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音乐人黎小田谈“邓式唱法” (邓丽君的歌喉是如何练造的?)

 城北十五里666 2015-06-25

 


著名音乐人黎小田

谈“邓式唱法”

摘录于2010年4月 搜狐博客

《黎小田:点评“邓丽君传人”唱法需创新》

(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黎小田——出生于1946年,香港流行音乐作曲家兼任编曲,先后捧红了梅艳芳、张国荣、吕方等歌手。代表作品有《万里长城永不倒》、《胭脂扣》、《我愿意》等。

1989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曲奖,2006年获CASH音乐成就大奖。除了幕后工作,黎小田亦出演过电视剧,与邓丽君、徐小凤一起进行反串表演。

邓丽君灌醉了我

搜狐网:我们最近在做“寻找邓丽君的传人”的活动,就像您说的,潮流回来了,大家重新寻找邓丽君时代的感觉。

黎小田:邓丽君第一次来香港我已经认识她了,那个时候她14岁左右,我在夜总会做乐队,她跟丽霞歌舞团来唱歌。当时她已经长得很高,比我高一点点,很会穿衣服,表演的时候斯斯文文,笑容很甜。

她出过一张广东唱片,我为她写了一首歌叫《一挥衣袖》,我就觉得她是个很潇洒的女孩子嘛。她酒量很好,有一次她灌醉了我。在亚洲小姐的比赛上,她担任嘉宾,我跟她还有徐小凤一起合唱,事后的庆功宴上她把我灌到吐了。

后来再碰见,她跟我说在学美声,要唱比较古典的东西,再后来直到她去世我们都没有遇到。真是非常可惜,她一直都没有去内陆表演。

搜狐网:大陆有那么多人喜欢她。

黎小田:流行曲其实是很简单的东西,不用搞的太复杂。她的每首歌学三次你就会唱了,起码会一个旋律,不记得歌词也好,这是非常要紧的。我最初也是,把懂的东西都放在歌里面,太复杂了,人家听不懂了,所以最要紧是要简单。

用上海话唱邓丽君的歌会是什么效果

搜狐网:今年我们公开的怀念邓丽君,CCTV4专门做了一个大的专题节目,来缅怀她,把她称为“中国的女儿”,这是很高的一种荣誉。“寻找邓丽君传人”这个活动,从3月1号开始,10多天的时间就有几千人报名。

黎小田:我提个建议,以《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例,有一个男歌手唱过了,他用了自己的唱法,加入R&B的东西,听起来旋律很熟悉,但是有新的感觉,你会觉得很有创意。参加“寻找邓丽君传人”这个比赛的选手,可以唱邓丽君的歌,但是唱法要变一变,给我们评委一个新的感觉,太像原本的歌手就没有自己了。即使长得像邓丽君,但是穿她以前的衣服就觉得老土了,应该要加一点自己的东西进去,在为选手打分时我自己会给创意加一点分。

另外,基本功很要紧,你知道邓丽君是温温柔柔的,声音不是很亮,唱功好的选手我们评委才会觉得好厉害,眼前一亮,比如看超女,我就蛮喜欢张靓颖,她音域很宽,英文歌唱的很好。

搜狐网:你经历了香港歌坛的黄金30年,曾经跟你共事过的梅艳芳、张国荣、陈百强相继去世,你觉得香港乐坛将来是一个什么走向呢?会不会有再次的辉煌?

黎小田:香港?很难。中国会。我现在听他们(“寻找邓丽君传人”活动的参赛选手)唱歌,每一个都唱的很好,功底好,有唱功,就差一点点包装。你看台湾什么飞轮海,都分不出哪个是哪个,香港新人很多我也分不出来,声音差不多,歌也差不多,没有什么特点。

现在最突出的是陈奕迅,他是有实力的,但是再过三五年就已经老了。还有一个蛮有实力的,叫关淑怡,她知道什么该唱什么不该唱。另外容祖儿还是很好的。其他的歌手我觉得苍白了一点,内容不够。

作歌手真的要多听,比如唱国语歌的,要多听英文的,多听广东歌,多听美声的东西。很多资深的歌手都是听英文歌,吃英文歌的奶长大的,叶倩文、林子祥、关正杰都是,会唱英文歌,那么表达国语歌、表达广东歌会容易很多。

我有一件事情很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人用上海话来唱歌呢?你们让一个参赛选手用上海话唱邓丽君的歌,看看会是什么效果。

搜狐网:我们知道你很会唱歌,能不能唱一段?

黎小田:可以。《月亮代表我的心》


附:另一网络文章(摘录)

浅谈邓氏唱腔

感谢原作者

在高度排华的美国,她以首位华人歌唱家的身份,放歌林肯艺术中心,传播中华文化,把华语流行乐上升为让人尊敬的艺术;在古老刻板的欧洲,她肯于放下国际巨星的身段,沉静自己,重新学习西洋古典的声乐艺术,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歌唱中。可以说,“邓丽君”这三个字,承载了太多文化内涵,包含了太多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

到底是为什么,她,一个外表柔弱的女子,其歌声却有如此强大的魔力,在流行乐坛独领风骚40余年,东方不败?

印象“邓氏唱腔”


用极具风格化的歌声来表达音乐是赤裸的,也是微妙的。类似变化这种动态与静态完美结合的系列词语形容小邓唱歌才是最贴切的。(引用自《周璇的演唱技巧分析》)

小邓从正式灌录唱片的1967年开始一直到1994年的歌唱法始终保持着进步速度规律,创新改动保守的微妙变化,但还是很难将她的唱法特定归类。


有部分歌迷和听众认为邓丽君的唱法是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结合,的确,这是君的部分经典中国歌曲带给听众的一个直观感受。“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我张开一双翅膀,背驮着一个希望”……这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从双卡录音机中的老磁带抑或是岁月留声机的黑胶唱片中缓缓流淌时,你会不由地驻足聆听,血往上涌——太美了!真乃天籁之音!

这是一位自然健康的歌者,她的歌声诠释着丝毫不加人工雕琢的自然美,正如歌唱家李丹阳所说:“她的音质中没有一丝杂质,声线十分干净。”中高音如同水晶一般澄澈透明,那种独一无二的金属质感散发着浓郁的中国式古典气息,而且这“金属音”既不像大陆的民歌或山歌那样尖锐刺耳,亦不像旧上海的周璇一般过于小家碧玉以致给人以“亡国之音”或“靡靡之音”的颓废感,而是圆润饱满,颗粒感十足,柔的中心充满内力和韧劲,又包裹着一层柔和的氤氲的水汽,如清泉一般,十分耐听。

最典型的莫过于《在水一方》这首艺术作品——“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歌曲伊始,君的演绎就把听者带入《诗经》中所描绘的美妙幻境,传统和现代的概念以及古典和流行唱法在这首歌里融合得天衣无缝。


实际上,邓丽君给大陆歌坛乃至世界乐坛留下最经典的唱法,还是属于通俗唱法的门类中。她声音的古典美感源于她的先天条件。在华语流行唱法的历史上,她的唱法既选择性地继承了旧上海名伶原生态类的未经雕琢的风花雪月,又开启了充分利用自然声区和真声为主的流行唱法的新纪元,使华语流行唱法有一定的方法可循。

她的“气声唱法”,更给大陆严肃音乐界带来春风般的洗礼和启迪,是一代又一代“民通”“美通”歌手的先驱。


当然,在人们对“邓氏唱腔”赞美之辞溢于言表、不绝于耳之时,在欧美流行乐坛引领世界潮流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对“邓氏唱腔”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他们认为“邓氏唱腔”技术适应性不广(只能演绎绵软的甜歌小调)、音域狭窄、对年轻听众而言缺乏足够的耳膜震撼力。

邓丽君早期璞玉般具有高度可塑性

的歌喉是如何练造的?

究竟是什么样的训练造就了君早期璞玉般具有高度可塑性的歌喉呢?

这得从君小时候接受到的声乐文化熏陶说起。君的第一位声乐老师是她的父亲。她的父亲是KMT退伍老兵,亦是京剧(民国时称“平剧”)票友,君从小就跟随父亲每天早上迎着朝阳,像专业京剧演员一般老老实实吊嗓练声,以真声为主,据笔者估算,君的父亲应该比较喜欢女老生一类的大气角色(PS:这或许也是后来君赴欧洲学习时被当地老师认为发声不科学的原因,因为东方传统的戏曲和西方歌剧的用声的确大相径庭,而且各不相容),长此以往,持之以恒,练就了君深厚扎实的童子功——气息深厚且均匀(强于大多小嗓的民歌花旦),咬字扎实、清晰、明亮,音质富有光泽,真声音域宽广(两个八度,这样优厚的音域条件在传统歌唱演员中是不多见的)。

君早年的其他音乐启蒙老师也都颇通戏曲。此外,君从小经常从收音机里听到来自大陆解放前的很多文艺作品,包括旧上海的老歌以及各类地方戏,耳濡目染,自然也会下意识地模仿各类唱腔,尤其擅长反串男角,这就需要比一般的戏曲演员有更高的天赋和悟性了。

也许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认为男角的演唱音区集中在女声的中低音区,缺乏高音的亮点,难度低于花旦一类的角色。在这里,笔者想普及一下男女声带条件上的差异这个小常识(拿男花旦和女老生为例作比较)——男人嗓子宽厚亮,用假嗓唱旦角,圆润好听;女人演男人难度较大,因为女人生理限制,嗓子窄、尖,不具备一定的条件,不能演老生。可是女演员能唱老生戏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是老生中的佼佼者。而且就笔者和一些爱好者的亲身实践,女性反串男人要求在女声的低中高音区尤其是低中音区保持积极的腔体发声的状态和浓郁的戏味,这比捏着小嗓唱高音更考验一个歌唱演员基本功的扎实度,难度不减反增。

君在10岁时通过中华电台举办的黄梅调歌唱比赛中一举夺魁,成为神童歌手,为今后歌坛的平步青云开启阳光大道。当时的比赛可不像现在很多唱片公司的比赛已经被金钱、潜规则买断,那时的比赛可是实打实地考验歌手的综合实力,而且不分参赛年龄和组别,看似门槛很低,实则更加大了比赛的含金量和难度。在这一点上,远在波兰华沙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不得不承认,君在这一阶段的歌唱技巧的娴熟度和风格上是处于不断模仿尝试和探索阶段的。这一阶段她的声线和音色也是最富于变化的,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固定风格和曲风。在不同的歌曲上行腔和音区转换上也算灵巧和干净利落。但由于过于年轻、涉世未深,在一些歌曲感情处理上较之中期后期略显直白和单纯,声音也白,位置虽然较为固定了,但是较为偏低,高音方法上喊的成分较重,用有些声乐评论家的观点就是“蛮干”。但这份未经雕琢的天然、原生态化的唱腔正是她这一阶段的宝贵之处。

同样的表达情爱的作品,在她的口中唱出,完全没有了同期其他歌手的酒廊风尘味,反而呈现出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稚嫩中流露出对纯真之爱的执着追求,同时,她给人的形象也是一位富有朝气、健康向上的天使般的少女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