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允价值计量资格证书离我们有多远?

 飞云阁0811 2015-06-26

自《企业会计准则2006》发布以来,“公允价值”一直是会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天,中国会计报上一条有关公允价值的新闻引起我的注意。

新闻的题目是:AICPA计划推出公允价值计量资格证书;大致内容如下: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理事会近日批准了一项授予AICPA在公允价值计量项目认证开发过程中两个最新资格证书的决议。这两个最新的资格证书包括公允价值对于工商企业以及无形资产的计量。这两个全新的公允价值计量资格证书将有别于现有的商业价值评估资格(ABV)。AICPA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在一份书面声明中指出,开发的公允价值计量证书回应了监管机构对市场的关切,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从整体上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什么是公允价值?2014128日发布、当年71日施行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39号——公允价值计量”第二条规定,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该准则进而对有序交易、市场参与者进行了界定。财政部会计司也出台了相关的说明和应用指南,但是总体来说定义过于抽象,应用指南也比较简单,可操作性比较差,难免有隔靴搔痒的感觉。现实经济环境中许多需要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业务都没有涉及,即使有涉及业务也不全面,无形中给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财务舞弊留下许多可以操纵的空间。

例如,畜牧养殖企业中的种禽种畜,如何按公允价值报告其资产价值;文化企业将电视剧片头片尾广告、植入广告、隐形广告等打包融资,这部分负债的公允价值应如何确定;实行股份支付计划的公司如何确定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凡此种种,在实际业务中缺乏明确的准则规范和可行的业务指导,自由裁量空间巨大,只能依靠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和职业操守。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中“弹簧式”估值大行其道,公允价值不公允的情况屡见不鲜。

基于上述情况的客观存在,我个人认为,实行公允价值计价是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计量提出的挑战,建立公允价值计量资格准入制度是规范公允价值计价方法、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重要步骤。当然,中国的制度环境与美国有诸多差异,不必要照搬美国制度和方法,而应该以注册会计师资质为平台,建立细分的从业资格准入制度,并建立执业道德记录档案,从根本上遏制公允价值不公允的情况发生。

但是,公允价值计量资格证书离我们有多远?抑或是永远?

 

说明:上述新闻发表在201565日出版的中国会计报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