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切皆为虚幻

 花花世界514 2015-06-20

寒假回到家,看着成长的足迹,已经少了些回去重温的热情,去年还会细细地看,现在不想再去看所有的记录是因为告诫自己要学会放下,过去诚然可贵,过去的经历使我成为了现在的样子。可是很多时候都夸大了痛苦,而且人格变化较小,当时的感受现在还是会有,但是随着承受能力、领悟能力的增强,当面对类似的感受出现时,我能够更加理智、更加冷静地处理好情境下的问题。

 

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正因为停下来,我们才有了更多思考的机会,每个星期留一点的时间思考,会明朗很多。明朗之后的思路更加清晰,为下一步的前进打下了基础。以下的文字也只有思考后才能总结出来。

 

一个人的成长,与其说是看到更多的刻薄人性,不如说是时光逼着你不得不学会处理痛苦、找寻快乐。人要处理的有人与物质、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过最重要的是你要处理好自己的内心,你要能说服自己去理解身边的人和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远离家乡,远离曾经的压力释放方式,远离那些让我们安定的人,那么我们的灵魂该何处安放?有时,很累了,还是得扛着。压力太大的时候,人会回复到原始婴儿状态,需要身体上的安慰,如暴饮暴食、狂买东西。但是这些安慰似乎只能短期起作用,要想长期安抚的话,还是得恢复到成人状态,平静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有压力,感到痛苦的原因在于每天都有好多事情都是自己不愿意去做的。好烦,而且总是拖拉,也很累,临近任务的截止期限才拼命赶,这样早晚得把自己累垮。可是现在想明白了,为什么每天都要生活在恶性循环之中呢,这么无趣的生活为什么不改变呢,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顾虑,不潇洒些并全力以赴地把不喜欢做的事情换种方式做成呢?人,是要奋斗的,只是当心不甘情不愿做事情时,内心的能量被消耗掉,再怎么用功还是事倍功半。不快乐是因为没有好好爱自己,而是常常因为别人或者其他事而消耗着自己。试着觉察自己的内在,活在当下,弄清楚内心的恐惧与压力是什么,才能更好地实施下一步的计划。

 

当我学会了做事之前用想法自我放松时发现就算事情再怎么难,也是在心里可承受范围之内,也不会因为过度的担忧而打乱了节奏,总能尽到最大的努力把水平发挥出来。因为冥想时,能够察觉内心的不安、忧虑、恐惧、紧张,一旦发现这些不安的感受,一般都能发觉有这些感受的原因,最后坦然接受了这些感受,并且试着把内心平静下来。

 

然而,平静内心不是能够轻易做到的,人性是避重就轻的,在进行自我对话的过程中,会面对自己的懦弱,无助,很多时候会逃避这些自认为不好的状态,不想靠近真实的自我,做一些很简单并与这些毫无关系的事情进而转移注意力,比如浏览网页、看小说、看视频等。转移注意力的目的是希望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忘掉这些真正要做的艰难的事情,有时候真觉得是头脑诱惑着我们去堕落。甚至怀疑它是不是我的敌人,是不是跟我在同一战线上的,也许它只是考验我们的。经过无数次的自责、内疚懊悔和反抗后明白,很简单的道理,你不控制它,它就控制你,千万不要因为难而让自己陷入另外一个看上去很美好、很轻松的状态。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能让你喘息的空间就越有限;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一些幸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

 

当我内心不平静、压抑、郁闷时, 自我会通过其他的途径帮你发泄出来,比如通过身体生病的方式。越来越觉得,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高度的是态度,价值观,而一个人想要站在足够的高度上,则必须需要一定的眼界和胆识。

 

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小半源于攀比。身外之物,很容易让人迷失,人与人之间因为身外之物的攀比变得自信或自卑。真正的幸福是内心的平静,内心不平静,无法抵御外界的纷扰,就算再怎么富足也与幸福无缘。有人说中国人不管活得多么苦逼,总是喜欢在亲戚朋友面前把自个吹嘘得多么伟大,春节时期亲戚串门,都在谈论房子、车子、票子,心灵的宁静也许不是不想顾及,是有心无力。

 

你内在是什么,就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你对外排斥什么,对内就排斥什么。一般而言,那些我们相处愉快的人,正是反映了我们喜欢且接受的内在自我面向;而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反映了我们不愉快且不接受内在的自我。我始终相信,每个在你生命中出现的人,都有它的道理,即使那个人是你内心很排斥的人。一旦我确定了对某人很厌烦,就会不断地找出厌烦的原因,结果会发现这些原因就是他们身上的一些性格特征,而这些性格特征恰好是跟我的性格相反或者即使不跟我的性格冲突,却是我极力去避免的。

 

比如说我很厌烦别人的抱怨,不愿意听别人谈话;不喜欢讨好别人帮我做一些小事,凡事能亲力亲为就亲力亲为。从一个被称为老好人的同学身上学到了上帝给我们一双耳朵一张嘴,就是要学会倾听,并试着耐心地从别人的语言中听出他们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也从另外一个人身上明白一些小事能拜托别人做的大可拜托别人,不需要害怕麻烦别人,需要相信别人是愿意帮助你的,你是值得别人帮助的,没必要因为害怕别人的拒绝帮忙而开不了口。这两个人我曾经很排斥他们,但现在不会了。

 

处理好人与物质、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固然重要,不过你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你能理解自己,比任何人的理解都重要。学会跟自己待在一起,觉察内心哪些是真实的需要,哪些是虚假的需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