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4年青年教师素质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5-06-24 | 阅:  转:  |  分享 
  
2014年青年教师素质考试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数中等于100个连续自然数之和的是()

A.1627384950 B.234578910

C.3579111300 D.4692581470

2.图1、图2、图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人由A地到B地的路线图(箭头表示行进的方向).其中E为AB的中点,AH>HB,判断三人行进路线长度的大小关系为()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乙=丙

















3.如图,B是线段AC的中点,过点C的直线l与

AC成60°的角,在直线l上取一点P,使∠APB

=30°,则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是()

A.3个 B.2个 C.1个 D.不存在

4.由四块镜面朝里的镜子组成的立方体,截面如图,正方

形ABCD边长为1,E是边AB上一个小孔,AE=,点F在边

BC上,BF=.若一束光线从E射入到点F,每当碰到正方形

的边时反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小孔E射出时,

光线与正方形的边反射的次数为()

A.4B.5C.6D.7

5.古人用天干和地支记序,其中天干有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将天干的10个汉字和地支的12个汉字对应排列成如下两行: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从左向右数,第1列是甲子,第2列是乙丑,第3列是丙寅…,我国的农历

纪年就是按这个顺序得来的,如公历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那么从今年往后,

农历纪年为甲亥年的那一年在公历中()

A.是2018年 B.是2031年

C.是2044年 D.没有对应的年号

6.将正三角形每条边四等份,然后过这些分点作平行于其

它两边的直线,则以图中线段为边的菱形个数为()

A.15 B.18 C.21 D.24

7.工地上有甲、乙二块铁板,铁板甲形状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α,且tanα=,腰长为6cm;铁板乙形状为等腰梯形,两底边长分别为4cm,10cm,且有一内角为60°.现在我们把它们任意翻转,分别试图从一个直径为5.3cm的铜环中穿过,结果是()

A.甲板能穿过,乙板不能穿过;B.甲板不能穿过,乙板能穿过

C.甲、乙两板都能穿过D.甲、乙两板都不能穿过

8.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E,F,G,H分别是

AB,BC,CD,DA上的点,3AE=EB,有一只蚂蚁从

E点出发,经过F,G,H,最后回点E点,则蚂蚁所

走的最小路程是()

A.2B.4C.D.

9.甲、乙两地相距250公里,某天小敏从

上午7:50由甲地开车前往乙地办事.

在上午9:00,10:00,11:00三个时

刻,车上的导航仪都进行了提示(如图).

假设导航仪提示语都是正确的,那么在上午11:00时,小敏距乙地还有()

A.60公里B.45公里C.30公里D.15公里

10.如图,在Rt△ABC中,∠ABC是直角,AB=3,BC=4,P

是BC边上的动点.设BP=x,若能在AC边上找到一点

Q,使∠BQP=90°,则x的取值范围是()

A.2.4≤x≤4 B.3≤x≤4 C.2.5≤x≤4 D.3<x≤4

11.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以点

A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以点B为圆心,AC长为

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连结CD.若AC=1,则CD

的长度是.

12.如图,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NB放置在边长为MN=3,

NP=4的长方形MNPQ内,且NB在边NP上.若正三

角形在长方形内沿着边NP、PQ、QM、MN翻转一圈后回到原来起始位置,则顶点A在翻转过程中经过的路程长是(保留π).

13.如图,一个半径为1的圆纸片,第一次剪去半径为的圆,得到的图形P1的面积为S1,第二次剪去半径为的圆,得到的图形P2的面积为S2,第三次剪去半径为的圆,得到的图形P3的面积为S3,…,依此,第n次剪完后得到的图形Pn的面积为Sn?则S2013-S2014=.













14.2014年仁川亚运会期间,体育场馆要对观众进行安全检查.若某体育馆在安检开始时已有若干名观众在馆外等候安检,安检开始后,到达体育馆的观众人数按固定速度增加.各安检人员的安检效率相同.若用3名工作人员进行安检,需要25分钟才能将等候在馆外的观众检测完,使后来者能随到随检;若用6名工作人员进行安检,时间则缩短为10分钟.现要求不超过5分钟完成上述过程,则至少要安排名工作人员进行安检.

15.现有红、黄、蓝、白4种颜色的袜子若干(足够多),若只要两只同色的袜子就可以配成1双,请问至少需要只袜子就一定能够配成10双袜子.

16.如图,一个直角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D为直角边BC上一点,首先把点B折叠到点D,再把点A折叠到点D,使△CDE与△DFG的面积相等,则CD的长度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6小题,第17小题6分,第18、19小题每小题8分,第20、21、22小题10分,共52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一场数学游戏在两个非常聪明的学生甲、乙之间进行.裁判先在黑板上写出下面的正整数2,3,4,…,2006,然后随意擦去一个数.接下来由乙、甲两人轮流擦去其中的一个数(即乙先擦去其中的一个数,然后甲再擦去一个数,如此轮流下去),若最后剩下的两个数互质,则判甲胜;否则,判乙胜.按照这种游戏规则,甲、乙两人获胜的机会均等吗?并求甲获胜的概率.









18.如图,△ABC中,∠BAC=60°,AB=2AC.点P在△ABC内,且PA=,PB=5,PC=2,求△ABC的面积.



































































19.有8个人乘速度相同的两辆小汽车同时赶往火车站,每辆车乘4人(不包括司机),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火车站15km的地方出现故障,此时距停止检票的时间还有42分钟.这时唯一可利用的交通工具是另一辆小汽车,已知包括司机在内这辆车限乘5人,且这辆车的平均速度是60km/h,人步行的平均速度是5km/h.试设计两种方案,通过计算说明这8个人能够在停止检票前赶到火车站.





























































20.在Rt△ABC中,∠BAC=90°,AB=AC=2,点D在BC所在的直线上运动,作∠ADE=45°(A,D,E按逆时针方向).

(1)在图1,若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E交AC于E.易证:△ABD∽△DCE;当AD=DE时,求AE的长.

(2)①在图2,若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运动,DE的反向延长线与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是否存在点D,使AD=DF?若存在,写出CD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在图3,若点D在边BC的反向延长线上运动,DE与AC的延长线相交于E点,是否存在点D,使AD=DE?若存在,写出所有点D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A(8,0),C(0,6),点M是OA的中点,P、Q两点同时从点M出发,点P沿x轴向右运动;点Q沿x轴先向左运动至原点O后,再向右运动到点M停止,点P随之停止运动.P,Q两点运动的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以PQ为一边向上作正方形PRLQ.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正方形PRLQ与矩形OABC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

(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的坐标.

(2)分别求当t=1,t=5时,线段PQ的长.

(3)求S与t(4)连接AC.当正方形PRLQ与△ABC的重叠部分为三角形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的坐标是(4,0),并且OA=OC=4OB,动点P在过A,B,C三点的抛物线上.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点P,使得△ACP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过动点P作PE垂直于y轴于点E,交直线AC于点D,过点D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连接EF,当线段EF的长度最短时,求出点P的坐标.





















































数学参考答案

1.A2.D3.B4.B5.D6.C7.C8.C9.A10.B

11.1或212.513.14.1115.2316.

17.

18.





19.解:[方案一]:当小汽车出现故障时,乘这辆车的4个人下车步行,另一辆车将车内的4个人送到火车站,立即返回接步行的4个人到火车站.

设乘出现故障汽车的4个人步行的距离为,根据题意,有



解得,因此这8个人全部到火车站所需时间为



故此方案可行.

[方案二]:当小汽车出现故障时,乘这辆车的4个人下车步行,另一辆车将车内的4个人送到某地方后,让他们下车步行,再立即返回接出故障汽车而步行的另外4个人,使得两批人员最后同时到达车站.

分析此方案可知,两批人员步行的距离相同,设这个路程为y千米,

解得。因此这8个人同时到火车站所需时间为

,故此方案可行.



20.解:(1)∵△ABD∽△DCE,AD=DE,∴△ABD≌△DCE,∴AE=AC-EC=AC-BD=AC-(BC-DC)=AC-(BC-AB)=2-(2-2);

(2)①CD=2;②不存在.

21.























































































22.解:(1)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2)①点C为直角顶点时,P(2,6);

②点A为直角顶点时,P(-2,-6);

③点P为直角顶点时,P(,),或(,);

(3)P点坐标为(,),或(,).www.czsx.com.cn









www.271czsx.com







-1-













第题图





B



C



D



E



F



第题图



第题图



第题图



第题图









第1题图





Q



P



A1



B



N



第12题图



A



F



G



B



H



D



C



E



第题图



第题图



第题图



第题图



21题图



第22题图







献花(0)
+1
(本文系阿松数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