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离开、归来,再离开。浪子无家乡。

 真友书屋 2015-06-21

原来我们有这么不一样的故乡。

这是“世相”在今年春节时发起的一个活动:“手机里的故乡”。有数千名世相的读者参与。也是我在之前停滞半年更新期间,读到的最值得荐读的两篇。另一篇是《春天马路是湿的——上海最让人感动的80个瞬间》,来自微信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世相因为某种原因被禁号了。感谢盗转者们,他们还保留了这些值得回忆的回忆。端午节和父亲节,也许此刻你已经不远万里回到故乡的家中。

“中山据说是个养老等死的好地方。”

“扬州东关街看得到繁华。”

“嘉峪关有最广阔天底下最美的夕阳。”

“重庆的夜晚很美。”

“哈尔滨中央大街从来不缺热闹。”

“开封慵懒到好像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

“海南已然初夏。”

“我们离开、归来、再离开。”

“浪子无家乡。”


昨天被举报而删除的文章,点击文尾的“阅读原文”可从另一个公众号上读到它。

如果你已读过,不妨再读一遍。


长江边上的小村,儿时玩耍的欢乐像江面薄雾已经飘渺,我很想念我的外公!/黄家利



春节前刚回了趟国,随父母驱车穿过雾霭蒙蒙的秦岭回到绿水青山的故乡四川。


故乡信阳街头,afraid to makea new friend.


东莞,我们镇的新年倒数是市内相当出名的哟!


我的家乡是呼伦贝尔大草原,没别的,只希望她永远这样色彩斑斓的美下去。


哈尔滨,中央大街,这里从来不缺热闹,从流光的夏天,到剔透的冬天。从一百年前到今天。


河南开封一个很小的城市,慵懒到好像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于是,什么都没变。



广东河源,南方的小村庄,妈妈长大的地方,我爱她。



回不去的不止故乡,还有童年。



吉林西北小城洮南,压塌的树,垒高的酒,无痕啊大雪,封喉啊家乡。




内蒙的一个小村庄。



众鬼皆盼入轮回,独愿沉魂北酆都。



记忆中的故乡是川西高原忘不到头的皑皑白雪,从雪地走到水乡,有爱的地方已经成为故乡的代名词。



从我站的地方望过去,就是长江,高峡平湖,记忆里的故乡在一步一步消逝,总有一天,该感叹“回不去的故乡”。



我的故乡,扬州,江南雪景。



平潭海岛独特的石头厝,石头垒起的房子,屋顶以“人”字为形,板瓦盖顶,压瓦石。



贵州黔南。



这是重庆最新修好的桥,上一次,看到它,是三年前大学毕业回家,那时还只有碍眼的桥墩。附近咖啡馆店主告诉我,这叫千厮门大桥,因为据说是无数条钢丝撑起来的。出国两年,在北京工作一年,再回家时,桥已通车。比桥墩美多了,夜景下更绚丽。每次回重庆,都觉得变了,但无论怎么变,我都知道那是我的重庆。



每年都是过年时回故乡看看,所以故乡是油菜花开的样子。



郑州。黑白图片是扫街时候拍的。高楼大厦每个城市都一样。城市里这样的画面,才是真切的生活。



河南南阳皇路店镇,挂灯笼。小时候没有房子,一家人挤两个屋,一个是客厅,一个是卧室。即便是这样,每到过年时候,爸爸妈妈还是会把客厅的吊扇摘下,擦干净,包起来,然后拿出珍藏的挂花,挂在客厅的顶棚上,只是我印象里为数不多的过年记忆之一。后来长大了,离家之后,爸妈终于也盖了自己的房,房子大了之后不再挂花了,但是妈妈每年都会买大红灯笼挂起来。



这里是烟台。



江西一个小县城。



家乡是广东中山市,靠政策倾斜富起来的制造业城镇,外来人口多,生活节奏慢,据说是个养老等死的好地方。



江苏扬州东关街,看得到的繁华,可是转个街角,呈现的却是生活的百态。



我曾经历的岁月,依然在延续,扁担挑起的是日子,也是希望。



每逢藏历新年初一,去寺院点一盏酥油灯的必不可少的,即便是凌晨也是人头攒动。累积善业,祈愿新年。愿世相的读者与千万善良的人们,享金色年华,生活光辉璀璨。



我的家乡,河南最北部的小村庄,与河北接壤,名作招贤村,因三国时曹操在此处招贤纳士而得名。每次现在这片土地上,才觉得在外面乱糟糟闹腾腾的心,能够安静下来。让自己的野心再次找到出发的理由,让自己整理再出发。



七十多岁的奶奶和三岁的小侄子。奶奶的腿脚已不灵便,上楼都需扶手借力。小侄子慢慢跟在奶奶后面,倚着墙奶声奶气:太奶奶,我来帮助你。



碳火、铜炉、酒香、肉香夹杂着全家人的热闹。过年,家的味道以及妈妈的味道。



山东邹城,大年初三打烧饼的手艺人。



我的故乡有最广阔天地下最美的夕阳啊。(嘉峪关)



广东潮州,二晚上楼下卖水果汁的摊档,甘蔗皮堆得像小山。



我们离开、归来、再离开,门前是等待的小溪。



山西省临汾市王庄乡北冶村。爷爷奶奶都过世了,老宅空了,院子里杂草重生。消失的村庄,回不去的故乡。



浪子無家鄉。



新疆克拉玛依



没有新何为故,都说故乡是永远回不去的地方,只能带着乡愁越漂越远,十几岁的自己必然是还没感受如此光景,但也明白有些人见一次少一次,有些风景或许下一秒就消失不见,我学会了珍惜,很感谢照片给我的另一种记忆载体。@鼓岭



故乡的事物有长青和速朽两种,故乡的风景有清晰和朦胧两种。偶尔归家的游子之所以会情怯,是因为突然明白:我就是故乡速朽和朦胧的那一面。与其说归人,其实我更像个过客。@泉州



失去老宅以后,我就没有故乡了。那时我说:将来我爱了哪个人,哪个人就是我的故乡。故乡对我来说,已是一些碎片:每一条林荫的道,都是我回家的路;每一片有野鸭的水域,都是故乡的河;每一座松林,都是故乡的土坡;跟爱的人在一起,就是回家,就是归乡。



雪原,放狗。新疆的边缘小镇,在祖国西北的第三个角。越过那山,就是哈萨克斯坦。



故乡,河南信阳,中原小镇。



老人家近90岁了,他的乐趣之一是在手机上玩一种叫“汤姆猫”的游戏,可以一次对话半小时。


煤炉子,火筷子;洋铁壶,搪瓷缸……过年走亲戚,在姑姑家围炉闲话,磕嗑瓜子喝喝茶。再烤个包子就完美了



阡陌之上,芝兰之香。我的家乡就是个可以寻来兰花草栽在家门前的小村庄。五月是最美的季节,入村那条小路半透明的青翠会让每个路人心醉。田野,竹林,小溪,飞鸟,紫色桔梗花,炊烟袅袅,那是童年记忆里最美好的乐园!



一年中,大概只有过年的时候这座城才会安静下来。稀疏人影,是回不了故乡的异客,是到此一游的游客,是回家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