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别纠结减压了,压力可能根本无害

 渐近故乡时 2015-06-19

问:“在压力大的工作和舒适安逸的工作之间选择,哪个重要?”答:相对于逃避不安,追求意义对健康比较好。因此我会说最好的选择方式是:选择那些你认为对人生有意义的事,然后相信自己能应付随之而来的压力。

来源:微信公众号友心人(yosumn)整理

  

  在城市中打拼生存,我们都有压力,很多人都在问怎么减压?而当我们还在纠结如何消除压力,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凯利已经和压力做朋友了。 

 



压力会减寿是因为我们这样相信


  一项历时8年的追踪研究了美国的3万名成人,问他们“去年你感受到了多大压力?”和“你相信压力有碍健康吗?”


结果:

  前一年压力颇大的人,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3% 。但上一条只适用于那些相信压力有碍健康的承受极大压力的人。如果不认为这个是有害的话,死亡的风险就不会升高,甚至就算与压力相对较小的人们相比,不认为压力有害的人死亡风险反而最低;

  研究者花了8年追踪死亡案例,18.2万美国人过早离世,原因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认为压力有害的这个想法。若估计正确 “相信压力有害”就成为美国去年的第15大死因,致死率更胜皮肤癌、爱滋病和谋杀。


改变对压力的看法就能促进健康


  要做做有挑战性的事时,我们可能会有点神经紧张,也许会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甚至满身大大汗。通常我们觉得这是焦虑或压力失调的信号,但真的是吗?

  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如果告诉人们学着将压力反应当作助力:心跳加速是蓄势待发,呼吸急促也不要紧,这是为了让大脑得到更多氧气 。学会这样想的人比较不会忧虑紧张。焦虑少了,信心反而倒提升了。

  但最令人着迷的发现是,人们生理上压力反应的改变,他们的血管会放松,心脏仍在强力收缩,但心血管系统的样子比较健康。看起来更像感到兴奋和鼓起勇气时的样子。这样的生理差异足已产生“50岁时因压力导致心脏病发”和“健康活到90多岁”的区别。

  所以我们应该不要再想着摆脱压力,而是更善于处理它。

  另外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催产素是一种压力激素,是压力反应的其中一环。它让人渴望亲友间的肢体接触,强化同理心,甚至让人更愿意对关心的人伸出援手。甚至还有人建议,为了更有同情心和关爱,我们应吸一点这种激素。催产素还保护心血管系统免于压力影响,是天然的抗炎成份。帮血管在压力下保持松弛,促进心脏细胞从压力导致的损害中恢复再生……

关心别人也能拯救我们


  另一个研究追踪约1千名美国的34到93岁的成人,问他们“你去年有多大压力? ” 和“目前你花过多少时间帮助邻居?”



结果

  任何引起重大压力的生活经验,像财务困难或家庭危机,会让死亡的风险增加30% 。但其中那些花时间关心他人的,他们的致命风险完全不受压力影响。结论:做一个好人。

面对压力,要相信自己


  当人选择将压力反应当作助力,生理系统也跟着无所畏惧。面对压力,选择人际互动,便能造就韧性。

  压力让我们跟自己的心沟通,同情心在人际交流中得到快乐和意义。是的,加速的心跳为的是努力产生力量和能量,当你如此看待压力你不只更善于处理压力,还实际作出深刻的宣示,等于在说:你相信自己能应付生命中的挑战,然后你想起,你不是一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