定《郑州市第七中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课程建设工作的意见》为依据,认真落实学校“五个一”的管理思想和《郑州市第七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2-2015)的要求,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基于师生需求与发展为本、彰显学校品位与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明显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终达到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明显的和谐教育。

二、基本思路

校本课程开发要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要根据学生需求、社会要求及学校特色发展选择课程内容,并结合学校教师等人力资源、硬件等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学校在研究了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诸多要素后,初步形成了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路:在校本课程开发原则上,坚持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师生需求、学校发展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依据;在课程的选择实施上,以需求分析为依据,对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课程必开必选,对体现个性特色的课程要必开选学。还要考虑河南学生升学压力大的实际情况,要创新课程开发方式,注重校本课程的实效性,走不以牺牲升学为代价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新路子;在课程形式上,要体现课程即机会,学习即体验的理念,坚持实行活动课程化和课程活动化的策略,让活动成为课程从而使活动更有目的性,让课程结合活动从而使课程更加生动有效;在课程类别上,坚持全面性,即要考虑学校培养目标要求,还要考虑学生全面个性成长需要;在课程开发队伍上,以课程开发中心、教务处、团委、政教处、国际部、新疆部等为开发团队,以一线教师为主力,依托学校、社区、地区现有资源,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在课程价值取向上,坚持以是否“有利于提升学校特色与办学价值、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有利于中原文化传播”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成效的判断标准;在课程的评价上,必须坚持多渠道、重过程的绿色发展性评价。

三、需求评估

1、社会需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责任感,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德育教育,实现“德育为先”的办学要求。开设品德教育等身心修养课程,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2、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需求

《郑州市第七中学三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本土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具有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中学生,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相结合”的学生培养目标,具体体现为:“四种素养”(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和“五项技能”(自主高效的学习技能、专业的英语表达与交流技能、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娴熟的游泳技能、熟练的驾驶技能)。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完全依靠国家课程难以完成。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升相应素养与技能搭建平台,还要结合游泳馆、驾校、植物园、通用技术实验室、校园电视台、国际部等现有硬件软件条件,开设相应校本课程,努力实现既定培养目标。

3、学生发展需求

(1)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目前我校已形成本土教育(初、高中)、国际教育、民族教育(内陆新疆高中班)等多元办学元素,学生年龄跨度大,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以及自身素质等都有所不同,学生之间个性差异明显,成长需求、爱好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我校学生进行调查,学生对增强体质的运动类项目、提升欣赏能力的电影鉴赏文艺类科目、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军事体验课等科目、具有学校特色的游泳驾驶技术等科目比较喜欢;国际部和新疆内高班的学生对太极拳少林拳等具有中原文化生活特色的课程比较喜欢;在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家长关注学习方法介绍的课程居多。因此,学校要为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满足不同元素学生的成长需求。

(2)时代对未来学生的要求:随着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社会声誉有了极大提高,学校生源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升学已不是主要问题,他们需要更开阔的视野和更高层次的能力提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未来世界需要的人才在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和多媒体通信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只通过国家课程和课堂教学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学校要提供条件、创造机会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

4、传承中原文化需要

郑州市第七中学创建于1950年,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品牌、新内涵、新形象”的中原名校,有健康路和三全路两个校区,高中部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经过七中人的努力,尤其是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基本实现了教师和生源两个结构性调整,实现了规模与质量的稳步提升,初步形成了本土教育、民族教育和国际教育三大教育模块。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尤其是对具有民族教育和国际教育的七中来说,弘扬中原文化,传播国学精髓,更是重要责任。

5、学校课程资源优化配置需要

学校现有的“通用技术实验室、星空实验室、心理咨询室、信息中心、植物园、驾校、语音室、机器人实验室、校园电视台”等硬件条件,为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可能;中原地区深厚的文化,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素材;学校与社会、高校专家的联系,使校本课程更具有时代性;教师、学生、家长等的积极参与为校本教材开发提供了人力保障。

四、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完善课程设置,构建具有郑州七中特色的发展性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课程结构多样化,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凸显学校特色,辐射引领七中联盟及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学校课程建设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让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终身学习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与素养。校本课程具体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2、培养学生人文艺术修养:提高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传承中原文化。

3、培养学生社会生活技能:教会学生现代生活中游泳、驾驶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生活基本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4、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演讲、沟通、表达、领导力等能力。

5、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等优秀品质;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生学科科学素养。

五、校本课程结构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学生升学及终身发展需求、教师及学校特色发展和多元办学元素等因素,我校以国家课程为蓝本,形成了“基础(国家课程)+自主(校本课程)”的课程体系。依据我校校本课程制定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人文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社会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总体目标,在“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我校深入挖掘校训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文化内涵,要教给学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知识,要办“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课程,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为此,我校校本课程分为:身心修养、人文艺术、生活技能、社会实践和科学探究等五大类校本课程,并根据不同年龄段预设“有梯度、成体系、可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初步规划和已开发的校本课程如下:

类别

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列举

身心修养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道德认知与政治立场”;

《国学》、《中学生人际交往》、《志愿服务精神》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中学生礼仪》、《感恩》、《守法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乒乓球》、《围棋》、《篮球》、《体能乐训营》、《网球》、《足球》、《轮滑社》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善于控制情绪,学会自我认识与评价;塑造健康形象”的能力。

《女子形体课》、《阳光心理》、《情绪控制》、《青春期心理卫生》、《中学生自编篮球操》

人文艺术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心荷》、《柒幻谷动漫社》、《远航》、《英文影视万花筒》、《橡皮章》、《英乐之声》、《跨学科英语运用》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莎士比亚作品欣赏》、《美文赏析》、《外国美术作品欣赏》、《金庸小说鉴赏》、《影评》、《合唱》、《实事点评》、《眼观世界 耳听八方——英文影视欣赏》

创建学校人文环境,营造浓厚校园文化;

《奥林匹克文化》、《生命教育》、《一班一品》、《家长会》、《政史地大讲堂》、《语文学科节》、《英语学科节》、《政史地学科节》

传承中原文化,增强学生家乡自豪感。

《太极拳》、《少林拳》、《印象中原,老家河南》

生活技能

使学生学会游泳、驾驶、网页设计制作等技能;

《游泳》、《驾驶技术》、《Flash动画制作》、《(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的应用技巧》、

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掌握自我防范技能;使学生懂得关心人类自身命运;

《安全教育》、《野外生存》、《爱心红十字》、《生命教育》

社会实践

通过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

《水滴志愿者》、《军事体验课》、《中学生家政管理》、《通用技术课》

培养学生准确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领导力等现代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能力。

《小小编辑部》、《模拟联合国》、《播音主持》、《远航演讲》、《领导力》、《沟通技巧》、《播音主持》、《中学生演讲与口才》

科学探索

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信息搜集、筛选、整理和概括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能力。

《中学数学建模》、《生活与化学》、《身边的物理》、《身边的数学》、《玩转魔方》、《宇宙探索》、《理化生学科节》、《批判性思维》、《数学学科节》

利用所学知识开展科学探究实验,动手小制作、小发明。

《小小数学家》、《化海畅游》、《三叶草生物社团》、《电子制作》、《机器人制作》

六、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

(一)校本课程开发

1、学校成立课程开发中心,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小组、校本课程评价小组,制订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相关制度。

2、组建开发团队,科学分工,明确责任。形成课程开发中心组织,根据课程性质,由相应处室组织开发,开发人员以一线教师为主,必要时聘请专家参与指导。

3、定时征求学生、家长意见,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开发和开设校本课程。

4、开发程序:学校和各处室每学期都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调研,根据学校发展、学生(家长)需求和各部门发展需求,决定开发目标。

(二)校本课程实施安排

1、课时安排及学分分配

初中部:每周一课时,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高中部校本课程学习实施学分制,修完一门课程且通过考核评价的获得2个学分。

非毕业年级每周不少于2课时,学生经过修习每学年至少获得4个学分。

毕业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生经过修习每学年至少获得2个学分。

2、实施流程

(1)公布课程:(2)选课。(2)排课。(3)上课。(4)考核。

3、反思总结

(1)教师重新整理完善讲义,上交全部实施材料。

(2)教师进行反思性总结。

(3)教师应收集学生的作品、资料以及在活动、竞赛中的成绩资料,并提交学校存档

(三)评价

1、对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学校要通过召开学生、家长、教师等各方面代表座谈会、填写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对校本课程实施定期进行评价,征求各方面对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将根据反馈意见,逐步完善方案,改进措施,规范实施。

2、对教师评价:学校发挥评价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教务处、课程中心等管理部门,通过听课、调查访问、查阅教案和课程纲要、课时完成情况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评学评教重要依据。

(2)教务处要通过学生对教师校本课程实施进行评价。

3、学生评价:学校要发挥评价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激励功能,采用发展性评价,评价形式要多样。

(1)侧重于态度与能力,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评价。

(2)在学生活动情景中评价学生,提倡学生自我评价。

(3)学生学习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4)终结性评价以学分形式体现,但要侧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七、保障措施

1、领导小组:

(1)组长:王保军

职责:把握课程开发整体方向;课程开发总协调、总保障、总验收。

(2)副组长:吉建州、黄青云、徐云霞、梁志杰、谷要伟等各处室主任

职责:课程开发协调、指导;人力、物力等支持;监督、落实本部门课程开发。

(3)课程中心组长:王海勤、王珊

职责:落实学校对课程开发的要求;制定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落实、监督校本课程的实施。

(4)成员:各教研组长

职责:根据学校安排,具体开发相关校本课程;监督、审查校本课程的开发。

2、校本课程开发审议、评价小组

(1)组长:吉建州(高中)、黄青云(初中)

职责:组织校本课程审议;制定校本课程评价机制。

(2)成员:相关处室主任、教研组长及有关科任教师

职责:参与相关校本课程审议活动;参与课程评价。

3、开发要求:

(1)学校每学期要制定开发计划,各部门要据此制定相应计划。

(2)各部门要有主动开发课程的意识,安排专人负责本部门课程开发信息管理,及时收集处理有关信息和材料,整合活动材料,整理有形成果。

(3)课程开发方案要在实践中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

郑州市第七中学

2013年10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