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是茅盾先生1950年在《文艺报》上发表的一篇文学评论,几十年来,一直作为文学评论的典范例文,编入大专院校的写作教材。人们之所以欣赏它,并不是因为出自名家之手,主要是因为它分析问题实实在在,不尚空谈之故。
评论《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如果要我们现在的某些理论家写起来,绝不会3000字就善罢甘休、轻易放手的,然而茅盾先生却以极少的文字包容了偌多的内容,又写得那么具体、明白、从容、实在,不服都不行。
且看他是怎样分析《水浒》人物的。
《水浒》一百单八将,个个面目不同,经历不同,身手不同,如何下手?茅盾先生没有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去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而是从一百单八将中精选出林冲、杨志、鲁达三人作分析的重点,以点带面、管中窥豹。这样不仅节省了篇幅,也容易写得具体、明白,叫人一目了然。试想如果108个人,挨个道来,非写成一本书不行,而且弄不好就会顾此失彼,那就得不偿失了。
选出林冲、杨志、鲁达三人之后,茅盾先生采用了比较法,先找出他们的异同。
三个人的相同之处是:落草前都是军官,都有一身好武艺,都没想到有朝一日要落草,而最后终于落了草。
不同之处是:他们落草的原因不一样。林冲被陷后,只是逆来顺受,刺配之后,也无造反之意。直到高衙内派人来谋害他时,才杀人报仇,走上落草之路。杨志先失花石纲而丢官,误杀牛二被充军,因祸得福又做了官,终因丢失了生辰纲而亡命江湖,最后只得落草了事。只有鲁达,却是仗义救人,“主动”落草的。金圣叹评《水浒》,评到鲁达时说:“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这样一比较,《水浒》人物描写的特点,就非常清楚地表现出来了。
茅盾先生还用比较法,进一步分析说明,《水浒》是如何从这三个人物的思想意识上来展示三人不同遭遇的必然性的。杨志一心想做官,虽然陪尽小心,还是落得一场空;林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也是无处容身;只有鲁达一无顾忌,敢作敢为,所以也就不曾吃亏。这样分析,就又深入了一步。
对于《水浒》结构的分析,也是采用了比较法。从全书来看,《水浒》的结构不是有机的结构,因为各个人物都可以拉出来独立成篇,而无割裂之痕;但是从一个人物故事来看,《水浒》的结构又是严密的、有机的。这些各自独立,自成体系的故事,在结构上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在茅盾的条分缕析中,《水浒》结构上的纵横开阖之妙,便显露无疑了。
总之,茅盾先生这篇文章,选材有重点,分析有比较,从具体分析中理出前因后果,找出内在规律,得出结论,显得非常扎实有力。它没有现在时髦的所谓“理论框架”,却分明是在讲说一种道理,或曰理论,找出规律不是理论吗?引申出结论不是理论吗?为什么一提理论就要引经据典,卖弄术语,绕来绕去,生搬硬套不可呢?就非要废话连篇,借以吓人不可呢?
茅公此文,实在是一剂医治“理论癖”和“唬人症”的良药。
880509