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 2014年的6月22日,有一个喜讯,与扬州有关:在多哈举办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于是,从杭州的拱宸桥到扬州城外的邗沟遗址,再到北京的银锭桥,大运河畔沿岸的各省儿女都很高兴,奔走相告。 说起京杭大运河,人人都知道,这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挖掘的河流,它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通州,全长一千七百多公里,连接了六个省市,还连通了长江、黄河、淮河等五大水系,纵贯南北。据记载,最早开凿这一运河的时段,是从春秋时期的吴越时期,当时就开始了谋划和阶段性施工。《左传》上说,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的邗沟,从此成为大运河的起始河段。到了隋炀帝时期,他下令大规模全线施工,加快了大运河的营建。他是以扬州为中心,在邗沟的基础上,分别向南和北两个方向进行挖掘和连接。于是,大大小小的河流和水系都被贯通了。《隋炀帝艳史》中,他几下江南,留下来很多传说。书中能找到不少扬州城带给他这个皇帝的感受。最终,大运河在隋炀帝时代完成贯通,从而成为一条中国古代贯穿最繁华经济地带的大运河。 此后,大运河进入到繁荣的唐宋时代。在唐代,从日本来到中国的几百名求法僧人,都是在扬州登陆的,而波斯、大食等来中国贸易的阿拉伯商人,他们或者从陆路丝绸之路一路东行,来到长安,接着南下江南;或者从海上丝绸之路前来,在泉州登岸,然后到达扬州,这些来自日本和古代阿拉伯世界的人当时在扬州随处可见。两宋时期,大运河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使扬州城繁华永驻,北宋皇帝下令,将扬州城的营建靠近大运河,这样就使得扬州与长江之间有了更近的距离。在南宋建炎二年,也就是公元1128年,南宋皇帝虽然偏安一隅,也不忘在大运河边的蜀冈下,修建了带着北方记忆的“宋大城”。元朝之所以打败南宋,大运河的运兵南下与后勤保障粮草先行的方便,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元代,为了便于兵船航行,忽必烈下令在大运河的一些河段截弯取直,使得元代的大船,满载士兵从元大都一路南下,直达杭州,也满载丝绸瓷器茶叶宝物,一路北上直达大都,被马车牛车再运往上都。元末时期的农民起义,使大运河遭受了很多破坏,逐渐断航。 在明清两朝,京杭大运河经过了疏通,重新焕发了生机,进入到鼎盛时期,经济功能发挥到了极点,沿着大运河形成了“大运河经济带”,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都是空前活跃的,扬州城的改造又一次发生了变化:当政者修筑新城,使得城址再次南迁,扬州变成了靠近长江、沟通大运河的大都市。 清代“康乾盛世”时期,南来北往的盐运和漕运船只,不仅活跃了经济,更是给《红楼梦》的诞生,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物质基础——曹雪芹的祖父、叔叔作为江南织造和苏州织造,带给幼年曹雪芹的是不可磨灭的记忆。 进入到20世纪之后,因为汽车的陆路交通的兴起和航空业的进步,大运河的经济功能逐渐衰减,如今成为了一条文化记忆之河、观景游览之河、南水北调之河、生命之源之河。扬州则是中国唯一的与古运河同龄的“运河城”。如今,建城达两千五百年的扬州,从历史上看,和大运河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 这次来到扬州,坐在船上,从长江入口处开始,一路向着运河进发,我看到,这里的运河是那么的宽阔。沿岸有瓜洲古渡,还有全国四大名刹之一的高旻寺。高旻寺的香火这些年越发兴盛。据说,鉴真东渡日本,就是从扬州出发的。如今,鉴真东渡的码头宝塔湾遗址还在。我们的快船在运河上飞奔,小雨淅沥,但见新老运河的分水岭茱萸湾一带水面分岔,江水滔滔,一派烟波浩渺。如果沿着一条河道向北,可以到达古代驿站高邮,那里的高邮湖出产有名的双黄蛋,还可以到达莲藕之乡宝应,那里有最好的莲藕和水杉林。 可以说,没有邗沟和京杭大运河,就没有扬州城。在今天,纪念扬州建城两千五百年之际,我觉得,可以好好地为这一条运河的历史写传,为这条运河来赞颂。京杭大运河的兴衰,也是扬州古城的兴衰史。古代的大运河哺育了扬州古城,是扬州的记忆之根、文化之根和生命之根。 大运河走过了扬州,在这里留下了脚印。作为“运河城”的扬州,在今天,继续着新的发展,创造着新的历史。我感到扬州的变化也是那么的簇新,扬州新城现代、超拔,文化中心、雕版印刷博物馆等的营建,都是对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强调。扬州古城小桥流水,瘦西湖精美绝伦,扬州城大街小巷都有着一种穿越了时空而来的韵味。特别是在宋夹城建成的“中央绿地中心”,是市民能够在城区自由运动和休闲的场所,绿地、绿树被一条护城河环绕,鸟飞,虫走,人跑步,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这有点类似纽约的中央公园,在市中心为市民提供了绝佳的活动空间。这为未来的扬州城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